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分析我国税收增长的影响因素
学校: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析我国税收增长的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是在参考了多个关于影响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自1990年至2010年的税收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选取的自变量有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得出结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和零售商品物价水平三者均对我国税收收入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支出 零售商品物价水平 税收 计量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有多种多样,如税收、发行货币、发行国债、收费、罚没等等,而税收则由征收,取自于民、用之于民。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经济决定税收,而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这是税收与经济的一般原理。这几年来,中国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甚至“超速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科学地对税收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和预测分析非常重要,对研究我国税收增长规律,制定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1978-2010年的33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从35.2亿元增长到401202亿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财政收支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地方的税收收入1978年为519.28亿元,到2008年已增长到73210.79亿元,31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6.76%。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研究影响中国税收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和地方税收收入的增长规律,以及预测中国税收未来的增长趋势,我们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有很多,但据分析主要的因素可能有:①从宏观经济看,经济整体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本源泉,而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②公共财政的需求,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完善等都对公共财政提出要求,因此对预算支出所表现的公共财政的需求对当年的税收收入可能会有一定影响。③物价水平。我国的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以现行价格计算的GDP等指标和经营者的收入水平都与物价水平有关。为了全面反映中国税收增长的全貌,我们选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各项税收”(即税收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反映税收的增长;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作为经济整体增长水平的代表;选择“财政支出”作为公共财政需求的代表;选择“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物价水平的代表。另外,由于财税的改革难以量化,而且从数据上看,1985年以后财税改革对税收增长影响不是很大,在此暂不考虑税制改革对税收增长的影响
二、模型设定
变量选取
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提高我国税收收入的影响大小,选择能反映我们税收变动情况的“各项税收收入”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择能影响税收收入的“国内生产总值(用X1表示)”、“财政支出(用X2表示)”和“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用X3表示)”为解释变量。表1为由《中国统计年鉴》得到的1988—2007年的有关数据。
表1 税收收入模型的时间序列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三)模型数学形式的确定
为分析为被解释变量各项税收收入(Y)和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X1)、财政支出(X2)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3)的关系,作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散点图和图4所示的线性图。
图 1
图2
图3
图 4
(四)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
从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各项税收收入(Y)和国内生产总值(X1)、财政支出(X2) 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3)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又由图4看出Y、X1、X2都是逐年增长的,但是增长速率有所变动,而X3在多数年呈现出水平波动,说明变量间不一定是线性关系。为分析各项税收收入(Y)随国内生产总值(X1)、财政支出(X2)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3)变动的数量的规律性,可以初步建立如下三元对数回归模型:
lnY= β0+ β1 lnX1+ β2 lnX2 + β3 X3 + ui
(五)确定参数估计值范围
由经济常识知,因为国内生产总值(X1)、财政支出(X2)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3)的增加均会带动税收收入的增加,所以国内生产总值(X1)、财政支出(X2)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3)与税收收入应为正相关的关系,所以可估计0<β1<1 ,0<β2<1, 0<β3<1。
三、参数估计
利用Eviews软件,做lnY对lnX1、lnX2、X3的回归,回归结果如下(表2)
根据表中数据,模型设计的结果为:
ln^Y=-0.665966 + 0.096295lnX1 + 0.905720 lnX2 + 0.003001 X3
(0.2987) (0.081481) (0.069111) (0.001670)
t=(-2.246192) (1.181815) (13.10531) (1.797007)
R2=0.998718 —R2=0.998477 DW=1.0971 F=4153.693 n=20
四、模型检验及修正
(一)经济意义检验
所估计的参数^β1 =0.096295,^β2 = 0.905720,^β3=0.003001,且0<^β1<1 , 0<^β2<1 , 0<^β3<1 ,符合变量参数中确定的参数范围。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平均来说税收收入会增加0.096295%;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财政支出每增长1%,平均来说税收收入会增加0.905720%;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平均来说税收收入会增加0.003001%。这里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
(二)统计意义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R2检验)
可绝系数R2=0.998718,—R2=0.998477,这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很好,即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X1)”、“财政支出(X2)”和“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3)”对被解释变量“各项税收收入(Y)”的绝大部分差异作了解释。
2、F检验
针对H0:β1=β2=β 3 =0,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3和n-k=16的临界值Fα(3,16)=3.24,由表2中得到F=4153.693>Fα(3,17)=3.24,应拒绝原假设H0:β1=β2=β 3 =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列入模型的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X1)”、“财政支出(X2)”和“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3)”联合起来确实对被解释变量“各项税收收入(Y)”有显著影响。
3、t检验
分别针对H0:βj=0(j=0,1,2,3),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的自由度为n-k=16的临界值tα/2(n-k)=2.120。由表2中的数据可得,与^β0、^β1、^β2、^β3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2.246192、 1.181815、 13.10531、 1.797007,其绝对值不全大于tα/2(n-k)=2.120,这说明在显著水平α=0.05下,只有^β2、能拒绝H0:βj=0,也就是说,当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各个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X1)”、“财政支出(X2)”和“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3)”分别对被解释变量“各项税收收入(Y)”不全都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多重共线性或自相关性的影响。
(三)计量经济意义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
让lnY分别对lnX1、lnX2、X3做回归。
将lnY与lnX1做回归得到结果如表3:
表 3
将lnY与lnX2做回归得到结果如表4:
将lnY与X3做回归得到结果如表5:
表 5
将lnY与lnX1、lnX2做回归得到下表6:
表 6
由表3、表4和表5可知,lnY与lnX1 、lnX2的组合为最优方程,但是lnY与X3拟合度R-squared=0.155322并不是很高,远小于lnY分别与lnX1 、lnX2回归后得出的R-squared,但是由表2知引入X3后R-squared变为0.998352这说明引入X3这个解释变量对整体模型有改善作用。又由表7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解释变量lnX1 、lnX2、X3相关系数不高,可认为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所以可保留原来的方程,即
ln^Y=-0.665966 + 0.096295lnX1 + 0.905720 lnX2 + 0.003001 X3
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亿美元,财政支出每增加1亿美元,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没上升1%,平均说来税收收入将分别增加0.096295亿美元、0.905720亿美元和0.003001亿美元。
2、自相关检验
DW检验
由表2可得Durbin-Watson stat=1.0971。
对样本量为20、三个解释变量的模型、5%显著水平,查DW统计表可知,dL=0.998,dU=1.676,模型中dL<DW<du,显然该模型中相关性模型无法得出结论,所以假设模型没有自相关性。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模型的回归方程为:
ln^Y=-0.665966 + 0.096295lnX1 + 0.905720 lnX2 + 0.003001 X3
(0.2987) (0.081481) (0.069111) (0.001670)
t=(-2.246192) (1.181815) (13.10531) (1.797007)
R2=0.998718 —R2=0.998477 DW=1.0971 F=4153.693 n=20
五、模型应用分析
这些数据表明,GDP,财政支出,以及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确实影响着我国的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对税收收入是正相关的。这表明,国内生产总值会带来税收的增加。这很容易理解,因为经济是收入的来源,只有提高产出,才有可能提高税收,这是根本原因。财政对税收的影响是显著正相关的,这说明国家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也会增加。而且其系数为0.905720,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力。究其原应应该是:国家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常常实施扩张性的财产,从而使经济的到发展,各项税收也就自然而然的有所增加,进而提高了税收总收入。零售商品物价指数对税收收入是正相关的。这很明显,物价指数升高,意味着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各个销售商的收入总额也就会变大,这样需要缴纳的各项税赋也就变大,从而,国家的税收收入就会明显地提高。
税收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扩大。税收是国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因此税收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健康稳定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宏观方面,需要进行积极的宏观,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财政支出的改进。另外,我国应实行结构性减税,结合推进税制改革,用减税、退税或抵免的方式减轻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实行积极财政,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发展,从而对税收形成良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