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免费,2008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附答案解析)笔试真题客观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7:03:57
文档

免费,2008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附答案解析)笔试真题客观题

∙2008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笔试真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1.坚持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实施下列哪种质量保证措施,才能在开发过程中尽早发现和预防错误,把出现的错误克服在早期(2分)oA:技术评审oB:程序测试oC:文档审查oD:管理评审∙2.经验表明,在程序测试中,某模块与其他模块相比,若该模块已发现并改正的错误数目较多,则该模块中残存的错误
推荐度:
导读∙2008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笔试真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1.坚持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实施下列哪种质量保证措施,才能在开发过程中尽早发现和预防错误,把出现的错误克服在早期(2分)oA:技术评审oB:程序测试oC:文档审查oD:管理评审∙2.经验表明,在程序测试中,某模块与其他模块相比,若该模块已发现并改正的错误数目较多,则该模块中残存的错误
∙2008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笔试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坚持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实施下列哪种质量保证措施,才能在开发过程中尽早发现和预防错误,把出现的错误克服在早期 (2分)

oA:技术评审

oB:程序测试

oC:文档审查

oD:管理评审

∙2.经验表明,在程序测试中,某模块与其他模块相比,若该模块已发现并改正的错误数目较多,则该模块中残存的错误数目与其他模块相比,通常应该 (2分)

oA:较少

oB:较多

oC:相似

oD:不确定

∙3.对程序中已发现的错误进行错误定位和确定出错性质,并改正这些错误,同时修改相关的文档,称为 (2分)

oA:测试

oB:调试

oC:错误分析

oD:验证

∙4.同行评审,有时称为同级评审,是一种通过作者的同行来确认缺陷和需要变更区域的检查方法。它主要分为管理评审、技术评审、文档评审和 (2分)

oA:误差评审

oB:项目评审

oC:过程评审

oD:组织体系评审

∙5.数据流覆盖关注的是程序中某个变量从其声明、赋值到引用的变化情况,它是下列哪一种覆盖的变种 (2分)

oA:语句覆盖

oB:控制覆盖

oC:分支覆盖

oD:路径覆盖

∙6.程序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采用路径覆盖法进行测试,则至少需要几个测试用例可以覆盖所有可能的路径 (2分)

oA:5

oB:6

oC:7

oD:8

∙7.如果一个判定中的复合条件表达式为(A>1)or(B<=3),则为了达到100%的条件覆盖率,至少需要设计多少个测试用例 (2分)

oA:1

oB:2

oC:3

oD:4

∙8.自底向上单元测试的策略是首先对模块调用图上的哪一层模块进行测试 (2分)

oA:最底层

oB:下一层

oC:最高层

oD:上一层

∙9.基本路径测试满足 (2分)

oA:语句覆盖

oB:路径覆盖

oC:分支覆盖

oD:条件覆盖

∙10.集成测试对系统内部的交互以及集成后系统功能检验了何种质量特性 (2分)

oA:正确性

oB:可靠性

oC:可使用性

oD:可维护性

∙11.在软件性能测试中,下列指标中哪个不是软件性能的指标 (2分)

oA:响应时间

oB:吞吐量

oC:资源利用率

oD:并发进程数

∙12.下列关于软件性能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分)

oA:性能测试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软件缺陷

oB:压力测试与负载测试的目的都是为了探测软件在满足预定性能需求的情况下所能负担的最大压力

oC:性能测试通常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才能获得测试结论

oD:在性能下降曲线上,最大建议用户数通常处于性能轻微下降区与性能急剧下降区的交界处

∙13.下列关于软件可靠性测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分)

oA:发现软件缺陷是软件可靠性测试的主要目的

oB:软件可靠性测试通常用于有可靠性要求的软件

oC:在一次软件可靠性测试中,执行的测试用例必须完全符合所定义的软件运行剖面

oD:可靠性测试通常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才能获得测试结论

∙14.下列关于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分)

oA:在测试一个类时,只要对该类的每个成员方法都进行充分的测试就完成了对该类充分的测试

oB:在存在多态的情况下,为了达到较高的测试充分性,应对所有可能的绑定都进行测试

oC:假设类B是类A的子类,如果类A已进行了充分的测试,在测试类B时不必测试任何类B继承类A的成员方法

oD:对于一棵继承树上的多个类,只有处于叶节点的类需要测试

∙15.下列哪种测试不属于面向对象单元测试考虑的范畴 (2分)

oA:成员方法的测试

oB:类的测试

oC:类树的测试

oD:多个相互协作的类树的测试

∙16.下列关于面向对象集成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分)

oA:大突击集成是面向对象集成测试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

oB:自底向上集成和自顶向下集成都需要为集成测试开发大量代码

oC:协作集成在任何情况下都优于自底向上集成和自顶向下集成

oD:高频集成是以自底向上集成为基础,利用冒烟测试进行的集成测试

∙17.在Web应用软件的分层测试策略中,下列哪个不是测试关注的层次 (2分)

oA:数据层

oB:业务层

oC:服务层

oD:表示层

∙18.下列关于Web应用软件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分)

oA:Cookie测试是Web应用软件功能测试的重要内容

oB:对于没有使用数据库的Web应用软件,不需要进行性能测试

oC:链接测试是Web应用软件易用性测试的重要内容

oD:Web应用软件安全性测试仅关注Web应用软件是否能够防御网络攻击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软件功能易用性测试关注的内容 (2分)

oA:软件界面的色彩是否协调

oB:软件是否能主动禁止用户可能进行的非法操作

oC:软件是否允许用户针对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定制

oD:软件是否能帮助用户减少输入中的重复劳动

∙20.下列关于极限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分)

oA:极限测试是一种新型的测试方法,传统的测试技术均不适用于极限测试

oB:极限测试中所有的测试均是由编码人员完成的

oC:与传统的软件测试相比,极限测试是一种更严格的测试

oD:极限测试需要频繁地进行单元测试

∙21.下列有关测试过程V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分)

oA:验收测试应确定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的要求

oB:系统测试应确定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要求的指标

oC: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应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需要或合同的要求

oD:集成测试在编码结束前就可以开始

∙22.下列哪项工作与软件缺陷管理和追踪无关 (2分)

oA:对缺陷应该包含的信息条目、状态分类等进行完善设计

oB:通过软件系统自动发送通知给相关开发和测试人员,使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oC:对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进行记录和追踪

oD:通过一些历史曲线和统计曲线来分析和预测未来的缺陷发现情况

∙23.下列有关软件问题生命周期模型状态定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分)

oA:“新建”表示测试中发现并报告了新的软件问题

oB:“打开”表示软件问题已被确认并分配给相关开发工程师处理

oC:“关闭”表示软件问题已被开发人员修复并等待测试人员验证

oD:“解决”表示软件问题已被确认修复

∙24.下列有关软件测试工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分)

oA:静态测试工具可用于对软件需求、结构设计、详细设计和代码进行评审、走查和审查

oB:静态测试工具可对软件的复杂度分析、数据流分析、控制流分析和接口分析提供支持

oC:动态测试工具可用于软件的覆盖分析和性能分析

oD:动态测试工具不包括软件的仿真测试和变异测试

∙25.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规定,软件测试的类别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以及 (2分)

oA:系统测试

oB:验收测试

oC: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oD:配置项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2008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笔试真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o1:参:A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10)

o试题内容:

o坚持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实施下列哪种质量保证措施,才能在开发过程中尽早发现和预防错误,把出现的错误克服在早期

▪A:技术评审

▪B:程序测试

▪C:文档审查

▪D:管理评审

o2:参:B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11)由测试原则第五条可知此答案。

o试题内容:

o经验表明,在程序测试中,某模块与其他模块相比,若该模块已发现并改正的错误数目较多,则该模块中残存的错误数目与其他模块相比,通常应该

▪A:较少

▪B:较多

▪C:相似

▪D:不确定

o3:参:B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31)在教材31页测试信息流中,测试过程需要三类输入:主要是软件配置(包括需求规格说明、软件设 

计规格说明、源代码等),测试配置(包括表明测试工作如何进行的测试计划、给出测试数据的测试用例、控制测试进行 

的测试程序等),测试工具(为提高软件测试效率,测试工作要有测试工具的支持,其主要工作是为测试的实施提供各种 

服务,以减轻人们完成测试任务的手工劳动)。在测试完成之后,要对所有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即将实际测试的结果与预 

期的结果进行比较。若发现出错的数据,就意味着软件有错误,然后就需要开始排错(也称为调试),即对已发现的错误 

进行定位和确定出错性质,并改正这些错误,同时修改相关的文档。修正后的文档一般都要经过两次测试,直到通过测 

试为止。

o试题内容:

o对程序中已发现的错误进行错误定位和确定出错性质,并改正这些错误,同时修改相关的文档,称为

▪A:测试

▪B:调试

▪C:错误分析

▪D:验证

o4:参:C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57)同行评审(Peer Review)是一种通过作者的同行来确定缺陷和需要变更区域的检查方法。涉及的内 

容很多,主要可以分为管理评审、技术评审、文档评审和过程评审。

o试题内容:

o同行评审,有时称为同级评审,是一种通过作者的同行来确认缺陷和需要变更区域的检查方法。它主要分为管理评审、技术评审、文档评审和

▪A:误差评审

▪B:项目评审

▪C:过程评审

▪D:组织体系评审

o5:参:D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78)

o试题内容:

o数据流覆盖关注的是程序中某个变量从其声明、赋值到引用的变化情况,它是下列哪一种覆盖的变种

▪A:语句覆盖

▪B:控制覆盖

▪C:分支覆盖

▪D:路径覆盖

o6:参:B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68)考查路径覆盖。

o试题内容:

o程序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采用路径覆盖法进行测试,则至少需要几个测试用例可以覆盖所有可能的路径 

▪A:5

▪B:6

▪C:7

▪D:8

o7:参:B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条件覆盖就是指设计若干测试用例,运行被测程序,使得每个判定的每个条件的可能取值至少评价 

一次,故本题选择B。

o试题内容:

o如果一个判定中的复合条件表达式为(A>1)or(B<=3),则为了达到100%的条件覆盖率,至少需要设计多少个测试用例

▪A:1

▪B:2

▪C:3

▪D:4

o8:参:A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39)自底向上测试与自顶向下测试策略都是增量式的测试,软件是分层设计的,主模块调用子模块,子 

模块又依次调用更低层次的模块,依此类推。在自底向上单元测试的策略中,应首先测试最底层的模块,利用辅助的测 

试驱动模块调用它们并传递测试数据,然后再测试更高层次的模块,在较高层次的模块测试中可以直接调用已测试过的 

较低层次的模块。

o试题内容:

o自底向上单元测试的策略是首先对模块调用图上的哪一层模块进行测试

▪A:最底层

▪B:下一层

▪C:最高层

▪D:上一层

o9:参:A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63、74)

o试题内容:

o基本路径测试满足

▪A:语句覆盖

▪B:路径覆盖

▪C:分支覆盖

▪D:条件覆盖

o10:参:A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129)考查集成测试。

o试题内容:

o集成测试对系统内部的交互以及集成后系统功能检验了何种质量特性

▪A:正确性

▪B:可靠性

▪C:可使用性

▪D:可维护性

o11:参:D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175)软件的性能是软件的一种非功能特性。它关注的不是软件是否能够完成特定的功能而是在完成该 

功能时展现出来的及时性。为了能够客观地度量软件的性能,人们定义了一系列性能指标,以便于能够在不同情况下度 

量软件的性能。通常合理的软件性能指标有响应时间、系统响应时间和应用延迟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资源利用 

率五种,而题目选项D中“并发进程数”不能作为性能指标,故答案为D。

o试题内容:

o在软件性能测试中,下列指标中哪个不是软件性能的指标

▪A:响应时间

▪B:吞吐量

▪C:资源利用率

▪D:并发进程数

o12:参:C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181)性能测试通用模型(PTGM模型)的最后一步就是测试结果分析,说明性能测试通常要对测试结果进 

行分析才能获得测试结论,故C正确。

o试题内容:

o下列关于软件性能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性能测试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软件缺陷

▪B:压力测试与负载测试的目的都是为了探测软件在满足预定性能需求的情况下所能负担的最大压力

▪C:性能测试通常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才能获得测试结论

▪D:在性能下降曲线上,最大建议用户数通常处于性能轻微下降区与性能急剧下降区的交界处

o13:参:A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175)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目的是收集软件测试时揭示软件故障的情况,并对其进行整理从而为分析和预 

测软件的可靠性提供帮助,与其他软件测试不同的是,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目的不在于通过测试揭示软件中的缺陷并通过 

修改这些缺陷来提高软件的可靠性,而是通过受控的软件测试过程来预测软件在实际运行中的可靠性。从软件的可靠性 

测试过程可知,软件可靠性测试通常用于有可靠性要求的软件,在一次软件可靠性测试中,执行的测试用例必须完全符 

合所定义的软件运行剖面,可靠性测试通常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才能获得测试结论。

o试题内容:

o下列关于软件可靠性测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发现软件缺陷是软件可靠性测试的主要目的

▪B:软件可靠性测试通常用于有可靠性要求的软件

▪C:在一次软件可靠性测试中,执行的测试用例必须完全符合所定义的软件运行剖面

▪D:可靠性测试通常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才能获得测试结论

o14:参:B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191)封装、继承和多态是面向对象软件区别于传统的结构化软件的三个主要特点,然而这些特点都可 

能对测试带来困难。在面向对象中,封装一方面是指一组相关的变量和方法被封装到一个类中,则类的成员方法对成员 

变量有依赖性,故成员方法通常不能实现的功能,需要在不同的实例状态下才能展示出来,甚至有的成员方法要在 

特定的实例状态下才能执行,因此在测试面向对象软件时,不能简单地对每个类的成员方法进行测试,在调用任何成员 

方法之前还必须保证相应的实例处于该方法的预期工作状态,即设计类的测试用例时,不仅要考虑各成员方法的输入参 

数,还要考虑如何设计调用的序列,所以选项A不正确。多态就是指对类的引用可以与多个类的实现绑定,绑定有静态和 

动态之分,所以为达到较高的测试充分性,应对所有可能的绑定都进行测试,选项B正确。选项C和D考察继承、继承与多 

态的复合对测试的影响,假设类B是类A的子类,如果类A已进行了充分的测试,若按传统的测试充分性准则,在测试类B 

时可以把关注点放在类B自身定义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上,但在实际测试类B时,这样的测试往往会不够充分,还是要 

对类B继承类A的成员方法进行测试的,而且对于一棵继承树上的多个类,仅对处于叶节点的类进行测试也是不充分的。

o试题内容:

o下列关于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试一个类时,只要对该类的每个成员方法都进行充分的测试就完成了对该类充分的测试

▪B:在存在多态的情况下,为了达到较高的测试充分性,应对所有可能的绑定都进行测试

▪C:假设类B是类A的子类,如果类A已进行了充分的测试,在测试类B时不必测试任何类B继承类A的成员方法

▪D:对于一棵继承树上的多个类,只有处于叶节点的类需要测试

o15:参:D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197)由于面向对象程序中可被测试的单元通常是一个类族或最小是一个的类,面向对象程序 

的单元测试主要考虑类和类族的测试,而此时的单元测试还可以细分为方法层次的测试、类层次的测试和类树层次的测 

试三种。

o试题内容:

o下列哪种测试不属于面向对象单元测试考虑的范畴

▪A:成员方法的测试

▪B:类的测试

▪C:类树的测试

▪D:多个相互协作的类树的测试

o16:参:B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201)面向对象程序的集成测试策略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有传统的集成策略(大突击集成、自底向上集 

成、自顶向下集成和夹层式集成),协作集成,基干集成,高频集成,基于事件(或消息)的集成,基于使用的集成,客户 

机/服务器的集成、分布式集成。大突击集成就是将系统的所有组成成分都集成在一起进行测试,通常只有在整个软件 

的可靠性有了基本的保障时,大突击集成测试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自底向上集成主要缺点是需要开发大量的测试驱动 

代码,自顶向下集成则需要为集成测试开发大量桩代码,总之,二者都要为集成测试开发大量代码。选项C说法过于绝对 

,因为只有当类间的主要协作关系可以明确辨识,且每个功能只需要少数类协作就可以完成时,采用协作集成方式才是 

一个不错的选择。高频集成并不是一个具体的集成策略,它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频繁地将新开发出来的代码与已有代 

码集成,一般采用冒烟测试的方法,但并不是以自底向上集成为基础。

o试题内容:

o下列关于面向对象集成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突击集成是面向对象集成测试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

▪B:自底向上集成和自顶向下集成都需要为集成测试开发大量代码

▪C:协作集成在任何情况下都优于自底向上集成和自顶向下集成

▪D:高频集成是以自底向上集成为基础,利用冒烟测试进行的集成测试

o17:参:C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214)由于Web应用软件一般采用多层结构,所以在测试时也采用分层的策略。通常Web应用软件的测试 

分为三层: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其中表示层的测试主要关注Web应用软件的界面和与客户的交互,测试的重点是 

HTML文档的结构与客户端的程序;业务层的测试主要关注Web应用软件包含的业务逻辑,测试的重点是服务器端的程序; 

数据层的测试主要关注Web应用软件处理不同数据的能力,测试的重点包括对数据完整性的测试以及对大数据量下数据库 

操作的性能测试。在测试Web应用软件时,通常要针对每一层分别进行测试,因为这样更容易揭示缺陷,测试也可以更加 

充分。

o试题内容:

o在Web应用软件的分层测试策略中,下列哪个不是测试关注的层次

▪A:数据层

▪B:业务层

▪C:服务层

▪D:表示层

o18:参:A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217)与普通软件系统相比,Web应用软件具有特殊的结构,而且Web应用软件的开发主要是在固定的结 

构中填充相应的内容,而不是根据需求由开发人员设定结构,因此Web应用软件的测试也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其中Web应 

用软件的系统测试除了功能测试外还包括性能测试、易用性测试、内容测试、安全性测试和接口测试等。功能测试主要 

包括:①连接测试;②表单测试;③Cookie测试,故选项A正确,C不正确。对于Web应用软件而言,性能测试是一个至关 

重要的因素,所以对Web应用软件进行系统测试时,必须考虑性能测试,故B说法错误。Web应用软件安全性测试主要包括 

:①服务器端的内容安全性;②客户端的内容安全性;③Cookie的安全性;④日志功能。

o试题内容:

o下列关于Web应用软件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okie测试是Web应用软件功能测试的重要内容

▪B:对于没有使用数据库的Web应用软件,不需要进行性能测试

▪C:链接测试是Web应用软件易用性测试的重要内容

▪D:Web应用软件安全性测试仅关注Web应用软件是否能够防御网络攻击

o19:参:A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231)功能易用性是指用户能否方便、快速、准确地使用软件提供的功能来完成需要完成的任务。其主 

要内容有:①业务符合度;②功能定制性;③功能的关联度;④数据的共享度;⑤用户约束的合理性;⑥反馈的及时性 

。其中功能定制性中说明一个软件通常是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服务,各用户经常使用的业务功能也不尽相同,功能易用性 

要求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用户针对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这与选项C说法一致;数据的共享度中讲使用软件的一个主要 

优点就是能够减少重复的输入,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测试时就是检查各个功能的输入部分,确定是否有需要重复输 

入的内容,这与选项D说法一致;用户约束的合理性中指明软件需要对用户加以约束,以方便用户可以正确的使用软件, 

其中软件对用户的约束通常分为权限性的约束和功能性的约束,选项B的叙述便属于权限性的约束,故也是软件功能易用 

性测试关注的内容。而选项A应属于用户界面测试关注的内容,故答案应选A。

o试题内容:

o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软件功能易用性测试关注的内容

▪A:软件界面的色彩是否协调

▪B:软件是否能主动禁止用户可能进行的非法操作

▪C:软件是否允许用户针对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定制

▪D:软件是否能帮助用户减少输入中的重复劳动

o20:参:D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239)20世纪90年代Kent Beck提出了极限编程的新型软件开发方法,该方法主要目的是利用轻量、便 

捷的开发过程使得开发人员能够更快地完成应用程序的开发。与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相比,开发效率高,但代码质量得 

不到保证,为此出现了极限测试——为极限编程量身定做的测试方式,即通过频繁地单元测试和验收测试来保证代码质 

量。在极限测试中,单元测试主要由编码人员完成,验收测试则主要由用户完成。极限编程的主要缺点在于编码人员的 

自由度过大,由于没有严格的需求和设计规约,所以极限测试没有传统的软件测试严格。单元测试是极限编程中最重要 

的发现缺陷的手段,在极限编程中的单元测试与传统的单元测试基本类似,所以有些传统的测试技术也可以用到极限测 

试中来,而且极限测试的本质是为了满足极限编程的思想和流程而设计的一套测试策略和流程,其本身并不局限于使用 

特定的技术和方法,所以传统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大多数都可以在极限测试中使用。

o试题内容:

o下列关于极限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极限测试是一种新型的测试方法,传统的测试技术均不适用于极限测试

▪B:极限测试中所有的测试均是由编码人员完成的

▪C:与传统的软件测试相比,极限测试是一种更严格的测试

▪D:极限测试需要频繁地进行单元测试

o21:参:B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247)V模型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旨在改进软件开发的效率和效果。该模型反映出测试活动 

与分析设计活动的关系。指出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应检测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的要求。系统测试应检测系统功 

能、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要求的指标。验收测试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需要或合同的要求。选项A和选项 

C的说法颠倒,不正确。集成测试要在单元测试之后,所以选项D的说法明显错误,故只有选项B说法完全正确。

o试题内容:

o下列有关测试过程V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收测试应确定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的要求

▪B:系统测试应确定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要求的指标

▪C: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应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需要或合同的要求

▪D:集成测试在编码结束前就可以开始

o22:参:C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2)软件缺陷的跟踪和管理一般由数据库系统执行,但数据库系统也是依赖于一定的规则和流程进行 

的,主要思路是:①设计好每个缺陷应包含的信息条目、状态分类等;②通过系统自动发出邮件给相应的开发和测试人 

员,使缺陷能得到及时处理;③通过日报、周报等各类项目报告跟踪当前缺陷状态;④在到达各个大小里程碑前,召开 

会议对缺陷进行会审;⑤通过一些历史曲线和统计曲线分析和预测未来情况。由此可见选项C的工作与软件缺陷的跟踪和 

管理无关。

o试题内容:

o下列哪项工作与软件缺陷管理和追踪无关

▪A:对缺陷应该包含的信息条目、状态分类等进行完善设计

▪B:通过软件系统自动发送通知给相关开发和测试人员,使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C:对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进行记录和追踪

▪D:通过一些历史曲线和统计曲线来分析和预测未来的缺陷发现情况

o23:参:C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331)软件问题的状态定义如下:①新建(New)——测试中新报告的软件问题;②打开(Open)——软件 

问题已被确认并分配给相关开发工程师处理;③关闭(Closed)——确认为无效的软件问题;④待验(Pending)——工程师 

已完成修正,等待测试人员验证;⑤解决(Resolved)——软件问题已被修复。

o试题内容:

o下列有关软件问题生命周期模型状态定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新建”表示测试中发现并报告了新的软件问题

▪B:“打开”表示软件问题已被确认并分配给相关开发工程师处理

▪C:“关闭”表示软件问题已被开发人员修复并等待测试人员验证

▪D:“解决”表示软件问题已被确认修复

o24:参:D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286)测试工具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静态测试工具和动态测试工具。其中静态测试工具是对代码进 

行语法扫描,找到不符合编码规范的地方,根据某种质量模型评价代码的质量,生成系统的调用关系图等。它直接对代 

码进行分析,不需要运行代码,也不需要对代码编译链接和生成可执行文件,静态测试工具可用于对软件需求、结构设 

计、详细设计和代码进行评审、走审和审查,也可用于对软件的复杂度分析、数据流分析、控制流分析和接口分析提供 

支持;动态测试工具与静态测试工具不同,它需要运行被测试系统,并设置探针,向代码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中插入检测 

代码,可用于软件的覆盖分析和性能分析,也可用于软件的模拟、建模、仿真测试和变异测试等。

o试题内容:

o下列有关软件测试工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静态测试工具可用于对软件需求、结构设计、详细设计和代码进行评审、走查和审查

▪B:静态测试工具可对软件的复杂度分析、数据流分析、控制流分析和接口分析提供支持

▪C:动态测试工具可用于软件的覆盖分析和性能分析

▪D:动态测试工具不包括软件的仿真测试和变异测试

o25:参:D我的答案:

参考解析:(P299)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规定,软件测试的类别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配置项测试、系统测 

试和验收测试。

o试题内容:

o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规定,软件测试的类别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以及

▪A:系统测试

▪B:验收测试

▪C: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D:配置项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文档

免费,2008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附答案解析)笔试真题客观题

∙2008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笔试真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1.坚持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实施下列哪种质量保证措施,才能在开发过程中尽早发现和预防错误,把出现的错误克服在早期(2分)oA:技术评审oB:程序测试oC:文档审查oD:管理评审∙2.经验表明,在程序测试中,某模块与其他模块相比,若该模块已发现并改正的错误数目较多,则该模块中残存的错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