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二升三阅读理解(共计6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7:05:08
文档

二升三阅读理解(共计6周)

第一周7月3日阅读理解从前,有两个将军,他们一起去买盾牌。做盾牌的人拿起一个盾牌给他们看。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看了说:“这个金盾牌很好!”站在右边的将军说:“你错了,这是个银盾牌。”这两个将军就这样争论起来。做盾牌的人说:“你们都错了。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怎么能不错呢?”1、短文共有______句,用“——”把第6句画出来。2、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认为是______盾牌,而站在右边的认为是______盾牌,他们都______了。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
推荐度:
导读第一周7月3日阅读理解从前,有两个将军,他们一起去买盾牌。做盾牌的人拿起一个盾牌给他们看。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看了说:“这个金盾牌很好!”站在右边的将军说:“你错了,这是个银盾牌。”这两个将军就这样争论起来。做盾牌的人说:“你们都错了。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怎么能不错呢?”1、短文共有______句,用“——”把第6句画出来。2、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认为是______盾牌,而站在右边的认为是______盾牌,他们都______了。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
第一周

7月3日阅读理解

从前,有两个将军,他们一起去买盾牌。做盾牌的人拿起一个盾牌给他们看。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看了说:“这个金盾牌很好!”站在右边的将军说:“你错了,这是个银盾牌。”这两个将军就这样争论起来。做盾牌的人说:“你们都错了。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怎么能不错呢?”

1、短文共有______句,用“——”把第6句画出来。

2、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认为是______盾牌,而站在右边的认为是______盾牌,他们都______了。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月4日阅读理解

塑料袋的自述

我是一个被人丢弃的塑料袋,在空中已经飞了好多天了。

我漫无目的地飘呀飘,时而东时而西,时而高时而低。突然,我在一个高坎上被绊了一下。哦,原来是个又脏又破的塑料饭盒。

“喂!饭盒小弟,你怎么呆在这儿呢?”我问。

“唉,昨天中午,一个小青年到饭店买吃的,我高兴地装满了饭菜。谁知,他扒了几口,嫌味道不好,就把我扔到这儿了。这不,风伯伯正准备送我启程哩。”风儿把塑料盒刮到了高坎下边。

几天的奔跑,我实在是筋疲力尽,正当我有力无气地飘落在地上时,突然听到了伤心的抽泣声,侧耳细听,原来是土壤姐姐。

土壤姐姐   你怎么了   我问

土壤姐姐看了我一眼   说    都怪你

我莫名其妙,不知道怎么得罪了土壤姐姐。

土壤姐姐伤心地说:“你们塑料家族的姐妹们,一年又一年,湿而不腐,干也不烂,我的身体都让你们给弄坏了。”说完,又呜呜地哭了。

听了土壤姐姐的哭诉,我也挺伤心:这能怪我们塑料家族吗?

1、拼一拼,写一写。

 jīn  pí  lì  jìn      yǒu  qì  wú  lì     mò míng  qí miào      chōu   qì

 (             )   (                )  (                 )   (          ) 

2、请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⑴土壤姐姐    你怎么了   我问             

⑵土壤姐姐看了我一眼   说    都怪你

3、土壤姐姐哭泣的原因是                                 。

4、听了土壤姐姐的哭诉,塑料袋挺伤心。这能简单地怪塑料家族吗?你觉得应该怪谁呢?

                                                                                             

7月5日阅读理解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不知不觉地来到我身旁。

    春天在树枝上。嫩芽悄悄地钻出来,把枝条打扮得绿油油的。

    春天在花园里。花开了,有红的、粉的、金黄的……五彩缤纷,真美丽啊!最吸引人的是蝴蝶花,像一群展开翅膀的花蝴蝶,在翩翩起舞。

    春天在辽阔的田野里  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植的蚕豆和油菜  已经开出白色和金色的小花  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春天到了,祖国处处是春天,我爱祖国的春天。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请给第四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扮——______      偷偷——______      五颜六色——______

3、“蝴蝶花像一群展开翅膀的花蝴蝶,在翩翩起舞”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1)蝴蝶花会翩翩起舞。

2)蝴蝶花开了,在春风中不停地摆动。

3)蝴蝶花很美。

7月6日阅读理解

爱因斯坦在桥上

    一天,下着蒙蒙细雨,一辆小汽车向爱因斯坦的家开去。开车的是爱因斯坦的一位朋友,他要去探望爱因斯坦。

忽然,他看见爱因斯坦独自在一座桥上走来走去,边走边自言自语,还不时地在纸上写着什么。那位朋友走上去问:“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有个学生约我在这儿见面,他还没来。”爱因斯坦笑着回答,并没有责怪那个学生的意思。

那位朋友听了爱因斯坦的话,对迟到的学生很不满。他说:“这不是浪费您的宝贵时间吗?”

“不,”爱因斯坦扬了扬手中被雨淋湿的纸片,说:“没有浪费时间。你看,我在等他的时候,已经解了一道题。”

爱因斯坦这位著名的科学家,是多么善于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啊!

1、填一填,看谁想出来的多。

  例:(走)来(走)去    

(  )来(  )去  (  )来(  )去  (  )来(  )去

2、根据要求写词语。

  探望的近义词:(     )     浪费的反义词:(     )

3、爱因斯坦到桥上来是做什么的?(  )

  A.等学生      B.解一道题      C.散步

4、读完短文,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月7日阅读理解

五  花  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 

1、  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3、    有“——”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第二周

7月10日阅读理解

三个和尚(shàng)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

2、第一自然段是按        的顺序写的。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            、            、                。

3、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4、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是因为:                                       。

7月11日阅读理解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  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2、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       )  争论(        )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小白鸽说:                       (2)小燕子说:                         

(3)麻雀说:                         (4)小黄莺说:                         

4、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

                                                                     

 5、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                                              。

7月12日阅读理解

上课

    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  根据意思填词语。

(1)、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                      )

(2)、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

2、选择答案。

(1)、“笑眯眯”是对老师(       )的描写。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里

(2)、文中作者把老师比做(     ),把自己比做(     )。

  A、园丁     B、红烛     C、花朵      D、小树苗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

  A、比喻句          B、拟人句          C、排比句

3、请把你喜欢的句子用“  ——”在文中画出来。

7月13日阅读理解

苦练---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防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副精神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娄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用“——”画出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

2、最后一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用“——”画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

      (       )     (      )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高亢——(            )     豪华——(    )

  分散——(    )  镇静——(    )

5、这篇文章是按            顺序写的。

6、这篇短文赞扬了(    )。

A、贝多芬会想办法,用冷水浸发烫的手指。

B、贝多芬会弹钢琴,琴声十分优美。

C、贝多芬顽强的毅力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7月14日阅读理解

月迹

    我们看时,那竹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子,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去寻月吧。”

1、在短文中找出反义词写下来。 

高兴——(          )     盈——(           )

2、这段话主要写了穿衣镜里月亮(         )的变化,请你用“~~~~”准确地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3、看着穿衣镜里的月亮,大家的表现怎样呢?请你用“——”准确地划出来。

第三周

7月17日阅读理解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个美丽的大花坛。

1、  这是一段写小兴安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2、  这一段共有________句话。先写_________________,接着描绘_________________,然后描写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一段话有二个比喻句。一句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另一句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7月19日阅读理解

葡萄沟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一节共有____句话。 

2.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描写了葡萄的颜色。

3.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括号里用√表示。

   (1)葡萄种的地方。(   ) 

   (2)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 

   (3)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

第四周

7月24日阅读理解

我们要靠自己

小蜗牛有一天问它的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真是累死了。”

“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支撑,只能爬,爬又爬不快。”妈妈说。

“毛虫姐姐没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它却不用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

“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它。”

“可是蚯蚓弟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更不会变,它为什么不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

“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它。”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也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所以我们有壳啊!”蜗牛妈妈安慰它说:“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1、查字典,填一填。

 “蜗”,部首是    ,第八画是   ,共   画,组词     。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⑴毛虫姐姐为什么不用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

                                                     

 ⑵蚯蚓弟弟为什么也不用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

                                               

3、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7月26日阅读理解

太阳的样子

从前有个盲人,有一天问他的邻居:“请您告诉我,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邻居正好手里拿着一个铜盘,就对盲人说:“太阳是圆圆的,形状就像这个铜盘子。”

过了几天,盲人正在路上走,突然听见“当当”的响声,就兴奋地大声说:“太阳的声音!这是太阳!我听到太阳的声音啦!”路上的行人被他弄得莫名其妙,便告诉他说:“这是敲钟的声音,太阳没有声音。”盲人拉住路人的衣服,追问太阳的样子。这个路人说:“太阳有明亮的光芒,像这支蜡烛一样会发光,你摸一摸,这就是蜡烛。”行人拿出一根蜡烛,让盲人摸了摸,盲人点点头说:“我明白了,原来太阳是这样的!”

过了不久,盲人在家里摸到了一支竹笛子,它的形状像蜡烛。于是,盲人惊奇地嚷起来:“我摸到太阳了,我的家里有一个太阳!”邻居们听见便跑来看,原来是一支竹笛子,大家都哄堂大笑起来。

1、选一选。

⑴盲人想知道的事情是    (      )

A.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B.太阳有多大? C.太阳会发出声音吗?

⑵盲人听到“当当”的响声,为什么很兴奋?  (   )

   A.他以为这是敲锣的声音 B.他以为这是敲铜盘子的声音   

   C.他以为这是太阳的声音      

⑶盲人摸了摸蜡烛说:“我明白了,原来太阳是这样的!”盲人认为太阳的样子    (   )

A.像蜡烛这样又细又长  B.像蜡烛一样会发光 C.像蜡烛一样会发热

2、盲人为什么把敲钟声当成太阳的声音,把笛子当成太阳?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第五周

7月31日阅读理解

乌龟与水井

  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步,路过一口水井,想到井边喝水。水井提醒乌龟说喂 伙计 请离得远一点 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

  乌笑着说:“什么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水井。”

  水井对乌龟说:“我这儿的环境与那儿不同。”

  “什么相同不相同,还不都是水,我下去给你看看。”说着,乌龟“扑通”一声跳下了井。

  乌龟跳到了井里,一会儿就明白过来,他再也无法爬上来了。

1.给文章第一小节加上标点符号。

2.这篇短文共有(   )小节。

3.“我这儿的环境与那儿不同。”这句话中,“这儿”指 ___________,“那儿”指___________ 。

4. 这则寓言的意思是:(用√表示)

(1)水井能关心帮助乌龟。 (  )

(2)不区别情况,不听人劝告,是没有好结果的。 (  )

(3)骄傲自大是不对的。 (  )

8月2日阅读理解

齐白石爷爷

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zhà)蜢(měng)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在地上画画。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yuè )时双腿的动作为止。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 )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著名——                   喜欢——                 仿佛——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昏暗——                   仔细——                 成功——

3.在“舒服”一词中“舒”是哪种意思,请选好在(  )里打“√”。

(1)伸展、宽解。(  ) (2)缓解、从容。(  )

4.仿照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越……越……”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齐白石爷爷画画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来。

第六周

8月7日阅读理解

第一个大苹果

  小熊家的苹果熟了,他请来了小伙伴一起品尝。小熊从树上摘下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谁先吃呢?

  小鹿说:“我给苹果树浇水,施过肥。这个大苹果给我吃吧。”

  小猴说:“冬天,我给果树穿过厚厚的稻草衣。这个大苹果给我吃吧。”

  小猫说:“果子闹虫子的时候,我喷洒过药水,把虫子全杀死了。这个大苹果就给我吃吧。”

  怎么办呢?小熊眼珠一转,把苹果切成了六块,挑了两块最大的递给了爸爸、妈妈。

  哦!小伙伴们明白了:吃东西要先想到长辈,大家分享快乐才是最幸福的。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⑴春天,(       )经常给果树(   )水、(  )肥。

  ⑵果树生病了,(        )给果树(      )药水杀虫。

  ⑶秋天(        )爬上果树轻轻地(   )下一个大苹果。

  ⑷冬天,(        )给果树(  )上厚厚的棉衣。

2.请照样子写出表示动作的词,看谁写得多。

摘、穿、浇

                                                                     

3.小伙伴们明白了什么,请用“_____”在文中划出来。

4.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我喜欢             ,因为                                        

   8月9日阅读理解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 

    A 面对,面临  B 靠近,挨近  C 到来,来临  D 照着,根据  

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

    A 梅花艳丽俊秀。      B 公鸡画得生动别致。  

    C 想临摹《梅鸡图》。   D 《梅鸡图》太有味道。  

3、“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     )

    A 酸甜苦辣等味   B 香、臭等味   C 画的意境   D 意思  

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

    A 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 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 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

    D 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文档

二升三阅读理解(共计6周)

第一周7月3日阅读理解从前,有两个将军,他们一起去买盾牌。做盾牌的人拿起一个盾牌给他们看。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看了说:“这个金盾牌很好!”站在右边的将军说:“你错了,这是个银盾牌。”这两个将军就这样争论起来。做盾牌的人说:“你们都错了。这个盾牌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你们只看一面,怎么能不错呢?”1、短文共有______句,用“——”把第6句画出来。2、站在盾牌左边的将军认为是______盾牌,而站在右边的认为是______盾牌,他们都______了。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