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8)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51:58
文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8)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4-2015学年(上)初2017级中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用钢笔或0.5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卷收回。一、积累和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栖息(xī)刹那(shà)唱和(hè)盘虬卧龙(qiú)B.伫立(zhù) 着落(zháo)迸溅(bìng)停滞不前(zhì
推荐度:
导读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4-2015学年(上)初2017级中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用钢笔或0.5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卷收回。一、积累和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栖息(xī)刹那(shà)唱和(hè)盘虬卧龙(qiú)B.伫立(zhù) 着落(zháo)迸溅(bìng)停滞不前(zhì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  整理制作

2014-2015学年(上)初2017级中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用钢笔或0.5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卷收回。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栖 息(xī)    刹那(shà)    唱和(hè)    盘虬卧龙(qiú)

B.伫立(zhù)    着落(zháo)  迸溅(bìng)   停滞不前(zhì)

C.酝酿(niàng)   抖擞(sǒu)   蜷曲(quán)   恍然大悟(huǎng) 

D.屏息(bǐng)   绰号(chuò)   赠送(zēng)   长吁短叹(x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喏大 阴蔽   真谛  自相茅盾    B. 匿笑  瑟缩  绽放   蛛丝马迹

 C.虐杀  菡萏   娴熟  翻来复去   D. 嫌恶  攲斜  惬意   自做主张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的动作特别滑稽,大家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只有你,故乡的小河,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

D.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4.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济南的冬天》一文写北平、伦敦、热带是为了与济南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温晴”特点。

B.《散步》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四口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C.“再塑生命”意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对海伦来说,为她找来莎莉文老师的人就是再塑生命的人。

D.《风雨》一文作者通过对众多植物和动物在风雨中的表现进行特别细腻的描绘来突出风雨之大之猛烈,这叫做侧面烘托。

5.将①—⑤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       ,       。

 ①在苦难中奋起 ②有的人甘于沉沦 ③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 ④最终获得了成功 ⑤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理由

  A.②⑤③①④            B.⑤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⑤            D.②③⑤①④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2分)

A.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B.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C.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D.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的封锁线上像个没事人。

7.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                          用心聆听,用心感悟吧!         

8.综合性学习(6分)

(1)一位同学用成语给自己“画像”:突出的优点——知过必改;明显的缺点——粗枝大叶;待人接物——与人为善;理想——品学兼优。请你也用成语给自己“画像”,让大家对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请任选三项作答,不得照搬上面那位同学使用过的成语)(3分)

突出的优点:                           明显的缺点:             

待人接物:                             理   想:                 

(2)如果你想参加学校的文学社,记者站,篮球队,艺术班(音乐、美术)等团体,需要面试选拔,那么你对考官说些什么?(50字以内)(3分)

                                                                

                                                                

二、古诗文积累及文言文阅读(18分)

(一)古诗文积累。(5分)

9.默写填空 

(1)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2)曲径通幽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

(3)兄子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咏雪》

(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无形的人间情感寓于有形的清风明月,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问题.(13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饭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温故而知新                      (2)可以为师矣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4)吾日三省吾身               

1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指出下列句子加点字意义或者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A.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B.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      D. 不亦乐乎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3.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并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它的理解。(3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27分)

(一)阅读《春》选段,完成14——18题     (12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4.说说下边加点的词好在哪里。(3分)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15.风是无形无声的。选文第一自然段是如何让读者感到风的存在? (3分)

                                                                

16.选文第二段描写的对象是春雨,为什么还要写雨中景物?(2分)

                                                                

17.下面是对划线部分几句描写顺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2分)

A.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B.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

C.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18.我们所学过的古诗(词、曲)中有许多扣住季节特点写风、雨的佳句,请任写一句并指明季节。(2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9——23题。(15分)

                   亲情账单

李 晓

儿子上初一了,所在学校离家也就十多分钟路程。

早晨,闹钟把儿子从梦中吵醒,常常是匆匆吃完早餐,他便歪过头来只说两个字:“爸,钱。”让我给他一元钱乘车去学校。我看看时间,步行到学校去还来得及,对他说:“儿子,步行吧。或者,爸爸陪你跑步,又锻炼了身体。”A儿子不屑地撇撇嘴:“不就一元钱么,真是个吝啬鬼!”“嘭”的一声掩上门走了。儿子经常这样摔门而去的动作,把我的心也给震痛了。

“不就一元钱么!”几乎成了儿子讥笑我的口头禅。

刚进入初中,儿子便喜欢和同学攀比,还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他喜欢名牌,对大街上开的宝马、奔驰车总是咂咂嘴惊呼出声:“哇,好气派!”就连看球赛时,儿子也紧盯着那些国外运动员的鞋子。

我决定带着儿子,去悄悄打开繁华生活的另一面。在夏天的建筑工地,面对一群光着膀子攀附在高楼砌砖的农民工,我说:“儿子,你看他们挣钱多不容易啊。”在苍蝇嗡嗡乱飞的垃圾堆旁,一个老太太正躬着身子在翻捡垃圾,我说:“儿子,你看老奶奶挣一元钱多艰难。”我带他去乡村,指着那些弯着腰在土地里劳作的农民说:“儿子,你看,他们劳动多辛苦。”我还让他去看一个农家的孩子,清早便翻山越岭去上学。

儿子对我的这些现场教育似乎有所触动。我和妻商量,要让儿子明白,一元钱的不断叠加,也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第一次,我让儿子写一篇小作文,题目是:我一天花多少钱。我让儿子认真计算,乘车、喝牛奶、吃饭、买零食等等,都要算进去。儿子托着腮算出来了。他说,爸,我一天要花20多元呢。我说:“儿子,这还不包括你的学习费用和其他费用呢。”儿子皱皱眉头说:“爸,看来,我还真花钱。”

我们一家三口坐下来,一同计算儿子去年一年的开支。妻子是个有心人,她拿出家庭记账本,把儿子一年来的费用相加,居然是一万七千元。B儿子惊讶地吐吐舌头:“爸,我花了这么多钱啊?”于是,我们一笔一笔地“审计”,让儿子心服口服,他的确花了那么多。我和妻子还对他说:“儿子,你14年来,差不多已经花了20万元吧。”我们让儿子坐下,又开始计算他已经花销和预计要花销的费用,到他大学毕业,他得总花销至少是50万元。

儿子有了变化。他上放学时,尽量步行;在家里,他会悄悄关掉卫生间里亮着的灯,把水龙头的水开得很细,用完色拉油的塑料桶他会拿去卖给废品店。有一次,一个同学患了重病,他却把存下的钱都捐了。我表扬了他:“儿子,你做得对,爱心,会让你更快乐!”

5月的一天,我在儿子的书柜里,无意中发现一个笔记本,上面清清楚楚的记着他每一天的开支:学校晚餐3元,买笔芯1元,牛奶2.5元……望着儿子的开支账单,我的双眼一热,涌出了泪花。

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积攒在柔软的心房却无需偿还。亲情账单,让一个孩子,终于明白了心怀感恩地面对生活。

19.对待金钱,儿子刚开始是怎样的态度?后来有了怎样的转变?(2分)

                                                              

20.“我”是怎样帮助儿子慢慢改变认识的?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

                                                               

21.文中划线句子A、B两处描写非常生动传神,请任选一处进行品析。(3分)

                                                                

 22.“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积攒在柔软的心房却无需偿还。”为什么说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3分)

                                                                

23.由于中学生不参与或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所以他们“消费资本”绝大部分来源于父母。那么,他们是怎样使用这些零用钱的呢?下面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日常零用钱用途抽样调查统计表。读表后,请写出你的结论,并提出几点建议。

某中学七年级学生日常零用钱用途统计表

买学习用品储存起来买零食上网买衣服其他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1815%43%6050%2017%1210%65%
结论:                                                        (2分)  

建议:                                                        (2分)

四、作文(35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

     最美,是美的升华。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

     你一定有心中“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所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班级。

2014-2015学年(上)初2017级中期考试语文参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 C(2分)   2. B(2分)    3.B (2分)  

4. C (2分)   5. A(2分)    6. D  (2分)

7.仿写: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

(2分)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

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8.(1)示例:(3分)

突出的优点---忠心耿耿、舍己为人、正直无私、深明大义、见义勇为、能谋善断 、能屈能伸、能言善辩 、能歌善舞 、才思敏捷、 才智过人、持之以恒、一丝不苟、表里如一、温文尔雅

明显缺点——偏听偏信、马马乎乎、不求甚解、吹毛求疵 、优柔寡断、一曝十寒、斤斤计较

待人接物----诚心诚意、 彬彬有礼 、不拘小节 、落落大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理    想——功成名就 、德才兼备、文武双全、金榜题名  

(2)略   (3分)

二、古诗文积累及文言文阅读(18分)

9.默写(5分)

(1)何当共剪西窗烛    (2)禅房花木深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解释加点的字(4分)

(1)故:旧的知识              (2)可以:可以凭借

(3)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4)三:泛指多次

11.翻译句子(略)(4分)

12  A  (2分)

13.言之有理即可(3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27分)

(一)《春》参(12分)

14. (3分)“卖弄”原是炫耀的意思,含贬义,本文中的意思是尽情地表现,属于贬义褒用,形象地写出了鸟儿在大好春光里放声歌唱地情态。

15.(3分)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

例如借助触觉写风,把风比作“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让人感到它的温柔;

借助嗅觉写风,从“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让人感到风的芳香; 借助听觉、视觉写风,从“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牧童的短笛……嘹亮的响着”,让人感到它的和悦。   

16、(2分)写雨中景物,勾勒了春雨沐浴下安宁、温馨的生活画面,突出了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特点。

17. (2分)  C   

18.(2分)春风: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吹又生       随风潜入夜    

夏风:清风半夜鸣蝉     夜来南风起     

秋风: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古道西风瘦马   长风万里送秋雁    

冬风:北风卷地白草折 风掣红旗冻不翻

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夏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秋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梧桐更兼细雨

冬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亲情账单》参(15分)

19. (2分)儿子刚开始常常讥笑我的吝啬,喜欢和同学攀比,还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后来学会节约,开始记帐并懂得感恩了。

20.(3分)示例:首先我带着儿子去实地感受金钱的来之不易,使儿子有所触动;然后以写小作文的方式,让儿子清楚他一天的开支到底有多少;最后,妻子拿出账本,计算出儿子曾经的花费和未来的开支。儿子终于明白:一元钱的不断叠加,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21.(3分)A处通过对儿子神态和语言的生动描写,表现了儿子对一元钱的不屑,对我节约行为的不理解和鄙视,与下文的转变形成对比。

B处通过堆儿子神态和语言地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儿子对自己花钱之多的惊讶,为下文儿子的转变作铺垫。

22.(3分)示例:因为这份账单,不仅包含着我们对儿子的付出与奉献,更饱含着儿子对父母付出的感恩与铭记,它凝聚着父母与孩子之间浓浓的亲情。

23.结论(2分):调查表明,这些中学生的零用钱主要用于买零食,其次就是用于上网,真正用于购买学习用品的仅为调查人数的15%,而将零用钱储存起来的仅为3%。

建议(2分):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理财意识;

中学生应该学会理财,学会记帐,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零用钱。

四、作文(35分)

文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8)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4-2015学年(上)初2017级中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用钢笔或0.5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卷收回。一、积累和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栖息(xī)刹那(shà)唱和(hè)盘虬卧龙(qiú)B.伫立(zhù) 着落(zháo)迸溅(bìng)停滞不前(zh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