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文言文归纳整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48:18
初一(上)文言文归纳整理
字词读音意义例句例句译文说yuè愉快,高兴不亦乐乎不也很高兴吗?愠yùn怨恨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不怨恨殆dài危险思而不学则殆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好hào喜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对待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乐lè以(它)为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从cóng采纳,听从择其善者而从之选取他们的优点加以采纳、听从有yòu通“又”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学习初一年(上册)文言文归纳整理期qī约定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委wěi
导读字词读音意义例句例句译文说yuè愉快,高兴不亦乐乎不也很高兴吗?愠yùn怨恨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不怨恨殆dài危险思而不学则殆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好hào喜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对待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乐lè以(它)为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从cóng采纳,听从择其善者而从之选取他们的优点加以采纳、听从有yòu通“又”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学习初一年(上册)文言文归纳整理期qī约定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委wěi
| 字词 | 读音 | 意义 | 例句 | 例句译文 |
| 说 | yuè | 愉快,高兴 | 不亦乐乎 | 不也很高兴吗? |
| 愠 | yùn | 怨恨 | 人不知而不愠 | 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不怨恨 |
| 殆 | dài | 危险 | 思而不学则殆 | 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
| 好 | hào | 喜爱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对待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 |
| 乐 | lè | 以(它)为乐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 从 | cóng | 采纳,听从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选取他们的优点加以采纳、听从 |
| 有 | yòu | 通“又”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学习 |
初一年(上册)文言文归纳整理
| 期 | qī | 约定 | 陈太丘与友期行 |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 |
| 委 | wěi | 丢下、抛弃 | 相委而去 | 丢下别人走了 |
| 顾 | gù | 回头看 | 元方入门不顾 | 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
| 俱 | Jù | 一起 |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 |
| 欲 | yù | 想要 | 有一人欲依附 | (途中)有个人想要搭船 |
| 遂 | suì | 于是 | 遂携拯如初 | 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 |
| 去 | qù | 离开 | 去后乃至 | 离开之后朋友到了 |
| 引 | yǐn | 牵引、拉 | 下车引之 | 走下车去拉元方以示歉意 |
| 辄 | zhé | 当即 | 歆辄难之 | 华歆感到很为难 |
| 幸 | xìng | 幸而、恰巧 | 幸尚宽 | (船里)恰巧还很宽松 |
| 舍 | shě | 扔掉抛弃 | 王欲舍所携人 | 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 |
| 纳 | nà | 接纳、接受 | 既已纳其自托 | 既然已经接纳他 |
| 求 | qiú | 索要 | 忽啼求之 | (他)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
| 异 | yì | 感到惊讶 | 父异焉 | 他父亲对此感到奇怪 |
| 立就 | jiù | 完成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成 |
| 皆 | jiē | 都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
| 奇 | qí | 以……为奇 | 邑人奇之 | 同县的人认为这件事很不寻常 |
| 稍稍 | shāo | 纷纷 | 稍稍宾客其父 | (于是)纷纷请他父亲去做客 |
| 扳 | pān | 牵,拉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就天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
| 谒 | yè | 拜访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就天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
| 称 | chèn | 相当,符合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写得已经)不能符合以前的名声了 |
| 泯 | mĭn | 消失 | 泯然众人矣 | 与一般人没什么区别了 |
| 矜 | jīn | 夸耀 | 公亦以此自矜 | 他也因此自我夸耀 |
| 圃 | pŭ | 菜园子 | 尝射于家圃 | 他曾经在自家的菜园子里射箭 |
| 睨 | nì | 斜着眼睛看 | 睨之 | 斜着眼睛看他射箭 |
| 颔 | hàn | 点头 | 但微颔之 | 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
| 忿 | fèn | 恼怒 | 康肃忿然曰 | 康肃恼怒地说 |
| 酌 | zhuó | 用提斗往盛油的容器里倒油 | 以我酌油知之 | 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
| 沥 | lì | 注入 | 徐以杓酌油沥之 | 慢慢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 |
| 遣 | qiăn | 打发 | 康肃笑而遣之 | 陈尧之笑着将他打发走 |
| 溯 | sù | 逆流而上 | 沿溯阻绝 | 下行和上行(的水路)都被阻断 |
| 疾 | jí | 快 | 不以疾也 | 也没那么快 |
| 素 | sù | 白色 | 素湍绿潭 | 那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 |
| 旦 | dàn | 早晨 | 每至晴初霜旦 | 每到天刚放晴的日子或霜降的早晨 |
| 绝 | jué | 消失 | 哀转久绝 | 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
| 良 | liáng | 确实,实在 | 良多趣味 | 实在有很多趣味 |
| 属 | zhŭ | 连缀、连续 | 属引凄异 | (声音)连续不断,凄凉异常 |
| 敦 | dūn | 重视 | 敦风义 | 重视情谊 |
| 券 | quàn | 票据,凭证 | 不立券 | 没有立下票据 |
| 寄 | jì | 寄存 |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 哪有寄存千两白银却没有票据的? |
| 语 | yù | 告诉 | 且父未尝语我也 | 况且父亲从没告诉过我(这件事) |
| 致 | zhì | 送还,归还 | 卒辇而致之 | |
| 述 | shù | 记述 | 此何以知为孔子言而曾字述之 | 这里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曾子记述的? |
| 去 | qù | 距离 |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 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时间? |
通假字
| 句 子 | 通 假 字 | 释 义 |
| 甚矣,汝之不惠。 | “惠”通“慧” | 智慧、聪明 |
| 不亦说乎 | “说”通“悦” | 高兴,愉快 |
| 学而不思则罔 | “罔”通“惘” | 迷惑不解 |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有”通“又” | 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
| 尊君在不 | “不”通“否” | 表疑问 |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扳”通“攀” | 牵,引 |
| 帖通贴 | 粘贴 |
| 著通着 | 穿 |
| 火通伙 | 伙伴 |
| 但(惟)手熟尔 | “尔”通“耳” | 罢了 |
| 徐以杓酌油沥之 | “杓”通“勺” | 勺子 |
| 略无阙出 | “阙”通“缺” | 断缺 |
| 亡何 | “亡”通“无” | 没有 |
| “不”通“否” | |
| “鹿卢”通“辘轳” | 这里指辘轳形的玉 |
一词多义
| 多 义 词 | 句 子 | 释 义 |
| 知 | 温故而知新 | 理解、体会 |
| 人不知而不愠 | 了解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知道 |
| 五十而知天命 | 知道 |
| 不 | 尊君在不 | 通“否”,表疑问,没有 |
| 过中不至 | 不,表否定 |
| 自 | 并自为其名 | 自己,代词 |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从,介词 |
| 闻 | 余闻之也久 | 听说,动词 |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名声,这里指好名声,名词 |
| 然 | 父利其然也 | 这样 |
| 泯然众人矣 | ------的样子 |
| 于 | 于舅家见之 | 在 |
| 环谒于邑人 | 到 |
| 市 | 东市买骏马 | 集市 |
| 愿为市鞍马 | 买 |
| 以 | 公亦以此自矜 | 因为 |
| 以我酌油知之 | 凭 |
| 徐以杓酌油沥之 | 用 |
| 射 |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 射箭 |
| 吾射不亦精乎 | 射技 |
| 汝亦知射乎 | 射箭这件事 |
| 尔 | 但(惟)手熟尔 | 通“耳”,(语气助词)罢了 |
| 尔安敢轻吾射 | (人称代词)你 |
| 绝 | 哀转久绝 | 动词,断绝、消失 |
| 绝巘多生怪柏 | 副词,极 |
| 沿溯阻绝 | 动词,断 |
| 自 | 自三峡七百里中 | 介词,在 |
| 自非亭午夜分 | 连词,如果 |
| 亡 | 亡何 | “亡”通“无”, 没有 |
| 其人亡 | 动词,死亡 |
| 而 | 而翁知我 | 代词,你,你的 |
| 卒辇而致之 | 表顺承,不译 |
| 而无券者 | 却,表转折 |
| 以 |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 介词,凭 |
| 师无以应 | 介词,拿,用 |
| 几 | 几何时矣 | 与“何”组合,译为“多少” |
| 几千年矣 | 副词,差不多 |
| 何 |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 疑问代词,什么 |
| 几何时矣 | 与“几”组合,译为“多少” |
| 之 | 孔子之言 | 助词,的 |
| 曾子述之 | 代词,代“孔子之言” |
| 师应之曰 | 代词,指戴震 |
| 言 | 乃能言 | 动词,说话 |
| 日数千言不肯休 | 名词,字 |
| 坐 | 但坐观罗敷 | 介词,因为 |
| 坐中数千人 | 名词,座位 |
古今异义
| 字词 | 句 子 | 古 义 | 今 义 |
| 朋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同一师门的师兄弟 | 朋友 |
| 立 | 三十而立 | 成就 | 站 |
| 耳 | 六十而耳顺 | 听觉 | 耳朵 |
| 可以 | 可以为师矣 | 可以凭借 | 表示可能或能够,也表示许可 |
| 期 | 陈太丘与友期行 | 约定 | 日期,期望 |
| 去 | 太丘舍去 | 离开 |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
| 幸 | 幸尚宽 | 幸而、恰巧 | 幸福、幸运 |
| 委 | 相委而去 | 丢下、抛弃 | 委托 |
| 宁 | 宁可以急相弃邪 | 难道 | 宁愿,宁可 |
| 所以 | 本所以疑 | ……的原因 |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
| 贼 | 后贼追至 | 作乱的人 | 有偷窃行为的人 |
| 可以 | 宁可以急相弃邪 | 可以因为 | 能愿动词“可以” |
| 相 | 宁可以急相弃邪 | 代词,指“搭乘人” | 相互 |
| 是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此 | 对,正确,跟“非”相对 |
| 或 | 或以钱币乞之 | 有的人 | 或许,也许 |
| 文理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文采和道理 | 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
| 郭 | | 外城 | 用于姓氏 |
| 走 | | 跑 | 行走 |
| 爷 | | 父亲 | 祖父 |
| 迷离 | | 目光模糊的样子 | 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 无为 | | 不要做 | 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是古代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和政治思想。 |
| 儿女 | | 青年男女 | 子女 |
| 旧 | | 老朋友 | 曾经有过的,以前的 |
| 但 | 但手熟尔 | 副词,只是 | 转折连词,但是 |
| 安 | 尔安敢轻吾射 | 怎么 | 安定 |
| 自 | 自非亭午夜分 | 如果 | 从 |
| 或 | 或王命急宣 | 如果,有时 | 或许 |
| 虽 | 虽乘奔御风 | 即使 | 虽然 |
| 良 | 良多趣味 | 确实,实在 | 好 |
| 寄 | 以千金寄之 | 存放 | 通过邮局递送 |
| 金 | | 白银 | 金子 |
| 而 | 而翁知我 | 你,你的 | 连词,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 |
| 卒 | | 最终 | 兵 |
| 致 | | 归还 | 导致,动词 |
| 是 | 先生是年乃能言 | 指示代词,这 | 判断动词 |
| 盖 | | 大概,表示推测 | 动词,建筑(房屋) |
| 几何 | | 多少 | 数学学科的一个科目 |
| 非常 | | 不是平常的,两个词 | 表程度,十分,一个词 |
| 坐 | 但坐观罗敷 | 因为 | 坐下 |
| 谢 | 使君谢罗敷 | 请问 | 感谢,道谢 |
| 宁可 | 宁可共载不 | 愿意 | 表示选择关联。 |
| 与 | | 给 | 连词,和 |
| 夫 | | 无实义,这里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 丈夫 |
| 缘 | | 因为 | 缘故,缘分 |
常见虚词(主要指“之、其、而、以、为)
| 虚 词 | 句 子 | 意义或用法 |
| 而 | 学而时习之 | 表顺承 |
| 人不知而不愠 | 表转折 |
| 温故而知新 | 表顺承 |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表转折 |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表顺承 |
| 吾十有五而立……七十而从心欲 | 表顺承 |
| 之 | 学而时习之 | 代词,指学习过的知识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代词,它,指知识 |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代词,前者指“善者”,即好的东西;后者指“不善者”,即,不好的东西 |
| 而 | 相委而去 | 表顺承 |
| 之 | 下车引之 | 他,代元方 |
| 歆辄难之 | 指这件事 |
|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 的 |
| 以 | 本所以疑 | 介词,与“所”组成固定格式,译为------的原因 |
| 宁可以急相弃邪 | 因为 |
|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 根据 |
| 之 | 忽啼求之 | 代词,代“书具”,指笔墨纸砚 |
| 借旁近与之 | 他,代仲永 |
| 传一乡秀才观之 | 代词,代四句诗 |
| 邑人奇之 | 代词,代仲永 |
| 余闻之也久 | 代词,代这件事 |
| 于舅家见之 | 代词,代仲永 |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助词,的 |
| 或以钱币乞之 | 代词,代诗 |
| 以 | 其诗以……为意 | 把,和“为”连用,把……作为 |
| 或以钱币乞之 | 用 |
| 于 | 还谒于邑人 | 到 |
| 于舅家见之 | 在 |
| 而 | 释担而立 | 表顺接 |
| 久而不去 | 表修饰 |
| 而钱不湿 | 表转折 |
| 康肃笑而遣之 | 表修饰 |
| 其 | 见其发矢十中 | 代词,他,代陈尧咨 |
| 以钱覆其口 | 代词,它,代葫芦 |
| 之 | 睨之 | 代词,他,代陈尧咨 |
| 但微颔之 | 指陈尧咨射箭十中这件事 |
| 以我酌油知之 | 指熟能生巧这个道理 |
| 徐以杓酌油沥之 | 代词,代葫芦 |
| 康肃笑而遣之 | 代词,他,代卖油翁 |
| 以 | 公亦以此自矜 | 因为 |
| 以我酌油知之 | 凭 |
| 徐以杓酌油沥之 | 用 |
| 以钱覆其口 | 用 |
词类活用
| 句 子 | 词 | 词类活用 | 释 义 |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绿 |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 染绿 |
| 温故而知新 | “故”、“新” |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 指旧知识和新知识 |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乐”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以……为乐 |
| 学而时习之 | “时” | 名词做状语 | 时常,常常。 |
| 歆辄难之 | 难 |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 对……感到为难 |
| 即书诗四句 | 书 | 名词活用作动词 | 写 |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日 | 名词作状语 | 每天 |
| 邑人奇之 | 奇 | 形容词意动用法 | 认为……惊奇 |
| 稍稍宾客其父 | 宾客 | 名词活用作动词 | 把……当作宾客招待 |
| 父利其然也 | 利 | 名词的意动用法 | 认为……有利 |
| 父异焉 | 异 |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 对……感到惊异 |
| 愿为市鞍马 | 市 | 名词用作动词 | 买 |
| 策勋十二转 | 策 | 名词用作动词 | 记下(本义竹筒) |
| 风烟望五津 | | 名词做状语 | 在风烟中 |
| 颔 | 但微颔之 | 名词用作动词 | 点头 |
| 射 | 汝亦知射乎 | 动词用作名词 | 射箭这件事 |
| 轻 | 尔安敢轻吾射 | 形容词用作动词 | 轻视 |
| 遣 | 康肃笑而遣之 | 使动用法 | 使……走,打发 |
| 奔 | 虽乘奔御风 | 动词用作名词 | 奔驰的快马 |
| 湍 | 素湍绿潭 | 形容词用作名词 | 急流的水 |
| 响 | 空谷传响 | 动词用作名词 | 响声 |
| 知 | 而翁知我 | 意动用法 | 以-------为知己 |
| 辇 | 卒辇而致之 | 名词用作动词 | 用车子运 |
| 语 | 且父未尝语我也 | 名词用作动词 | 告诉 |
| 重 | 重诺责 | 形容词用作动词 | 看重 |
| 日 | 日数千言不肯休 | 名词作状语 | 每天 |
| 言 | 乃能言 | 名词用作动词 | 说话 |
| 名 | 自名为罗敷 | 名词用作动词 | 起名 |
| 蚕桑 | 罗敷善蚕桑 | 名词用作动词 | 养蚕采桑 |
| 小吏 | 十五府小吏 | 名词用作动词 | 做小官 |
| 系 | 青丝为笼系 | 动词用作名词 | 络绳 |
| 前 | 罗敷前致词 | 方位名词作动词 | 走上前 |
| 悦 | 山光悦鸟性 | 形容词使动用法 | 使……高兴 |
| 空 | 潭影空人心 | 形容词使动用法 | 使……空 |
| 神秀 | 造化钟神秀 | 形容词用作名词 | 奇丽的景色 |
| 小 | 一览众山小 | 形容词意动用法 | 以……为小 |
6.特殊句式:
| 特殊句式 | 例 句 | 例 句 译 文 |
| 宾语前置 | 何为不可?(“为何不至”) | 为什么不同意? |
| 宁可以急相弃邪(弃相邪) | |
| 省略句 | 过中不至(省略“友”) | 过了中午朋友没到 |
| 门外戏(省略“于”) | 在门外玩耍 |
| (太丘)去后(友)乃至 | 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
| (船中)幸尚宽 | |
| 状语后置 | 还自扬州 | 我从扬州回家。 |
| 省略句 | 不使学(省略宾语) | 不让他学习(不使之学)。 |
| 还自扬州(省略主语) | 我从扬州回家(余还自扬州)。 |
| 问女何所思 | 宾语前置 | |
| 判断句 | 无此事也 | |
| 省略句 | (友人之子)愕然不受。 | |
| 卒辇(千金)而致之 | |
| 省略句 | 采桑(于)城南隅 | |
| (你)宁可(与我)共载不 | |
| 倒装句 | 何用识夫婿 | |
成语
| 成 语 | 出 处 | 释 义 |
| 温故知新 | 温故而知新 | 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 |
| 择善而从 | | |
| 三十而立 | | |
| 四十不惑 | | |
| 扑朔迷离 | | 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
初一(上)文言文归纳整理
字词读音意义例句例句译文说yuè愉快,高兴不亦乐乎不也很高兴吗?愠yùn怨恨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不怨恨殆dài危险思而不学则殆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好hào喜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对待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乐lè以(它)为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从cóng采纳,听从择其善者而从之选取他们的优点加以采纳、听从有yòu通“又”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学习初一年(上册)文言文归纳整理期qī约定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委wě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