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这是唐代诗人 王维 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五言绝句)。全诗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 的心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独坐、弹琴、长啸。
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月夜,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4、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5、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
答:独坐、弹琴、长啸。从中可以看出诗人高雅闲适、超凡脱俗的性情。
2、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暗”和“散”“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
“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3、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 思念家乡 的思想感情。
4、全诗具有清新流畅、抑扬错落 的韵味。
3、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牵挂的复杂情感。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4、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3、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同意,因为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白首无成;
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
4、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的使用了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精妙地描绘出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晚春群芳图。
5、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自惭形秽,终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作雪飞,积极参加到挽留春光的队伍之中,这种勇气实在值得钦佩。
“杨花榆荚”平淡无奇,就如同人无才华写不出华美的文章,只能化作漫天飞舞的雪花。与前两句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反面衬托出春光的无限珍贵。
5《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答:
2、诗歌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答:
3、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含蓄而有韵味地描写诗人怎样的情景?
答:
4、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
答:
5、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答:
6、诗中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答:
7、“黄梅时节家家雨”了表明季节是 季,这是 地区特有的景象;“草池塘处处蛙”表面写热闹,实则 出环境的寂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妙在用乍一看非常自然的闲逸恬静写出了诗人 的内心。
8、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答:
9、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答案:
1、待客时悠然而略显孤寂、候客不至心情烦躁不安。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
2、“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净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了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3、雨夜等候客人
4、落寞、失望、焦躁、怅惘
5、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6、诗中开头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写景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
7、季节是 夏 季,这是 江南 地区特有的景象;实则 烘托(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写出了诗人惆怅、失落或怅惘、焦躁 的内心。
8、①“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奈。
②“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
9、C( “闲”是闲得无聊。)
6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 的画面。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
4、“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请对此字作简要赏析。
5、请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6、诗中的弦外之音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7、请简述最后一句的《后庭花》的相关典故,并分析作者指责商女的用意。
8、杜牧是____(朝代)诗人,与_______并称“小李杜”。
9、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
10、“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11、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2、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 。
答案:
1、凄冷、迷朦。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3、轻轻的雾霭ǎi,淡淡的月光,笼罩着透着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4、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不知亡国恨的统治者的愤慨,增强了抒情效果。
5、烟、水、月、沙、酒家、秦淮河
6、作者借商女唱亡国之音的《后庭花》,表面是讽刺“商女”,实际是讽刺那些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醉死梦生的统治者,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7、南朝陈后主在位的时候,大建宫室,生活奢侈,创制了《玉树后庭花》等歌曲寻欢作乐。作者指责商女实际上是一种曲笔,他真正想指责的是那些听歌女唱歌的人。只知道享乐,不关心国家,没有忧患意识。
8、唐 李商隐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11、D
1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诗中的“可怜”的意思是什么?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买炭翁》)”中“可怜”意思是否一样?请作简要分析。
2、诗人对贾生(贾谊)的评价是什么?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
3、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4、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对汉文帝求贤臣而又不用贤臣的之所长,只热衷于鬼神之事而不关心苍生之疾苦予以讽刺,“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对贾谊不得施殿展治民的的抱负深为惜。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 的感慨。诗寓慨kǎi于讽, 效果颇好。
答案:
1、这首诗的“可怜”是“可惜”的意思;《卖炭翁》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2、贾谊有才华,但得不到重用。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3、诗的前两句写朝廷重贤,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生,是赞美,是扬;后两句写讨论的是服药求仙等虚无的事情,而不去探讨天下百姓的问题,是讽刺,是抑。诗人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
4、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诗的前半部为 ,后半部为 ,二者构成 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
2、末句的“放出”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3、“赚”字运用最精巧,作简要赏析。
4、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
答案:
1、议论,描写,先果后因
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2、“放出”和“拦”用的是拟人的手法,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使得描述更加生动形象,表现力极强。
3、“赚”字富于幽默的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坦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只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
4、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