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7:14:29
文档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1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c】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 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b】 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 A.孔子B.孟子C.苟子D.子思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a】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
推荐度:
导读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c】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 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b】 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 A.孔子B.孟子C.苟子D.子思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a】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c 】

A.纯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 D.纯知识学科

 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b 】

 A.启发式提问 B.疏导式提问 C.质疑式提问 D.探究式提问

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 】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子思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

A.信息传递的过程 B.人格构建的过程 C.特殊的认识过程 D.美感体验的过程

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c 】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

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 d】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c 】

 A.快速读书法 B.提纲挈领法 C.联想求异法 D.SQ3R学习法

 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a 】

A.阅读法 B.讲授法 C.议论法 D.练习法

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 c】,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

 A.主观想象 B.综合评估 C.主观情感 D.客观分析

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b 】

A.随时测试 B.综合测试 C.阶段测试 D.选拔测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

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的基本要素是品德素质、才智素质、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听 、说、读、写 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超前性 、人文性 和 综合性。

 4、1903年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重道轻文、文道分离 和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 思维能力为核心的。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

 8、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力求做到精要 、好懂、有用。

9、作文指导应从审题、开源、谋篇、立意、 四个方面入手。

 10、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制约性、瞬逝性、敏捷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通俗性。

 11、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常用文体指的是记叙文、论说文、说明文、 。

 1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

2、一体两翼:是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的主要表现主张。一体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体,两翼分别指语文学习环境和语文课外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1、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我们必须从多方面体察时代的需求,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 ① 要根据时代需要,正确对待语文教育观念。凡是对语文教育现代化有用的,就要继承发扬,反之,必须否定、摒弃。 ② 要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新审视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从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更替与完善。 ③展望未来,勾画语文教育的走向,构建超前规范性的语文教育观念。

 2、语文学科的属性有哪些?①基础工具性 ②思想教育性 ③社会实践性 ④文学性 ⑤知识性

 3、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①说明语文科的性质和地位。②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③说明教学内容。 ④提示教学应当重视的问题 ⑤规定了基本篇目

4、如何抓住文章的思路教学记叙文?①研究结构 ②把握线索 ③概括主题 ④语言训练 ⑤读写结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1、美读——让学生领受情感美。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而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的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感染熏陶。 2、遵路——让学生体察文思美。 就是让学生体品作者写作时的思路布局谋篇,以便开拓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匠心、美学趣味。 3、入境——让学生理解意蕴美。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 4、悟文——让学生感悟语言美。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既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从作家文笔之中吸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5、勤笔——让学生借鉴文学美。 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拿起笔来从作品中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德育渗透,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必要举措。

文档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1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c】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 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b】 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 A.孔子B.孟子C.苟子D.子思 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a】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