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科质量分析暨教学建议
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卓开源
泸州市高2011级高一学年末统一考试化学采用与政治同堂分卷和一份答题卡答卷的形式进行、试题分值100分,70分钟完成并采用网阅。在考试、阅卷及成绩统计结束后,我们根据试题的命制设想,阅卷情况及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本次考试化学科考试质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体认为化学试题能遵循新课程化学标准、高一教材及市教科所规定的高2011级高一学年末统一考试化学科考试范围,并结合泸州市高中一年级化学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状况,试题基础,考查知识较广,难度较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等方面作得较好,对今后我市高一、高二化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对各校文理科分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
义。下面就本次考试化学科有关情况分析报告如下,供各校领导和化学教师参考。
一、对泸州市高2011级高一学年末统一考试化学试题的简析
1、试题考查知识基础、全面,突出了重点章节及本学期所学知识的考查
试题考查知识在高一化学教材中的位置(表一)
| 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分值 | 8 | 6 | 19 | 13 | 20 | 10 | 15 | 9 |
| 比例% | 8 | 6 | 19 | 13 | 20 | 10 | 15 | 9 |
| 知识块 | 双 基 | 元素及其化合物 | 化学实验 | 化学计算 |
| 分 值 | 50 | 17 | 19 | 14 |
| 比 例% | 50 | 17 | 19 | 14 |
(1)试题突出了本学期所学知识的考查(占54%),符合本次考试范围重点的要求。
(2)试题在全面考查的基础上,突出了三(金属及其化合物)、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五(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七(有机物)章等主干章(节)知识的考查。
(3)试题突出了双基部分的考查 (占50%)体现水平性考试的特点,试题还突出了化学实验的考查(占19%)体现化学科考试的学科特点。
2、试题的整体难度偏大,但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本次考试属水平性考试 (阶段性达标测试)和选拔性考试 (高二文理科分班)相结合的考试,试题具有全面考查学生对高一化学学习状况和化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任务,又具有文理科分班的区分作用,所以,要求试题难度应适中,但应有一定的区分度。从测试情况分析,试题难度值为0.47,及格率为31.4%,整体难度偏大,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部分学校提前分文理科有较大的关系,阅卷时发现第四大题(计算题,共10分)0分试卷不少于1万份,不少试卷整本都在10分以下,就连得分率在50%的题目学生也不作,说明相当的文科学生已经放弃了化学的学习。从60分以上人数分析,为8463占高一学生总人数的31.4%,说明试题难度确实偏大了,但从化学科入围分 (三科65分,重本分),可以区分文、理科。
3、试题I、II卷功能突出,达到考试的目的
I卷以考查双基为主,试题基本上是学生熟悉的常规题,多数试题的难度在0.70以上 ,属容易题和中等题,I卷难度为0.61,达到了考查基础的目的;II卷以考查能力为主,其难度为0.341,明显偏难,但也基本达到了考试的目的,所以,本次考试I、II卷功能较突出,达到了水平测试和选拔性考试的双重目的。
二、泸州市高2011级高一学年末统一化学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
(一)全市总体情况
1、参考人数:26978人
2、最高分:100分
3、人均分:47.1分
4、及格率:31.4%
5、各分数段情况(表三)
| 分数段 | 100-90 | -80 | 79-70 | 69-60 | 59-50 | 49-40 | 39-0 |
| 人 数 | 1229 | 1825 | 2404 | 3005 | 3303 | 3757 | 11455 |
| 比例 | 4.556 | 6.765 | 8.911 | 11.14 | 12.24 | 13.93 | 42.46 |
6、各县区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统计(表四)
| 县 区 | 直属 | 江阳 | 龙马 | 泸县 | 纳溪 | 合江 | 叙永 | 古蔺 | 全市 |
| 最高分 | 100 | 87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99 | 100 |
| 平均分 | 57.7 | 37 | 41.2 | 51.8 | 40 | 39.2 | 36.2 | 41.4 | 47.1 |
| 及格率 | 49.2 | 9.8 | 21.7 | 35.1 | 24.9 | 24.0 | 18.9 | 21.0 | 31.4 |
7、各学校总分入围、化学科入围及双入围情况(表五)
| 学 校 | 总分入围人数 | 化学科入围人数 | 双入围人数 | |||
| 重本 825≥ | 三本 667-824 | 重本 ≥ | 三本 65-88 | 重 本 ≥ | 三 本 65- | |
| 外国语校 | 0 | 29 | 2 | 33 | 0 | 14 |
| 天府中学 | 99 | 633 | 90 | 505 | 48 | 502 |
| 泸州高中 | 534 | 1139 | 352 | 994 | 280 | 1020 |
| 天立学校 | 117 | 193 | 104 | 129 | 77 | 147 |
| 实验中学 | 0 | 17 | 0 | 33 | 0 | 11 |
| 泸县一中 | 14 | 386 | 14 | 340 | 3 | 246 |
| 泸县二中 | 546 | 1057 | 479 | 914 | 336 | 1012 |
| 泸县四中 | 4 | 170 | 50 | 361 | 3 | 153 |
| 泸县五中 | 11 | 347 | 23 | 345 | 3 | 263 |
| 泸县六中 | 1 | 63 | 2 | 50 | 1 | 26 |
| 泸县九中 | 0 | 42 | 0 | 44 | 0 | 20 |
| 田家炳校 | 0 | 17 | 0 | 17 | 0 | 10 |
| 泸化中学 | 1 | 122 | 36 | 162 | 1 | 108 |
| 纳溪中学 | 10 | 206 | 97 | 316 | 9 | 193 |
| 护国中学 | 0 | 10 | 3 | 19 | 0 | 9 |
| 合江中学 | 2 | 195 | 55 | 414 | 2 | 175 |
| 马街中学 | 2 | 57 | 6 | 101 | 2 | 37 |
| 白沙中学 | 1 | 4 | 1 | 10 | 1 | 3 |
| 榕山中学 | 0 | 1 | 0 | 6 | 0 | 1 |
| 九支中学 | 0 | 0 | 0 | 0 | 0 | 0 |
| 少岷职高 | 0 | 0 | 0 | 2 | 0 | 0 |
| 叙永一中 | 0 | 171 | 38 | 250 | 0 | 134 |
| 叙永二中 | 0 | 10 | 2 | 35 | 0 | 8 |
| 马岭中学 | 0 | 0 | 0 | 0 | 0 | 0 |
| 摩尼中学 | 0 | 0 | 0 | 3 | 0 | 0 |
| 古蔺中学 | 12 | 328 | 28 | 332 | 6 | 242 |
| 蔺阳中学 | 1 | 122 | 3 | 152 | 0 | 88 |
| 全市合计 | 1355 | 5319 | 1385 | 5567 | 772 | 4422 |
1、I卷各小题得分情况统计(表六,全体试卷)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满分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 人均分 | 2.24 | 2.30 | 2.21 | 2.15 | 2.53 | 2.18 | 0.56 | 2.14 |
| 得分率 | 0.75 | 0.77 | 0.74 | 0.72 | 0.84 | 0.73 | 0.19 | 0.71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满分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 人均分 | 1.59 | 1.65 | 1. | 1.46 | 2.11 | 1.88 | 1.60 | 1,01 |
| 得分率 | 0.53 | 0.55 | 0.55 | 0.49 | 0.70 | 0.63 | 0.53 | 0.34 |
| 题号 | 二 | 三 | 四 | II卷 |
| 满分 | 28 | 14 | 10 | 52 |
| 人均分 | 9. | 6.7 | 1.2 | 17.8 |
| 得分率 | 0.353 | 0.479 | 0.120 | 0.342 |
| 试卷类型 | I 卷 | II 卷 | 全 卷 |
| 满 分 | 48 | 52 | 100 |
| 人 均 分 | 29.25 | 17.8 | 47.05 |
| 得 分 率 | 0.61 | 0.342 | 0.471 |
(三)学生答卷中的典型错误分析(以题号为序)
| 题号 | 考查知识点 | 典型错误分析 |
| 1 | 物质的性质 | 选C的10%,对氮的氧化物能造成光化学污染不熟悉。 |
| 2 | 常用化学用语的书写 | 除正确答案C外,其于均有选择,说明学生对一些常见的化学用语的存在较大问题。 |
| 3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选B的为11%,对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理解不够。 |
| 4 | 化合物中化学键的判断 | 选B的为13%,阅读不仔细或对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理解不够,认为CaCl2 是由Ca和Cl2 组成。 |
| 5 | 海水的成分及物质的化学性质 | 本得分较高,为84%。 |
| 6 | 化学平衡的特征 | 选D的为12%,没有全面的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
| 7 | 阿伏伽德罗常数 | 本题是选择题中最难的一个题,难度仅为0.19,选错误答案A、C、D的均在10%以上,说明学生回答这类题的能力特别差。 |
| 8 | 元素周期律的运用 | 选D的为12%,主要是对元素周期律没有理解,或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递变规律没有掌握。 |
| 9 |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 除正确答C外,其余答案均在10%以上,离子方程式书写又是学生的一大难点。 |
| 10 |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 选择B的高达28%,主要是对苯的表示方法与实际结构没有理解。 |
| 11 | 元素周期表,元素、物质性质 | 选C的为26%,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判断结构相同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完全乱猜。 |
| 12 | 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 除正确答案B外,其余选择的均超过10%,说明学生对化学计算掌握不好。 |
| 13 | 原电池有关问题 | 选择错误答案C、B的各为12%,学生对原电池中相关知识掌握不到位。 |
| 14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选择错误答案C、D的各为15%,对钠、镁、铝第金属的没有掌握。 |
| 15 | 物质鉴别 | 除正确答C外,其余答案均在10%以上,仍然是对物质的化学性质没有掌握。 |
| 16 | 化学计算 | 本题各选项均在20%以上,说明学生对化学计算具有恐怖心理,选择基本是过猜。 |
| 17 | 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 | 氨分子的结构式不会写或书写不规范,如将氮未成键电子对写出,写成铵的结构式,写成电子式; -OH的名称写成羧基;异丁烷不少学生没有作或写成正异丁烷。说明化学用语的书写学生问题较多应加强训练。 |
| 18 | (1)氧化还原有关知识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1)不会计算二氧化硫的体积或计算错误; (2)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 |
| 19 | 应用元素周期表完成: (1)用元素符号表示一些特殊元素 (2)根据题中条件书写氢化物的化学式,氢化物与氢化物之间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3)书写离子方程式 | (1)不能根据题中要求用元素符号完成问题; (2)对于氨与氯化氢反应的现象描述不准确完整; (3)不知道题中反应物是什么,无法完成离子方程式。 |
| 20 | 物质推断并完成问题 | (1)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写成氧化铁; (2)书写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不规范,主要是不配平,不注明条件; (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 (4)不知道用什么方法鉴定铁离子或不是根据题中要求从操作、现象、结论三个方面描述。 |
| 21 | (1)检验和除杂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2)回答实验操作名称及书写化学方程式; | (1)第二空不分字母大小写,如将d写成D而造成错误;在书写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方程式时出现的错误主要有:溴加上后乙烯的双键没有断裂,将有机物写成分子式等; (2)不知道实验操作是什么,不是学生答成萃取,书写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错误与上面一致。 |
| 22 | 探究锌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 | 第二空填写二氧化硫的化学式,将化学式写成SO4或SO。描述实验现象不准确,装置的作用不知道。 |
| 23 | 计算题 | 本题得分率极低,其原因可能有: (1)学生没有时间完成; (2)化学计算恐怖不作; (3)已打算学文科的部分学生(大约一万以上)不作; 本题在网阅分值设置上不太合理,造成不少学生得0分,也是造成本次考试平均分和及格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
1、现行高、初中使用教材不同,初中使用鲁教版,高中使用人教版,两种教材的知识不一致,加之一些初中化学教师为应付中考,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基本无,学生升入高中后普遍感到不适应,因此,高一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初中化学知识复习、归纳、提升,同时加强化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好准备,使学生能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2、高一化学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新课程化学标准及学习教材(必修1、2,选修3、4、5),把握教学的要求,注意知识的阶段性,切忌不能一步到位。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应把握好必修1第三章,第四章的教学要求,必修2第一章,第二章等部分的阶段性要求,严格控制知识的深广度,保证多数学生通过这些部分的学习后仍对化学有较浓厚的兴趣,以提高高一化学教学质量,使更多学生能留在理科继续学习化学。
3、充分利用教材中STS相关内容及学生身边的化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自身生活等的重要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化学。
4、根据本次考试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高一化学教学中应注意:
(1)加强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对于概念和理论应讲清道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和理论,从而才会灵活应用双基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少、乱不成体系,但不宜在必修1第三章,第四章完善,可以在必修2第一章运用元素周期律完善几个主族,使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系统化。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应注意方法,以理论指导,以实验进行探索,以典型物质进行研究等,使学生能系统掌握高中主要元素族的相关知识。
(3)加强化学用语教学,指导学生如何记用语,如何写用语,如何用用语,使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养成正确规范书写化学用语的意识。还有教师在教学中板书和作业批改,也应规范,给学生以示范。还可以归纳近年各类化学考试中,在化学用语方面学生的典型错误,以引起学生重视。
(4)现行高中化学教材没有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各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本校的现有实验条件,开齐开好演示实验和适当做一些学生分组实验,坚决杜绝在黑板上做实验和背实验的做法,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劳动者和化学人才。
(5)化学计算是学生高中化学学习的一大难点,本次考试凡涉及化学计算的问题得分率都偏低,而现行高中化学教材淡化了这部分知识,如过量计算、利用规律的计算都没有涉及,因此教学中应加强化学计算的教学。
附:泸州市高2011级高一学年末统一考试化学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