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护理学导论》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引导学生了解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介绍了当前护理学中先进的专业思想、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主要围绕人的健康与疾病及生命过程,根据护理概念的基本内涵来组织课程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能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为服务对象提供整体护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而全面的领悟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并明确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在这些理论及模式的指导下如何应用护理程序来满足服务对象的生理、社会心理、文化及精神需要。为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思考、解决专业问题及创造性的思维等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奠定雄厚的理论基础。
二、学习基本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将能够:
1明确主要的护理理论;
2解释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3识别病人的不同需要;
4应用沟通技巧与病人沟通;
5讨论文化在护理中的含义;
6解释不同成长发展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7分析病人的压力及其来源;
8正确应用护理程序;
9进行病人教育
三、课程疑问解答安排和建议学习进度
我院将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7月中旬拟为本学期学习阶段,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本课程时参考下表列出的学习进度。在学习过程中如遇问题,可随时到课程论坛发帖提问,辅导教师会在48小时内予以回复,节假日顺延,遇回复时限超期时,欢迎到论坛“回音壁”或网院首页的“支持服务”进行投诉(请注明课程名称和提问时间)。
我院在每次课程考试前均会发布考前辅导答疑预约通知,请同学们多留意论坛公告区和学习平台的通知公告区发布的《考前辅导预约通知》,按通知提示积极参与预约,我院将视实际预约情况安排疑辅导。
| 章节 | 章节 | 参考学时 | 知识点 | 建议学习进度 |
| 第一章 | 护理学发展及概念 | 2 | 明确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 3.1-3.7 |
| 第二章 | 健康与疾病 | 4 | 明确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健康的标准,病人的角色,护理模式及促进病人健康的护理活动 | 3.7-3.17 |
| 第三章 | 人的基本需要 | 2 | 马斯洛的需要层理论,满足原则 | 3.17-3.27 |
| 第四章 | 文化与护理 | 2 | 文化特征,文化休克概念及分期,如何预防住院病人文化休克 | |
| 第五章 | 护患关系与人际交流 | 6 | 护患关系的概念,沟通交流的要素,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 | 3.27-4.15 |
| 第六章 | 生命历程中身心发展 | 4 | 弗洛伊德、艾瑞森、科尔伯格及皮亚杰学说 | 4.15-4.25 |
| 第七章 | 压力与护理 | 4 | 不同的心理防卫机制 | 4.25-5.05 |
| 第八章 | 护理理论 | 4 | 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奥瑞姆、罗伊、纽曼模式 | 5.05-5.15 |
| 第九章 | 护理程序 | 10 | 掌握护理程序步骤 | 5.15-6.05 |
| 第十章 | 健康教育 | 4 | 健康教育概念 | 6.05-6.15 |
| 第十一章 | 希望与失望 | 2 | 希望的特征及分类,失落与悲哀的概念 | |
| 第十二章 | 临终关怀 | 2 | 临终概念,原则及特点,死亡标准,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 | 6.15-6.25 |
| 第十三章 | 护理中的法律问题 | 2 | 医疗卫生法规 | 6.25-7.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