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超声测试宜优先采用对测或角测,当被测构件不具备对测或角测条件时,可采用( )平测。
斜测
双面
单面
三面
(2)水泥浆在混凝土中,硬化前和硬化后起( )作用。
胶结
润滑和胶结
填充
润滑和填充
(3)钢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 )降低。
强度
硬度
塑性
刚度
(4)钢筋级别提高,则其( )
屈服点、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下降
屈服点、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下降
屈服点、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提高
屈服点、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提高
(5)细骨料应以同一产地连续进场不超过()为一批作为检验批。
400t
500t
600t
700t
(6)回弹仪测得回弹值的大小代表混凝土:( )
试件表面的硬度
试件里面的硬度
试件表层及里层的质量
试件表层的质量
(7)雷氏夹法测定水泥安定性时,当两个试件的膨胀值之差不大于( )时,认为水泥安定性合格。
2mm
3mm
4mm
5mm
(8)雷氏夹法测定水泥安定性时,当两个试件的膨胀值之差不大于( )时,认为水泥安定性合格。
2mm
3mm
4mm
5mm
(9)水泥浆在混凝土中,硬化前和硬化后起( )作用。
胶结
润滑和胶结
填充
润滑和填充
(10)碳化深度值测量,测点布置时,应在有代表性的测区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 ),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10%
20%
30%
50%
(11)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混凝土拌和生产过程中,砂子、小石子的含水率每( )检测1次。
4 h
8 h
台班
天
(12)碾压混凝土现场仓内质量检验,其中骨料分离情况的检验频率为( )。
每2h一次
每班2次
每天一次
全过程控制
(13)变形缝相对静止状态时止水带的抗绕渗能力决定于( )。
材质的不透水性
材质的回弹力
材质的永久压缩变形
材质的耐水性
(14)水工混凝土要求粗骨料吸水率( )。
≤1.5%
≤2%
≤2.5%
≤3%
(15)水泥胶砂强度检测,单个试件强度值超出平均值( ),剔除。
±5%
±lO%
±15%
(16)根据SL352-2006,混凝土抗冻性试验结束的条件为( )
相对动弹性模量值下降至初始值的60%以下或质量损失率达到5%
抗压强度损失超过25%或质量损失率达到5%
相对动弹性模量值下降至初始值的25%以下或质量损失率达到15%
抗压强度损失超过60%或质量损失率达到15%
(17)关于水灰比对混凝土拌和物特性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水灰比越大,黏聚性越差
水灰比越小,保水性越好
水灰比越大,坍落度越小
(18)水泥矿物组成中,( )保水性最强。
C2S
C3S
C3A
C4AF
(19)现场抽样测定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试件尺寸是( )立方体。
10cm×lOcm×10cm
15cm×15cm×15cm
20cm×20cm x20cm
30cm×30cm×30cm
(20)矿渣粉对混凝土的贡献,不仅取决于它的活性指数,更重要的是它的( )。
碱度
密度
烧失量
粉磨细度
(21)下列不属于普通混凝土用细骨料的质量要求应控制的指标是( )。
颗粒级配
含泥量
强度和坚固性
(22)砂的筛分析试验,是评价其( )的方法。
最大粒径
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
含泥量
松散堆积密度
(23)冷轧带肋钢筋CRB550,牌号中550表示( )
屈服强度
屈服点
抗拉强度
非比例延伸强度
(24)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 ( )。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小于最大水灰比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
大于最大水灰比
(25)下列条件下,混凝土中的钢筋容易发生锈蚀的是( )
混凝土内碱度降低
钢筋表面涂有油膜
干燥环境
高强混凝土
(26)掺抗分散剂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28 d水气强度比应( )。
>60%
>70%
>80%
>90%
(27)泵送混凝土水泥不宜选用( )。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中热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28)碾压混凝土拌和物工作度测定的指标为( )。
坍落度
坍扩度
维勃稠度VB值
VC值
(29)下列不属于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组分的是( )
水泥
细骨料
水分散性或水溶性聚合物
填料
(30)PVC止水带成品的扯断伸长率为( )。
≥250%
≥300%
≥350%
≥400%
(31)随着钢材含碳质量百分数的提高 ( )
强度、硬度、塑性都提高
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强度降低,塑性提高
强度、塑性都降低
(32)人工砂生产细度模数控制较佳范围为( )。
2.0~2.4
2.4~2.8
2.8~3.2
大于3.0
(33)测定混凝土中砂浆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时,试样应( )。
用小锤敲碎,剔除砂粒
敲碎试样,取0.63 mm筛以下的
研磨砂浆至全部通过0.63 mm筛
用水浸泡溶出
(34)混凝土拌和生产中,应定期检验拌和物的均匀性,决定混凝土的( )。
用水量
配合比
最佳拌和时间
含气量
(35)混凝土拌和、养护用水与标准饮用水对比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和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 )。
15min
20min
30min
45min
(36)测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标准试件尺寸是 ( )mm
70.7×70.7×70.7
l00×l00×l00
l5O×l5O×L5o
2O0×2O0×2O0
(37)提高混凝土以下性能( ),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抗裂性。
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
提高混凝土弹性模量
提高混凝土绝热温升
提高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38)下列实验条件中,不会导致混凝土极限拉伸试验结果偏低的是( )
试件成型装料不均匀,骨料集中
拉伸试验时有偏心
加荷速率过慢
采用大尺寸试件
(39)大坝(碾压)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保证率为( )。
60%
70%
80%
90%
(40)大坝混凝土现场质量检验,其中抗冻等级的验收标准为:( )≥设计抗冻等级指标。
60%
70%
80%
90%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不适用于遭受_____等表面,表面损伤的砂浆检测,以及冻结法施工的砂浆在强度回升期阶段的检测。( )
高温
冻害
火灾
化学侵蚀
(2)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
水泥浆的数量
砂率
骨料的种类和性质
水灰比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分别是( )
水灰比
水泥用量
砂率
单位用水量
(4)下列对于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的描述,正确的是( )
在温度为(20±5℃)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两昼夜,然后编号、拆模
将拆模后的试件放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
将拆模后的试件放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饱和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
试件彼此间隔10—20mm,表面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5)下列元素在钢材中哪些是有害成分。( )
氧
锰
磷
硫
(6)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龄期选用( )。
28d
90d
180d
360d
(7)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的特点为( )。
需掺加混凝土水下不分散剂
胶凝材料用量多
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
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0mm
(8)下列4个粉煤灰样品的需水量比检验结果,( )达到I级粉煤灰质量标准。
需水量比为90%
需水量比为94%
需水量比为98%
需水量比为105%
(9)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必要条件为( )。
骨料碱活性
混凝土中足够的碱含量
低温环境
潮湿环境
(10)下列4个粉煤灰样品的需水量比检验结果,哪几个达到l级粉煤灰质量标准?( )
需水量比为90%
需水量比为94%
需水量比为98%
需水量比为102%
(11)下面关于混凝土热学性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试模尺寸不标准
压力机球座不灵活
加载速度大于0.3 MPa/s~0.5 MPa/s
试件的承压面与成型时的顶面相垂直
(12)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龄期宜选择( )。
28d
90d1
80d
1y
(13)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特点为( )。
需掺加混凝土速凝剂
胶凝材料用量比普通混凝土多
砂率比普通混凝土大
骨料粒径比普通混凝土大
(14)混凝土用砂的必检项目有( )。
颗粒级配
含泥量
自然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
海砂中的氯离子含量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主要有工作性、含气量与凝结时间三项
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包括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易密性四种特性
骨料最大粒径越大,在相同用水量情况下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就越小
砂率过大或过小均会使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降低
(16)根据《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碾压混凝士现场仓面质量检测项目中包括( )。
仓面vc值
含气量
压实度
抗压强度
(17)混凝土常规性能的质量检验项目包括( )。
抗压强度
抗渗等级
抗冻等级
轴拉强度
抗冲磨性
(18)泵送混凝土压力泌水率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为( )
1000ml量筒
秒表
压力泌水仪
分析天平
(19)水泥进场检验应包含下列内容( )。
强度
细度
安定性
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
(20)原则上,凡是( )的水,不得用于拌制混凝土。
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凝结
有损混凝土强度增长
降低混凝土耐久性,加快钢筋腐蚀及导致预应力钢筋脆断
污染混凝土表面
3.判断题(每题1分,共40分)
(1)对于坍落度大于70mm的混凝土拌合物成型方法,应采取振动台振实。( )
正确
错误
(2)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80μm方孔筛筛余表示,筛余应不大于10% 。( )
正确
错误
(3)混凝土泵送剂检验用受检混凝土坍落度控制范围为(180±10)mm。( )
正确
错误
(4)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时,贯入深度越深,相应砂浆强度越低。( )
正确
错误
(5)对于坍落度大于70mm的混凝土拌合物成型方法,应采取振动台振实。( )
正确
错误
(6)根据GB175—2007的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390min。
正确
错误
(7)采用粗砂配制混凝土用水量大,水泥用量多,混凝土易开裂。
正确
错误
(8)钢纤维混凝土的砂率和单位用水量都要比普通混凝土低。
正确
错误
(9)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随含气量的增加而降低。
正确
错误
(10)石料的吸水率大,会影响骨料界面和水泥石的黏结强度,同时会降低其抗冻性。
正确
错误
(11)钢筋混凝十结构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是碳化和氯离了含量超标。
正确
错误
(12)混凝土碳化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不断反应,使其碱度不断降低,促使钢筋表面的钝化膜破坏,引起钢筋锈蚀。
正确
错误
(13)采用超声波平测法检测裂缝深度时,当有钢筋穿越裂缝时,发射、接收换能器连线距离钢筋轴线的最短距离不宜小于裂缝深度的5倍,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4倍。
正确
错误
(14)普通减水剂主要有木质素磺酸钙(木钙)、木质素磺酸钙(木钠)、木质素磺酸镁、三乙醇胺。
正确
错误
(15)劈拉试验时,需在试件与压板之间垫上垫条,垫条尺寸和形状对劈拉强度测值无影响。
正确
错误
(16)在探测混凝土表面浅裂缝深度时,常采用平面换能器直角测法。
正确
错误
(17)掺加钢纤维可提高混凝土抗侵蚀耐久性。
正确
错误
(18)钢筋混凝土用水要求氯化物(以Cl-计)含量不大于l 200 mg/L。
正确
错误
(19)热轧带肋钢筋的拉伸试样和弯曲试样都为2根,应由所检批的钢筋中任选1根切取。
正确
错误
(20)砂浆的分层度越大,说明砂浆的流动性越好。
正确
错误
(21)热轧钢筋检验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 t,超过60 t的部分,每增加40 t(或不足40 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正确
错误
(22)混凝土的抗剪强度随法向应力增加而增大。
正确
错误
(23)混凝土抗拉强度有轴托强度和劈扣强度两种,同一种混凝土,两种抗拉强度测值是相同的。
正确
错误
(24)混凝土绝热温升随水泥用量增加而减小。
正确
错误
(25)低碳钢热轧圆盘条Q215的弯心直径为0。
正确
错误
(26)同一种混凝土用标准立方体试件测定的抗压强度比标准圆柱体测定的抗压强度低。
正确
错误
(27)满足国标要求的混凝土被视为质量合格的混凝土。
正确
错误
(28)热轧带肋钢筋的弯曲试验,按规定的弯心直径弯曲90°后钢筋不得产生袋纹。
正确
错误
(29)混凝土徐变试验保持加到试件上的应力不变。
正确
错误
(30)碾压混凝土采用人工砂时,石粉含量不宜超过10%%。
正确
错误
(31)水泥水化速率与温度成反比,温度愈高,凝结硬化愈慢。
正确
错误
(32)钢筋检验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正确
错误
(33)现场碾压混凝土表观密度的测定应在碾压完毕后30min内进行。
正确
错误
(34)针入度反映了石油沥青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针入度值愈小,表明沥青黏度越小。
正确
错误
(35)混凝土坍落度试验中,拌和物分两层装入坍落度筒,每层插捣15次。
正确
错误
(36)在进行钢筋平面反向弯曲试验时,应先进行正向弯曲,然后在同一台设备上进行反向弯曲。( )
正确
错误
(37)测定石料坚固性的溶液常采用饱和氯化钠溶液。
正确
错误
(38)超声回弹综合法需要测量的参数包括回弹值、碳化值和声速值。
正确
错误
(39)铜片止水常用做岩基上水工建筑物温度变形缝和沉降量大的温度-沉降变形缝的接缝止水。
正确
错误
(40)为提高止水带的抗绕渗能力,可以加大止水带翼板的厚度。
正确
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