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程名称 | 交底部位 | 路基填筑工程 | |
| 工程编号 | 日 期 | 年 月 日 | |
| 路基填筑标高、平整度、坡度控制技术交底 本施标段路基填筑里程起点为DK0+0.000,终点为DK1+900;路基分为基床层和路堤层。基床层厚度为1.2米,其中:基床表层为0.3米厚B组料填筑;基床底层为0.9米厚C组料填筑;基床层以下为路堤,采用为C组料填筑。 1、路基虚铺填筑厚道标高控制 路基标高控制采用插杆法,插杆间距每10米设一道,每道在该路基断面左边线、中心线、右边线处各插设一杆,标杆上用白胶布依据每层压实后高度缠绕一道,并标写上该层统一编号。施工中平整摊铺土方时采用推土机推平,其摊铺高度为高于该层白胶布上口6公分虚铺厚度约30公分(虚铺厚度以试验数据决定)。 2、路基填筑C组料翻耕晾晒 摊铺粗平后采用拖拉机翻耕晾晒,拖拉机翻耕时犁子加以配重,用铁丝固定牢固以加大犁耕深度。翻耕一遍后晾晒至土方较干手握土方成团,手指轻捏即碎立即再次翻耕;目地为了加大翻耕晾晒降低含水率达到最佳含水率。要求试验室人员及时对翻耕晾晒土料进行含水率检测,达到最佳含水率14.1±2(即12.1~16.1);经试验人员现场检测确定含水率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平地机精平碾压。 3、平地机精平及路基平整度和中心起拱坡度控制 平地机摊铺平整,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碾压效果。平地机精平时对于中心起拱不合要求的,由两边侧向中心刮拱土方,做出路基中心拱。中心拱高度为高于边:左线高13公分,右线高约33公分(起拱系数为0.02,高度为0.02×中心至边宽度)。平地机精平时对于局部凹坑采用人工或机械修补土方整平后再用平地机精平一遍。平地机精平时注意平整到边,别留死角。 4、路基碾压 压实层表面应大致平整,填层表面的局部凸凹差不应大于30mm,每一层表面应做成2%的横向排水坡。两段路堤的接头处,每一层端头应预留2-3m长的搭接台阶。各区段交接处应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米,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压实不小于0.3米,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米。压实作业按照先碾压两侧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纵向进退。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必须重叠一部分,压路机行驶速度为2-5km/h,碾压轮迹重叠30-40cm,相临两区段纵向重叠2.0m。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碾压时碾压到边,以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因外扩宽为50cm,所以碾压时边留车轮行驶处不得大于40cm)。碾压后进行晾晒二天,试验室人员再检测K30及密实度,自检符合设计要求后报监理单位检测见证。监理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上土施工。 5、路基断面控制 填筑时断面边坡线按每侧超填宽度50cm进行控制,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无误,边桩设置间距20m。每隔20~50m用标杆控制断面宽度,标杆上缠绕白胶布来控制压实标高及平整度。在施工中技术部测量放线组要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施工时在三线上每隔20m插一标杆,测设标高点并用白胶布标注编号,作为控制此段的标高及平整度控制点。撒白灰线以明确中线、边线的位置;“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缓和曲线段注意曲线段路基加宽。 6、C组料表层必需精确找平,达到设计要求。采用埋点法施工,埋点在碾压完成后埋设。埋点间距10米设一控制断面,每断面左、中、右均埋设控制标高埋设点。采用挖坑埋置砖块等,根据设计标高精细抄测埋设,所埋砖上表面即为填筑上表面标高,砖上撒白灰做明显标记以利于平地机刮平时及时发现埋设点。配合人工盯标高控制埋设点,及时找出点位利于平地机司机观察。 | |||
|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