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青山组团公共服务业用地规划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51:15
文档

青山组团公共服务业用地规划

青山组团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划说明“十一五”期间,在青山组团范围内将建设“三桥一站一轨”即二七路过江通道、天兴洲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和武汉站以及轨道交通4号线。随着交通区位优势的逐步确立,尤其是阳春湖武汉站的建设,青山组团的人口将快速增长,格局上也会打破传统的居住和工业的模式,构建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公共服务业,形成多功能复合型组团。为妥善解决依托阳春湖站交通枢纽型商业、组团中心以及其他各级中心的空间关系,我院受市规划局委托编制《青山组团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规划范围以《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
推荐度:
导读青山组团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划说明“十一五”期间,在青山组团范围内将建设“三桥一站一轨”即二七路过江通道、天兴洲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和武汉站以及轨道交通4号线。随着交通区位优势的逐步确立,尤其是阳春湖武汉站的建设,青山组团的人口将快速增长,格局上也会打破传统的居住和工业的模式,构建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公共服务业,形成多功能复合型组团。为妥善解决依托阳春湖站交通枢纽型商业、组团中心以及其他各级中心的空间关系,我院受市规划局委托编制《青山组团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规划范围以《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
青山组团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说明

“十一五”期间,在青山组团范围内将建设“三桥一站一轨”即二七路过江通道、天兴洲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和武汉站以及轨道交通4号线。随着交通区位优势的逐步确立,尤其是阳春湖武汉站的建设,青山组团的人口将快速增长,格局上也会打破传统的居住和工业的模式,构建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公共服务业,形成多功能复合型组团。

为妥善解决依托阳春湖站交通枢纽型商业、组团中心以及其他各级中心的空间关系,我院受市规划局委托编制《青山组团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规划范围

    以《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确定的青山组团的范围,即东启三环线、西至徐东路、南临青化路、北达临江大道,总面积44.67平方公里。涉及青山、洪山和武昌等三个行政区,其中青山区范围用地26.94平方公里、武昌区范围用地4.20平方公里、洪山区范围用地13.53平方公里(东湖风景区范围5.平方公里)。

二、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情况

(一)青山组团建设的基本情况

青山组团的发展随着武钢、青山船厂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和平大道、徐东路、友谊大道等基础设施的启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组团。

现已有人口约43.6万人,建设用地约2319.95公顷,占组团用地53.12%,集中在组团的西北和西南;非建设用地约2047.05公顷,占组团用地46.88%,集中在青化路以北,友谊大道以南的地区。

现状各类用地构成一览表

用地代码用地类别面积(公顷)比例(%)
1R居住用地925.8221.20
2C公共服务设施用地369.43

8.46

3G绿地1.953.78
4D特殊用地9.210.21
5M工业用地356.26

8.16
6W仓储用地80.66

1.85

7T铁路用地47.781.09
8S道路广场用地245.575.62
9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20.27

2.75

10E水域和其他用地2047.0546.88

11合计.00

                      青山组团现状人口统计表                   (单位:万人)

青山区武昌区洪山区合计
红钢城工人村冶金街新沟桥街红卫路街钢花村街小计杨园街徐家棚小计和平乡
人口3.76

0.85

6.32

5.65

8.22

7.31

8.1

2.4610.560.88

43.55

数据来源:2004年武汉市人口统计资料

(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在五十年代中期,为解决武钢工厂配建的蒋家墩居住区的配套生活问题,在和平大道和建八路路口修建了青山商场,随后以青山百货商场为主沿和平大道两侧以及与其相交的几条建设路口,逐步形成了一个地区商业服务中心,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沿着和平大道向西延伸;90年代中期,随着长江二桥的通车和徐东路的建设,在建设二路和徐东路逐步形成了公共服务中心。

现在青山组团的公共设施用地369.43公顷,占总用地的8.46%,占建成区用地的15.92%,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8.46平方米,低于武汉市2004年建成区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1.73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建二路、建八路、和平大道、徐东大街沿线。西部徐东大街沿线的徐东平价超市、工贸家电、凯旋门购物广场、销品茂、麦德龙超市等的集聚已经形成繁荣的商业、文娱集中区;东部在建二路、建八路与和平大道的交汇处分别形成两个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

三、现状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评价

规划对现状行政办公、商业、文化娱乐、体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建设规模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一)行政办公用地

青山组团的行政办公设施主要为青山区的行政办公用地,多分布在建二路和建八路之间的和平大道沿线,靠近和平公园和青山公园布局。青山组团现状行政办公人均用地0.88平方米/人,低于2004年武汉市平均水平1.42平方米/人,但是由于青山组团约60%为青山区行政范围,其余行政管辖用地处于武昌区和洪山区行政管辖的边缘,因此与武汉市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是比较现实的。

(二)商业用地

1、分布状况

主要沿和平大道两侧和徐东大街沿线分布,在徐东大街与和平大道交汇处形成区级商业中心;在和平大道与建设二路、建设八路交汇处形成两处片区级商业服务中心;在工业二路和友谊大道交汇处形成社区级商业服务中心。

按照区级商业中心服务半径2.5千米,片区级的商业设施服务半径1千米、居住区级商业服务中心500米的要求,在布点密度上,青山区行政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较为均匀,服务半径都基本能满足各个社区需求;但是在罗家路靠近友谊大道之处出现服务空洞现象。

2、规模水平

规划将各类商业用地的人均现状建设水平和武汉现状的发展水平相比较,如下表:

商业规模水平比较表

用地代码商业用地类别用地面积

(公顷)

人均用地

(公顷/人)

武汉现状人均用地指标

C2商业金融业用地118.192.713.31
其中C21商业用地57.991.33 0.97
C22金融保险业用地0.960.02 0.11
C23贸易咨询用地9.720.22 0.56
C24服务业用地4.910.11 0.25
C25旅馆用地11.55

0.27 0.43
C26市场用地33.060.76 0.
从上表可以看出,商业金融用地整体水平低于武汉市平均水平,具体上,青山组团商业用地大大超出武汉市平均水平,旅馆业和市场用地与平均水平相当,但是,金融保险、贸易咨询和服务业则与武汉市平均水平差距很大,是需要重点提升的行业。

(三)文化娱乐设施

1、分布状况

主要集中分布在和平大道以北、徐东大街以南和建设二路周边,现状只有38街坊附近一处较大规模的文化设施——青山文化艺术中心,其余多为俱乐部等小型文娱设施。

2、规模水平

规划将人均现状建设水平和武汉现状的发展水平,以及深圳等主要城市的建设比较,如下表:

文娱设施规模水平比较表

用地

代码用地类别用地面积

(公顷)

人均用地(平方米/人)

武汉现状人均用地指标深圳

标准

C3文化娱乐用地11.680.430.522000年人均0.7平方米, 2005和2010年人均分别0.8、1.0平方米

其中C31新闻出版用地1.040.020.04
C32文化艺术团体用地1.380.030.02
C33广播电视用地0.140.003

0.03
C34图书展览用地0.100.002

0.06
C35影剧院用地1.700.04

0.05
C36游乐用地7.32

0.17

0.32
青山组团现状文化娱乐设施水平为0.43平方米/人,低于2004年武汉市现状0.52平方米的平均水平,与深圳2000年的0.7平方米仍有较大差距,而深圳文化设施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到2005年和2010年,人均公共文化设施活动面积分别达到0.8平方米和1.0平方米,可见,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文娱设施的类型上都还有很大差距。规划需要重点提升文化娱乐用地。

    由于现状文化娱乐设施主要集中在建二路和徐东大街北部,而建五路以东、罗家路附近缺少文化娱乐设施,而文化娱乐设施从上述规模水平来看也有很大差距,因此,还需结合各级中心分布各类文化娱乐设施,丰富市民生活。

(四)体育设施

1、分布状况

青山组团现状体育设施只有徐东大街一处体育场馆——火车头体育场,另外,在工业大道附近还将新建一处武钢体育馆,而其他的体育运动场地较为缺乏。

2、规模水平

体育设施规模水平比较表

用地

代码用地类别用地面积

(公顷)

人均用地

(平方米/人)

武汉现状人均用地指标总规

要求

深圳标准
C4体育用地23.270.530.301.0现状0.9

规划1.3

青山组团现状体育设施水平为0.53平方米/人,虽高于2004年武汉市平均水平,但与武汉总规的标准是人均1.0平方米/人,还有很大差距,需要重点提升。

(五)医疗卫生设施

青山组团现状医疗卫生用地17.26公顷,医疗机构约156个,其中综合医院12个、专科医院3个、其他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部、卫生所等,现有床位4031张,每千人约9.24床,已大大超出武汉总规要求2020年床位5~6张/千人的要求,医疗卫生用地相对富余。

结论:

规划应根据青山组团未来发展适度扩张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规模,重点增加金融贸易、文化娱乐设施、体育用地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规模、提升建设水平以及空间分布的均衡性等。

四、规划分析

(一)上位规划要求

1、《纲要》布局要求

《纲要》对武汉市作了“多心”的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是指以功能强大的多元化活动区为核,以城市副中心和新城组群中心为翼,形成一核多心的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其中,一级公共服务中心以活动区为主,主要承担服务中部面向全国的重大城市功能;二级公共服务中心包括3大城市副中心和6大组群中心,主要承担服务全市和新城组群,面向中部的城市职能。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为服务城市组团的20个组团中心,承担日常综合服务职能。

在《纲要》中关于“多心”公共服务中心的布局中,对青山组团的规划涉及到三级中心,包括:

1、位于青山组团西侧的徐东商业中心是活动区的组成部分,《纲要》对其规划定位是“活动区的江南商务区包括武昌的中北路地区,规划依托已有的金融商务职能,适当扩大范围,全力打造徐东商业中心等功能区。”

2、位于青山组团的东南侧的杨春湖地区是三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纲要》对其规划定位是依托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建设,突出客运和商业零售、商务、酒店职能。”

3、位于青山组团中部本着与轨道交通枢纽有机结合和相对均衡的原则布局有组团中心,在工业大道、和平大道和冶金大道的连接处,布局有青山组团中心,服务半径2公里左右,服务人口30-60万人。

2、青山区“十一五”空间布局规划

根据青山区“十一五”空间布局规划,以工人村路和王青公路为界,形成“东工西居”格局,“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建设项目,一是重点改造罗家港钢材市场、硫酸厂、8、9、10街坊的改造,形成沿江高尚住宅区;二是利用一冶的新行政中心的建设,加快 38街街坊的改造和武钢体育中心的建设,在工业大道的38街坊形成青山区的公共服务中心;三是加快武青三干道和建十一路经济适用房的建设。

(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模式

城市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按照服务对象,往往分级设置,相互间相对,又相互联系,形成公共服务配套体系。

在布局模式上,可分为格网主导型、街区主导型和轴线主导型等。

格网主导型                        街区主导型                        轴线主导型

(三)相关城市交通枢纽型城市副中心的发展

青山组团的承担依托武汉高速客运站发展的阳春湖城市副中心的职能,从上海南站、九龙和日本新宿等依托交通枢纽发展的城市副中心发展来看,由于车站交通枢纽的作用,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与发散,使得车站及周边地区成为经济、商务、公共活动频繁的场所,车站周边多功能城市副中心用地规模约3-5平方公里,功能上大多以交通、商业、商务等功能为主,但因所在地区功能定位的多样性,也兼顾发展旅游和居住等功能。

在空间上,通过设置多层立体的交通系统,解决繁忙的交通和公共活动空间的混杂。具体上,是在近地面10米左右构建一个包括露天广场、花园及小型商业广场的平台,在平台上建造不同功能的高层建筑;地面层及所有地下层均为公共交通设施、道路及停车场。

为避免铁路造成的空间分割,往往通过轨道交通等设施加强联系。

五、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体布局

(一)青山组团的发展设想

《纲要》确定武汉中心城由活动区及九个城市综合组团构成,青山组团是九个城市综合组团的组成之一,以居住和生活服务为主导功能,承担大型交通枢纽和城市副中心的职能。

青山组团未来的发展在完善以阳春湖大型交通枢纽站发展的城市副中心的基础上,形成“一主、三副、三轴、四区”的结构。“一主、三副”是组团配套的公共服务中心;分别是38街的组团中心、建二、建八的罗家港与武青四干道的片区中心;“三轴”分别是轨道4号线、5号线途径的和平大道和武青四干道,规划青山组团的主要功能拓展轴线,以及临江的景观轴线;“四区”以工业大道、武青三干道分割的四个居住区。

作为城市重要窗口地带,利用现有河、湖、沟、渠网络格局,结合公共绿化和城市景观轮廓线的建设,构筑“江城”景观;形态上延续青山区街坊式景观格局。

(二)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结构与布局

规划根据上位规划对组团的发展要求和青山组团的发展设想,按照“均衡性”原则,将组团的公共服务中心划分为城市副中心-组团中心-片区中心-居住区级中心。

城市副中心位于高速客运线武汉站以西,依托高速客运站的建设,突出客运和商业零售、商务、会展、科技创业中心等职能,发展成服务于全市,面向中部地区的综合服务中心。

组团中心位于和平大道、工业大道和冶金大道的38街组团,承担组团日常综合服务职能,主要包括区级行政办公中心、金融保险、文化、体育等设施。

片区中心遵循“因势利导、完善功能”的原则,在原建二路、建八路的基础上,通过提升和改造现有的服务功能,形成10-20万人的片区中心,在罗家港路与武青四干道新增一个片区级服务中心,主要包括商业服务设施、中型超市、银行网点等。

居住区级中心按照每3-5万人街区划分的居住组团,配备相应的服务中心。主要包括事处、派出所等行政管理机构;储蓄所、邮局等金融设施;小型超市、旅店等商业服务。

(三)各级公共服务中心的规模

1、组团人口规模

根据《纲要》至2020年青山组团将承接部分活动区的疏解人口,以及武钢、北湖、阳逻等重工业东部组群的就业人口,人口规模将达到60-65万人。

2、阳春湖城市副中心规模

对比日本新宿、九龙和上海南站等车站的客流量和周边城市副中心的发展规模,阳春湖城市副中心规模约1.8平方公里,其中交通枢纽约40公顷,商业、商务、信息等约40公顷,旅游服务约40公顷,绿化道路等配套设施约60公顷。

3、38街组团中心

38街组团中心服务人口为60-65万人。

用地类别主要设施参照指标依据用地规模(ha)

行政管理用地(C1)

区级行政管理机构《纲要》的都市发展区用地布局专题研究5-8
商业金融业用地(C2)

金融保险及贸易咨询用地(C22 、C23)

金融贸易、商务办公、银行机构、信托、证券、保险公司以及信息咨询业等3-515-20

商业服务业用地(C21、C24)

综合百货商店、商场、大型超市、餐饮《纲要》的服务业专题研究10-15
文化娱乐用地(C3)

艺术馆、图书馆、剧院、音乐厅、群众文化宫等以每座馆、厅0.5ha估算

总规《公益性服务设施标准设定与布局方式专题研究》5
体育用地(C4)

区级体育中心:各类体育场馆及训练场地基础性体育设施现状10
医疗卫生用地(C5)

综合医院1个

3.24-3.8张/千人,每个综合医院医疗床位用地面积49-53m²

《湖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01年)和《医院规范》

需新增20-40

(据规范推算35-55ha,现状已有医院用地15ha)

总计45
4、片区中心

片区中心服务人口为15-20万人。

用地类别包括设施参照指标依据用地规模(ha)

商业金融业用地(C2)

商业用地商场和经营各种食品、服装、纺织品、医药、日用杂货、五金交电、文化体育、工艺美术等专业零售《纲要》的服务业专题研究3-45-8

金融保险业用地银行及分理处、信用社《纲要》的服务业专题研究1-2
服务业用地饮食、照相、理发、浴室、洗染、日用修理和交通售票等用地《纲要》的服务业专题研究1-2
文化娱乐用地(C3)

电源院、地段的游乐场、舞厅、俱乐部、老年活动中心等以每座馆、厅0.5ha估算

公益性服务设施标准设定与布局方式专题研究》2-3
体育用地(C4)

各类生活性体育设施:游泳场馆、各类球场馆、竞赛场馆、溜冰场等根据体育局最新规范研究:3~5万配备一场、一馆、一池

总规《公益性服务设施标准设定与布局方式专题研究》2-3
医疗卫生用地(C5)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3.24-3.8张/千人,每个综合医院医疗床位用地面积49-53m²

取规范下限

《湖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01年)和《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1
总计10-15
六、阳春湖城市副中心规划布局

阳春湖城市副中心是利用高速铁路客运站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发展的门户型商业中心,目标是成为服务全市,辐射中部的城市副中心。该中心在城市地区的结构体系中呈扇形面辐射,由于紧临城市三环线,并且有四号和五号两条轨道交通线,与其它重要客流集散点的关系良好。

(一)布局结构

规划统筹阳春湖周边的工业组团、东湖风景区以及未来北部的居住组团的发展等关系,以及未来交通枢纽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和发散,规划从用地空间和立体交通组织两方面进行统筹考虑。

在用地空间上,形成“两轴、两心、三区”的格局。其中“两轴”分别是阳春湖站前的中心景观轴和南干渠至东湖风景区的开放空间轴;“两心”是站前中心轴线东西两端的阳春湖站的交通枢纽中心和白洋桥绿色景观中心;“三区”分别是位于中心轴线北部的商业、商务区和南部与东湖风景区毗邻的旅游服务区。

此外在城市副中心的北部,可适当配套发展高尚住宅区。

(二)交通组织

在交通组织上,为妥善解决人流的汇集和发散,建立立体交通系统,地面层和地下层,建设公共交通设施、道路和停车场,并开设商业、超市及小型的商业广场,解决人流大运量的疏散;在近地面楼层构建平台,开设露天广场、花园及大厦入口等。

阳春湖城市副中心规划用地一览表

交通枢纽用地(T1、T2)

商业、商务用地(C2)

旅游服务用地(C2、C3)

道路用地(S1)

公共绿地(G1)

合计
用地面积(ha)

4040.7442.6235.2339.41198
占总用地比例(%)

2020221820100
七、实施措施

(一)储备青山组团内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周边土地资源,以备持续发展。

(二)借助人流、信息的密集优势,优先发展与之相关联的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三)重视组团生态环境建设与文化氛围的塑造,充分利用东湖风景区的资源优势,配套发展旅游产业,带动东湖风景区和城市副中心的同步建设。

文档

青山组团公共服务业用地规划

青山组团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划说明“十一五”期间,在青山组团范围内将建设“三桥一站一轨”即二七路过江通道、天兴洲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和武汉站以及轨道交通4号线。随着交通区位优势的逐步确立,尤其是阳春湖武汉站的建设,青山组团的人口将快速增长,格局上也会打破传统的居住和工业的模式,构建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公共服务业,形成多功能复合型组团。为妥善解决依托阳春湖站交通枢纽型商业、组团中心以及其他各级中心的空间关系,我院受市规划局委托编制《青山组团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规划范围以《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