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诗歌鉴赏之咏物言志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7:05:57
文档

诗歌鉴赏之咏物言志诗

台州中学古诗复习(一)咏物言志诗一、知识梳理:(一)概述:诗歌形象即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一般分三类:一是人物形象,既可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也可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二是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三是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
推荐度:
导读台州中学古诗复习(一)咏物言志诗一、知识梳理:(一)概述:诗歌形象即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一般分三类:一是人物形象,既可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也可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二是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三是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
                 台州中学古诗复习(一)咏物言志诗

一、知识梳理:

(一)概述:

诗歌形象即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一般分三类:一是人物形象,既可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也可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二是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三是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大自然中的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的描绘或欣赏,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的诗歌。这类诗有的以物喻人,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如曹邺的《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也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用大老鼠来比喻、讽刺剥削者。有的托物言志、咏物抒怀,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是用象征、比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的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如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了作者追求清廉正直,不为浊世之风污染的高尚情操。有的描摹情态,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如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中海棠就是诗人本人,其爱花、惜花之情极为深切,可感触到诗人豁达洒脱的胸襟。

(二)咏物诗常见物象:

1.蝉:悲凉或品行的高洁。                   2.梅花:代表高洁人格。

3.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4. 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5.菊花:傲霜之花,隐逸、高洁、脱俗。       6.莲花:代表高洁、雅致、宁静等。

7.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     8.水仙:玉洁冰清,高贵清雅。

9.凤凰:品行高洁,志向远大。               10.兰花:高洁、君子之德

11.东风:旷达、欢愉、希望。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12.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为隐者所爱,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

(三)常见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 爱恨情长的形象。

(四)咏物诗常见主题:

1.抒写自己清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情。2.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情。        4.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性,抒发孤芳自赏,不慕权贵的情感。

5.思念故乡,表达自己凄苦孤寂之情;6.人生不得意、无人理解的哀伤之情。

7.寄托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五)咏物诗常见手法:

整体上说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如虞世南的《蝉》(2002年京皖卷)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明品格高洁的人不需任何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通过餐风饮露的秋蝉形象,表达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心情,也流露了“飞难进”而欲飞、“响易沉”而仍欲响的不甘沉沦的奋进精神。李商隐的《咏蝉》中“本已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展示了一个怀才不遇、生活清贫的正直文人形象,谴责了当时整个政治集团。三位诗人均借咏蝉比兴,寄托个人不同身世遭遇。

局部有象征、拟人、比喻、对比、衬托、双关等。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的心愿和高洁磊落的襟怀。南宋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以凌寒傲霜的菊花象征自己坚毅不屈的爱国情怀。

(六)咏物诗常见语言(风格):生动形象、凝练简明、含蓄委婉

(七)咏物诗技巧指导:

1、分析思路:

     咏物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物喻人、形神兼似的咏物诗,如陈维崧的《醉落魄·咏鹰》(07年安徽卷);另一类是描摹形象、只求形似的咏物诗,如骆宾王的《咏鹅》。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3、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形、声、色、神);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由物到人,由实到虚,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情感、理想、情趣、品性、爱好、愿望等)。

二、真题选析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 梅  

                                      唐·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09天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2011年山东卷)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做5-3P174(2012浙江卷、2014重庆卷)

例4: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总结]

①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②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③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④要知人论世,调动阅读积累,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答案格式]

(1)什么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例5:下面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箓,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解读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做5-3P176(2012江苏卷)

三、课后演练

(一)阅读下面一支元曲,完成两个小题。

〔双调〕清江引·咏梅 

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①,泄漏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②,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注释〕 ①破蕊:开花。蕊:这里指花蕾。 ②偏宜:偏偏喜欢。交:交结,交朋友。

1.这首散曲中的“梅花”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借梅花要表达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曲子采用了什么手法?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

秋海棠

清·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1.这首诗抓住了秋海棠的什么特点来写,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三小题

咏笼莺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释】①金衣客:即黄莺,亦称黄鸟、黄鹂。②栖栖(xīxī):奔忙不定,忙碌不安的样子。翠幕:绿色的纱帐,借指富贵之家。③缄恨:衔恨。雕笼:指雕刻精致的鸟笼。

1.诗中的“笼莺”是怎样一个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终生不得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5-3P195(2014宁波二模)(2014温州二测)、P198(2014杭州二中第二次月考)

                                                                        拟题人:陈佳     

文档

诗歌鉴赏之咏物言志诗

台州中学古诗复习(一)咏物言志诗一、知识梳理:(一)概述:诗歌形象即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一般分三类:一是人物形象,既可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也可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二是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三是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