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学常识
《陈涉世家》节选自《 》,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 ),陈胜( ),故入这部书中的“世家”。这部书作者是( ),字( ),( )(朝代)人,( )家,( )家。
二、注音
阳夏( ) 辍 耕( ) 鸿鹄( ) 闾左( )
適戍( ) 皆次当行( ) 度已失期( ) 数谏( )将兵( ) 陈胜王( ) 罾 ( ) 间令( ) 忿恚( ) 笞 ( ) 宁有( ) 攻蕲( )
铚、酂( )( ) 柘、谯( )( )
社稷( ) 披坚执锐( )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適戍渔阳( ) 2、为天下唱( )
3、将军身被坚执锐( ) 4、固以怪之矣( )
四、重点词语解释
1、辍耕之垄上 2、怅恨久之
3、苟富贵,无相忘 : 4、燕雀:
5、鸿鹄(hú): 6、適(zhé)戍:
7、屯大泽乡: 8、皆次当行:
9、会天大雨: 10、今亡亦死
11、等死 ,死国可乎 : 12、扶苏以数谏故 :
13、楚人怜之: 14、念鬼:
15、陈胜王(wàng): 16、置人所罾鱼腹中:
1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令: 间:
18、卒中往往语:
19、忿(fèn)恚(huì)尉: 20、尉果笞广:
21、并杀两尉: 22、借第令毋斩:
23、徇蕲以东: 24、比至陈 :
25、刑其长吏:
五、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古今义的不同。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亡:古义: 今义: )
(等:古义: 今义: )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之:古义: 今义: )
3、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往往:古义: 今义: )
4、楚人怜之 (怜:古义: 今义: )
5、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或:古义: 今义: )
六、指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词性变化,并解释。
1、大楚兴,陈胜王 ( )
2、天下苦秦久矣 ( )
3、尉果笞广 ( )
4、皆指目陈胜 ( )
5、夜篝火 ( )
6、夜篝火 ( )
7、置人所罾鱼腹中 ( )
8、将军身被坚执锐 ( )
9、忿恚尉 ( )
七、特殊句式
1、陈胜者,阳城人也 ( )
2、此教我先威众耳 ( )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
4、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 )
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
6、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
八、一词多义
1、会 会天大雨 (会: )
皆来会计事 (会: )
2、数 扶苏以数谏故 (数: )
数言欲亡 (数: )
3、故 扶苏以数谏故 (故: )
广故数言欲亡 (故: )
4、将 上使外将兵 (将: )
项燕为楚将 (将: )
5、然 吴广以为然 (然: )
然足下卜之鬼乎 (然: )
6、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书: )
得鱼腹中书 (书: )
7、之 辍耕之垄上 (之: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之: )
怅恨久之 (之: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之: )
二世杀之 (之: )
8、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次: )
9、以 扶苏以数谏故 (以: )
或以为死 (以: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以: )
以激怒其众 (以: )
八、理解性默写
1、体现陈涉对自己命运不满的句子是( )
2、表明陈涉年轻时就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3、陈胜、吴广的直接原因(导火线)是( )
4、陈胜、吴广的根本原因是( )
5、陈胜、吴广的策略是:(
)
6、( )一句表现了陈胜敢于挑战封建正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
十、重点语句翻译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5、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6、苟富贵,无相忘。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8、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9、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0、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1、将军身被坚执锐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唐雎( ) 2,韩傀( ) 3,免冠徒跣( )( )4, 以头抢地( ) 5, 彗星袭月( ) 6,天下缟素( )7, 寡人谕矣( )
二,解释下边各组介词的意义.
1,受地于先王______ 2,仓鹰击于殿上______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_
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 5,以头抢地尔______
三,翻译下列句子.
①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长跪而谢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否,非若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不错意也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2.仓鹰击于殿上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分析.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1.解释加点的词: 故不错意也__________________ 轻寡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
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 请广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译文正确的一项.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A.以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放在心里. B.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C.认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注意他. D.拿安陵君当作忠厚的人,这是不打他主意的缘故.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
A.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请求安陵君扩大我的国土. B.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给安陵君扩大领土.
C.现在我拿十倍的土地,请求安陵君扩大影响. D.现在我认为十倍大的土地,可以请求扩大安陵君的领土.
3.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