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学校概况:
丰乐小学位于石棉县东部的丰乐乡,毗邻国道 108线,占地面积2980.8平方米,距石棉县城30余公里,是石棉县的东大门,与汉源县市荣乡接壤,与汉源县小堡乡隔水相望。学校始建于1915年,迄今有近百年历史。我校新校址属瀑电库区迁复建项目,于2006年底破土动工,2009年5月竣工并交付使用。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9人(其中寄宿制学生101人)。全校教师1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备设施配套齐全,学生宿舍和食堂管理规范。学校先后被评为雅安市卫生先进单位、雅安市绿色学校、雅安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雅安市先进职工之家、雅安市示范家长学校、雅安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最佳文明单位、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平安学校、校风示范学校、教学质量先进学校、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等。
二、建设少年宫的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于2012年启动了学校乡村少年宫建设工程。我校少年宫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贴近和服务广大未成年人为宗旨,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乡村少年宫为主阵地,逐步构建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配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资源共享互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实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使“少年宫”成为孩子喜欢的活动场所、家长放心的教育阵地。
我宫积极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精心搭建素质教育平台,在少年宫活动准备阶段,学校首先粉刷了墙体,为学生创造优美的活动环境,其次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活动开展的有序性。目前已组建特色活动场所10余处,广泛开展了德育、艺术、社会实践等五大主题 10 多个项目的活动,近160多名农村少年在这里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学校把乡村少年宫建设作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突破口,通过不断健全组织领导与激励考核机制,坚持一室(师)两用的建设模式,使乡村少年宫成为农村未成年人愉悦身心、增长能力的主阵地。在队伍建设上,发挥学校教师特长组成辅导员队伍,聘请丰乐老年协会等其他志愿者担任少年宫兼职辅导员,初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乡村少年宫辅导员队伍,确保了少年宫开展活动的人员配备。
三、机构设置:
我校成立了专门的“少年宫”领导班子,由校长担任少年宫主任,政教主任担任副主任,由学校老师担任辅导教师。目前学校少年宫已经建成5个活动组:
书法美术组,由彭守云、吴虹丽、羊本利老师负责。
音乐组,由刘安清、朱施璇、杨琼老师负责。
体育组,由张体全、丁万章、叶子明老师负责。
科技辅导组,由陈世涛、牟春、汪桂珍老师负责。
文学组,由付贵友、陈云、龙春菊、宋锦年老师负责。
计算机活动组由于没有专业的老师,少年宫领导小组正在多方争取、寻找合适的辅导人员或志愿者。
四、活动立项合理、物质有保障
1、项目的设立:
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采用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爱好需要,从而确定设立哪些项目。
发挥教师的特长。辅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设立开设的项目,学校汇总后对全校的学生进行公示。
实行多项选择
活动项目实行多向选择,由乡村少年宫办公室提供活动项目菜单,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提出申请,可以选择喜欢的项目和喜欢的老师,老师也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学生,这样做一是发挥了老师的特长,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乡村少年宫办公室根据培养目标、活动时间、活动所需现有资源容量,学生教师的选择、统筹安排,统一,做到人人要参与,人人有项目。
2、资源
物力资源方面,学校配置各种训练设施。如更换篮球球圈、配备电钢琴、多功能电视机、电脑30余台,以及各类体育器材、象棋、五子棋、手工活动器材等。另外,鼓励有条件的家庭为孩子准备部分器材,也可以在学习的时候自带一部分。
人力资源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学校教师都是项目辅导教师,二是积极聘请当地老年协会的成员来做辅导员或志愿者。
3、 特色建设
学校自成立少年宫以来,结合本校的实际,探索学校少年宫的特色,突出特色项目,如我们积极利用三星村、蜡树村农家书屋,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校外活动,得到当地的支持和肯定。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
场地(学校“七室”紧缺)制约了学校乡村少年宫的发展和壮大。我校教师年龄普遍偏大,现在平均年龄47岁。专业辅导教师缺乏,尤其是艺体类教师,这也局限了活动项目的开展。
总之,我校全体教师将以高度的敬业、奉献精神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举全校之力,集全员之智,以前瞻的眼光,求异的思维,抓教育改革,谋教育发展,努力做好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