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4.467×10-13; B 4.47×10-13; C 4.5×10-13; D 4×10-13
2. 今有0.400mol/L的盐酸溶液1L,需加入多少毫升浓度为1.000mol/L的盐酸才能使其浓度变为0.500mol/L
A 200 B 400 C 100 D 300
3. 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 )
A中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碱性物质; D两性物质
4. 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可以采取的是分布是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标准分布 D.f分布
5. 可疑数据的取舍一般采用的是
A.Q检验法和Grubbs法 B.Q检验法和t检验法
C.Grubbs法和F检验 D.F检验-t检验
6.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
A 指示剂应在pH=7.0时变色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一定要包括计量点在内
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落在滴定的pH突跃范围之内
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大部分落在滴定的pH突跃范围之内
7.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 B.
C. D.
8.磷酸的pKa1~pKa3分别是2.12,7.20和12.4。当磷酸溶液的pH=7.0时,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B.
C. D.
9. 0.02mol·L-1某一元弱酸能被相同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直接准确滴定,则Ka应符合的条件为( )。
A Ka≥10-6; B Ka≥10-8; C Kb≥10-6; D Kb≥10-8
10. 在滴定分析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种导致随机误差( )。
A 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B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C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 读取滴定管体积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11.某酸碱指示剂的KHIn=10-5。从理论上推算,其pH变色范围是( )
A.4~5 B.5~6 C.4~6 D.5~7
1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D 随机误差具有随机性
13.甲醛法测定铵盐中的含氮量时,应选用 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酚酞 C. 甲基红 D.甲基紫
14. 配制以下标准溶液必须用间接法配制的是
A. NaCl B. Na2C2O4 C.NaOH D. Na2CO3
15. 在水溶液轭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是
A. Ka·Kb=1 B. Ka·Kb=Kw C. Ka/Kb=Kw D. Kb/Ka=Kw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5分)
1. 按照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下列计算式的结果各应包括几位有效数字:(1) 213.+4.402+0.324 位;(2) 位;(3)pH=0.03 位。
2. 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分别会造成何种(系统,随机)误差。(1)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有微小变动 ;(2)分析用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3)重量分析中,沉淀溶解损失 ;(4)用NaOH滴定HAc,选酚酞为指示剂确定终点颜色时稍有出入 。
3.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C6H5OH的共轭碱是 。
4.已知某三元酸H3A的Pka1=2.00,Pka2=7.00, Pka3=12.00,则其共轭碱A3-的Pkb1值为 。
5.用强碱滴定弱酸时,要求弱酸的CspKa ;用强酸滴定滴定弱碱时,要求弱碱的CspKb 。
6.有限次测量结果的随机偶然误差的分布遵循 。当测量的次数趋近无限多次时,随机偶然误差的分布趋向 。其规律为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 ,小误差出现的 ,大误差出现的 。
三、简答题
1.“四舍六入五成双”规则?
2. 下列各分析纯物质,用什么方法将它们配制成标准溶液?如需标定,应该选用哪些相应的基准物质?H2SO4,KOH,邻苯二甲酸氢钾, 无水碳酸钠
3. 写出下列酸碱组分的PBE(设定质子参考水准直接写出)
(1)NaNH4HPO4
(2)NH4H2PO4
四、计算题
1. 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
(1)2.0×10-7 mol·L-1HCl溶液
(2)0.10 mol.L-1 NH4Cl溶液(氨的Kb=1.8×10-5)
2. 由下列数据计算一下不纯混合物Na2CO3和NaHCO3内的含量。试样重1.000g,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需0.2500mol.L-1HCl 20.40mL,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以滴定至终点,共需酸48.86 mL。已知Na2CO3和NaHCO3的分子量为106.0和84.01。
3. 称取CaCO3试样0.5000 g,溶于50.00 mL 0.1255 mol/L的HCl溶液中, 多余的酸用NaOH 溶液回滴,耗碱6.20mL,若10.00 mL NaOH溶液相当于10.10mL HCl溶液, 试求CaCO3的质量分数。[Mr(CaCO3)=100.1]
4. 用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的质量分数,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21,0.23,0.24,0.25,试计算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个别测定值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 15分)
1. 答:尾数≤4时舍; 尾数≥6时入尾数=5时, 若后面数为0, 舍5成双;若5后面还有不是0的任何数皆入
2. 解:H2SO4,KOH用间接配配制法配成标准溶液(1分)。邻苯二甲酸氢钾, 无水碳酸钠用直接配制法配成标准溶液(1分)。
H2SO4选用无水Na2CO3(1分),KOH选用邻苯二甲酸氢钾(2分)。
3. (1)NaNH4HPO4
[H+]+[H2PO4-]+2[H3PO4]=[OH-]+[NH3]+[PO43-]
(2)NH4H2PO4
[H+]+[H3PO4]=[OH-]+[NH3]+[HPO42-]+2[PO43-]
四、计算题(每题 8分,共 40分)
1.(1)pH=7-lg2=6.62
(2)[H+]==
pH=-lg[H+]=5.13
2.
3.
(50.00-6.20×1.010)×0.1255×100.1
w(CaCO3) = ───────────────────×100%
2×0.5000×1000
= 54.95%
4. 解:
(d/)×100% = (0.012/0.23)×100% = 5.2%
CV = (s/)×100% = 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