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财政与货币的比较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7:10:01
文档

财政与货币的比较分析

题目:财政与货币的比较分析 财政和货币是国家宏观经济的两大基本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和货币,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财政一般是指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财政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
推荐度:
导读题目:财政与货币的比较分析 财政和货币是国家宏观经济的两大基本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和货币,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财政一般是指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财政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
题目:财政与货币的比较分析

    财政和货币是国家宏观经济的两大基本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和货币,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财政一般是指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财政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的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工具有购买、转移支付和投资。这些财政收支的工具作为财政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乘数主要包括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财政的力度反映为财政效应,取决于财政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挤出效应大,效应小,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效应大,力度就大。影响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效应就大。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效应就小。 

    货币一般是指银行运用货币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手段的总和。货币目标是货币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由银行代表通过银行体系实施。货币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目标所采取的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货币力度反映为货币效应,就是货币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的效应。影响货币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IS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货币效应小,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小;LM曲线斜率大(陡峭),货币效应大,对国民收入影响就大。 

    由于财政和货币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点、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目标。两种的搭配方式,主要有三种协调配合模式: 

     1.双扩张。经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和扩张性货币。例如在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衰退、刺激经济。这种双扩张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运用时应慎重,其适用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 

     2.双紧缩。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和紧缩性货币。例如在减少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这种双紧缩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若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因此,应谨慎使用作用幅度较大的双紧,它的适用条件是: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 

     3.松紧搭配。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和货币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具体搭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扩张性财政与紧缩性货币的搭配。扩张性财政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紧缩性货币,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但这种配合也有局限性,即扩大支出和减税,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其适用条件是: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支出有充足的财源;私人储蓄率下降;物价呈上涨趋势。另一种是紧缩性财政与扩张性货币的搭配。紧缩性财政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其适用条件是:财力不足,赤字严重;储蓄率高;市场疲软。总之,不同的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针对经济运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相机抉择。一般来说,一种搭配运用一段时间后,应选用另一种搭配取而代之,形成交替运用的格局,这也是财政与货币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以上分析没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果考虑了,进行财政与货币的配合使用将会更加复杂。

  总之,财政和货币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的两大基本手段,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文档

财政与货币的比较分析

题目:财政与货币的比较分析 财政和货币是国家宏观经济的两大基本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和货币,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财政一般是指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财政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