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山东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7:14:55
文档

山东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

春季高考语文测试题〔十二〕卷一〔选择题,共50分〕一、〔20分,每题2分〕1.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那个时候,穿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见过南宋北派山水画家夏圭画的一个手卷(juàn)《巴船下峡图》,画的虽是木船,却大得很,船舱是两层楼,篙(gāo)工舵(tuò)师有十几个。那长篙短篙拄在礁(jiāo)石上,巨浪狂扑,船舷(xuán)攲(qí)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惊心动魄。A.B.C.D.2.以下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推荐度:
导读春季高考语文测试题〔十二〕卷一〔选择题,共50分〕一、〔20分,每题2分〕1.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那个时候,穿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见过南宋北派山水画家夏圭画的一个手卷(juàn)《巴船下峡图》,画的虽是木船,却大得很,船舱是两层楼,篙(gāo)工舵(tuò)师有十几个。那长篙短篙拄在礁(jiāo)石上,巨浪狂扑,船舷(xuán)攲(qí)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惊心动魄。A.B.C.D.2.以下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春季高考语文测试题〔十二〕

卷一〔选择题,共50分〕

一、〔20分,每题2分〕

1.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那个时候,穿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见过南宋北派山水画家夏圭画的一个手卷(juàn)《巴船下峡图》,画的虽是木船,却大得很,船舱是两层楼,篙(gāo)工舵(tuò)师有十几个。那长篙短篙拄在礁(jiāo)石上,巨浪狂扑,船舷(xuán) 攲(qí)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惊心动魄。

A.   B.    C.    D. 

2.以下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璘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

B.他很想即可锹住他,拗断他的竹筷,放下他的辫子,并且批他几个嘴巴。

C.它们在花丛中忽上忽下,忽东忽西,拂红穿绿,翩翩起舞,为大自然的春光平添许多景色。

D.在这赤身露体,经受着日晒露淋、风吹雨打的形像面前,又怎能不百感交集、怆然而涕下?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⑴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           、一个风格,互不和谐。

⑵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___       _ ,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

⑶秋蝉的衰弱的          ,更是北国的特产。

⑷母亲早就看出我          中的缺少之处是缺少“闯劲〞。

A.式样 气概 惨声 性格      B.式样 气概 残声 性格

C.形式 气概 惨声 性情      D.形式 气概 残声 性情

4.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

B.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心安得多!

C.我们沉溺于纷繁的数字之中,真实却悄悄离去——纷繁的数字能够复原出一个有声有色的日子吗?

D.“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基罗媲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的X石一样永垂不朽吗?

5.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做事存私心,便不免假公济私,贪污苟且,败坏自己的人格,也败坏社会的利益。

B.节日期间,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C. 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生活着相依为命的祖孙两人。

D. 作者自以为写得出神入化,但从现在看起来,是连新奇气息也没有的。

6.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语文课堂上,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感想能力和创新精神。

B. 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少的,一是勇气缺少,二是谋略不当。

C.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9.从下面材料中提出五个关键词语,恰当的是(      )

从中国最大的煤气开发公司中联煤气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煤矿瓦斯事故是我国煤矿平安的最大威胁之一。仅依据最近 15年的统计,因瓦斯事故而死亡的人数约占煤炭行业工伤事故死亡人数的30%——40%,占重大事故的 70%——80%,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500亿元。 

A.      中联煤气公司      瓦斯      死亡      经济

B.      中联煤气公司      瓦斯      煤矿      事故

C.瓦斯      威胁              煤矿      平安      损失

D.瓦斯      死亡              煤矿      经济      平安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①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替史,

② 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

③ 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你的心情就会如巷尾无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

④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

⑤ 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找旧家。

A.③①④⑤②    B.④①②③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⑤①②③

9.以下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史铁生和王蒙都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荀子和庄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著有自传体长篇小说《成长》;培根是法国哲学家和文学家。

C.“社稷〞指国家。社,谷神。稷,土神。“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D.“宗庙〞是古代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轩辕〞指黄帝,是传闻中我国古代的君王。

10.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A.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首联描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B.颔联描写月夜松林、清泉流动之景。“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好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C.颈联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融的。

D.尾联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情愿留下来。王孙指诗人和他的朋友们,诗人表示情愿和朋友们留在这宁静闲适的山林里过隐居生活。

二、〔18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

《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是“清明节〞之意,二是“清明坊〞之意,三是“清明盛世〞之意。

其中,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XX中学的孔宪易先生。孔宪易先生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依据是当时东京城被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X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细致地考证。他在《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对孔宪易先生的秋景之说持否认态度。其中对扇子的考证叫人折服。《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这是孔宪易先生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确实是用来拂暑驱蝇,但是在北宋这个时期还另有它用。扇子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便面〞这一风俗由来已久。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应酬,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神领会并不责备,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故曰:“以扇遮面,则其两便。〞由此看来“便面〞习俗是不受季节影响的。

周宝珠教授对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政治清明〞一说欣赏有嘉,并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可能性。北宋长期实施的“偃武修文〞的国策,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较唐朝时期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大肆歌颂当朝皇帝的政治清明;《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概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宋徽宗赵佶“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如果称太平盛世未免太露骨,因此“清明上河图〞这五字一语双关,弦外有音。但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正在乞讨的乞丐,官衙门口坐着的懒散的士兵,以及大街上跑着的猪等,这些景象却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指什么含义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依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依据这段文字,由西北向东南是下水,反之是上水。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然而,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依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X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假设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然而,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而应该作为专用名词解释,如果按名词解释“上河〞应该是指御河。

11.文章引用周宝珠教授对扇子的考证,用意最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证明在北宋时期扇子除拂暑驱蝇外,还有其它如题诗作画、扑卖馈赠的用处。

B.否认孔宪易先生对“清明〞解释,“清明〞所绘之景并不肯定是秋景。

C.说明扇子在北宋时期,主要的用途是“便面〞,是一种礼貌之举。

D.是为了佐证史树青先生关于“清明〞是“政治清明〞的说法是正确的。

12.以下说法,不能证明“清明〞是“政治清明〞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北宋长期实施“偃武修文〞国策,经济繁荣,国势兴盛。

B.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极尽歌颂之能事。

C.《清明上河图》展现出的气概和景象,能表达“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

D.《清明上河图》中官衙门口的士兵和大街上跑着的猪等人与物,正表达出一种繁盛景象。

13.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清明坊〞是北宋时期东京城外城东郊区三坊之第一坊。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这个地方的景象。

B.如果“清明〞是“政治清明〞一说成立的话,那么“清明上河图〞这五个字就是一语双关,弦外有音。

C.《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也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逆水行舟〞的解释是其中支持者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说法。

D.文章引用《东京梦华录》记载,是为了证明“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21世纪,社会开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言语,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言语的更新开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假设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法,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一直连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标准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庞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法,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期望表达的一切。几乎到达了无不尽意的地步。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绩就是最好的说明。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累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正确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

14.以下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

B.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言语,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因为它是体匿而性存。

C.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D.学习文文言虽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但是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15.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连续,文言功不可没。

B.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法,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期望表达的一切,到达了无不尽意的地步。

C.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可见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D.信息时代,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民族文化的滋养。

16.依据文意,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言语的更新开展已脱离了其母体。

B.中华大家庭虽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庞大,但是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标准性和凝固性。

C.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D.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累积文言诗文,就可以到达循序渐进,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的目的。

三、〔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张衡字平子,X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沉着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泰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用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朽,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假设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17.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 B.举孝廉不行      举,推举。

   C.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D.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奇特。

18.以下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与现代汉语是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常沉着淡静                 B.举孝廉不行

   C.因以讽谏                   D.公车特征拜郎中

19.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例句:虽才高于世

A.游于三辅                 B.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C.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0.以下推断不符合原文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文段主要介绍了张衡的学业、品行、卓越的文学才能、杰出的政治才能。

B.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C.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文理兼通,根底忠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的学者形象。

D.“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表现了张衡创作、研究的执著专一和严谨的作风。

卷二〔非选择题,共70分〕

四、〔15分〕

21.写出以下文段中空缺的名句。〔任选五句〕〔3分〕

青春是一段燃情的岁月。同学们,你们是否像一样编织过“指点X,             ,              〞的梦想;是否像李白一样拥有“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能否像孔子一样恪守“己所不欲,               〞的处事准则?能否像蔺相如一样拥有“吾所以为此者,④                  〞的宽宏包容?“海阔凭鱼跃,⑤           〞让我们把握成功的机遇,去弹奏生命的乐章!

22.请以“幸福〞开头,依照例句的句式,仿写两句,构成一个排比句。〔3分〕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                        ;幸福是                                 。

23.依据下面提供的内容,拟写一则寻物启事。〔4分〕

五、〔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情愿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她。因为他自己不情愿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情愿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了。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想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呢?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言语的表述像一条流淌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但凡以虚伪为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处,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法,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你读他时,千万别反感。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渐渐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的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应及时对比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漂亮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的人。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快乐,才能读出幸福。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

24.“读人〞的“读〞在文中的语境词义是什么?〔10字以内〕〔3分〕

答:

25.正文中有五组“有的人……你读他时……〞请对这五组中的其它四组内容加以概括。〔4分〕

⑵要理解势利的人;

26.作者在文中说“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来。(4分)

答:

27. 作者说:“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从中你学会了什么处世之道?〔4分〕

四、写作题〔40分〕

28.请以“让我出彩的美好记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文档

山东春季高考语文模拟题

春季高考语文测试题〔十二〕卷一〔选择题,共50分〕一、〔20分,每题2分〕1.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那个时候,穿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见过南宋北派山水画家夏圭画的一个手卷(juàn)《巴船下峡图》,画的虽是木船,却大得很,船舱是两层楼,篙(gāo)工舵(tuò)师有十几个。那长篙短篙拄在礁(jiāo)石上,巨浪狂扑,船舷(xuán)攲(qí)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惊心动魄。A.B.C.D.2.以下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