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编制人:陈利利
修改审订人:
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李虹
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
编制(修订)时间:2016年3月25日
教务处审查:黄克彬
主管校长批准:郭少东
审批时间:2016年6月10日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编印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用年级:2016级修订时间:2016年3月)
一、专业名称及码
(一)专业名称:老年服务与管理
(二)码:690301
二、学制与招生对象
(一)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招生对象:1.普通高中毕业。
2.中职毕业。
(三)招生方式:统一招生、单独招生
三、培养目标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编制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坚持以德树人,把德育融入到教学全过程。要坚决贯彻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按照“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现代高职教育办学要求。
(二)总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崇高价值追求、富有社会责任感,面向各级民政部门、老年机构、老年事业产业单位、老年社会团体领域第一线的,从事老年事业管理、老年产业经营、老年社团活动、老年大学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具备老年事业与产业经营管理、老年心理分析与咨询、老年营养分析与调理、老年生活规划的开发与设计,以及老年文艺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老年产业创业等多方面的能力,能胜任一线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具体从业岗位
1.老年护理2.老年营养膳食与搭配
3.老年康复保健
4.老年心理咨询
5.老年活动策划
6.社会工作
7.老年机构经营与管理
(四)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马列主义理论、就业、应用文写作、英语、数学等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包括创新能力、社交礼仪、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老年学概论、管理学基础、基础医学、老年心理学、护理学人际沟通与交流、老年法规等。
(4)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包括老年人康复与训练、老年疾病预防与照护、营养与饮食保健、老年经济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等。
2.能力要求
(1)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老年人生活护理能力
老年人心理护理能力
老年人疾病照护能力
老年人休闲活动组织与策划能力
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能力老年康复保健
(2)方法能力培养目标
具有较好的对新知识和新能力学习的能力
具有较好的制定工作计划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较好的合理性、逻辑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能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具有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3)社会能力培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开拓创新能力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较强的开拓发展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开发、教学实施与考核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研室通过实地走访和网络调研,收集了大量岗位调查表,通过对调查结果整理和分析,形成如下岗位分析表,全面反映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岗位要求。
(一)职业岗位能力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面向各级民政部门、老年机构、老年事业产业单位、老年社会团体领域等就业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老年事业管理、老年产业经营、老年社团活动、老年大学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具备老年事业与产业经营管理、老年心理分析与咨询、老年营养分析与调理、老年生活规划的开发与设计,以及老年文艺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老年产业创业等多方面的能力,能胜任一线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职业岗位分析见表4-1,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见表4-2。
表4-2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
(二)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计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企业与市场需求,结构设计合理,数量合适,实践课程占总学时的50%以上,符合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表4-3老年服务与管理课程体系结构
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全部课程的学期安排如表4-4
课程学期安排表4-4
(三)立足真实任务,组织工学交替(全程工学交替以保障教学实施效果)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和执行过程,体现的全程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主要实现方法为:第一学期寒假增加“行业调研”环节;第二学期暑假增加“专业体验实习”;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的16周及假期,安排8个月左右的校外“企业顶岗实习”;形成“校内学习—校外实习”反复交替的局面,实现全程“工学交替”。
(四)增设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多种途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搭建由专业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以及专业性讲座组成的课程平台。专业性课程及讲座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与所学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挖掘本专业应有的创新性、创造性教育内容的同时,融入或渗透有关创业教育的理念,培养和丰富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知识,以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提高其创业技能。
通过课堂的实训教学、课外的活动指导以及社会实习实践,综合指导、支撑创新创业操作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服务和帮助。
五、教学计划进度表
5-1课程类别与学分结构总表
5-3通识技能课程设置表
5-4素质拓展课活动类程设置表
5-5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必修课教学进程表
表5-6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选修课程设置表
5-7现代服务类专业群公共课设置表
5-8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行总表
六、毕业标准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审查时,要求同时达到以下条件:
(一)必须在学院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取得的公共必修课学分达到27学分;通识技能课程到达6学分;素质拓展活动课达到15学分;专业必修课86学分及以上;经管类专业群共修课11学分及以上;专业选修课不低于11学分;(二)取得的总学分达到156学分及以上;
(三)所有纪律处分影响期已经解除;
(四)通过重庆市或国家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英语等级B级及以上,获得至少一个职业资格(专业技能)认证证书。
满足以上条件者,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
七、指导委员会名单
主任:杨春林(高级护理,铜梁县福利院护理部主任)
副主任:贺大延(教授,重庆传媒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员:徐韵(铜梁县农委副主任)
袁驰(铜梁县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钱朝富(铜梁县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八、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老年心理咨询:老年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成年以后增龄老化过程的心理活动变化、特点、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老年期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又称老化心理学,它也是新兴的老年学的组成部分。由于人的心理活动以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功能为基础,并受社会的制约,所以老年心理学涉及生物的和社会的两方面的内容。老年心理健康咨询研究范围包括人的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以及智力、性格、社会适应等心理特点因年老而引起的变化。
2.老年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是把关于老化和老年专门的护理知识和临床普通科护理学知识综合运用于老年护理的专业领域,进而研究老年人群健康的问题特殊性的学科。老年护理学研究的重点在于从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生理、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探讨用护理手段或措施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
3.社区护理: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服务。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
4.老年机构经营与管理:介绍了我国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性质、特点、类型、服务内容、护理等级和出入院程序,养老机构建设、护理管理、财务管理、医疗及膳食服务管理、质量管理、经营管理、信息化管理以及意外伤害事件防范与矛盾纠纷处理等内容,同时渗入了大量真实案例、管理表格、相关法规和管理经验。
5.老年康复与训练: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站起训练、步行训练及过有规律、有意义的生活等方法,但并非仅仅如此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时还需要进行专门的康复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足可以通过指导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功能,使其日常生活变得愉快,对防止老年人的卧床不起以及使卧床之后的护理变得轻松,这都是十分有效的。
6.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全球和我国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认识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类型、工作范围及指导原则、基本理论、老年社会工作内容、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等,为做好老年社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研究老年活动的分类及作用,阐述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的伦理和实务原则,有利于宣传老年活动理念,倡导全社会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从而形成社会关爱老年人、老年人关爱自身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模式。
7.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详细阐述了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侧重解决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并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生活方面进行健康指导,在内容上努力做到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启发性、适用性.反映当今老年护理的新进展。在教材的编写中,坚持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为原则,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