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卷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20分)
1.按照提示或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8分)
(1)鸟向檐上飞, 。
(2) ,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半轮秋, 。
(4)《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客居洛阳夜晚闻笛便生故园情的两句诗是 , 。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不慕荣华富贵的诗句是: ; , 。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彷徨 义愤填膺(yīng) 讪 (shàn) 笑 锋芒必露
B. 默契 心急如焚(fén) 谰(lán)语 妇孺皆知
C.花圃 惹(rě)人注目 磐(qí)石 来势汹汹
D.斑斓 鲜(xiǎn)为人知 骊 (lí)歌 荒草凄凄
3.按要求改写句子。(2分)
大火烧掉了他的藏书。
(1)如果强调“他的藏书”,应改为:
(2)如果要强调“烧掉”,应该为:
4.仿照前后语句,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2分)
笑声,有时像烈火,可以烧掉世间丑恶的事物;笑声, ,
;笑声,有时像美酒,可以化解疲劳的肌体。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突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从此开始了疯狂侵华战争。 东三省上百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个多月里全部沦丧,亿万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波澜壮阔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可以说,9月18日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日。“耻”字的异体字是“恥”,中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认为“恥”是一个形声字,他在《说文解字》中把“恥”解释为:“辱也。从心,耳声。”请从上述文字中找到两个形声字来。(2分)
答:
(2)由于某些国人缺乏清醒的历史认识,为了讨些所谓“9·18,就要发”的“口彩”,每年的9月18日,总是会出现这样令人痛心的情景:在这天举行婚礼和开业的鞭炮经常在一些城市响成一片。下面就是某地一家房产公司悬挂在街道上空的一条横幅。
你将如何劝说该公司的负责人不要在这一天开业呢?(2分)
答:
(3)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当即宣布12月7日是美国国耻日,从而掀开了美国的雪耻战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国耻日没有上升到一个法定的角度,一直是法律上的盲点。请你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要求正式设立“国耻日”。(2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杜甫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冬至①
杜甫
天时人事②日相催,冬至阳生③春又来。
刺绣五纹④添弱线⑤,吹葭六管动飞灰⑥。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⑦不殊⑧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⑨。
【注释】①这首诗是诗历元年(公元766年)在夔州写的,那时杜甫生活比较安定。②天时人事:指天气季节和人间相应的节令活动。③阳生:指冬至以后,天气转暖,白天增长。④五纹:五色花纹。⑤添弱线:指古代女子刺绣,由于冬至后日天渐长,于是她们就可以多绣几根丝线了。⑥动飞灰:古代风俗,通过把芦管的灰放在管中吹来判断节气,冬至前灰飞向下,冬至后则灰飞向上。⑦云物:景物。⑧不殊:指相同。⑨且覆掌中杯:指喝酒。
7.你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气氛呢?(2分)
答: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第8~12题。(10分)
廉范以少击众①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虏入③过五千,移书④旁郡。吏欲传檄⑤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⑥两炬三头燕火⑦,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⑧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⑨,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⑩,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选自《后汉书·廉范传》)
【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②故事:按旧例。③虏入:敌人入侵。④移书:发文书。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⑥交缚:交叉缚扎。⑦燕(ruò)火:点火。⑧待旦:等到天亮。⑨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⑩辚藉:像车轮碾过一样互相践踏。
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虏 众 盛 而 范 兵 不 敌。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会( ) (2)敌( ) (3)谓( )
10.用原文回答:面对强敌,廉范运用了哪些方法击退了敌人?(2分)
答:
11.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廉范为什么能取得胜利?(2分)
答:
12.这是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3分)
种树老人
张树国
①木桩爷今年80多岁了,无儿无女,还种果树不歇,高兴地要参加县上的赛梨大会。
②我的家乡在黄河故道的一个小小村庄。顺堤河从村前流过,河水四季清清,杂草丛生,鱼虾颇多。河堤两岸,洋槐苦柳,枝繁叶茂。河滩上果林成行,郁郁葱葱,春天花香四溢,秋天果实累累。
③木桩爷的小屋掩映在梨花绿柳中,他种了一辈子树,在黄河滩上有名,乡亲们都叫他种树老人。在我记事的时候,木桩爷就带着孩子们在沙滩上种树,一人种三棵,他说:“等你们长高了,树也成材了。”生活在黄河滩上的庄户人祖祖辈辈饱受风沙之苦。有一天夜里,狂风暴起,风沙掩埋了道路和村庄,木桩爷那年十八岁,从沙窝里爬出来,捡回一条命。爹娘却被沙子深深地掩埋了。打那时候起,木桩爷就下狠心要种树,多少年过去了,黄河故道仍是飞沙弥漫。新中国成立后,号召绿化黄河故道,木桩爷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④在木桩爷的山墙上贴满了大大小小的奖状,他参加沙滩植树队,立功受奖,一双鞋,他一年四季穿着,见人就翘起脚说:“看,这是奖的。”
⑤黄河故道沙滩大规模种植果树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的。我出门求学,寒假回到家乡,正赶上村里分地,我去看望木桩爷,却不料他正跟干部吵架。木桩爷已是六十岁的老人了,村里叫他吃“五保”,分地没他的事。他不干,非要分地不可,他站在村长家里,把一块一百多斤的锤布石举起来说:“嫌我老了是不是,你看看我这身板还能不能干活?”村长慌忙把石头接下来说:“木桩爷,我服了……”没办法,只好把十亩兔子不拉屎的老沙滩给了他,没好气地说:“你老就种着玩吧,到时候啥也不会少你的。”木桩爷生气地说:“你小子门缝里看人,老子有十亩地还能饿死喽! ”
⑥为了改变这片沙滩地,木桩爷吃了多少苦,不知道,只知道他磨平了十把铁锹,压折了八根扁担。寒冬腊月风雪天,他在沙里刨,酷暑盛夏三伏天,他在沙里刨。为了省功夫,他干脆在沙地里打了个庵棚,吃住在这里了。经过几个冬春,这块不毛之地变了模样。木桩爷卖了家里几只下蛋的鸡和两只小山羊,买了梨树苗,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起果木来。
⑦有人说笑:“木桩这老家伙,一大把年纪,今日不保明日,又无儿无女,他种果树为谁呢?梨树没十年八年挂不了果啊!”木桩爷说:“毛打江山为谁哩?淮海战役牺牲了那么多为谁哩?”
⑧到了上世纪90年代,黄河故道已经实现了全面绿化,沿故道一线苏、鲁、豫、皖的七八个县,以砀山县为中心,果树连成片,成为亚洲面积最大的果园。这年八月仲秋,我回到了家乡,正是酥梨熟了的时候,一望无际的果树,黄澄澄的梨子压弯了枝头,用绳子拉着,用木棒顶着,树上树下都是采摘果子的人们,梨树园里分外忙碌热闹。要问黄河故道每年能产多少梨子,不知道,只知道一到梨子下园,数千辆装满梨子的大车小车,源源不断地外运,要不了几天,全国各地就可以吃到甜脆的酥梨了。
⑨我看见木桩爷了,他戴着一顶草帽,上身一件老头汗衫,肩上搭一块汗布,正在小心翼翼地下梨子,我心里一热,上前抓住木桩爷的手说:“木桩爷,我吃梨子来啦。”
⑩木桩爷怔了一下,看清是我,嘿嘿笑了一阵,手指着梨子说:“看看我种的梨子个头大不大,颜色亮不亮?”我从木桩爷手里接过一个酥梨,深情看着这位老人,木桩爷老了,满脸的褶皱一层又一层,眉毛胡子老长,白花花的一片。他的一双手指头又粗又短,个个弯着,骨节间长满疙瘩,指上的裂纹像刀刻一样,长满小刺,而他那双浑浊的老眼里射出烁烁的光芒,显示出惊人的活力。我看看那只沉甸甸的梨子,关切地说:“木桩爷,你老了,八十多岁了,干不动了,该去敬老院了。”
“我有十亩果园,还去敬老院?我怕人家笑话哩。”木桩爷指着他的梨园说:“不瞒你说,我这一园果子少说也能卖个三万两万的,你看见咱村里那新建的小学吗?那还有我捐的钱哩。”我说:“听村干部说,你老还学会了用新法种梨?”木桩爷点头说:“你来了正好,明天陪我进城。”“进城?”“县里明天开赛梨大会,村干部昨天就把我的梨子送去了,你木桩爷说不定还能评上个梨王啥的呢!”木桩爷高兴地胡子一撅一撅的。我望着木桩爷,望着木桩爷的梨园,不由得说:“你老是咱黄河故道上名符其实的梨王啊!”
(选自2009年12月7日《人民日报》,第20版)
13.第②段画横线句子大量使用短句,它有什么表达效果呢?(2分)
答:
14.第⑦段的内容能不能去掉?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15.第⑩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6.从整体来看,选文的记叙顺序为 。其中主体部分主要写了木桩爷下狠心种树、 、 、丰收梨子赛大会等四件事。(3分)
17.阅读选文后,请简要概括种树老人的性格特点。(3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13分)
云态度,月精神
①1971年,“上山下乡”的陈道明阴差阳错地考上了天津人艺。那会儿,他只能饰演一些匪兵甲、匪兵乙之类的角色。一次,剧组安排他在最后一场戏里,演一个匪兵。因为只有半个脸对着观众,所以他化妆时,就消极怠工地化了半边脸。结果挨了一顿狠批,产生了不满和抵触情绪,一度想改行。
②年轻倔强的陈道明终于没有改行,他觉得不能这样灰溜溜地逃跑,一定要像模像样地站在台上,演上像模像样的角色。1978年,他考入中戏。1984年刚刚毕业两年的他,凭借电视剧《末代皇帝》一夜成名。生活从此变得喧哗、纷繁起来。虽然,在圈子里,他有几个谈得来的朋友。可滴酒不沾,疏于交际的他,一上酒桌,总觉得是一种煎熬。
③1990年,他又把钱钟书《围城》中,那个玩世不恭、怪癖难测的方鸿渐演绎得入木三分。然而,正处于鼎盛时期的陈道明,却几乎回绝了当时所有的片约和商业邀请。他“要独处,要自我净化、自我调教。教化自己,在独处中安安静静地思考生活。”
④由于这样格格不入的个性,接下来的六七年里,陈道明门庭冷落,演艺事业陷入低谷。
⑤2000年,沉寂已久的陈道明没有被人遗忘,他出演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再次引发了收视狂潮,他再次站在了事业的巅峰。2002年的电视剧《黑洞》中,陈道明又给人们带来一个中国电视史上全新的“忧郁的犯罪分子形象”。作为出演的第一个反派角色,陈道明相当的投入,参与了大量的前期创作,甚至自己撰写台词。他用自己的身心、灵魂,演绎出聂明远独处时,柔软、淡泊、本真的心境:他在散发着书香气的房间里,陶醉地拉起小提琴,古老轻扬的音乐,水一样涤荡、抚慰着他那不安、世故的心灵……
⑥从艺三十多年,凭着精湛的演技和超高的观众缘,有人多次请他出任导演。但均遭他拒绝。他冷静地说:“我不善交际,所以做导演不适合我。况且我不想那么累。”
⑦陈道明,宛如一棵宁静、沉稳的古柏,华盖如荫,势头健旺,却低调怡静、毫不张扬。他说:“眼下,我将正步走变成齐步走。过去我可能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现在,希望变得更自我、更闲散一点。六十岁以后,我将齐步走变成散步。”
⑧这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数不过来。欲望太多,反成了累赘。还有什么比拥有淡泊的心胸,更能让自己充实、满足、快乐呢?宋代词人石孝友云“云态度,月精神”——云,形态洒脱、飘动,不拘一格;月,心境淡泊,不拘晦朔,光含万里,不弃暗夜。当他扬“新月”之弓时,“如眉生阔水”。当他遇“满月”流华时,却又依然“色明如素”。
(选自2009年第10期《东西南北》)
18.第①段写陈道明当年只能演匪兵之类的角色,而且还挨了批,其目的是什么?(2分)
答:
19.第③段黑体字“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20.第⑤段为什么要详细介绍陈道明出演《黑洞》中的角色呢?(2分)
答:
21.本文为何以“云态度,月精神”为题,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
22.题记是写在文章之前的简炼的一两句话,主要是起到引起文章内容或高度概括全文内容的作用。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格言俗语,也可以自己归纳总结。请你为本文写一则题记。(2分)
答:
23.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3分)
答:
四、写作(4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贝尔是个很有同情心的青年。乘公交车时,他将身上的钞票全给了一位不幸遭窃的老太太。出站后,迎面遇到一个乞丐,乞丐说:“他已两天没吃东西了。”他仍像过去做的那样,邀乞丐到车站餐厅吃饭。吃完后,他起身付钱时,摸遍了整个口袋,才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
请以“好心的贝尔”为题改写这一文段,要求:①故事和人物形象符合原作。②可以进行合理的想像,从而补充一些细节和故事的结尾。③不少于600字。
语文试题参考案及评分意
-、(20分)
1.(8分,每空1分。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1)云从窗里出
(2)深林人不知
(3)影入平羌江水流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B(2分)(2分;每小题1分)
3.(1)他的藏书被大火烧掉了。(2)大火把他的藏书烧掉了。(2分)
4.有时像清泉 可以洗涤人们心灵的污垢(2分)
5.(6分)
(1)示例:湖、附、破、驻、疯、战等等。(2分)
(2)示例:老板,您好!您知道么,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从而使“九一八”成为全体中国人的耻辱的日子。为了勿忘国耻,以警醒国人,我建议您改期开业,您的这一义举必定会受到大家的赞赏!谢谢!(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3)示例:中国太需要一个法定的“国耻日”了!“国耻日”的设立更能激起国民清醒的历史意识,从而使得国民正视历史,不忘国耻,增强国防安全意识。否则,一味的沉溺于自豪感之中,不仅会迷失掉自我,还会陷于夜郎自大的窘境。(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二、(14分)
(一)
6.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2分)
7.表达了诗人迎接新春的喜悦心情。(2分)
(二)
8.虏众盛/而范兵不敌。(1分;出现读破现象不给分)
9.(1)正遇上 (2)抵挡 (3)认为(3分)
10.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2分)
11.他指挥作战时,既能做到知己知彼,抓住战机,又能做到胆大而心细,所以能取得战争的胜利。(2分)
12.示例:遇事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做到知己知彼,群策群力。(2分)
三、(26分)
(一)(13分)
13.句式整齐、语言凝练、简洁有力、有节奏感。(2分)
14.不能去掉。因为它通过人们的质疑,突出了种树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3分)
15.肖像描写。表现种树老人为梨园的付出,突出他的奉献精神,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2分)
16.倒叙 不吃“五保”争地种 不畏艰辛苦开垦沙滩种梨树(3分)
17.吃苦耐劳、纯朴无私、乐观要强。(3分)
(二)(13分)
18.不是为了揭陈道明的短,而是表现他能正确对待逆境,战胜自我。(2分)
19.不能删去。“几乎”一词表明他这段时间山出演得很少,如果删去,就会使人误以为他根本没出演过,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用语非常准确。(2分)
20.从叙事上看,这是详略得当,避免了平均用墨;从内容上看,表现了他每次成功都来自艰辛的付出。(2分)
21.这个标题,既赞扬了陈道明淡泊的心胸,又抒发了作者的一种心态,很有哲理,耐人寻味。
22.示例:智者,不光是需要金戈铁马式的进取姿态,也苛求淡泊温婉心境的积累。(2分)
23.示例:要勇于面对逆境,要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之中,要不断进取,要淡泊名利。(3分)
四、(40分)
24.评分等级:
(-)基础等级(40分)
1.一类卷(34-40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2.二类卷(28-33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3.三类卷(21-27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整洁。
4.四类卷(20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散落,卷面混乱。
(二)发展等级(10分)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3.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像奇特,有个性)
说明:(1)评卷时从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给分。发展等级选取四点中最突出的一点评分,该给多少分就给多少分,直至满分10分。(2)要考虑考场作文的实际,优秀的可给满分。(3)三人给分差距超过5分的作文,要重新评阅给分,如还达不到要求,应交学科评卷小组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