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7:05:42
文档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B)B.马斯洛2.心理学属于(C)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A.随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D)D.差别感受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A.适应现象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B)秒钟B.20~40。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B.倒摄干扰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
推荐度:
导读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B)B.马斯洛2.心理学属于(C)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A.随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D)D.差别感受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A.适应现象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B)秒钟B.20~40。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B.倒摄干扰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B.马斯洛

2.心理学属于( C)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B. 20~4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B.倒摄干扰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C.组块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C.小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C.手段—目的分析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B.卡特尔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B.回避失败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B.心境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A.多血质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B) B.人际沟通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B) B.文饰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B)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B.补偿。 

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B ) B.变化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C ) C.具体运算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注意的功能有( ABD)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2.知觉的特性包括( ABCE)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ABCD)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BCD )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AB )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BCD)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ABCDE)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 E.外显性

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ABCDE)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ACD)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ACE )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 

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B.马斯洛   

2.心理学属于( C)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B. 20~4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B.倒摄干扰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B)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B)   B.文饰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B)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B.补偿

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B )   B.变化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C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注意的功能有( ABD)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2.知觉的特性包括( ABCE)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ABCD)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BCD )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AB )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BCD)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 ABCDE)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 E.外显性

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ABCDE)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ACD)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ACE )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E.群体序列研究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  

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二)(2009-06-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起

  D.知识迁移

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这是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交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12.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

13.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1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15.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16.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

1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

 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

18.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 )

A.吸引的人际关系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D.平等的人际关系

19.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

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

20.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

    A.教学测量B.教学测验C.教学评估D.教学检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

  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经 编码 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 认知结构 。

  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 认知 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和 附属的内驱力 。

  6.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 趋向或接近 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7.学生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提高,这是技能的 正迁移 。

  8.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9.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是一种 感性 概括。

  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过了很长时间直到考试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为了学习不被遗忘,在学习后要 及时 复习。

  11.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 积极性与主动性 。

  12.“记忆术”很多,比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一种 编歌诀 的记忆术。

  13.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 发现问题 、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14.当你熟悉塑料袋装东西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想到或发现它在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袋”使用。这种心理现象叫做 功能固着 。

  15.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 有社会价值 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16.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 自律 性。

  17.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 心理状态与过程 。

  18.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与发展 。

  19.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从一名新生成长为一名称职者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关注生存阶段 , 关注情境阶段 和 关注学生阶段 。

  20.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 ;二是教师的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三、简答题: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主要有哪些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于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何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包括四方面的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3.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间记忆的时间各是多少?(1)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2)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3)长时记忆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4.试比较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不同之处(填写在下表空白处)。4.(1)具有展开性.(2)具有观念性.(3)具有内潜性.活动对象 动作的执行 动作的结构

操作技能 具有客观性 具有外显性

心智技能 具有简缩性

  

文档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B)B.马斯洛2.心理学属于(C)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A.随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D)D.差别感受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A.适应现象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B)秒钟B.20~40。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B.倒摄干扰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