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1.划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边界论”观点所基于的维度是( )。
A.空间维度
B.时间维度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 A | B | C | D |
A. 确认120万元的投资损失
B. 确认4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C. 不做会计处理
D. 确认520万元的投资损失
| A | B | C | D |
A.职工辞退计划
B.设定提存计划
C.长期利润分享计划
D.内退职工福利的支付计划
| A | B | C | D |
A.首钢
B.武钢
C.宝钢
D.邯钢
| A | B | C | D |
A.权益法
B.比例合并法
C.成本法
D.权益结合法
| A | B | C | D |
6.企业按期分配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
A.财务费用
B.管理费用
C.其他业务成本
D.其他综合收益
| A | B | C | D |
A.战略评价
B.战略决策
C.战略执行
D.细节管理
| A | B | C | D |
A.明晰性
B.预见性
C.无限性
D.有限性
| A | B | C | D |
A.间接成本一律按工时分配
B.不再区分各个生产费用的成本动因
C.所有间接费用统一集中于制造费用单个科目核算
D.直接材料费用直接计入相应产品的成本
| A | B | C | D |
A.销售应税消费品时计提的应交消费税
B.持有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法房产税
C.出售无形资产计提的应交营业税
D.经营活动中计提的教育费附加
| A | B | C | D |
A.2600
B.2000
C.1500
D.600
| A | B | C | D |
A.60
B.360
C.420
D.470
| A | B | C | D |
A.企业生产系统的转变
B.企业协调管理系统的变化
C.企业经营管理契约的变化
D.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的变化
| A | B | C | D |
A.建立股东大会制度
B.完善中小股东保护制度
C.业务流程梳理
D.完善董事制度
| A | B | C | D |
A.管理费用
B.投资收益
C.营业外支出
D.其他综合收益
| A | B | C | D |
A.确认400万元的投资收益
B.确认340万元的投资收益
C.确认310万元投资收益
D.确认300万元投资收益
| A | B | C | D |
17.下列各项中,应在利润表“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中列示的是( )。
A.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B.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C.按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D.转让固定资产实现的利
| A | B | C | D |
A.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清算价值而不是企业价值
B.财务会计受会计准则等会计规范的影响
C.财务会计是面向未来的
D.财务会计可以衡量和管理无形资产,提高其所创造的价值
| A | B | C | D |
A.一组不具有重要性的类似交易形成的利得和损失以净额列示的
B.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应当以同一交易形成的收益扣减费用后的净额列示
C.资产项目扣除备抵项目后以净额列示
D.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相互抵销
| A | B | C | D |
A. 当期投资收益
B.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
C. 其他营业外收入
D. 商誉
| A | B | C | D |
21.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当利用所有可获得信息来评价企业自报告期末起至少( )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
A.12
B.6
C.24
D.3
| A | B | C | D |
A.管理会计
B.成本会计
C.人力资源会计
D.财务会计
| A | B | C | D |
A.短期职工薪酬
B.辞退福利
C.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D.离职后福利
| A | B | C | D |
A.应当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
B.应当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及其期末应付未付金额
C.应当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D.为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
| A | B | C | D |
A.穿孔机
B.分类机
C.PC电子计算机
D.算盘
| A | B | C | D |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如果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对于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如有)以外的其他子公司,应当采用( )核算。
A.成本法
B.权益法
C.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D.比例合并法
| A | B | C | D |
2.1.会计在本质上是一种关于( )的学问。
A.数据挖掘
B.数据分析
C.数据分类
D.数据记录
| A | B | C | D |
A.2600
B.2000
C.1500
D.600
| A | B | C | D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B.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损益
C.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
D.自用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损益
| A | B | C | D |
A. 确认200万元的投资收益
B. 确认216万元的投资收益
C. 确认184万元的投资收益
D. 确认192万元的投资收益
| A | B | C | D |
6.某企业实行非累积带薪缺勤货币补偿制度,补偿金额为放弃带薪休假期间平均日工资的2倍,该企业的1名行政管理人员放弃12天的婚假,假设该职工的日工资额为180元,月工资额为54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当期记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非累计带薪休假为( )元。
A.5400
B.6000
C.4320
D.4800
| A | B | C | D |
A.开发支出
B.长期待摊费用
C.专项储备
D.资本公积
| A | B | C | D |
A.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B.以产品为导向
C.主要面向企业成本会计核算
D.提供实时的、定制的、个性化的、多种信息类型的管理会计信息
| A | B | C | D |
A.明晰性
B.预见性
C.无限性
D.有限性
| A | B | C | D |
A.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属于设定提存计划的内容
B.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属于设定提存计划的内容
C.在设定提存计划下企业应当承担与基金资产有关的风险
D.在设定提存计划下企业向基金缴费金额不固定,需要负担进一步支付义务
| A | B | C | D |
A.管理会计
B.成本会计
C.人力资源会计
D.财务会计
| A | B | C | D |
A.长期残疾福利
B.企业用于开展工会活动的相关支出
C.长期利润分享计划
D.企业按照规定为职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 A | B | C | D |
A.成本分析师
B.预算会计师
C.税务会计师
D.数据科学家
| A | B | C | D |
A.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B.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C.按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D.转让固定资产实现的利
| A | B | C | D |
A.许多企业领导观念陈旧
B.许多企业领导只重视事后算账工作
C.许多企业领导只重视事后报账工作
D.许多企业积极推进模拟市场成本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等先进管理会计理念的实施
| A | B | C | D |
A.企业生产系统的转变
B.企业协调管理系统的变化
C.企业经营管理契约的变化
D.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的变化
| A | B | C | D |
A.公允价值重新确认和计量
B.按原账面价值确认和计量
C.按成本确认并追溯调整
D.按成法确认不需追溯调整
| A | B | C | D |
18.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为17%。5月份,该企业将自产的、实际生产成本为40000元,市场售价为50000元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向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发放,由此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的非货币性福利为( )元。
A.58500
B.48500
C.40000
D.50000
| A | B | C | D |
A.生产系统向管理会计系统提供生产成本信息
B.管理会计系统向协调管理系统目标差距信息
C.协调管理系统向生产系统发出计划控制指令
D.三者平行运行,各自运作
| A | B | C | D |
A.企业应当在附注中特别披露设定提存计划中为其高管人员缴费的金额
B.企业不需要在附注中披露设定提存计划的期末应付未付金额
C.企业不需要在附注中披露所参与的设定提存计划的性质
D.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设定提存计划缴费金额的计算公式或依据
| A | B | C | D |
A.就业率
B.通货膨胀水平
C.国内生产总值
D.价格信息
| A | B | C | D |
A.销售应税消费品时计提的应交消费税
B.持有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法房产税
C.出售无形资产计提的应交营业税
D.经营活动中计提的教育费附加
| A | B | C | D |
A.邯钢经验
B.首钢经验
C.武钢经验
D.宝钢经验
| A | B | C | D |
A.存货为9000万元
B.固定资产8865万元
C.投资性房地产为8820万元
D.投资性房地产为8865万元
| A | B | C | D |
A.利润表
B.现金流量表
C.附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 | B | C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