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队辅导员培训材料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7:11:52
文档

中队辅导员培训材料1

时间:2011年9月12日第一部分总述一、少先队的基本特征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党创立和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主义的学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主义的预备队。托中国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少先队。少先队的基本特征:(一)儿童性:少先队面向6至14周岁的少年儿童。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适合这一阶段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二)群众性:少先队面向所有适龄儿童,凡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的,都应被批准成为少先队员。少先队开
推荐度:
导读时间:2011年9月12日第一部分总述一、少先队的基本特征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党创立和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主义的学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主义的预备队。托中国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少先队。少先队的基本特征:(一)儿童性:少先队面向6至14周岁的少年儿童。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适合这一阶段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二)群众性:少先队面向所有适龄儿童,凡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的,都应被批准成为少先队员。少先队开
 时间:2011年9月12日

  第一部分  总述

 一、少先队的基本特征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党创立和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主义的学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主义的预备队。托中国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少先队。

    少先队的基本特征:

    (一)儿童性:少先队面向6至14周岁的少年儿童。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适合这一阶段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

    (二)群众性:少先队面向所有适龄儿童,凡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的,都应被批准成为少先队员。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面向全体少先队员。

    (三)教育性:少先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努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四)政治性:少先队是中国党创立和领导的,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主义的学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主义的预备队,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五)自主性: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队员在少先队集体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二、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

    少先队辅导员和少先队工作者按照党的要求,在共青团的直接领导下,依托少先队组织,通过少先队活动,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人。

    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团结教育少年儿童

    吸收全体适龄少年儿童加入到组织中,帮助他们学习和继承少先队的好思想、好作风,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二)代表和组织少年儿童参与社会生活

    通过多种合法途径和渠道,代表少年儿童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表达少年儿童意愿。

    (三)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

    努力满足少年儿童成长的多种需求,依法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时间:2011年10月19日

 三、 少先队工作的基本理念:

    (一)少年儿童是少先队工作的主体

    让少年儿童在少先队的生活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做少先队组织的主人。

    (二)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是少先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娱乐、安全等多方面的具体需求入手,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

    (三)体验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途径

    把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作为主要方式,引导少年儿童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实践中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少先队工作的基本保障

    让每一名少年儿童都参加到少先队组织中,让每一个基层组织都有辅导员指导,让每一名少先队员都充分享有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五)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手段

    既要利用校内教育阵地,又要利用社会教育阵地,既要依靠校内辅导员,又要依靠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志愿辅导员,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对少先队的支持。

    四、少先队辅导员的基本要求

    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年儿童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少先队的各项工作和任务都要依靠少先队辅导员具体实施。少先队辅导员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达到以下要求:

    (一)做少年儿童人生追求的引领者

    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向少年儿童传播做人做事的道理,引导少年儿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做少年儿童实践体验的组织者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为少年儿童创造体验的条件,搭设体验的舞台,营造体验的氛围,通过真情实感的体验,让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做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服务者

    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满腔热情地关注少年儿童遇到的问题,耐心细致地解释少年儿童出现的困惑,为他们提供全面、具体、科学的服务。

    (四)做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维护少年儿童的具体利益,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及时反映少年儿童的意愿,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五)做少年儿童良好发展氛围的营造者

    在少先队基层组织中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善于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努力营造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时间:2011年11月21日

辅导员工作职责

辅导员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联系学校领导、任课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桥梁;对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生活和健康各方面全面负责。辅导员工作的具体职责是:

1、班级班风建设。了解、掌握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坚持中国党的领导,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志向;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班级学风建设。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科设置特点,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培育“扎实、勤奋、严谨、乐学”的学风;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向任课教师和教学部门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沟通教与学的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班级常规管理。确立班级建设目标;建立健全班级常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指导班委会、团支部的工作,培养学生干部和骨干力量,提高学生的自律、自理能力;把握班级宣传的导向,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弘扬正气;督促班级学生搞好宿舍卫生和环境卫生,把班集体建设成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4、班级日常事务性工作。

 5、完成学校学生处、学院学生科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

时间:2011年12月17日

第二部分  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人。

    二、具体目标

    (一)培养少先队员热爱少先队的情感。让少先队员清楚了解并不断加深对少先队章程的理解,熟悉少先队组织生活,在少先队的小干部、小家务岗位上承担工作,深切感受自己是少先队的主人,珍爱红领巾,热爱少先队,愿为少先队增光彩。

    (二)培养少先队员的全面素质。组织少先队员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引导他们从日常学习、生活的具体环节入手,分阶段为自己确立“雏鹰奖章”的新目标,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得“雏鹰奖章”。对于少先队开展的时间跨度较长的重点活动,也要以“雏鹰奖章”作为少先队员取得收获的标志。

    (三)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心。帮助少先队员至少结交一个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或不同生活状况的手拉手小伙伴,互通手拉手交友信,互为对方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共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四)培养少先队员对生活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组织少先队员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开展体验活动,每一次活动都要帮助他们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学习一种本领,培养一种习惯。

时间:2012年3月10日

第三部分 分年级工作内容  

 一、一年级  

  提示:  

  1.基本目标:让少年儿童了解少先队,加入少先队。  

  2.主要工作:入队前教育,发展新队员。  

  3.需要关注的问题:从家庭(幼儿园)到学校的角色变化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4.要把全国和当地少先队组织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贯穿到本年级的工作任务中。在完成好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增设特色奖章。  

工作内容  

 工作与活动建议  

 激励方式  

一、入队前教育   

  1.帮助儿童了解队章,初步掌握队的知识。  

  2.按照队章的要求,引导儿童“入队前要为人民做一件好事”。  

   1.组织高年级少先队中队与一年级班级结成友谊班队,聘请小辅导员,举行结对仪式;  

  引导高年级队员与一年级同学结成手拉手的好朋友,帮助一年级同学入队;  

  上队前教育课、观摩队会、参观队室等。  

  2.引导少年儿童为他人、为集体做一件好事。  

 “准备入队章”获章标准:  

  1.上队前教育课,知道少先队的队名、队旗、队徽、红领巾、队礼的含义,队的领导者和队的作风。  

  2.会写入队申请书,会读入队誓词,会戴红领巾,会行队礼,会唱队歌,会呼号。  

  3.做一件好事,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二、发展新队员   

  1.让适龄儿童都加入少先队。  

  2.把新队员编入组织中,开始过少先队组织生活。  

   1.组织和举行入队仪式。  

  2.组建少先队中、小队,选举中、小队干部;  

  聘请中队辅导员、校外志愿辅导员,举行聘请仪式;  

  倡导建立少先队员“成长记录袋”。  

 戴上红领巾。  

三、关注问题   

  从家庭(幼儿园)到学校的角色变化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指导队员开展喜欢校园、喜欢老师和同学、欢乐学习、分享和谦让等主题活动,适应校园环境和学习生活。  

 “好朋友章”获章标准:  

  1.能说出身边的同学的优点。  

  2.喜欢与同学交往。  

  3.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努力做到。  

  4.能和同学友好相处,不吵架,不骂人,不讥笑、不欺负同学。  

  5.能主动地帮助同学。  

时间:2012年4月18日

二、二年级  

  提示:  

  1.基本目标:了解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党,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  

  2.主要工作:进行党旗、团旗、队旗的教育。培养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能力。  

  3.需要关注的问题:队员在集体中的人际交往和学习的初步差异对队员心理的影响。  

  4.要把全国和当地少先队组织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贯穿到本年级的工作任务中。在完成好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增设特色奖章。  

工作内容  

 工作与活动建议  

 激励方式  

一、了解少先队的组织  

1.帮助新队员了解少先队历史,进行党旗、团旗、队旗的教育。  

2.健全少先队组织。  

3.参观少先队队史展览,讲少先队历史故事,观看相关影视片。  

4.指导少先队员自己建立中、小队,选举队干部;  

  学习自主地开展小队活动;  

  学习建设简易的教育小阵地,建立“队角”和黑板报。  

 二、培养队员自理能力  

 开展自理技能训练;  

 举行整理生活、学习用品比赛;  

交流学习计划和安排等。   

 “自理章”获章标准: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衣物用品和学习用具自己整理。  

 2.自己的学习自己管,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按时作息。  

 3.自己的责任自己尽,功课自己做,值日自己搞。  

  三、养成文明好习惯  

   开展基本礼仪的训练;  

  设立文明监督岗;  

  交流养成文明好习惯的体验和感受。  

 “文明章”获章标准:  

 1.知道基本礼节(握手、敬礼等)。  

 2.会正确使用基本的文明用语(您好、请、对不起、没关系、谢谢、再见)。  

 3.遵守基本的文明规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  

  四、关注问题  

 1.队员在集体中的人际交往。  

 2.学习的初步差异对队员心理的影响。  

 3.指导队员关心和帮助其他同学,分享交往的乐趣。  

 4.培养队员学习兴趣,指导队员快乐学习。  

时间:2012年5月20日

三、四年级  

  提示:  

  1.基本目标:让队员通过“手拉手”活动,结识不同区域、民族的小伙伴,了解祖国大家庭,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  

  2.主要工作:开展 “手拉手”活动。开展自护能力的培养。  

  3.需要关注的问题:队员从儿童期向少年期的心理转变。  

  4.要把全国和当地少先队组织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贯穿到本年级的工作任务中。在完成好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增设特色奖章。  

工作内容  

 工作与活动建议  

 激励方式  

一、开展“手拉手”活动  

  1.让每一个队员都有一个“手拉手”的小伙伴。  

  2.帮助队员找到与小伙伴经常联系的方式。  

  3.通过建立“手拉手”联谊大队、联谊中队以及辅导员之间手拉手,保证少先队员“手拉手”活动的开展。  

  4.运用书信、电话、网络、走访等多种形式进行交友。  

 “手拉手章”获章标准:  

  1.有一个“手拉手”好朋友。  

  2.与“手拉手”好朋友通信交流。  

  3.帮“手拉手”好朋友解决一个困难。  

  4.学习“手拉手”好朋友的一个优点。  

  二、开展自护能力的培养  

  1.指导队员学习和掌握交通法规。  

  2.指导队员掌握自我防护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学习交通法规,熟悉交通标志;  

  参加“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等活动。  

  4.认识危险标志;  

  进行报警、求助、自护等方式的训练。  

 “自护章”获章标准:  

  1.遵守交通法规,不攀越护栏、不闯红灯,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  

  2.认识危险标志,远离危险区。  

  3.知道110、119、120等常用报警电话和求救方式。  

  4.知道煤气中毒、触电、雷击、烫伤、创伤等的预防和救护方法。  

三、增强少先队员的组织意识  

 1.明确大、中、小队干部的职责,尝试分工合作。  

 2.学会自己组织召开队会,了解队会的一般程序。  

 3.举办“队长学校”。  

 4.进行中队活动评比等。

四、关注问题  

  队员从儿童期向少年期的心理转变。  

   指导队员正确地评价和适应中年级的学习生活,体验克服困难的快乐,学习倾听和理解,学习合作与交往,提高注意力。

文档

中队辅导员培训材料1

时间:2011年9月12日第一部分总述一、少先队的基本特征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党创立和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主义的学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主义的预备队。托中国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少先队。少先队的基本特征:(一)儿童性:少先队面向6至14周岁的少年儿童。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适合这一阶段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二)群众性:少先队面向所有适龄儿童,凡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的,都应被批准成为少先队员。少先队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