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第二章)
一、填空题
1.语法是___世纪出现于___。
2.《梵语语法》和___、___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语言学成果。
3.“小学”的3门学问是:文字、(音韵)和___。
4.我国最早的词典是___,最早的方言词典是___。
5.《说文解字》是___时期___所著。
6.《中原音韵》是___时期___所著。
7.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古代汉语语法著作是__的《__》。
8.(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结构)语言学流派。
9.使用人数最多的两种语言是(汉语)和(英语)。
10.我国使用汉语的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___,另外大约有___种少数民族语言。
二、选择题
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为正确。
1.古代印度、希腊、阿拉伯的语言学,都是把语法当作主体研究。 ( )
古代印度、希腊、阿拉伯的语言学,都是把文字当作主体研究。 ( )
古代印度、希腊、阿拉伯的语言学,都是把音韵当作主体研究。 ( )
古代印度、希腊、阿拉伯的语言学,都是把语法和文字当作主体研究。 ( )
2 .中国最早产生的语言学著作是字典。 ( )
中国最早产生的语言学著作是音韵书。 ( )
3.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过佛教的传播,引进了语音学。 ( )
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过道教的传播,引进了语音学。 ( )
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过原始宗教的传播,引进了语音学。( )
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过佛教和道教的传播,引进了语音学。 ( )
4.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6种。
5 . 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语言是英语。
6.目前北京话中还有100个左右的儿化学音节。 ( )
目前北京话中还有200个左右的儿化学音节。 ( )
目前北京话中还有300个左右的儿化学音节。 ( )
目前北京话中还有400个左右的儿化学音节。 ( )
7.人脑左半球主要管理抽象思维,右半球主要管理形象思维。
8.人类先有思维,后有语言。 ( )
人类先有语言,后有思维。 ( )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同时产生。 ( )
9.人类各种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0.在姓名排列中,中国人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西方人突出的是个体。
三、名词解释题
1.小学
2.语文学:古代对语言的研究,停留在语音、形式方面,没有形成的科学体系
3.说文解字
4.马氏文通
5.语言:人类社会特有的用来交际的言语的抽象总称
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联合国工作语言:规定的六种联合国官方文件、会议等使用的语言,包括汉语、英语、法语、德语、俄语、
7.思维: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8.文化
9.符号: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10.言语:具体的说出来的话,是语言的具体表现
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
四、综合分析题
1.分析语言学的类型
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探索多种语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2.布拉格学派、美国结构主义学派、哥本哈根学派
3.分析两例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现实中的表现
例如名字排列顺序
4.简要说明“语言符合结构图”
五、问答题
1.语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
2.中国传统语言学是如何发展的?
古代书面语是语言研究的对象,口语被看成为不等大雅之堂的俚语俗语,语言研究的任务是给经典作注解,而不是探索语言的规律。在我国,古代书面语-文言文-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围绕着阅读先秦典籍的需要,形成“小学”: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言文学。
3.社会语言学的总任务
4.社会调查的主要方法
5.社会调查过程的主要内容
6.人类为什么选择声音而不选择文字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学说?
7.语言符号在结构顺序上的线条性和层次性
文字是一个一个出现的,词语是一个一个横向排列组合的,横向的时间线条上
二层性,底层-音位,上层-语素、词语及词语的序列
根本上说是以少驭多,由很少的音位(材料)和规则,组合出无限多的词语、句子
8.语言和言语的对立和统一的具体表现
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成系统的部分,具有全民性、抽象性;言语是包含了个人因素的具体的说话行为或说出来的话
语言是在言语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言语是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和应用
综合练习二
(第三章、第四章)
一、填空题
1.语言的自然性质是物理性质、___和___。
2.任何声音都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
3.引起音质不同的三要素是:发音体、(发音方式)和(口腔形状)。
4.国际音标遵守(符号)和(语音)一个对应一个的原则。
5.从辅音音位来说,汉语有___个,英语有___个,
俄语有35个,法语有20个。
6.文字的本质类型可以分为()、音节文字和()三
种。
7.音节和音素只有___,所以音节文字和音素文字统称___。
8.阿拉伯文字是排在(拉丁文字)后面的___的国际性的现代文字。
9.拉丁文字又叫(拼音文字),与阿拉伯文字和(希腊文字)为当代世界三大文字。
10.汉字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标点符号是在汉代,出现了___和___。
二、选择题
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为正确。
1.汉语辅音送气与不送气必须区别,而英语和俄语却不对立。 ( )
汉语辅音送气与不送气没有区别,而英语和俄语却对立。
( )
汉语辅音送气与不送气可以也可以区别,而英语和俄语却不对立。 ( )
汉语与英语和俄语一样,辅音送气与不送气没有区别。
( )
2.国际音标由1888年在英国成立的“语音教师协会”制定发表,最近一次修订是19年。 ( )
国际音标由1888年在英国成立的“语音教师协会”制定发表以后没有修订。 ( )
国际音标是1888年英国人制定发表,最近一次修订是19年。 ( )
国际音标由1888年在美国成立的“语音教师协会”制定发表,最近一次修订是19年。 ( )
3.任何语言的每一个句子都有语调。 ( )
音节文字有语调,音素文字没有语调。 ( )
音节文字和音素文字有语调,其余文字没有语调。 ( )
音节文字和音素文字没有语调,其余有语调。 ( )
4.语素是最容易感觉的直观的语言单位,所以古老的文字都是这种类型。 ( )
语素是最容易感觉的直观的语言单位,所以一般文字都是这种类型。 ( )
语素是最容易感觉的直观的语言单位,所以现代的文字都是这种类型。 ( )
语素是最容易感觉的直观的语言单位,所以亚洲的文字都是这种类型。 ( )
5.日语的假名是配合语素文字使用的整体音节文字。
( )
日语的假名是配合语素文字使用的半音素化音节文字。
( )
日语的假名是配合语素文字使用的全音素化音节文字。
( )
日语的假名是典型的整体音节文字。 ( )
6.现代国际社会通用的数字符号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 )
现代国际社会通用的数字符号是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创造的。 ( )
现代国际社会通用的数字符号是印度人创造的。 ( )
现代国际社会通用的数字符号是欧洲人创造的。 ( )
7.人民币背面汉语拼音记录的汉语外还有用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记录的书面语。 ( )
人民币背面汉语拼音记录的汉语外还有用蒙古文、藏文记录的书面语。 ( )
人民币背面汉语拼音记录的汉语外还有用蒙古文、维吾尔文记录的书面语。 ( )
人民币背面汉语拼音记录的汉语外还有用藏文、维吾尔文记录的书面语。 ( )
8.汉字是语素文字,每个字一般记录一个语素,语素有意义。 ( )
汉字是语素文字,每个字一定记录一个语素,语素有意义。
( )
汉字是语素文字,每个字一般记录几个语素,语素有意义。
( )
汉字是语素文字,每个字一般记录一个语素,语素没有意义。 ( )
9.宋代读号用“、”表示,句号用圆圈“О”表示。( )
宋代读号用“、”表示,句号用笔画竖表示。 ( )
宋代读号用“、”表示,句号用圆圈“。”表示。 ( )
宋代读号用“、”表示,句号用圆圈“.”表示。 ( )
10.汉字编码首先分为无理码和有理码。 ( )
汉字编码首先分为形码和有理码。 ( )
汉字编码首先分为无理码和音码。 ( )
汉字编码首先分为形码和音码。 ( )
三、名词解释
1.音质 2.音征 3.辅音 4.音位 5.语文字 6.语素文字 7.笔画的类型 8.部件 9.字素 10.字位
四、综合分析题
1.“教师”、“学生”和“工人”在普通话里可切分出几个音节?
“teacher”、“student”和“worker” 可切分出几个音节?
2.汉语拼音方案归纳的普通话辅音音位和元音音位各有几个?举例说明。
3.不同的停顿(用表示)能够区分歧义,举例说明。
4.举例说明“象形”、“会意”、“形声”和“指事”。
五、问答题
1.语音具有哪四种性质?
2.音位和音位变化是什么关系?
3.音位归纳的原则。
4.语音系统的内容。
5.当代世界三大文字。
6.文字系统的内容。
7.给一段200字的古文和400字的现代文打标点符号。
8.汉字编码有哪些类型。
综合练习三
(第五章、第六章)
一、填空题
1.词汇是由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___和___构成的整体。
2.熟语分为两类:___和___。
3.歇后语一般前一个部分是___,后一个部分是__。
4.词典是可以查阅词的___和___的工具书。
5.时一般分为现在时、___和___。
6.划分词类的标准有功能、___和___三个。
7.结构从结构次序上可以分为___和___。
8.教学语法的特点是实用、简明、___和___。
9.中国的汉语教学语法最狭义的理解目前是指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___和80年代产生的___。
10.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主编是___,甘肃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主编是___。
二、选择题
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为正确。
1.《现代汉语词典》收有5万多个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收有2万多个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收有8万多个词语。
《现代汉语词典》收有10万多个词语。
2.高频词最前面的部分以单音词为主。
高频词最前面的部分以非单音词为主。
高频词最前面的部分以双音词为主。
高频词最前面的部分以单音词和双音词为主。
3.成语是来自古代书面语言的具有文雅色彩的熟语。
成语是来自现代书面语言的具有文雅色彩的熟语。
成语是来自古代口语的具有文雅色彩的熟语。
成语是来自古代小说中的具有文雅色彩的熟语。
4.字典主要解释语素,词典则提供全面的词语信息。
字典提供全面的词语信息,词典则主要解释语素。
字典和词典都提供全面的词语信息。
字典和词典主要解释语素。
5.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单位。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内容单位。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形式单位。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单位。
6.一般把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
一般把语法分为词法和字法。
一般把语法分为字法和句法。
一般把语法分为词法、字法和句法。
7.汉语和现代英语都没有性的范畴。
汉语和现代英语都有性的范畴。
汉语有性的范畴,现代英语都没有性的范畴。
汉语没有性的范畴,现代英语有性的范畴。
8.汉语没有时的范畴,俄语有时的范畴。
汉语有时的范畴,俄语没有时的范畴。
汉语和俄语有时的范畴。
汉语和俄语没有时的范畴。
9.汉语动词没有人称的范畴。
汉语动词有人称的范畴。
汉语动词的人称范畴不完全。
10.英语动词的人称范畴不完全。
英语动词的人称范畴完全。
英语动词的人称范畴一般不完全。
三、名词解释
1.语素 2.词汇 3.词干和词尾 4.义素 5.语境
6.语法 7.层次分析法 8.语序 9.语调 10.马氏文通
四、综合分析题
1.熟语分几类?各举3个例子。
2.分析20个派生词的结构
3.用中心词分析法分析“中国人民努力建设好伟大的祖国”
和“I took my child for a walk”。
4.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词尾:
(1)Many thanks for you !
(2)The book is being read by Smith
五、问答题
1.基本词应具有哪三个主要特点?
2.词典主要有哪些类型?
3.语素、词、词组主要有哪些区别?
4.语境有哪些作用?
5.语法手段的类型有哪些?
6.世界各种语言里比较普遍存在的语言关系有哪几种?
7.线条结构和层次结构的主要内容
8.教学语法的特点有哪些?
综合练习四
(第七章、第八章)
一、填空题
1.大约___年前,亚洲西部一带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成熟文字___。
2.古代埃及人创造了__文字,玛雅人创造了__文字。
3.大约___年以前,中国产生了成熟的___文字。
4.狭义的借词也叫___或___。
5.文字发展的3个趋势是表音化、___和___。
6.今天能够发现的最早的表音文字是公元前__年的__文字。
7.母语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0—1岁、___岁和___岁3个阶段。
8.据研究,学校学生___岁的学生英语学习得最快,___岁学生学习得最慢。
二、选择题
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为正确。
1.目前从生理角度看,人类现有的发音器官原来与语言无关。
目前从生理角度看,人类现有的发音器官原来与语言有关。
目前从生理角度看,人类现有的发音器官原来与语言基本无关。
目前从生理角度看,人类现有的发音器官原来与语言基本有关。
2.大约30万年以前人类有了成熟的语言,5500千年以前人类有了成熟的文字。
大约300万年以前人类有了成熟的语言,5500千年以前人类有了成熟的文字。
大约30万年以前人类有了成熟的语言,8000千年以前人类有了成熟的文字。
大约30万年以前人类有了语言,5500千年以前人类有了文字。
3.图画记事不是文字。
图画记事是文字。
图画记事是一种文字。
图画记事是文字的一种类型。
4.希伯来语在消亡了一千多年后有获得新生。
希伯来语在消亡了二千多年后有获得新生。
钉头文字在消亡了一千多年后有获得新生。
马雅文字在消亡了一千多年后有获得新生。
5.新词产生的方式是直接创造、从方言和外语中借用、从多义词中分化。
新词产生的方式是直接创造和从方言和外语中借用。
新词产生的方式是从方言和外语中借用和从多义词中分化。
新词产生的方式是直接创造。
6.“冰淇淋”是一半音译一半意译。
“冰淇淋”是音译。
“冰淇淋”是意译。
“冰淇淋”主要是意译。
7.克里澳尔语言是由两种语言永久混合的自然语言。
克里澳尔语言是由多种语言永久混合的自然语言。
克里澳尔语言是由一种自然语言。
克里澳尔语言是由两种语言暂时混合的自然语言。
8.符号含义是直接从语言符号中得出的直接语用行为中的超常意义。
符号含义是直接从语言符号中得出的意义。
符号含义是间接从语言符号中得出的直接语用行为中的超常意义。
符号含义是直接从语言符号中得出的直接语用行为中的一般意义。
三、名词解释
1.钉头文字 2.希伯来语 3.泾滨语言 4.同言线 5.母语 6.语用 7.表义 8.符号含义 9.书法 10.文学艺术
四、综合分析题
1.方言与民族共同语的矛盾
2.语言发展的补偿性原则
3.社会方言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4.外语学习的特点
五、问答题
1.宗教传播在语言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2.双语的作用
3.文字发展的3个趋势
4.汉民族共同语选择北京话的理由
5.母语学习的过程
6.物质语用的原则
7.精神语用的原则
8.进行语用推理的步骤
综合练习五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___年,河南安阳发现甲骨文,___开始突破《说文解字》的体系。
2.索绪尔把说话分为___和___两个部分。
3.英语使用人口大约有__,汉语使用人口大约有___。
4.藏语系的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___和___。
5.任何声音都具有音高、音强、___和___4个要素。
6.省略号在汉字中是___点,在英文中是___点。
7.熟语分为___和___两类。
8.语法分析方法主要有分布分析方法、中心词分析方法、___和___4种。
9.一般认为,划分词类的标准有功能、___和___三个。
10.云南省11个少数民族使用___种文字,其中__与宗教有密切关系。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为正确。
1.下列说法只有___是正确的。B
B.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语言是英语。
2.下列说法只有___是正确的。D
A.意译词都是借词
B.仿佛词都是借词
C.“爱词”、“北极熊”、“超人” 都是借词
D.“尼姑”、“和尚”、“玻璃” 都是借词
3.“天子”、“驸马”、“丞相”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这种变化是___。A
A.词义的消亡 B.词语的替换
C.词义的演变 D.词语的消亡
4.下列说法只有___是正确的。C
A.“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成语
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惯用语
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熟话
D.“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套话
5.下列说法只有___是正确的。A
A.词与词之间可以有短暂的停顿,词的内部一般不允许停顿。
B.词与词之间可以有短暂的停顿,词的内部一般允许停顿。
C.词与词之间可以停顿,词的内部也可以停顿。
D.词与词之间没有短暂的停顿,词的内部一般也没有停顿。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
1.音位 2.词尾 3.词类 4.基本词汇 5.共同语
四、综合分析题(20分)
1.比较下列各组音素的异同(6分)
①i—y ②γ―o ③k―p
2.分析下面短语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8分)
我们十分热爱祖国辽阔壮丽的山河
3.指出下列句子中词尾(划线部分)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和所属的语法范畴。
(1) Many thanks for you!
(2) The book is being read by Smith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语言的社会性
2.什么是合成词?举例说明合成词的类别。
3.说明汉语有没有“性”的语法范畴
4.简述精神语用原则的内容
附录:参
一、填空题(10分)
18年,文字学;语言,言语;3、5亿,10亿;印度,南亚;音长,音质;6,3;通用熟语,专用熟语;通用熟语,专要熟语;形态,指称意义;22,19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B D A C A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
1.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2.词尾就是附加在词的末尾,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表示某语法意义的语素,如Books中的s。
3.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如能作主语、宾语的名词。
4.基本词汇是一种语言的词汇的核心部分,具有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的特点,如“人、山、水、看”等。
5.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通用的语言,如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四、综合分析题(20分)
1.比较下列各组音素的异同(6分)
(1)相同点:都是舌面前、高元音。不同点:i不圆唇,y是圆唇元音。
(2)相同点:都是舌面后、半高元音。不同点:γ是不圆唇元音,o是圆唇元音。
(3)相同点:都是不送气、清、塞音。不同点:k是舌面后音,p是双唇音。
2.分析下面短语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8分)
第一层:主——谓 第二层:偏——正 第三层:述——宾
第四层:偏——正 第五层:偏——正 第六层:联合
3.指出下列句子中词尾(划线部分)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和所属的语法范畴。
(1) Many thanks for you! ——s表示复数,数的范畴。
(2) The book is being read by Smith—— ing 表示进行体,体的范畴。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的社会性是指语言的学习和所有都要受到人类社会的制约。(2分)第一,不同社会形成不同的语言。(2分)第二,人离开社会就无法掌握语言。(2分)第三,人生长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就能够掌握不同的语言。(2分)第四,人类语言可以通过教学进行传授。(2分)
2.什么是合成词?举例说明合成词的类别。
合成词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4分)合成词分复合词和派生词两类,复合词因词根语素构成,如“工人、农民”,派生词因词根和词缀构成,如“老师、读者”。(6分)
3.说明汉语有没有“性”的语法范畴
汉语没有“性”的语法范畴。(4分)但是汉语可以用概念上的词汇手段而不是句子结构中语法意义的不同作性别区分,如“男、女”、“英、雌”、“公、母”、“阴、阳”等表示“性别”。(6分)
4.简述精神语用原则的内容
(1)礼貌原则;安全原则;美感原则。(3分)(2)具体举例。(7分)
语言学概论
北语2000语言学概论
1. 名词解释:语言、语法范畴、混合语、谱系分类、义素分析
2. 元音舌位图 见课本P60
3. 归纳音位的原则
4. 语言演变的内外因
5. 组合、聚合关系在语音、语义、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6. 语系
7.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北语2001年语言学概论
1. 名词解释:语流音变、元音、谱系分类、音位变体
2. 简答:A.举例说明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B.时与体的区别
3. 简答:4个
4. 按发音特征写出国际音标
5. 说明下列语言各属于哪个语系及其语法分类归类:汉语、英语、俄语、维吾尔语
6. 语言接触的原因、类型、过程
北语2003年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 借词 2.国际音标 3.社会方言 4.非音质音位5. 语言融合6. 历史比较法
二. 写出8个基本元音的音位图及发音情况。
三.举例说明单纯词与合成词的区别,
1.语言中的基本范畴
2.组合的递归
3.词义演变的途径
4.词的组合的基本类型
5 语音的对应关系
四. 1.归纳音位的原则
2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3 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4 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5 元音与辅音的区别
6 以北京话中擦音与塞擦音的分布为例论述音系统的特点
五.论述
1 语言的社会本质
2 语言的谱系分类与类型分类的比较。
北语2004语言学概论
一 解释概念 (4分*6)
1 协同发音 2 语法意义 3 共同语音学
4 亲属语言 5 共同体 6 自愿融合
三 指出下列语言属于哪种类型,语系(2分*10)
1 苗语 2 蒙古语 3 乌尔都语 4 英语 5 西班牙语
6 阿拉伯语 7 波斯语 8 泰语 9 德语 10 挪威语
四 简答(10分*5)
1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2 音位 音位变体
3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联系
4 语音对应规律
5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
五 “洋泾滨”和混合语产生过程和关系(13分)
六 语言发展的内因和外因(15分)
七 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区别和联系(20分)
北语语言学概论试题
3、如果一个病脑()半球发生损伤,他尽管说不出他家的住址,却认得自己的家 门。相反,大脑()半球发生损伤,他尽管能说出他家的住址,却找不到自己的家门。 1分
4、符号包括( )和( )两个方面。语言符号最大的特点是( )性和( )性。2分
5、基频决定音高,( )决定音质。
6、音位变体有两种:( )变体和( )变体。1分
7、[ ]是前高不圆唇元音,[ ]是后高不圆唇元音,[ ]是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是 舌尖前清擦音。2分
8、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 ),音位也可以定义为( )。1分
9、常见的语流音变有( )、( )、( )、( )几种。2分
10、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它分成( )、( )词尾三类。一个词除去词尾,就是( )。1.5分
11、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称为( )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称为( )词,其中由词根语素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叫( )词,而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的,叫( )词。2分
12、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有( )、( )、( )和( )。2分
13、常见的语法范畴有( )、( )、( )、( )、( )、( )等。3分
14、按语法结构特点,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 )语,如( )语、( )语;( )语,如( )语、( )语;( )语,如( )语、( )语;( )语,如( )语。4分
15、基本词汇的词的主要特点是( ),( ),( )。1.5分
16、“谱系分类法”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世界的语言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包括汉语,( )语族,( )语族和( )语族;印欧语系,包括拉丁语族,{如( )语、( )语},( )语族,{如英语、( )语},( )语族(如俄语),和( )语族;此外还有( )语系,( )语系和( )语系等。6分
17、词义的演变发展一般有( )、( )和( )三种情况。1.5分
三、问答。46分
1、请说说研究语言学在现代社会有些什么功用。4分
2、请说说讲话时的伴随动作对交际有何意义,体态有哪些方面体现,举例说明不同民族的体态语言有何不同。6分
3、请说说人类的语言和动物的“语言”有什么不同。6分
4、请谈谈语言和思维的关系。6分
5、利用多种变换手法,尽可能多地写出与下面句子有句法同义关系的句子。4分
他看完了《红楼梦》。
6、指出下列短语中的歧义并说明其产生歧义的原因。12分
(1)、忙了半天
(2)、门没有锁
(3)、走了一个小时
(4)、新书架
(5)、出租汽车
(6)、要写好书
(7)、这个人连老张也不认识
(8)、小张的笑话说不完
(9)、小张和小李结婚了
(10)、洗得干净
(11)、运了一年的粮食
(12)、他在乒乓桌上写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面的各种语言中来自于古斯拉夫语的是( )
A.拉丁语 B.德语
C.保加利亚语 D.罗马尼亚语
2.在中国教自幼讲藏语的藏族孩子学汉语,这属于( )
A.来源语教学 B.基础语教学
C.第一语言教学 D.第二语言教学
3.提出语言决定思维观点的学者是( )
A.萨丕尔 B.洪堡特
C.乔姆斯基 D.利奇
4.舌位后高圆唇元音是( )B
A.[i] B.[u]
C.[y] D.[o]
5.汉语北京话的语流中,“慢慢儿”的实际读音是[mai mar],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 )A
A.异化 B.弱化
C.同化 D.强化
6.下列各项中属于惯用语的是( )B
A.众人拾柴火焰高 B.一把鼻涕一把泪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过河拆桥
7.下列各项中全都属于单纯词的是( )B
A.蜘蛛 沙发 teacher B.玻璃 芙蓉 dogs
C.猩猩 仿佛 unhappy D.爸爸 桌子 worked
8.乔姆斯基开创的语言学被称为( )
A.转换生成语言学 B.语言哲学
C.历史语言学 D.结构主义语言学
9.汽车司机行驶到路口,看见红灯就会马上停车,这是一种( )
A.感性思维 B.逻辑思维
C.发散思维 D.推理思维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 )B
A.人们可以任意使用或创制语言符号
B.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C.利用语言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
D.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11.下面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借词的是( )B
A.狮子 超级市场 马力 B.葡萄 巧克力 克隆
C.德律风 热狗 黑匣子 D.钢琴 塔 拷贝
12.声音的高低决定于( )A
A.频率的大小 B.声波的形式
C.气流的强弱 D.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13.儿童开始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时,就进入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的( )C
A.单词阶段 B.双词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14.人脑中掌管人体运动平衡能力的部位是( )C
A.大脑 B.脑干
C.小脑 D.脑桥
15.语言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是( )A
A.音素 B.语素
C.义素 D.位素
16.下面各项中属于向心词组的是( )A
A.花衣裳 B.彩色的
C.心里美 D.花红了
17.辅音文字的创造者是( )
A.玛雅人 B.苏美尔人
C.腓尼基人 D.印第安人
18.日文的假名是典型的( )
A.音位文字 B.音节文字
C.辅音文字 D.词语文字
19.患者能够说出一些词语,发音也很准确,但词语之间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构成不了完整的句子,而且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种语言障碍叫做( )
A.皮亚杰失语症 B.布洛卡失语症
C.维尔尼克失语症 D.斯金纳失语症
20.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是( )B
A.普通语言学 B.应用语言学
C.具体语言学 D.描写语言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面各项中存在着语音对应关系的有( )
A.中介语之间 B.地域方言之间
C.社会方言之间 D.亲属语言之间
E.转用语言之间
22.下面各项中属于方言词的有( )
A.上网 B.囹圄
C.蹩脚 D.溜弯儿
E.太妹
23.下面各项中,属于语言迁移现象的有( )
A.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把自己的方言带到迁移地
B.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把自己的民族语言带到迁移地
C.学外语时学习者建立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D.学外语时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积极影响
E.学外语时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消极影响
24.下面各项中属于知识词典的有( )
A.《中国历史词典》 B.《中国大百科全书》
C.《北京地名词典》 D.《物理学词典》
E.《北京话土语词典》
25.下面各项中属于拟声词的有( )
A.通红 B.蝈蝈儿
C.哈哈 D.布谷
E.知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口语
27.仿译词
28.语言符号的强制性
29.语气意义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按照语素和语素之间的组合关系把下面的复合词归入相应的聚合:
汉语 惊喜 蓝天 伤心 眼泪 祖传 绑腿 指南 鉴赏 教室 裁缝 胆大
31.分析下面这组词的义素:
沙发 椅子 凳子
3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这两个结构:
亭 亭 的 舞 女 的 裙
英 勇 的 解 放 军 很 快 打 退 了 进 攻 的 敌 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简述国际音标的优点。
34.词缀和词尾有什么不同?
35.汉语的语素、音节和汉字是一一对应的吗?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36.举例说明句法手段有哪几种类型?
37.举例说明组合歧义有哪些主要类型?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提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这一著名论断的语言学家是( )
A.洪堡特 B.索绪尔
C.乔姆斯基 D.布龙菲尔德
2.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中,系统性最强的是( )
A.语音系统 B.语汇系统
C.语法系统 D.语义系统
3.下列辅音,在普通话中既能充当声母、又能充当韵尾的是( )
A.[p] B.[t]
C.[m] D.[n]
4.普通话“江”字读音所含音素的数量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下列各组中,加点成分属于同一语素的一组是( )
A.虎口、马虎 B.白菜、白费
C.花费、菊花 D.土改、黄土
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属于( )
A.谚语 B.成语
C.歇后语 D.惯用语
7.下列词语中,不能看作离合词的是( )
A.登陆 B.散步
C.洗澡 D.睡觉
8.“词法”也称( )
A.形态学 B.构词法
C.造词法 D.造句法
9.汉语中不能表示“定指”的语法手段是( )
A.谓语动词前的光杆名词 B.前面加上指示代词的名词
C.介词“把、被”后的名词 D.前面加上数量词的名词
lO.英语“Mary writed a letter”中动词的词形变化有错误,正确形式应该采用( )
A.附加形式 B.屈折形式
C.异根形式 D.零形式
11.“团结”和“勾结”在词义上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
A.理性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形象色彩不同 D.语体色彩不同
12.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叫做( )
A.本义 B.基本义
C.派生义 D.引申义
13.下列关于反义词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理性意义上的细微差异可以构成反义词
B.附加色彩上的褒贬对立可以构成反义词
C.一个词可以和几个不同的词互为反义词
D.不同语言的词之间可以构成反义词
14.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小的类别是( )
A.语系 B.语支
C.语群 D.语族
15.下列关于亲属语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属语言是社会完全分化的产物 B.亲属语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
C.亲属语言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D.语音对应关系是亲属语言的重要标志
16.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而产生的词是( )
A.音译词 B.仿译词
C.意译词 D.半音译半意译词
17.发散思维(外思维)活动不包括( )
A.记忆 B.情感
C.意志 D.美感
18.下列关于“大脑皮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由成百亿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构成的
B.从各个器官接收信息并引发人的行为
C.用于控制人体的运动平衡和内脏功能
D.是行为动作决策机构和记忆存储仓库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外语教学特点的是( )
A.基础性 B.交叉性
C.多元性 D.典型性
20.下列信息处理研究中,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项目是( )
A.汉字编码和输入 B.语料标注和检索
C.文本自动校对 D.机器自动翻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下列词语的音节结构类型属于闭音节的有( )
A.天[t‘ian55] B.鸡[ti55]
C.ball[b:l] D.shape[eip]
E.fee[fi:]
22.下列词语中,属于派生词的有( )
A.老人 B.老调
C.老酒 D.老婆
E.老鼠
23.词的理性意义包括( )
A.通俗意义 B.科学意义
C.语气意义 D.语境意义
E.关系意义
24.下列关于语言发展演变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稳固和发展都是语言必须具备的属性
B.语言的演变发展不能采用突变的方式
C.语言在不同地域的演变速度基本一致
D.语汇的迅速发展会立即引起语音演变
E.语法规则因地位重要而不易发生演变
25.属于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语言阶段”的几个阶段是( )
A.咿呀学语阶段 B.单词阶段
C.双词阶段 D.简单句阶段
E.复杂句阶段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重位
27.音符
28.儿童语言获得的“天赋说”
29.语言迁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汉语普通话“资”“知”“鸡”的韵母分别是[][][i],汉语拼音方案却只用一个符号i来标写,请运用音位理论说明其中的原因。
31.举例说明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的区别。
32.举例说明社会距离和社会行为规范对语言社群分化的影响。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在下列词语后的括号内填写词语所包含的语素数量,并根据构词方式将词语分别填入下列各项中。
破璃[ ] 鲜花儿[ ] 黑咕隆咚[ ]
黑板[ ] radar(雷达)[ ] books(书)[ ]
(1)直接成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化成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语汇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法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以下列举的都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了”构成的语句,分析各个语句中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并将它们填入下列各项中:
文章写长了 衣服晾干了 库房堆满了 啤酒喝光了 大家吃饱了 盘子打碎了
斧头砍钝了 房子盖歪了 毛笔写秃了 客人喝醉了 报纸送晚了 图纸画小了
(1)指向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向施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向受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向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向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向处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以及二者关系的特性。
36.举例说明汉语句子类型可以按层级分成哪些小类。
全国2008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B.语言是一种有声符号系统
C.语言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下列属性中,风声、雨声、喷嚏声、咳嗽声均不具有的一项是( )
A.生理属性 B.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D.物理属性
3.下列各组元音中,都属于圆唇元音的一组是( )
A.[i,u] B.
C. D.[o,y]
4.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派生构词的一项是( )
A.rewrite B.cats
C.teacher D.unafraid
5.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偏义复合词的一项是( )
A.妻子 B.国家
C.开关 D.忘记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语”的是( )
A.惯用语 B.歇后语
C.成语 D.术语
7.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创立的语法理论是( )
A.结构语法理论 B.功能语法理论
C.生成语法理论 D.认知语法理论
8.在“这道题我们做过”这个语言片段中,“这道题”和“我们做过”的性质是( )
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 B.是成分,不是组合
C.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 D.是组合,不是成分
9.英语“John loves she”这句话是病句,其错误在于( )
A.性 B.格
C.数 D.态
10.下列关于义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义项只包括词的理性意义 B.义项包括词的临时意义
C.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 D.词的多个义项并非总有关联
11.下列关于语义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义场是词义系统性的重要表现 B.语义场与上下位词关系密切
C.语义场是一个层级体系 D.不同语义场的系统性是均衡的
12.“行为”和“行径”在词义上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
A.感情色彩不同 B.形象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理性意义不同
13.下列文字系统中,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
A.苏美尔文字 B.阿拉伯文字
C.腓尼基文字 D.拉丁文字
14.由意音文字换用表音文字,属于( )
A.文字的创制 B.正字法改革
C.文字类型改革 D.字符类型改革
15.下列关于“语言转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转用是语言统一的重要形式
B.双语现象并非一定导致语言转用
C.语言转用以民族融合为必要条件
D.语言间的密切接触是语言转用的重要条件
16.语汇系统中最为稳固而不易变化的是( )
A.一般语汇 B.基本语汇
C.通用语汇 D.专用语汇
17.感性思维(前思维)活动不包括( )
A.视觉和听觉 B.触觉和知觉
C.记忆和想象 D.情感和意志
18.一般儿童能跟成年人差不多一样地说话的年龄是( )
A.1岁左右 B.3岁左右
C.5岁左右 D.12岁左右
19.下列关于母语教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语教学主要指中小学阶段的语言教学
B.母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学会使用一种语言
C.母语教学的任务包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D.母语教学也注重提高文化素质
20.对于中介语的错误类型,目前较多采用的分类是( )
A.系统前错误、系统错误、系统后错误
B.语法错误、语汇错误、语音错误
C.可容忍的错误、部分容忍的错误、不能容忍的错误
D.目标语判断性错误、来源语干扰性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下列关于书面语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是经过提炼的口语书面形式 B.与口语相比缺少了一些内容
C.不存在与口语严重脱节现象 D.会具有相对的发展历史
E.不会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22.从发音机制上看,辅音的音质决定于( )
A.发音方法 B.发音部位
C.唇形圆展 D.舌位高低
E.舌位前后
23.“奥林匹克”这个词属于( )
A.单纯词 B.连绵词
C.音译词 D.专有名词
E.多音节词
24.下列语义关系,只发生在不同句子之间的有( )
A.指向关系 B.结构关系
C.蕴含关系 D.预设关系
E.歧义关系
25.下列关于语言发展演变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因而只能渐变
B.与语汇和语法相比,语音最容易发生演变
C.语言的发展演变与语言自身的结构特点并无关系
D.语言的发展演变在不同地域之间会呈现不平衡性
E.退出了社会交际活动,语言就不再会有发展演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音位变体
27.语法手段
28.语音对应关系
29.中介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及其对语言的作用。
31.举例说明汉语词双音节化的作用。
32.说明什么是儿童语言获得的“模仿说”和“强化说”。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4.下面都是汉语中跟颜色有关的词,请分别归入不同的词类:
彩色 色彩 红彤彤 黑不溜秋 绿化 雪白 黑白 红 金色 黄 蜡黄 碧绿
(1)形容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状态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区别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结合实例说明述谓结构的构成和类型。
36.举例说明语言接触会造成哪些结果。
全国2008年1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把词分为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所依据的是( )
A.音节的长短 B.语素的数量
C.字的多少 D.词的地位
2.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其中最高的一级是( )
A.语境平面的翻译 B.语义平面的翻译
C.句法平面的翻译 D.单词平面的翻译
3.掌管人语言活动的部位是( )
A.小脑 B.大脑左半球
C.大脑右半球 D.大脑皮质
4.舌尖前送气清塞音是( )
A.[d‘] B.[t‘]
C.[ts‘] D.[k‘]
5.汉语北京话中,有的人把“一般儿大”(同样大)说成“一边儿大”,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 )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增音
6.在“名”与“实”的关系上,我国哲学家荀子认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这种观点属于( )
A.名由人定论 B.实由名定论
C.名实相应论 D.名不副实论
7.“一板一眼”、“马后炮”、“泼冷水”、“老油条”都属于( )
A.简缩词语 B.成语
C.谚语 D.惯用语
8.在语音和意义上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 )
A.音符 B.意符
C.记号 D.字母
9.某一言语社团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这种现象叫( )
A.语言接触 B.语言迁移 C.语言混同 D.社会双语
11.中国人看见红色往往会觉得喜庆,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直观思维 B.逻辑思维
C.发散思维 D.表象思维
12.语音中元音都是( )
A.乐音 B.噪音 C.乐音和噪音的混合体 D.纯音
13.一般认为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最迟是( )
A.2至3岁 B.6至8岁
C.9至10岁 D.12至13岁
14.语言间亲属关系按由亲到疏顺序的排列是( )
A.语系、语支、语族、语群 B.语支、语族、语系、语群
C.语群、语支、语族、语系 D.语群、语族、语支、语系
15.说英语的儿童能够说出“he play book”,说明他正处于获得语言的( )
A.综合句阶段 B.简单句阶段
C.复杂句阶段 D.成人句阶段
16.脑桥的主要功能是( )
A.连接大脑左右两半球 B.负责内脏功能
C.控制人体运动的平衡 D.负责掌管记忆功能
17.最小的有意义的能使用的语言单位是( )
A.义素 B.语素 C.词 D.音素
18.文字起源于( )
A.结绳 B.图 C.结珠 D.穿贝
19.儿童最早的语义能力产生于( )
A.非自控阶段 B.单词阶段 C.双词阶段 D.咿呀学语阶段
20.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 )
A.交叉语 B.辅助语 C.混合语 D.中介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下面的各种学说中,用以解释儿童获得语言的原因和条件的有( )
A.神授说 B.劳动说
C.天赋说 D.模仿说
E.认知说
22.关于聚合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形容词应该是一个聚合类
B.在言语链的同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有相同作用的语言单位成为一个聚合类
C.聚合类不仅仅限于词类
D.聚合类是句法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功能类
E.语素不可能形成聚合类
23.下面各词中带词尾的有( )
A. reader B. dogs
C. walked D. kindness
E. likes
24.下面各项中属于知识词典的有( )
A.《宗教词典》 B.《现代汉语词典》
C.《中国大百科全书》 D.《辞源》
E.《形容词用法词典》
25.下列关于音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几个不同的音素如果发音相似,就成为一个音位
B.超音段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
C.音位是一种语言中具有辨义功能的语音单位
D.音位和音素都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的语音单位
E.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克里奥耳语
27.借词
28.音节
29.词的语体色彩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指出下列各项中带有形象色彩的词:
美丽 灯笼裤 天蓝 坚强 布谷鸟 峰峦 玉带桥 课桌 电视 柿子椒 乒乓球 老虎 树梢
31.找出下面各项中的后缀式派生词:
瓜子 画儿 床头 友人 读者 傻乎乎 老鼠 木头 realize books working father worker
32.按照句法功能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归入相应的聚合:
她不再哭了,转身走进里屋。
袋鼠慢慢朝东边跑去。
海洋中生活着很多动物。
他把图书放在了桌子上。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词义的模糊性和歧义有什么区别?
3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35.一般语汇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36.举例说明语言的发展演变有哪些主要特点。
37.词类划分的标准有哪些?
全国2007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1.下列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B.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从属的
C.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D.语言是书面的,言语是口头的
2.最小的言语交际单位是( )
A.语篇 B.句子
C.词组 D.词
3.下列各组元音中,都是前元音的一组是( )
A.[i, u] B.[a, ]
C.[e, æ] D.[ε, o]
4.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方法相同的一组是( )
A.[f, s] B.[p, m]
C.[n, l] D.[t,ç]
5.下列关于语调和声调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语言只有语调而没有声调 B.有些语言只有声调而没有语调
C.有些语言既没语调也没有声调 D.所有语言都既有声调也有语调
6.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的总汇
C.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7.下列关于一般语汇总体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构词能力强 B.使用范围窄
C.产生历史长 D.大多很稳定
8.区分“单纯词”和“合成词”所依据的是( )
A.词的音节数量 B.词的语素数量
C.词的音形关系 D.词的地位用途
9.下列各组复合词中,构词方式相同的一组是( )
A.热情 热烈 B.证明 光明
C.口吃 胆怯 D.悦耳 柔和
10.语法规则的“系统性”是指( )
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
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
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印欧语冠词可能的语法作用的是( )
A.区别名词的有定形式和无定形式
B.区别词语的名词形式和动词形式
C.区别名词的性的形式和数的形式
D.区别动词的限定形式和非限定形式
12.英语“Mike take a taxi”这句话是病句,其错误在于( )
A.性 B.数
C.格 D.态
13.下列词组不属于“向心词组”的是( )
A.参加比赛 B.田径比赛
C.认真比赛 D.比赛结束
14.下列关于语义民族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义上的民族特点并不明显
B.词的多义化不受民族特点的制约
C.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并无差异
D.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非理性意义上会有所不同
15.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组是( )
A.土豆 马铃薯 B.衣服 衬衣
C.情感 感情 D.结果 成果
16.“这家商店关门了”有歧义的原因是( )
A.一词多义 B.词语同形
C.不同的层次构造 D.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具有蕴含关系的一组是( )
A.(甲)今天中秋节——(乙)今天吃月饼
B.(甲)他买了一本小说——(乙)他买了一本书
C.(甲)他打破了花瓶——(乙)花瓶被他打破了
D.(甲)他们家的电视机坏了——(乙)他们家有电视机
18.文字发展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经历的阶段分别为( )
A.象形文字、音节文字、音位文字
B.表意文字、音位文字、音节文字
C.象形文字、辅音文字、音节文字
D.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
19.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中,注意到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是( )
A.神授说 B.社会契约说 C.摹声说 D.感叹说
20.关于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发展演变
B.社会之间的接触会引起语言的变化发展
C.社会交际的需要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D.语言中的具体演变都有直接的社会根源
21.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从上到下是( )
A.语系 语族 语群 语支 B.语系 语族 语支 语群
C.语族 语系 语支 语群 D.语族 语群 语系 语支
22.认为“思维和语言同时发生,或者先有语言”的学者不包括( )
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
C.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 D.德国哲学家赫德尔
23.下列关于“维尔尼克失语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音仍然比较准确 B.仍能听懂别人的话
C.构不成完整的句子 D.词语之间没有联系
24.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儿童产生最早语法能力的阶段是( )
A.单词阶段 B.双词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25.结构主义语言学说产生以前,最有影响的外语教学法是( )
A.听说法 B.对比法 C.翻译法 D.交际法
26.从外语教学角度看,不同的人中介语的发展规律大致相同,这一学习发展过程被称作( )
A.外在刺激 B.内在大纲 C.语言迁移 D.语言模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7.下列关于语音性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语音使语言成分物质化 B.生理基础是语音的本质
C.语音和语义联系在一起 D.语音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E.语音与人的心理活动无关
28.“葡萄”一词属于( )
A.离合词 B.派生词
C.单纯词 D.复合词
E.外来词
29.下列各句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有( )
A.他拍的电影我没看过 B.我听说他考上了外地的大学
C.这是他昨天才画完的一幅画 D.我喜欢古典音乐
E.她正在看刚买回来的影碟
30.社会间的接触必然引起语言接触,语言接触的结果有( )
A.双语现象 B.亲属语言
C.语言转用 D.语言混合
E.词语借用
31.“大脑的单侧化现象”是指( )
A.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不对称而且分工有所不同
B.大脑左半球的不同部位负责不同的语言功能
C.大脑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
D.大脑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直观动作的思维
E.如果大脑左半球受损,可以靠右半球来代替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32.轻音
33.语言规划
34.语言遗传机制
35.应用语言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举例说明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37.说明文字类型的分类标准,指出汉字所属的类型。
38.举例说明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9.把下列汉语合成词中所有的语素提取出来,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
飞机 美滋滋 甜头
A.自由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黏着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实义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虚义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分析下列各组近义词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
A.水泥 洋灰
B.看法 见解
C.鼓动 煽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小题8分,第42小题10分,共18分)
41.怎样理解语言和种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42.按照不同的角度,语法现象可以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举例说明上述不同划分的两个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全国2007年1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的提出者是( )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2.声音的强弱决定于( )
A.频率的大小 B.振幅的大小
C.发音体的松紧 D.说话的速度
3.语音中声带振动的浊辅音是( )
A.乐音 B.噪音 C.乐音和噪音的混合体 D.纯音
4.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是( )
A.[t] B.[d]
C.[ts] D.[s]
5.汉语北京话中,有的人把“一般儿大”(同样大)说成“一边儿大”,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 )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增音
6.把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所依据的是( )
A.音节的数量 B.语素的数量
C.词的用途 D.词的地位
7.“背黑锅”、“走后门”、“碰钉子”都属于( )
A.惯用语 B.谚语
C.成语 D.简缩词语
8.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 )
A.交叉语 B.双语
C.混合语 D.中介语
9.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母语会对其所学的外语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叫( )
A.语言接触 B.语言迁移
C.语言混同 D.语言杂糅
10.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其中最高的一级是( )
A.语境平面的翻译 B.语义平面的翻译
C.句法平面的翻译 D.单词平面的翻译
11.汽车司机行驶到路口,看见红灯就会马上停车,这是一种( )
A.感性思维 B.逻辑思维
C.发散思维 D.推理思维
12.脑的右半球掌管( )
A.语言活动 B.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
C.抽象思维 D.判断和推理
13.一般认为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最迟是( )
A.2至3岁 B.6至8岁
C.9至10岁 D.12至13岁
14.从语言形式本身看,双词句标志着儿童产生了最早的( )
A.语音能力 B.语义能力
C.语法能力 D.构词能力
15.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的某一阶段,儿童说出的话很像大人打电报时所用的表达方式,这个阶段他们的语言被称作“电报式语言”,这个阶段是( )
A.咿呀学语阶段 B.单词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16.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
A.连接大脑左右两半球 B.负责内脏功能
C.控制人体运动的平衡 D.负责掌管记忆功能
17.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是( )
A.音素 B.语素
C.义素 D.义位
18.文字起源于( )
A.结绳 B.图画
C.结珠 D.穿贝
19.语言间亲属关系最重要的标志是( )
A.语音对应关系 B.词汇对应关系
C.语法对应关系 D.文字对应关系
20.要确定几种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应当依据( )
A.说话者相互理解程度 B.语言结构本身差异的程度
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 D.说话者的民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下面各项中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正确表述有( )
A.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
B.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
C.书面语应该是口语的忠实记录
D.书面语会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E.口语是第一性的
22.下面各项中属于主动发音器官的有( )
A.舌头 B.软腭
C.硬腭 D.齿龈
E.小舌
23.下面各项中划线部分是词尾的有( )
A.walked B.realize
C.reader D.books
E.1ikes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6.组合关系
27.词的理性意义
28.双语现象
29.音位
30.洋泾浜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1.用义素分析的方法描写下面这组词的语义特征:姑妈 姨妈 伯父 舅舅
32.找出下面各项中的成词语素和定位语素:
毛笔 蜻蜓 走了 读者 傻乎乎 人民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盘子里的菜他们都吃了”有歧义,造成歧义的原因是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什么是语言转用?语言转用和哪些社会因素相关?
37.举例说明汉语基本词组的几种主要类型。
全国2006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 )
A.语言符号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
B.绝大多数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C.可以任意使用语言符号给事物命名
D.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可以任意改变
2.下列语言学流派中集中研究语言本体的流派是( )
A.功能语言学 B.社会语言学
C.认知语言学 D.结构语言学
3.下列关于舌尖元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音时舌面不起主要作用 B.有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区别
C.没有圆唇音和不圆唇音的区别 D. 是汉语普通话中的一个舌尖元音
5.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语言中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
B.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
C.词重音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
D.重音只跟音强的增加有关
6.下列各组合成词中,每个词都包含粘着语素的一组是( )
A.偷袭 赠送 B.买卖 肤浅
C.老人 初五 D.蔬菜 电器
7.下列各组词语中,属于重叠词的一组是( )
A.爸爸 星星 娃娃 B.听听 个个 次次
C.~乎乎 ~甸甸 ~兮兮 D.姥姥 狒狒 蝈蝈
8.下列关于基本语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B.基本语汇使用范围广、构词能力强
C.基本语汇大部分是相当稳定的
D.基本语汇也包括大部分新造词和古语词
9.英语名词lab(实验室)原来的形式是laboratory,这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 )
A.直接成词 B.变形成词
C.变性成词 D.逆序成词
10.英语动词“去”的原形是“go”,过去时的形式是“went”,这在语法手段的词形变化中叫作( )
A.附加 B.屈折 C.异根 D.零形式
11.下列关于虚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虚词可以分为辅助词和功能词两个小类
B.虚词包括助动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
C.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D.使用虚词来表现语法意义属于词法手段
12.下列对“撞倒了他的自行车”这个歧义词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偏正词组 B.动补词组
C.动宾词组 D.向心词组
13.下列对“你把这本书好好读一遍!”这个句子类型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型类是主谓句 B.句式类是把字句
C.功能类是陈述句 D.繁简类是单句
14.“年龄”和“岁数”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
A.感情色彩不同 B.语体色彩不同
C.形象色彩不同 D.语气意义不同
15.使用字符最少的文字是( )
A.音位文字 B.音节文字 C.语素文字 D.意音文字
16.在下面的几种古老文字中,不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
A.腓尼基文字 B.苏美尔文字
C.中国的甲骨文 D.古埃及文字
17.语言中发展演变速度最快的是( )
A.语法规则 B.音位系统
C.一般语汇 D.基本语汇
18.下列各项中,不是语言统一途径的一项是( )
A.共同语的推广 B.语言成分的借用
C.语言的转用 D.非克里奥耳化
19.亲属语言的“亲属”是指( )
A.历史同源 B.地域接近
C.结构相似 D.类型相同
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方言的一项是( )
A.土语 B.隐语 C.行话 D.黑话
21.必须借助语言才能进行的人类思维活动是( )
A.感性思维活动 B.抽象思维活动
C.发散思维活动 D.形象思维活动
22.关于儿童进入“复杂句阶段”的表现形式,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 B.能够谈论过去和将来发生的事情
C.能够区别句子的同义和歧义现象 D.能掌握和成人基本相同的词汇量
23.提出语言获得“天赋说”的科学家是( )
A.心理学家巴甫洛夫(I.P.Pavlov)
B.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
C.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
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
24.《辞源》属于( )
A.语文词典 B.百科词典 C.资料词典 D.专用词典
25.关于掌握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途径,正确的表述是( )
A.二者都主要靠“学习”
B.二者都主要靠“获得”
C.第一语言主要靠“学习”,第二语言主要靠“获得”
D.第一语言主要靠“获得”,第二语言主要靠“学习”
26.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是指( )
A.外语学习中的初期阶段 B.外语学习中的中间阶段
C.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 D.较高水平的中介语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7.下列关于音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音节的划分不受特定社会语言习惯的制约
B.音节是音位组合而成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
C.音节是听觉上最不容易分辨的语音单位
D.一般的音节都以元音作为音节的核心
E.每种语言的音节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
28.下列各项中,对“徘徊”一词归类正确的有( )
A.连绵词 B.单纯词
C.合成词 D.复合词
E.派生词
29.下列语言片段中,汉语名词“书”具有“有定”语法意义的有( )
A.动词前面的光杆名词:书看完了
B.动词后面的光杆名词:喜欢看书
C.加上指示代词的名词:那书挺好
D.介词“把”后的名词:把书丢了
E.前面加数量词的名词:买一本书
30.下列关于句子语义结构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
B.一个命题可以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
C.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变元”构成
D.一个述谓结构的“谓词”只能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
E.一个述谓结构有多少变元是由变元的性质决定的
31.下列关于“语言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专指语音形式相同或者相似 B.对应出现于成批的词语之中
C.对应只存在于亲属语言之间 D.是语言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
E.是语言谱系分类的重要依据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32.发音部位
33.向心词组
34.音节文字
35.第二语言教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以词类和音位为例说明什么是聚合关系。
37.举例说明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几种手段。
38.简要说明语言和思维有什么不同之处。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0.下列词组都是“动词+动词”的结构,可以分别构成联合词组(A)、动宾词组(B)和动补词组(C)。请每类再各举一个例子,并说明各类词组中动词的特点。
A.研究讨论/讽刺挖苦
B.打算回家/禁止通行
C.挖掘出来/搬运上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小题8分,第42小题10分,共18分)
41.举例说明普及民族共同语的实质和特点。
42.结合实例说明词的派生义产生的现实基础和基本途径。
全国2006年1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最早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的一般理论的著作是《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该书的作者是( )
A.利奇 B.亚里斯多德
C.洪堡特 D.布龙菲尔德
2.索绪尔开创的语言学被称为( )
A.历史语言学 B.经验主义语言学
C.生成语言学 D.结构主义语言学
3.声音的高低决定于( )
A.频率的大小 B.声波的形式
C.气流的强弱 D.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5.汉语北京话的语流中,“面包”的实际读音是[miæmpαu],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 )
A.异化 B.弱化
C.同化 D.强化
6.“纸包不住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属于( )
A.惯用语 B.谚语
C.成语 D.歇后语
7.英语单词worker中的-er是( )
A.词根 B.词缀
C.词尾 D.词干
8.学外语的人的母语叫做( )
A.来源语 B.原始基础语
C.目标语 D.亲属语
10.认为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被称作( )
A.思维决定论 B.语言相关论
C.语言天赋论 D.思维相关论
12.提出人脑中存在“语言遗传机制”的学者是( )
A.萨丕尔 B.沃尔夫
C.乔姆斯基 D.利奇
14.如果人的右侧肌体瘫痪,这往往是由于人的大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这个部位是
( )
A.左半球的有关部位 B.右半球的有关部位
C.小脑 D.脑桥
15.最小的有意义的能使用的语言单位是( )
A.义素 B.语素
C.词 D.音素
16.下面各项中属于句子和词组的本质区别的是( )
A.句子更有意义 B.句子更长
C.句子能使用 D.句子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
17.在语音和意义上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 )
A.音符 B.意符 C.记号 D.字母
19.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 )
A.语音差别 B.词汇差别
C.语法差别 D.语义差别
20.英语、德语、丹麦语等语言都来自于( )
A.拉丁语 B.日尔曼语
C.古斯拉夫语 D.印地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下面的发音条件中能使音质改变的有( )
A.发音体不同 B.发音时间不同
C.发音方法 D.共鸣器形状不同
E.发音响度不同
22.下面各项中属于一般语汇的有( )
A.新造词 B.古语词
C.方言词 D.外来词
E.单纯词
23.下面各项中,属于外语学习的特点有( )
A.自然性语言学习 B.获得性语言学习
C.交叉性语言学习 D.多元性语言学习
E.基础性语言学习
24.下面各项中属于语言词典的有( )
A.《新英汉词典》 B.《辞源》
C.《北京地名词典》 D.《物理学词典》
E.《永乐大典》
25.下面的各种学说中涉及语言起源的有( )
A.认知说 B.手势说
C.摹声说 D.劳动说
E.强化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6.聚合关系
27.社会方言
28.语言符号的强制性
29.词义的模糊性
30.派生词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1.说明下面句子中的谓词有几个变元,并指出它们各自的语义角色:
小明给妈妈一大捧鲜花。
32.指出下面的词哪些是借词,哪些是意译词,哪些是仿译词:
雷达 激光 黑板 热狗 青霉素 克隆 电话 足球 软件 拷贝 银行 坦克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简要说明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
34.简要说明复合词的几种主要类型。
35.文字对语言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举例说明词法手段的几种主要类型。
37.举例说明歧义产生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