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探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1:01:45
文档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探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探析概要:选择正确合理的案例,对生活化的教学的开展、情景的创设、探索活动的开展、课外活动的拓展等都有积极促进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作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上,要求与当今时政紧密相连,但是由于现代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如果仅靠教材上的案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更好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学习有机结合,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教育。5G时代的到来,使我们能够有更多获取信息的方法
推荐度:
导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探析概要:选择正确合理的案例,对生活化的教学的开展、情景的创设、探索活动的开展、课外活动的拓展等都有积极促进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作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上,要求与当今时政紧密相连,但是由于现代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如果仅靠教材上的案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更好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学习有机结合,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教育。5G时代的到来,使我们能够有更多获取信息的方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探析

概要:选择正确合理的案例,对生活化的教学的开展、情景的创设、探索活动的开展、课外活动的拓展等都有积极促进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作用。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上,要求与当今时政紧密相连,但是由于现代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如果仅靠教材上的案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更好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学习有机结合,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教育。5G时代的到来,使我们能够有更多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现在网络上的不少网站和APP都有很多名教师或名班主任已经做好了各种课件供大家参考使用,甚至详细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提问,从导入到课程结束都不用你去多想。如果仅仅是拿来借鉴参考,这些教学资源肯定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但关键是一些教师为了贪图上课方便,也不愿意花时间动脑筋在自己教学工作上,就直接使用这些课件。既没有认真考虑自己所教学生的实践情况,也不符合务实求真的治学态度。现在网络信息真实与虚假并存,对于课件上的案例如果没有认真地去了解分析,就直接在课堂教学上使用的话,容易使缺乏社会经验的初中学生对知识点及社会产生错误的认知,这需要教师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认真分析。要获取和教学有关的例子最好登录官网或者是在学习强国中寻找。即使是引用他人课件的案例我们也要多方印证,然后根据自己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整理完毕才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因此,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有责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的实际情况选取正确合理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借助思政教育的鲜活案例,把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能量传递给学生,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一、选取案例既要有高度又要有深度

《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我们的选取案例时要有客观求真的态度,选取正能量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事例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辩论,让学生自我感悟提升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既要达到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又要吸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的教学当中。例如,在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合作互利共赢的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点学习中,笔者首先列举的案例材料是:

中国发起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紧急援助,为170多个国家举办了卫生专家专题视频会议,毫不保留地分享成熟的防疫经验和防控方案,为全球生产紧缺医疗物资和设备,仅口罩和防护服两项,就分别向世界出口568亿只和2.5亿件。

在展示案例的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在抗“疫”中,我国对世界所做的贡献对构建人类命运问题,有什么启示?(国家角度),用直观的数据和我国疫情的现实对比告诉学生:在中国党领导下,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紧接着列举第二个案例:

某粥店门口悬挂一条嘲讽着他国疫情和防控的横幅,以及网络上存在对他国疫情防控幸灾乐祸的观点。

进一步让学生知道现在我国正在努力为世界抗“疫”所做的巨大贡献,而我们当中不少人却存在一些不和谐的言行。如果避开现在存在的不正确的言论和行为不讲的话,容易误导学生认为存在这种言行是合理的,无形中就会推动这种错误言行的蔓延。只有让学生通过对错误言论和行为的思考分析,提高学生对国家所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识,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明白在灾难面前,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二、选用案例既要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又要准确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现状

要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探讨的兴趣,就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例子,同时去伪存真,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教学,符合初中生认知的规律,才能更容易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和对正确的价值观念的认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学生在校努力学习就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这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把校园里学生的日常行为与校园外的社会现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白在校学习不是关起门来学习不问天下事,而是要通过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关心国家、社会、人民,遵纪守法的合格中国公民。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的厉行法治》知识点的学习中,由于我国正式進入民法典时代,从胎儿起到去世的遗体捐献人生的每一步,几乎都浓缩在民法典内,每一个民事行为都与民法典息息相关,笔者针对本校个别学生有随意向楼下扔纸飞机,水袋的错误行为,挑选的是民法典对高空抛物案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学习:

你在上学路上,被楼上掉下的花瓶砸伤,但不知道是谁扔的,你能直接起诉整栋楼的住户吗?如果你没被砸伤,又知道是谁扔的,这个人的行为违法吗?为什么?

在学生的分析辩论的同时,通过展示民法典对高空抛物的法律规定,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学习,增强巡强尊法学法用法意识,强化规则意识,从而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每个人自觉遵守法律,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选择正确合理的案例,对生活化的教学的开展、情景的创设、探索活动的开展、课外活动的拓展等都有积极促进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作用。

文档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探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探析概要:选择正确合理的案例,对生活化的教学的开展、情景的创设、探索活动的开展、课外活动的拓展等都有积极促进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作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上,要求与当今时政紧密相连,但是由于现代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如果仅靠教材上的案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更好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学习有机结合,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教育。5G时代的到来,使我们能够有更多获取信息的方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