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7:14:39
文档

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信息技术这本书是依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编制的。本书是高中第一册,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网上信息浏览、邮件收发等内容。这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也较少。比较适合高中学生学习。学生特征分析所教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时就学过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对信息技术这本书中的内容也有所了解。所以这门课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现在这个年龄特征,正是好奇心较强的时期,
推荐度:
导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信息技术这本书是依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编制的。本书是高中第一册,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网上信息浏览、邮件收发等内容。这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也较少。比较适合高中学生学习。学生特征分析所教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时就学过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对信息技术这本书中的内容也有所了解。所以这门课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现在这个年龄特征,正是好奇心较强的时期,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这本书是依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编制的。本书是高中第一册,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网上信息浏览、邮件收发等内容。这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也较少。比较适合高中学生学习。

学生特征分析

所教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时就学过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对信息技术这本书中的内容也有所了解。所以这门课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现在这个年龄特征,正是好奇心较强的时期,一种新的技术知识对他们也是一种吸引,学生有兴趣学,也喜欢学。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数制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本节课从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学会使用步步步为营的方法去认识、理解再到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这节课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善于思考,充分利用学生的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实践练习。对于出现的问题教师再给予指导。让学生通过练习发现问题、通过教师讲解及同学之间的讨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来达到知识积累和巩固的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2  培养学生通过实践练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践练习和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三、教学难点

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大家知道,在计算机中可以存放许多数据,那么数据在计算机中以什么样的形式存放的呢?(学生回答)

分析问题:为了简单、可靠起见,在计算机中存放的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存放。(学生讨论)

引入正题:人们输入计算机的十进制数被转换成二进制进行计算,计算后的结果又由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归纳总结)

(二)开始新课

1.数制

定义:数制是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特点:

1)用一组固定的数字表示数值的大小,例如十进制数中的0~9。

2)数制有统一的规则:以N为基数的数制,“逢N进一” 。

2.数制中的权

权表示在一种数制下的数中某一位置上的数字所代表数制的大小。

例如,十进制数215可以表示为:

2×+1×101+5×100

其中102、101、100称为权,每一位数的数字乘以权就是该数的数值。

3.十进制数(Decimal Number)

十进制数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的计数制。组成十进制数的符号有0,1,2,3,4,5,6,7,8,9等共十个符号,我们称这些符号为数码。

  在十进制中,每一位有0~9共十个数码,所以计数的基数为10。超过9就必须用多位数来表示。十进制数的运算遵循加法时:“逢十进一”,减法时:“借一当十”。 

4.二进制数(Binary Number)

只有0和1两个数,运算规则是“逢二进一”。为了与十进制数区别,二进制数用在数字的右下角标记“2”或“B”来表示,例如,(11011)2或(11011)B。

与十进制相似,二进制数也遵循两个规则:

仅有两个不同的数码,即0,1;

进/借位规则为:逢二进一,借一当二。

5.数制转换

1)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方法:除二取余法

例:将十进制数25转换成二进制数。

方法如右图所示,得到的结果为:

(25)10 = (11001)2

2)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例:将(1011)2转换为十进制。

(1011)2=1×23+0×22+1×21+1×20=8+0+2+1=11

所得公式:(R)p=Rn×Pn-1+Rn-1×Pn-2+…+R2×P1+R1×P0

其中n表示整数部分的位数,P表示进制的基数

(三)任务练习:

练习1:(37)10=(   )2

练习2:(11010)2=(   )10

(四)课堂小结

流程:学生小结→教师补充→归纳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其中重、难点部分是理解和掌握二、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五)课后作业 

想一想:(41.25)10 = (     )2

文档

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信息技术这本书是依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编制的。本书是高中第一册,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网上信息浏览、邮件收发等内容。这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也较少。比较适合高中学生学习。学生特征分析所教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时就学过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对信息技术这本书中的内容也有所了解。所以这门课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现在这个年龄特征,正是好奇心较强的时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