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1:01:15
文档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内容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历年中考化学实验加试中,也是重点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课题分析】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2-5】、【实验
推荐度:
导读《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内容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历年中考化学实验加试中,也是重点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课题分析】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2-5】、【实验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内容分析】

《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历年中考化学实验加试中,也是重点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课题分析】

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2-5】、【实验2-6】、【实验2-7】及学习另一种主要的化学反应———分解反应;另一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并实验氧气的性质。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本课题是气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同时学会倾听、欣赏、分享,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作用和实验装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根据本课题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复习          提问→演示实验→讨论归纳→实验探究→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手段:实验探究、资料图片展示、媒体放映。

【教学准备】

·实验准备:5%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木条、火柴、药匙、试管、铁架台(附铁夹)、棉花、酒精灯、集气瓶,水槽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知识回顾

【提问】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用途?

【引导】既然氧气有如此重要的用途,那么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和探究这个问题。

【回答】

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新课导入

【提问】哪些物质可以产生氧气呢?

【引导】这个问题非常好,在工业上往往需要大量的氧气,些氧气就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的,这就是氧气的工业制法。

【过渡】我们有时候需要少量的氧气,这要通过实验室来制取,我们现在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用什么方法获氧气,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板书】课题3  制取氧气

学生思考、猜想,有的学生提出: 空气中存在较多的氧气,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同学们的思维从氧气的性质的学习,转到新课的学习。

三、实验及探究

1、播放视频  实验2-5

(高锰酸钾制氧气)

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加热试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分析与讨论】

1)反应过程中有什么现象产生?

2)为什么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是向上还是向下排水?

3)在试管口塞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2、探究实验(过氧化氢制氧气)

(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2)加热上述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3)另取试管,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什么现象发生,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 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4)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待溶液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分析与讨论】

·在实验(1)、(2)和(3)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无变化?

·综合分析实验(1)~(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过渡】 在氯酸钾制氧气的试验中,也用到了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同样起的是催化的作用。

3、氯酸钾制氧气(略讲)

【提问】

在上述三种制备氧气的实验中,哪一种方法         比较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理由是什么?

四、重点知识讲解

【总结】【板书】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改变化学反应的性质和产量。

·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可能是“加快”,可能是“减慢”。

·一个化学反应可能有几种物质能做它的催化剂。

·没有万能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在反应的过程中可能改变。

【鼓励评价】对学生的讨论的结果进行合理评价,并给与一定鼓励。

(2)过氧化氢的性质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是无色透明的,不分解。

·在加热的条件下,双氧水能放出氧气,但量少,不足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往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即使在常温下也能迅速放出氧气。

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记录课本37页的表格。进行思考,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回答】

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填写课本38页的表格。

【回答】

(1)、(2)不复燃;(3)复燃,可能产生了氧气。

重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仍然可以放出氧气,说明二氧化锰反应后没有变化。

加快反应速率,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思考与讨论】

(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得出后一种)

过氧化氢常温下,在加入二氧化锰,便能迅速放出氧气。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

【思考与讨论】

分组讨论二氧化锰的作用,总结催化剂的特性。

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机会,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相互启迪,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印象。

通过设置三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勇于思考,提出有一定探索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五、课堂总结

【板书】

1、高锰酸钾制氧气

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提问】

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板书】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六、课堂作业

【总结】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制取氧气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1、高锰酸钾制氧气

2、过氧化氢制氧气

3、氯酸钾制氧气

二、重难点

1、催化剂

2、分解反应

【教学反思】

【素材链接】

文档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内容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历年中考化学实验加试中,也是重点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课题分析】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2-5】、【实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