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顿环和劈尖属典型的等厚干涉,它们都是由同一光源发出的两束光,分别经过其装置所形成的空气薄膜上、下表面反射后,在上表面相遇产生的干涉现象。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可以测量微小角度、很微小长度、微小直径及检测一些光学元件的球面度、平整度、光洁度等。
一、教学目的
1.观察等厚干涉现象,加深对光的波动性的认识;
2.学会使用测量显微镜;
3.学会用牛顿环测球面曲率半径的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提交符合要求的预习报告;
2.实验操作在三小时内完成,操作正确,数据合格;
3.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牛顿环测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原理和方法,正确使用测量显微镜。
难点:正确使用测量显微镜;调出清晰规范的牛顿环,正确数环数。
四、测量前的讲解、提示及提醒(约15分钟)
这部分内容师生共同完成,教师边讲解边提问。
1.概述实验原理,简要介绍测量显微镜和牛顿环仪。
提问:①测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是什么?
②牛顿环是怎样形成的?
③牛顿环的中心应是暗点还是亮点?
④什么叫空回量?实验中应如何避免空回量?
2.讲解测量内容、程序及注意事项。
3.学生自由提问,老师答疑。
五、指导点及指导要点
1.说明正确调节牛顿环仪的方法,牛顿环应居透镜正中,无畸变且最小。
2.指出钠光灯不能反复开启,从实验开始时打开到实验结束时关闭,中途不得关与开。钠光灯打开后,不能马上使用,应等数分钟,待正常发光后,才能开始调显微镜视场。
3.在钠光灯下调显微镜视场时,应强调让钠黄光均匀地充满整个视场,不能在半明半暗状态下调出牛顿环。
4.调出牛顿环的步骤是:先调目镜看清十字叉丝,再调焦距看清牛顿环图象,注意反复调节目镜和物镜“消视差”。
5.对牛顿环调焦距时,强调镜筒只能从下向上调节,不允许反向调节。
6.在牛顿环清晰可辨的前提下,对m和n应选取远离园心的环来进行测量。
7.显微镜十字叉丝的横线虽不必严格调到每道环的中心,但十字叉丝的交点还是应与牛顿环中心大致相合为宜。
8.十字叉丝的垂线切暗环时,应切在每一条纹的正中内。
9.测量进行时,要重点强调:测微鼓轮只能朝一个方向旋转,并指明调测方法,以防出现较大空回误差。
10.测读数据时,要始终沿着一个方向数环数,不能从两个方向读数;要防止漏数环数。
六、写实验报告提示
1.提醒计算曲率半径时,注意统一单位;
2.熟练运用逐差法处理数据的方法;
3.自己导出R的不确定度传播公式;
4.要求评估测量结果并分析误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