
基本知识回顾: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溶质质量分数:
2.物质的量浓度:
3.溶解度(饱和溶液):
二:相互转化关系:
三:稀释公式:
典型练习题:
(一)基本题型:
1.求向1L水中加入40g NaOH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ρ=1.2g·cm-3)
2.300 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 g溶质。现欲配制1 mol·L-1 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忽略混合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 )
A.1∶4 B.1∶5
C.2∶1 D.2∶3
3. 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 g·cm-3,5%氨水的密度为0.98 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
A.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估算
4.已知35%NaOH溶液的密度为1.38 g·cm-3,5% NaOH溶液的密度为1.05 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
A.大于20% B.等于20%
C.小于20% D.无法估算
5. 计算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密度为1.2 g·cm-3 的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36.5g ·mol-1)
6.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M=98 g ·mol-1)
7.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mol.L-1和b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减小) ( )
A.2W1=W2 B.W1=2W2 C. W1 专题:气体溶于水的浓度计算 例1.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g)溶于1000 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例2:计算做完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后所得氨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实验过程中液体充满整个烧瓶时取出)如果实验过程中液体没有充满整个烧瓶,则所得氨水溶液的浓度可能为多大(与0.045mol·L-1相比)? 例3:(1)将充满NO 2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 现象是____________ 所得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____。 (2)通过导管向反应后的的气体中反复通入氧气,液体将最终充满试管,所得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____。 精选题: 练习1:标准状况下,将二氧化氮和氧气按1∶1的体积比混合后,充满一烧瓶,倒扣于水槽中,现象是____________ , 当反应不再进行时,假设溶液没有损失,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练习2: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分解为CuO、NO 2 和O 2 ,将分解生成的气体充满一个干燥的试管中,现象是____________ ,所得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____。 练习3:标准状况下,用圆底烧瓶收集氨气,当混合气的平均式量为19时,停止收集,并将其倒扣于水槽中,假设溶液没有损失,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 练习4:标准状况下,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充满一烧瓶,倒扣于水槽中,当反应不再进行时,溶液充满烧瓶,假设溶液没有损失,则所得溶液的浓度范围是:______。 练习5: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0 mol·L-1、密度为0.915 g·cm-3的氨水。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本题中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17.0,水的密度以1.00 g·cm-3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