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程简介
按要求我部钢筋均采用钢筋加工场集中制作,平板车运输至现场,我部共设四个钢筋加工场,分别位于DK145+700左侧,占地3400
m2,DK149+500左侧,占地1800 m2,DK154+000左侧,占地2700 m2,DK162+500左侧,占地3600m2,主要负责全段的桥梁、涵洞等钢筋的制作加工工作。
二、工艺流程图
采购运输
卸料及堆放
调直
除锈
焊接
配料
切断
除锈
弯曲成型
抽检
绑扎及安装
工艺流程图
三、施工要点
1、钢筋购入前必须对生产厂家进行评审,钢筋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力学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材料运到工地后应做抽样检查,对钢筋的强度、延伸率、冷弯和焊等进行抽样检查。
2、钢筋的运输与保管工作极为重要,往往因运输保管不当导致钢筋品种混乱或钢筋锈蚀而造成大量浪费,甚至影响工程质量。
3、工地堆放钢筋要设料库或料棚,按钢号类型、级别、直径等分批存放,标识清楚,堆放必须离开地面至少20cm,严禁脚踩和让钢筋长时间日晒雨淋,半成品和成品钢筋要放在离地面至少20cm的枕木上,并进行分区、编号堆放。
4、在料库(棚)的周围挖排水沟,保持库、棚内地面的干燥,防止钢筋锈蚀。并在库、棚内禁止存放酸性物及油、盐一类物品,远离有害气体,以免污染或腐蚀钢筋。
5、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Ⅰ级热轧光圆钢筋制作。
6、钢筋加工前的净化和调直
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要进行清除;钢筋调直后无局部折曲;加工时注意不要造成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盘条冷拉调直,伸长率限定Ⅰ不大于2%;Ⅱ不大于1%
7、钢筋除锈通常采用锤击、砂纸擦或化学药剂清洗等方法。钢筋除锈在成形前进行;成形后,要防止受潮,尽快使用,以免生锈而不易清除,加工后的钢筋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积减少5%以上。
8、钢筋配料时,严格按设计图计算出的每种钢筋的根数与长度,正确下料加工。
9、切断钢筋用切筋机,也可用气割或人工手动、电动、剪切。
10、钢筋的弯曲用弯筋机或人工在加工棚内弯制成型,钢筋末端弯钩要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表一要求;弯制台上定位桩钉要确保位置精确。弯制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弯钩应受力主钢筋制作和末端弯构形状
表一
部位弯曲
角度
形状图
钢筋
种类
弯曲直径
(mm)
平直部分长度
(mm)
末端弯钩180°Ⅰ
≥2.5d
≥5d(Φ20~
Φ28)
≥3d 135°
Ⅱ≥4d
按设计要求
(一般≥5d)
Ⅲ
Ⅳ
≥5d
90°
Ⅱ≥4d按设计要求
(一般
≥10d)
Ⅲ
Ⅳ
≥5d
中
间90°≥10d(光
圆)
一次弯成。弯曲钢筋时,先反复修正并完全符合设计的尺寸和形状,作为样板(筋)使用,然后进行加工生产;钢筋成型后,详细检查尺寸和形状,并注意有无裂纹。钢筋加工弯曲调整参考值见表二。
(1)、弯钩:Q235:180°半圆形弯钩,钩内直径不小于2.5d;受力钢筋:钩留长度不小于3d,HRB335:直角形弯钩,钩内直径不小于5d,钩留长度不小于5d。
(2)、弯起:Q235:弯起半径不小于10d,HRB335:弯起半径不小于12d;箍筋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斜弯钩
(3)、弯钩内径
①钩内直径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箍筋
②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以下各类≥12d(带
肋)
钢筋加工弯曲调整参考值
表二
弯钩弯曲角度30°45°60°90°135°180°
弯曲调整值0.3d0.5d0.8d 1.0d 1.5d 2.0d
注:本表中钢筋弯调整值只供钢筋加工时参考,具体数值要在实践
中调整
(4)、钩留长度:
①一般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②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小于箍筋的直径的10倍
(5)、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项目:
①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全长:L≤5000mm±10mm ,L>5000mm ±20mm
②弯超钢筋的弯起位置±20mm
11、焊接
无特殊要求的,一律采用双面电弧焊,包括双面焊缝搭接焊或双面焊缝帮条焊,一般情况下不得采用单面焊。
(1)外观要求:
①搭接长度:帮条长度和焊缝的总长度。(见15、16条)
②搭接端部预弯,保证搭接钢筋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③帮条选择:首选与被焊钢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特殊情况下,当直径不同时,Ⅰ级光圆钢筋不小于0.8d,Ⅱ级钢筋不小于
0.9d。
④帮条与被焊钢筋必须在同一平面上。
⑤焊缝:高度h≥0.3d,并不小于4mm;宽度b≥0.7d,并不小于
8mm.焊体见下图:
钢筋搭接、帮条焊接的焊缝⑥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接触不良而烧伤主筋。
(2)焊接接头的设置
①“同一截面”
两钢筋接头相距30d以内或两焊接接头相距在50cm以内视为同一截面,并不得小于50cm.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接头不得超过1个。
②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与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受拉区不超过50%,轴心受拉条件下不超过25%电弧焊接头允许偏差:
(3)焊条选择
①、Ⅰ级E4303 E4303E4303、402、403、406、427
②、Ⅱ级E5003、E502、506、527
③、Ⅰ级与钢板焊接E4303
(2)力学性能质量检验:
同一条件下的焊接接头,以200个作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从中切取3个试件作拉伸试验。检验结果则试验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判定。
不同钢厂生产的不同批号、不同外型的钢筋相互之间或与预埋件焊接时,应预先进行焊接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12、热轧钢筋的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采用电弧焊连接。
②拉杆中的钢筋,不论其直径大小,均应采用焊接接头,仅在确无条件施焊时,对直径25mm及以下的钢筋,方可采用绑扎搭接。
③跨度大于10m的梁,不得采用搭接接头。
④钢筋的焊接接头,要于安装前在工厂(场)内焊妥,尽量避免在脚手架上施焊。
13、不同钢厂生产的不同批号、不同外型的钢筋相互之间或与预埋件焊接时,应预先进行焊接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14、钢筋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拉区内的Ⅰ级光圆钢筋末端应作成彼此相对的弯钩,Ⅱ级钢筋应作成彼此相对的直角弯钩。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三规定。在钢筋搭接部分的中心及两端共绑扎三处铁丝。
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表
表三
序号钢筋级别受拉区受压区
1Ⅰ30d20d
2Ⅱ35d25d 注:①d为钢筋直径(mm);②位于受拉区的搭接长度同时不应小于25cm,位于受压区的搭接长度同时不应小20cm。
15、焊接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16、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电弧焊时,帮条应采用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积。帮条长度如用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如用单面焊缝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17、钢筋保护层和垫块
钢筋保护层:从钢筋外侧到混凝土表面的净距:钢筋保护层厚度按设计要求进行,顶板钢筋保护层不小于30mm,腹板钢筋保护层不小于35mm。;垫块:用水泥砂浆预制;布置:互相错开,梅花型布置,不小于4个/m2,但不得横贯保护层全部截面。
18、一般箍筋都与主筋垂直,箍筋的转角与其它钢筋的交点均应绑扎,但箍筋的平直部分与钢筋的交点可呈梅花形布置。
19、钢筋网片绑扎,要求:
①外围两排钢筋与其它钢筋的交叉必须绑扎,中间部分可呈梅花形绑扎。
②在钢筋网片属于工作台预制后进行安装时,适当加密保证具有足够的刚度。
20、扎丝
20-22号镀锌铁丝,注意扎丝具有足够的长度。
21、钢筋加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表四
序号名称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受力钢筋排距±5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2同一排中受
力钢筋间距
基础、板、墙±20
柱、梁±10
3分布钢筋间距±20尺量:连续3
处
4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20尺量:连续3焊接骨架±10处
5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
包括在内)
30尺量
6
钢筋保护层
厚度c
c≥35mm+10-5
尺量,两端、
中间各2处
25mm<c<
35mm
+5-2
c≤25mm+3-1
注:表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实测偏差不得超出规范允许偏差范围。
22、钢筋笼与检测管焊接
检测管应采用内径50mm,壁厚3mm的无缝钢管或专用超声波检查
管。
检测管长度应和钢筋笼长度相等,按正三角形在钢筋笼内侧固定,检测管应和钢筋笼内侧加强筋焊接,焊接检测管不得有烧伤现象。
检查管安装应顺直,焊接不得有漏水、漏气现象。
23、钢筋闪光对焊技术及要求:
钢筋的对接焊接宜采用闪光对焊;其焊接工艺方法如下:
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牌号较低,在表八规范内的规定范围内,采用“闪光对光焊”
当超过表中规定,且钢筋断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
当超过表中规定,且钢筋断面部平整,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钢筋闪光焊所能焊接的钢筋上限直径,应根据焊接容量、钢筋牌号等具体情况规定,并应符合表八规定。
采用UN2-150型对焊机(电动机凸轮传动)或UN-150-1型对焊机(气-液压传动)进行大直径焊接时,宜首先采取锯割或气割当时对钢筋端面进行平整处理;然后,采取预热闪光工艺。
封闭环式箍筋采用闪光对焊时,钢筋段料宜采用无齿锯切割,端面应平整。当箍筋直径在12mm及以上时,宜采用un1-75型对焊机和连续闪光焊工艺;当箍筋直径在6mm-10mm,壳使用UN-40型对焊机,并应选择较大变压器级数。
在闪光对焊生产中,当出现一场现象或焊接缺陷时,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四、工艺标准
1、电弧焊接接头的焊缝表面应平顺,无缺口、裂纹和较大的金属焊瘤,其缺陷及尺寸允许偏差不应超过表五规定。
2、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见表六。
3、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当专业施工规范无规定时,应符合表七的规定。
4、焊接钢筋骨(网)架的偏差不得超过表七规定。
5、钢筋焊接接头的焊接工艺、焊接型号、参数、质量及焊工的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
表五
类别
项
目
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电弧焊接头(1)帮条对焊接
头中心的纵向偏
移
0.5d尺量检查
(2)接头
处
钢筋轴线
①弯
折角
4°直尺或楔
形塞尺检
查
②偏
移
0.1d,且不得大于
3mm
(3)焊缝高度+0.05d~
焊接工具
尺和尺量
检查(4)焊缝宽度+0.1d~
(5)焊缝长度-0.5d
(6)咬肉深度
0.05d,且不得大于
0.5mm
(7)在2d
长的焊缝
表面上,
焊缝的气
孔及夹渣
数量2个
面积6mm2
加工钢筋允许偏差表 表六序 号
偏差名称
单位允许偏差值
1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
全长mm ±102弯起钢筋弯起位置mm ±203
箍筋内净尺寸
mm
±3
注:d 为钢筋直径(mm )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七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钢尺检查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
取最大值绑扎钢筋骨
架长±10钢尺检查
宽、高±5钢尺检查受力钢筋
间距±10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5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5钢尺检查板、墙、
壳
3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钢尺量连续三档、
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20钢尺检查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5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3,0钢尺和塞尺检查
注:1检查预埋件中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连续闪光焊钢筋上限直径表八
焊机容量(k.A)钢筋牌号钢筋直径(mm)
HPB23520
160(150)HRB335
HRB400
RRB400
22
20
20
100HPB235
HRB335
HRB400
RRB400
20
18
16
16
80 (75)HPB235
HRB335
HRB400
RRB400
16
14
12
12
40HPB235
Q235
HRB335
HRB400
RRB400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