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生养成教育及行为规范方面的论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7:08:46
文档

学生养成教育及行为规范方面的论文

言传身教重在说理——浅谈我在班级养成教育的工作摘要: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作为一名一线教育者,必须特别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有助于他们日后的发展。关键词:养成教育基本原则教育途径落实过程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
推荐度:
导读言传身教重在说理——浅谈我在班级养成教育的工作摘要: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作为一名一线教育者,必须特别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有助于他们日后的发展。关键词:养成教育基本原则教育途径落实过程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
言传身教     重在说理

——浅谈我在班级养成教育的工作

摘要: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作为一名一线教育者,必须特别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有助于他们日后的发展。

关键词:

养成教育     基本原则      教育途径       落实过程

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我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下面是我在学生中进行养成教育工作的情况。

一、养成教育的基本原则

1、注重实践的原则

养成教育是非常注重实践的教育。交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不仅是要让他们明理,而且要重在导行,引导学生从尊师爱幼、乐于助人、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等做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做人,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因人制宜的原则

养成教育是非常复杂的教育,不仅涉及到每个学生的个体,还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社会情况非常复杂,客观环境千变万化,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家庭状况等千差万别,而国家和社会对下一代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养成教育的方法也因人而异,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式,求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伦理道德的核心是讲是非、辨正恶。正面教育就是从提高道德认识入手,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特别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注意引导疏通、正面说明。青少年可塑性强,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让真、善、美在他们的心中牢牢扎根。

4、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学生的基础情况是不同的,要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更不能盲目武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及时发现他们的良性改变,及时表扬,鼓励,给他们以信心。另一方面,行为规范教育也不能停留在一般人的思想水平,应该本着从实际出发,面向发展,逐步提高。

二、养成教育的途径

1、加强实践锻炼

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最简要的方法就是将道德教育与现实教育结合起来。如要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可以开展“今天我当家”、“记住父母的生日”等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跟着父母做家务,即体验了生活,又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是他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达到道德品质,追求高尚,让父母放心;在生活上,学会自主,让父母少操心;在学习上,刻苦努力,让父母称心。这样将孝敬父母教育落实到具体活动中,即加强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又增强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通过榜样感召

中学生具有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富于幻想,主动活泼,追求高尚品德的特点。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科学家、领袖、英雄模范人物事迹能有效地激励青少年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祖国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贡献自己的一切。五六十年代作为传统思想教育重要标志的“榜样教育”曾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保尔、刘胡兰等英雄人物曾影响了整代人的精神面貌。教育榜样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其重要的原因是榜样与偶像的完整结合与和谐统一。我通过每周评议,选出班级的行为规范标兵、文明礼仪之星,让同学们以他们榜样。同时也通过电视和报刊及时给他们介绍时代的模范,如自强不息的洪战辉、英勇献身的李学生等,让同学们从榜样身上汲取营养。

3、加强教师身教

在学校里,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被无形的扩大,以为教师讲的、做的都是对的。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励学生,而且要用自身人格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全体教师要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这无声的语言,是最有说服力的,它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4、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育人作用

学生日常行为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如开法制报告会、安全教育会、交通知识讲座等形式,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5、加强检查评比工作

建立健全的值周检查和班级评比考核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监督、检查、记载,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并定期通报、讲评,增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6、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教育功能

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极大。班级集体如果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貌,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无形的鞭策和制约,必然会培养出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肃认真、奋发向上、品格高尚的学生。所以,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认真实施。

三、注重过程,确保落实

1、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一是每天黑板上书写一条标语,时时警示学生;二是将激励性的标语张挂于教室;三是利用报刊多宣传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模范;四是利用板报,宣传校园新闻、学生生活、好人好事等,使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使学生达到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抑制和约束。

2、加大自我教育力度,利用团队活动、周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专题演讲会、讨论会、辩论会,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矫正其不良习惯。

3、利用每周周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说理教育,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始终不脱离学校要求。

4、以早操、课间操为突破口,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

总之,在学生中进行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把握好这项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注重过程,确保落实。当然,在工作中还会存在一些不足,我会虚心请教,和科任老师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养成教育和构建和谐校园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浅谈》 马中文 《教育论坛》 年第二期

2、《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

3、《感悟》 李娟 《郑州教育科研》

文档

学生养成教育及行为规范方面的论文

言传身教重在说理——浅谈我在班级养成教育的工作摘要: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作为一名一线教育者,必须特别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有助于他们日后的发展。关键词:养成教育基本原则教育途径落实过程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