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备课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7:07:05
文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本次口语交际是以“我的暑假生活”为交际内容。重点是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讲清楚,恰当使用图片和实物。本次习作以《猜猜他是谁》为题目,重点是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去写。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学会积累词句,学习成语,练习感情朗读,创造名字,理解积累古诗《所见》。重点是
推荐度:
导读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本次口语交际是以“我的暑假生活”为交际内容。重点是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讲清楚,恰当使用图片和实物。本次习作以《猜猜他是谁》为题目,重点是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去写。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学会积累词句,学习成语,练习感情朗读,创造名字,理解积累古诗《所见》。重点是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我的暑假生活”为交际内容。重点是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讲清楚,恰当使用图片和实物。

本次习作以《猜猜他是谁》为题目,重点是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去写。

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学会积累词句,学习成语,练习感情朗读,创造名字,理解积累古诗《所见》。重点是积累词句、成语、古诗,会感情朗读。

二、单元重难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2)学习书面表达, 体会习作的乐趣。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 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三、单元课时安排

《大青树下的小学》             2课时

《花的学校》                   2课时 

《不懂就要问》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一                         2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

第二单元  金秋时节(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单元围绕“秋天”为专题组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秋天里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在秋天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本单元《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课文都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本单元还包含“习作”及“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版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34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正确读写“水泥、亮晶晶、图案、排列、规则、迟到、颜料、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默写《山行》。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秋季景色的美好。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描写景色的句子的作用,从中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单元重难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2.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3.体会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4.边读边想象作者是怎样运用自己的语言把秋天的美丽独特描写出来的。

四、课时安排

4.《古诗三首》               3课时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课时

6.《秋天的雨》               2课时

7*.《听听,秋的声音》        1课时

习作                         2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四篇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中外童话,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奇异的幻象;《那一定会很好》的主人公不断产生愿望,恰巧不断地实现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小蟋蟀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一块奶酪》中,蚂蚁队长因为小小的奶酪渣,有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体现阅读铺路、由读到写的理念。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38个生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对文中的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3.能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4.能把《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能体会故事中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三、单元重难点 

1.把握本单元几篇童话的价值取向,既要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又要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 

2.从学生实际出发,对童话特点的认识要把握适度,不拔高。 

四、 课时安排

卖火柴的小女孩         2课时

那一定会很好           2课时

在牛肚子里旅行         2课时

一块奶酪               1课时

习作:我来编童话       3课时

语文园地               1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三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其中《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精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为略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老屋用奉献精神,三次满足了小动物们的要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中的胡萝卜先生不小心长长的胡子为大家做了不少好事;《不会叫的狗》中一只不会叫的狗却因为不会叫差点命丧黄泉。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版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门板、准备、暴风雨、墙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背后蕴藏的道理。

4.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续写故事的能力。

三、单元重难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2.边读边想象童话故事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大意。

3.引导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4.引导学生在故事的基础上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续写故事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课时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课时

不会叫的狗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2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

第五单元 留心观察(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两篇课文和一个“习作”。 课文主要是围绕“观察”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学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搭船的鸟 》描写了小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 金色的草地 》本课作者记叙了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 。  

本次习作例文是《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阅读和分析作者描写小狗、杨梅的方法。重点是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

4.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单元重难点

1.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4.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

四、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 应 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朗读,并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预计用8个课时安排教学。

15 搭船的鸟                    2 课时

16 金色的草地                  2 课时

语文园地五                   2 课时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2 课时

第六单元  祖国河山(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风光”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和《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课文组成。《 古诗三首》分别描写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的自然景观;《 富饶的西沙群岛 》 记叙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海滨小城 》本课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重点是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的场景及其特点 ;《 美丽的小兴安岭 》 写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重点是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学会课文围绕一个意思去写的方法,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

语文园地 是由“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四个栏目组成。

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我国的大好河山,学会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  

3.积累字词,并掌握字词的基本作用,学会分辨字和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与课文、视频、图片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国的大好河山,并积累好词、好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借助我国山水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看图写话能力,激发学生感悟我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神奇 。

2.带领学生品景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

三、单元重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与课文、视频、图片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国的大好河山,并积累好词、好句。  

2.借助我国山水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看图写话能力,激发学生感悟我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神奇 。

3.带领学生品景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

四、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 应 把 握品景悟情这条主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和语言积累能力。

学生以“文、图、想、问、画”为基础,从图文中领悟祖国山水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的喜爱之情。此外,学生通过对一些重点词句的分析,思考科学的意义。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预计用 13个课时安排教学。

17 古诗三首            3课时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2课时

19 海滨小城            2课时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2课时

语文园地六             2课时

习作 这儿真美          2课时

第七单元 大自然的礼物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大自然的声音》讲述的是大自然中风、水、动物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讲述了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和无尽的探索;《父亲、树林和鸟》讲述了父亲知鸟爱鸟的情感;都是与大自然的景、动物相关的。让我们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小动物的可爱,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版块的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注意“奏、聚”的读音,“琴、器、敲”的写法。正确读写词语“茫然、凝神静气、惊愕”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大自然的声音》第2~3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解小鸟、刺猬的生活习性。

4.学会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单元重难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

2.划出重点词语、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如《大自然的声音》中的拟声词,《父亲、树林和鸟》中的叠词,《读不完的大书》中的动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声音的美妙,读出父与子的对话,大自然的奥妙。

4.总结各文章内容,认识大自然的神奇,让学生多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

课时安排

21.大自然的声音              2课时

22.《读不完的大书》          2 课时

23.《父亲、树林和鸟》        2课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5课时

第八单元 美好品质(课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课文中的人,既有名人也有普通儿童,既有古代的史学家也有近现代的家冷静机智的司马光,受到鼓励而变得阳光自信的英子和用掌声鼓励英子的同学们,关爱、呵护儿童的列宁和天真诚实的孩子,对工作极其负责、勇于为献身的白求恩,他们的身上都有美好的品质。其中,《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本套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安排默读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尝试不出声不指读。本单元对默读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即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和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默读时思考句子或段落的意思《掌声》要求默读时思考英子前后变化的原因:《灰雀》要求默读时揣摩人物的心理;《手术台就是阵地》要求默读时思考课题的含义。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默读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安排写一件事,要求把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2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司马光》。

    3.能借助注释理解《司马光》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4.能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转换人称复述故事片段。

5.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三、单元重难点 

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2.能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 课时安排

司马光                   2课时

掌声                     2课时

灰雀                     2课时

手术台就是阵地           1课时

口语交际:请教           1课时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2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

文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本次口语交际是以“我的暑假生活”为交际内容。重点是选择别人感兴趣的内容讲清楚,恰当使用图片和实物。本次习作以《猜猜他是谁》为题目,重点是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去写。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学会积累词句,学习成语,练习感情朗读,创造名字,理解积累古诗《所见》。重点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