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陪读是我校的十大特色之一;良好的班级管理是我们鼓励陪读的前提;
陪读的目的和好处有10条:
(1)显示小博士对教学的自信心;
(2)可以帮助老师监督学生课堂纪律;
(3)发现孩子的知识空缺点,可以让家长侧面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
(4)家长和学生一起融入课堂,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便于回家后监督辅导学生,从而侧面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5)对老师的教学也是个监督,是我们学校的教学监督员,更好地促进老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6)通过陪读时和家长沟通可以增进家校的感情。
(7)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记住我校的停、加、调课等一些事务通知;
(8)家长陪读,保证了学生上下学的安全;
(9)家长可以帮助我们传播口碑,提升我校的知名度;
(10)提高报班、续报班率;
2、开班第一节课一定要宣布学校的陪读须知(只须读重点:如不能自由出入、看报纸、睡觉、批评学生,手机应静音等)。并告知家长第二节课开始,必须要求家长配笔和笔记本才能进班听课,否则只能去教室外面休息等候。(陪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帮家长回去后更好地辅导学生)
3、一旦上课发现家长自由出入,手机响等出现违反陪读纪律的情况,应马上禁止,提醒家长注意。以我们以往上课经验来看,你越是不好意思说他,他反而认为你管理班级不行。
4、宣布陪读纪律的话术:一上课先感谢家长的陪读,相信有家长的参与,孩子的学习会有更多收获,为了保证孩子的学习效果,宣读家长的陪读纪律,但在词语上注意措词,不能让家长反感。
5、应在课堂上提醒家长不允许带其他孩子来陪读,可以给家长解释这样是为了更好的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
违反陪读纪律的具体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家长上课说话、当堂批评孩子,如何处理?
手机响或接打手机,如何处理?
打毛衣,看报纸等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带年龄小的孩子陪读、带同龄孩子陪读,如何处理?
孩子上课记笔记或做题,家长总是帮忙指导,怎么办?
孩子没有迟到,但家长迟到了十几分钟,还要进教室,怎么办?
答:上课时电话响。利用竞争机制及时进行调整,如“我听听哪组有声音?”是电话的声音,若家长有急事请到教室外面,来现在我们给家长10秒钟的时间倒计时:把手机调为静音状态;如果有家长电话铃声响,直接在班里面强调:“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请家长们把手机调成静音或振动。”如果有家长在班里接电话,一定要及时制止,请家长出去接电话,并且要委婉告知家长到第二节课再进来。
家长上课说话、当堂批评孩子,如何处理?
答:家长上课说话。如果家长第一次小声说话,利用班级竞争机制进行控制,例如“我听听哪组有不和谐的声音呢?是我们的孩子呢?还是我们亲爱的家长们呢?老师要扣分了哦”可以让孩子与家长们变相互相的监督,一般家长都会配合不再说话。如果控制了班级纪律,家长仍然说话,可以在班里找一个小朋友到前面领读单词或句子,老师到后面与家长进行提醒式的耳语沟通(某某的妈妈,不要说话呀,注意陪读纪律,谢谢你配合)。若还有说话声音,第三次可以直接提醒家长注意陪读纪律,是为了保证孩子的学习环境,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请一定配合老师遵守陪读纪律;如果家长仍然不配合,下课后与家长进行沟通;一般情况出现家长不遵守陪读纪律时,你越不意思说家长,家长越认为你管班不严,所以我们只要一切是为了孩子好,家长都是可以理解的。
打毛衣,看报纸等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答: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在前几次课中就要强调家长来陪读需要做的事情,如果发现家长看报纸,打毛衣等,课前发现就要及时制止。课中发现,找孩子来领读,老师到后面与家长沟通。需要注意说话方式:“家长您好,您看您这么辛苦来陪读,咱就要及时关注孩子的上课情况,您可以准备笔记本跟孩子一起来记笔记,这样便于您回家辅导孩子”
带年龄小的孩子陪读、带同龄孩子陪读,如何处理?
答:带年纪小的孩子来听。及时请家长到休息区等候,年龄小的孩子一定不能到班里,跟家长解释,是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氛围。
孩子上课记笔记或者写题,家长总是帮忙指导,怎么办?
答:如果是离得近比较近的话,老师最好是走过去问一下学生有什么问题,你来帮助学生。然后在课堂上表扬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并且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每个学习方法都是要靠学生自己,如果有人帮忙的话学生只是这一会儿会了,回家还是不会,往往事半功倍。但是有什么问题的话勤学好问老师就是另外一种学习形式了,希望我们班的学生都能把英语学的很棒。
孩子没有迟到,但是家长却迟到了十几分钟,还要进来,怎么办?
答:首先要表扬孩子们能够按时来上课,并且表现都很好,每个学生可以得一个一级棒,但是老师在这里要强调一下,我们的孩子能够按时来上课,我们亲爱的家长们更能做到,给孩子们做个榜样,和孩子们一起养成准时、按时的好习惯。
二、家长陪读的操作
家长跟课的操作方案
一、家长跟课目的:
1、利用跟课,加强沟通,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班级建设的积极性,吸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
2、让家长亲身经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感受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家长更进一步了解本专业上课流程;
3、展示教师风采,震撼家长,替我宣传;
4、让家长协助监督我们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家长陪读的时间安排
学期第三次课起至学期末家长会前的中间8次课。
三、家长陪读的形式
1、每节课选几位家长来听课
2、每学期安排一次亲子共读课,所有家长都来听课。
3、两种形式结合在一起用。
(具体形式听从组内统一安排)
四、每节课都跟课的操作方法
1.一节课安排几位家长听,代课老师安排好,要确保每个家长一学期至少听课一次。特别学生(好动、差生)特殊家长(有意见的、有号召力的)要根据情况多安排几次跟课。
2.具体操作流程:
老师根据情况确定陪读家长名单,约3至5名——课尾十分钟时把陪读卡发给家长,如果家长不在,发给学生——家长来陪读——老师宣读陪读须知——放学时填好陪读卡上的反馈意见,交给代课老师——老师仔细阅读陪读卡上内容并改进教学——周二时把陪读卡上交到监理处,监理保存好。每周监理或副主任要组织总结会,解决家长反映的问题。
3.注意事项:
(1)老师在学期初操作家长陪读的时候要尤其注意调度。比如,可以这样说:“孩子们,你们上课表现的太棒了,你想不想让你的爸爸妈妈见识一下你在课上的风采?那……”前几次课家长只要来陪读的,就奖励给学生五张奖花;可以在上课的头一天晚上给家长发一个短信,提醒家长来陪读。目的是给家长养成习惯,只要是养成习惯,以后再让陪读家长接到陪读卡就知道怎么做了。
(2)在课尾的时候给家长发卡时讲清楚如果没办法来要请假,请家长珍惜这次陪读的机会,并给家长讲清楚陪读的意义:首先是显示了对孩子的关注,早发现早解决问题;再者家长陪读有助于了解孩子课上的表现,能及时和老师沟通,促进孩子的进步;能了解我们的教学,有助于回家辅助孩子的学习。但请各位家长不要担心家长陪读会对孩子学习造成什么影响,我们会严格强调陪读纪律,所以请家长放心。
(3)在发陪读卡时一定给家长严格强调,不要迟到,否则谢绝参加。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来,要提前两天给老师发短信请假。
(4)在上课之前,每节课老师都要宣读陪读须知,对家长的纪律进行严格要求,并且说到做到,严禁碍于面子对家长违反纪律不管不问的现象发生,坚持“迁就等于不重视,严格要求才是真爱”的原则。
(5)在上课时老师可有意多关注一下当堂陪读的家长的孩子,但不能太过,不能让家长有老师对人家孩子不管不问的看法。
(6)提前准备好家长座位,保证够用并整洁。
(7)发卡时请提醒家长带记录本和笔。
五、家长跟课须知
1、我校欢迎家长陪读,各班陪读事宜请家长听从任课老师协调。
2、请家长坐到教室规定的陪读区,不要坐在孩子身边。
3、每位学生只允许一位家长陪读。
4、陪读家长必须自带笔记本或笔。
5、请家长注意倾听,做好记录,不可做和听课无关的事情,如打毛衣、看报纸、嚼口香糖、吃东西等。
6、请家长把手机调成振动或关闭,以免手机在课堂上响起。如发生手机在课堂上响起现象,即扣掉学生积分20分,并取消家长以后陪读资格。
7、带小孩的家长不允许陪读,以免影响上课,同龄学生不允许进班陪读。
8、请家长在陪读过程中不要与其他家长交头接耳,以免影响孩子的听课,如发生这种情况,扣掉还自己积分20分,并取消家长以后跟课资格。
9、不准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如确实有急事要处理,出去后下课前不要再进入课堂。
10、迟到的家长不允许再进入课堂,以免影响正常上课。
11、家长陪读时不要在课堂上指责学生,要保持课堂安静。
12、请认真填写陪读卡,在填写时坦诚填写,不要有所顾虑,一切为了孩子,为了我们的共同提高!
13、小博士拥有以上条款的最终解释权。
(哪个老师用哪种跟课方式请教研主任根据老师实际情况而定,但是一个老师最长留一个学期的时间必须家长跟课。
六、亲子共读课的陪读方法
1、时间一般在第六次课为宜。
2、时间分配:前一节半课时讲课,最后要留出半小时的时间讲家长疑难解答。
3、下课前五分钟统一发跟课卡,并填写完毕,上交老师,也可投到老师提前做好的进步箱内。
4、注意事项:
(1)老师一定精心准备好课,监理把好过关课,老师充分准备好课,监理要严格给老师的课把关,直到可以开放为止,否则不能批准开放。通知好全体家长来听。
(2)每个孩子都得提问到,至少提问三次,至少三次表扬和肯定。每次回答后都有适度点评。
(3)最好选择比较活跃的自己最拿手的课让家长来听。
(4)严格强调家长须知。
(5)课堂上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品行的引导和培养。
(6)课间休息时候注意学生的物品摆放等习惯的展示。先要求孩子上厕所,然后一定提醒孩子喝水,让家长看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
(7)提前准备好家长座位,保证够用并整洁。
(8)通知时请要求家长带纸和笔。
注意:跟课卡的设计:上面要有跟课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