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
(2)基本掌握对插入的图片进行以下编辑操作:缩放,移动,复制,粘贴,删除;
(3)初步具有电子图文编排的感性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本故事的形式,实现分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在对比实践操作中初步感悟不同环绕方式的效果,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图文并茂的生动效果;
(2)提高学生学习Word软件的兴趣;
(3)学生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
三、教学难点:
图片插入后对图片位置、尺寸的调整。
四、教学准备:
上机课件(Word文档)、电子教室、PPT课件、学生素材
五、板书设计:
一、导入过程
| 教师引导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1.课前引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尝过月亮的味道吗?最近森林里的一群小动物就想尝尝月亮的味道。请你打开桌面上“故事”word文档,去看一看它们是如何去品尝月亮的味道的。 故事还没有标题,你能给这个故事加上一个合适漂亮的艺术字标题吗? | 畅谈 打开文档 | 通过畅谈激活课堂气氛 |
| 教师引导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1.插入图片 领读学生,读到“……可是,小海龟还是够不着。” 故事读到这儿,你觉得可以在文档中加入什么让这个场景变成更加形象了呢? 王老师已经把小海龟放在大家桌面上的“森林王国”文件夹中了,现在谁有办法把小海龟请到word文档中呢? 我们先自己动手试试看,一会儿再来交流好吗? (板书:一、插入图片) 教师归纳学生汇报的方法: 方法一:参考课本p30,选择插入菜单下的图片——来自文件,选择桌面“森林王国”文件夹,选中“小海龟”文件,选择“插入”按钮。 方法二:打开“森林王国”文件夹,选中“小海龟”图片,右键选择复制,在word中选择粘贴。 这两个方法都很好,你能掌握吗? 2.调整图片大小、位置 现在小海龟已经被我们请到文档中了,我们继续看故事吧。 领读至“……月亮轻轻地往上一跳。”你知道现在又有哪只小动物参与到了这项“尝月亮”的活动中了吗? 你能把它也请到文档中来吗? 说说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呢?(大小,位置等) 问题一:大象插入后尺寸太大。 谁来说说我们该如何调整图片的大小呢?
问题二:大象和小海龟位置不符合故事情节。 这两张图片的位置应该调整成怎样呢? 贴图演示:左右排列,这样是什么感觉? 正确的排列应该是怎么样的? 你从哪条线索知道呢?
谁能让“小海龟”背上“大象”呢? 我们可以借助课本第32页来解决这个问题,谁能试一试后告诉大家怎么做? 接下来故事中又请来了哪几位帮手呢?你能把它们都请到文档中吗? 3.图文排版的综合应用 故事讲到这里,主角都到场了。 你能想象这些小动物应该是一个什么画面吗?能试着排排它们的位置吗? 你还想到加入什么可以让我们的文章变得更加完整有趣呢? | 加入海龟图片
学生尝试
大象
拖动“控制点”来进行图片大小的缩放
有点像在对话 根据文字描述调整图片位置。
自学并交流环绕方式的使用。 插入其余图片,并设置环绕方式。
加入月亮等元素。 | 进入情境教学
提出疑问,请学生尝试掌握新的知识点。
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使学生能多角度、地掌握知识点。
巩固新知(图片的插入) 对实际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实际上就是知识点的掌握。
直观明了的排列,使图片的排列更加融入一种合理性的意识教育。 借助除了教师以外的资源进行学习。
提升整体排版的效果,让学生有一种全局观念。 |
| 教师引导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让我们现在再来欣赏一下这个“尝月亮”的故事,和之前的纯文字相比,你更喜欢看哪一个版本呢?(打开“文字版”和学生作品作比较) 别忘了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你可以根据你的想象来改变或续写这个故事,并配上其他的图片。 同时,我们也可以调整一下文字的字体和颜色。最后请大家保存自己的作品, | 比较鉴赏,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保存。 | 通过一个小发现,把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到未来的教学中。 |
| 自评 | 打开自评表自评 | |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呢? | 学生思考归纳 | |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既读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还学会了利用图片来使文章更加生动、图文并茂。但我们也要知道,图片要使用的合理恰当,不然反而使文章不美观了。WORD还有很多有用的功能,等待我们在今后去继续学习,我相信只要你用心去探索,一定会越学越有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