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谈点个人看法:
1、关注每一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如在教学《9加几》一课时,创设了孩子们喜欢在运动会上喝汽水的场面,通过生活情景,把“凑十”的方法渗透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凑十”方法形成的直观过程,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鼓励学生探索,学生找出7种答案之多。通过师生、生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哪种方法简便。课堂上充满了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老师又时时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尊重了个别学生提出的答案,并给予了肯定。学生得到成功的自豪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而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而不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而不是愁眉苦脸。伴随着数学知识的获得,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烈。如在教学“平均分”一课时,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物体(三角形、圆片、小棒、五角星等等)进行平分,得出像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自己再用手分一分,想一想,还有几种分法。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动脑、观察、比较、操作、探究活动中自己获得了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从而使学生自己在活动中,感觉到我愿意去学,于是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原来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对知识获得有了自己亲身的情感体验,学起来也就感到亲切、真实,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从而也就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培养。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三个维度目标有机统一的关系,重视让学生主动经历学习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有序、有度、有用的基础知识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梁二庄小学 王志红
新课标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重点来抓。
第一、贯彻新理念、实施新教法,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倡导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及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采用适当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信学习、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
第二、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培养这种学习习惯,使学生明确要这样做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算好,怎样做才能做得好;例如,要求学生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必须要先认真审题。这样做不但能从整体上把握好运算顺序,寻找简便计算方法,而且还能避免因看错抄错数据、运算符号而产生错误。学生明白了,就会认真审题,逐渐形成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第三、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严格要求,认真检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过程,必须结合教学过程进行。从小抓起,长抓不放。例如,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老师不仅要注意学生做得是否正确,还要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做,是否完成作业,按要求做的,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再加奖励一个“笑脸”或是一朵“小花”,示范给其他同学看。让做得好的学生体验成就感,从而激励其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第四、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课堂上或是作业中,对于同一道题,不同学生思路不同,方法不同却“殊途同归”,自然包含着学生各自不同的独创因素,即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敢于另辟蹊径的做法、想法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甚至是不成熟的、或是错误的见解,教师都应从不同侧面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让情感在这里交融,知识在这里增值。切忌抹杀学生的独到思维。
第五、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我们每个老师都应对学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努力地耐心培养。同时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合作,寻找最佳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想办法,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的学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