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势与》课程论文
课题: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姓 名: 陈瑞沛
学 号: 2010390231
系 别: 管理学院
班 级: 工管6班
指导老师: 阎建锋
完成时间: 2013年4月22日
第一部分概述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缺少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其他各项建设必然会受到影响。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
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再认识,有助于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发展方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的标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据可依。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发挥约束和监督作用,促使态文明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紧迫性与观念滞后的矛盾。目前,我们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建章立制。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由于长期重点关注经济指标,而忽视了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现有发展格局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矛盾,如果没有制度保障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社会危机。
三、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
制定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一个相应的发展规划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重新确立指导思想,按照防治与保护并重的方针,以精神为指导,确立生态文明地位。转变职能。要强化的能源及减排和任期绿化目标等工作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
第二部分感想
一、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然而现在国内有些地方为了GDP的快速增长而选择了牺牲生态环境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巨变,如水土流失、水质问题、空气质量问题等。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性。
二、建设生态文明 ,体现了我党推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执政理念的变化。如果我们生活在唯一的一个地球上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严重到了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才意识到是个错误的发展方式就已经为时已晚了,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抓住生态环境的建设才是最为正确的决定。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才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就要不断完善制度的制定,同时也要把从发展GDP中走出来投身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并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四、我国是一个有着完整的环境文化体系的民族,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和崇拜各种自然之神,传统的以“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为核心的环境文化体系的形成,是祖先们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这种文化不仅是整个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从中找到树立环境意识的根据,而且这种文化总是现实地发挥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