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52:10
文档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

课题《铁杵成针》主讲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会写“卒”能够并借助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句意。2.感悟人物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3.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培养优秀品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会写“卒”能够并借助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句意。难点:借助注释,朗读等多种方法理解句意,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教法创设情景法朗读感悟发学法读--思---悟---说--诵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及学情反馈一、游戏导入:课前玩“诗句对对
推荐度:
导读课题《铁杵成针》主讲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会写“卒”能够并借助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句意。2.感悟人物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3.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培养优秀品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会写“卒”能够并借助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句意。难点:借助注释,朗读等多种方法理解句意,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教法创设情景法朗读感悟发学法读--思---悟---说--诵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及学情反馈一、游戏导入:课前玩“诗句对对

课题《铁杵成针》 主讲人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会写“卒”能够并借助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句意。

2.感悟人物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

3.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培养优秀品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会写“卒”能够并借助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句意。    
难点:借助注释,朗读等多种方法理解句意,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法创设情景法

朗读感悟发

学法读--思---悟---说--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及

学情反馈

一、游戏导入:课前玩“诗句对对碰”的游戏:

形式:老师说上句,学生对诗句;学生看图和题目背诵古诗。

你有什么发现?(这些诗都是李白写的)

 二、知诗人,解课题。    

1. 李白,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你知道他吗?

师补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 这么了不起的一位大诗人,小时候和所有淘气的孩子一样逃过学,你知道关于他逃学的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的最初版本——文言版的《铁杵成针》。请和老师一起手写课题。齐读课题。 

3. 一般情况下,人们说起这个故事,会在这四字中加上一个字,你知道是什么字吗?(磨)请你结合故事特点,就这个“磨”字,提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在原文的阅读中能不能找到答案呢?

三、读课文,解大意。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朗读,字音、句读指正。   

重点字音:逢、媪、卒 还    

指导书写:“卒”“逢”。

3. 朗读指导:

句读: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随机指导学生断句(在人物后面停顿、连续动作之间要停顿、事物和它的描述间要停顿) 

师:没有标点也能读正确,真好。古人写文章是从右往左这样的顺序写的,你们还能读好吗?

师:孩子们,古籍中文言文是这样呈现的,你们还会读吗?

四、品读文,悟道理。   

1.说一说你学习文言文都有哪些学习方法? 

2.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哪些句子的意思?       

传:传说;成:完成;弃:放弃)

       由“未成”、“弃去”引出“扩词法”。 

       “弃去”是什么意思?(放弃后离开)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是——这;方——正在。      

      逢——换字帮助理解:遇、碰……    

 老媪——老奶奶。   

      欲——想,准备。   

3.故事一般包括哪些要素?根据阅读,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   

时间:世传     地点:磨针溪    人物:李太白   老媪    

起因:学业未成——弃去    

经过:逢老媪——磨针    

结果:感其意——还卒业    

4.文言文语言凝练,短小精悍,往往会有很多省略,要想真正的读懂文言文,还要学会在省略处补白:

5.问之,曰:“欲作针。”什么意思?省略了什么?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一下:小组共学补充对话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第一次对话①_____________(谁)问__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_ ?” 

(谁)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可能有第二次对话,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听了老奶奶的话,李白会怎么想?是怎么做的?

     出示: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你认为李白所感的是一种怎样的“意”?(意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或名言谚语来表达?(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孜孜不倦……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7.背诵。

8.你曾经放弃过什么追求吗?读了这篇文言文,你又感何意呢?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优秀品质,代代相传。像“铁杵成针”这样告诉我们要刻苦学习、持之以恒的故事还有很多,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文言文的方法试着读一读《司马光好学》或《欧阳修苦读》这两个故事故事,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同学听。

一、学生与老师对诗句。

学生兴趣盎然。

二、学生自由交流。介绍作者李白。

学生课外知道的李白诗句比较多。

学生书写课题,读课题,说课题的意思,提问:说为什么磨?怎么磨?磨的结果如何……

三、朗读古文

学习生字。

正音,再度。字正腔圆,真好。孩子们,文言文本来是没有标点的,去掉标点读。

四:1.思考:文言文学习方法?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3.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及因素,并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词句。

4.对话:学习在省略处补白。

小组共学补充对话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诵读、背诵。

6.谈感受。

听了老奶奶的话,李白会怎么想?是怎么做的?

你认为李白所感的是一种怎样的“意”?(意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或名言谚语来表达?

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插图,展开合理想象,补白对话表演,有力的补充和理解了课文内容。

五、课外阅读。开展读书分享交流会。

【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起因:学业未成——弃去    

经过:逢老媪——磨针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结果:感其意——还卒业

只要功夫  深铁杵磨成针

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小结】

《铁杵成针》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小古文,讲的是李白小时候求学的故事。这篇小古文比较符合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思想也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很好的理解了文言的意思,学会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从而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

文档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

课题《铁杵成针》主讲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会写“卒”能够并借助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句意。2.感悟人物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3.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培养优秀品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会写“卒”能够并借助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句意。难点:借助注释,朗读等多种方法理解句意,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教法创设情景法朗读感悟发学法读--思---悟---说--诵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及学情反馈一、游戏导入:课前玩“诗句对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