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保证工程质量,监理公司应派出强有力的现场监理班子,以“严格管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原则,采取预先控制和主动控制的方法,施工过程跟踪、巡视、平行监理和检查、审核、签证的手段,并最终工程验收符合合同要求
(1)认真审核,使投资得到有效控制,使业主支付每笔钱都做到合理;
(2)督促、检查工程施工安全、避免伤亡事故,工地施工文明;
(3)协调和管理,使实际建设周期趋于完善和合理,按期完成;
(4)监督和检查,使整个项目工程质量力求达到国家验收统一标准的建设产品。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在项目建设监理实施过程中,采用目标控制方法,即确定项目实施的总目标、分目标;制定措施,建立起畅通、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
1.进度目标控制
以动态控制方法为主,建立总进度网络计划和关键节点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收集实际进度情况,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对存在的偏差进行分析,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方面考虑,提出改进措施,并会同业主、施工单位一起协商、调整计划,力求达到合同签署的竣工的预期目标。
2.质量目标控制
建立完整有力的质量控制体系,具体分为三个层次,即由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组成的三级控制。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中,强调事前控制,以主动控制为主,加强质量的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的验收工作,力求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3.投资目标控制
审核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为确定合同造价提供依据;初核施工单位预算报价,签署监理意见;根据施工实际完成质量合格的工程计算其工程量,签署监理意见,并签署工程月付款凭证;严格控制工程合同外新增项目的费用。如发生影响较大且确实必要的变更,则应从多方面(主要是技术经济)考虑,采取最合理的方案,将变更对工程费用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4.合同管理目标控制
根据项目的管理组织关系及承发包关系,建立项目的合同结构体系,明确业主、设计、监理、施工、材料供应商的相互关系,对分承包商进行资格审查,运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手段,按合同关系进行组织、协调、监督,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合同执行中的纠纷,帮助业主和承包商共同履行合同。
5.工程例会
工程例会原则上每两周召开一次,监理工程师对下列问题发表意见:
(a) 检查上次会议的决议的落实情况,分析未完成事项的原因;
(b) 检查本周工程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未完成原因;
(c) 确定下一阶段进度目标及其落实措施;
(d) 检查本阶段工程质量情况及有关技术问题;
(e) 承包商对监理程序的执行情况及现场管理情况;
(f) 其他任何有关问题。
6.专题会议
对技术方面或合同管理方面比较复杂的文件,采用专题会议的形式进行研究和解决。
7. 监理文件
监理文件包括:监理合同、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审批或审查单、监理通知单、监理备忘录、监理工程师函、监理整改单、开工令、停工令、复工令、会议纪要、监理周报或监理月报、专题报告、阶段性质量评估报告、监理总结等。
8. 监理资料管理
由专人按文件档案管理要求负责收集、登记、整理、分发和保管。工程竣工后由总监负责组织整理归档,装订成册。
9.施工过程跟踪控制阶段
施工阶段是工程质量的形成阶段,也是施工质量与各项施工验收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质量要求的实施阶段。因此,项目监理组将把监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跟踪控制上。
10. 原材料、半成品进场抽样验收
在工程施工质量判断中,有许多必须经过试验工程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原材料、半成品进场的抽样验收将是监理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是监理工作人员确认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施工部位质量的主要依据,是监理坚持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基础。
原材料、半成品进场抽样验收的内容以能控制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技术指标为依据。
对于其他现场监理组在工地不能进行的试验工作,监理组将委托市有资质的质量检测站进行。
11.重点工序、关键部位的旁站监理
重点工序、关键部位的旁站监理,也是监理组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驻地监理组将通过加强监理人员的现场旁站工作,来进一步体现监理工作的力度。
对重要的施工环节,如砼浇筑、预应力张拉、灌注桩施工、钢结构吊装等,监理组都将安排监理人员进行现场全过程旁站监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12. 施工现场的巡视检查
施工现场的巡视检查,是指监理工作人员为了解工程施工质量的全貌,利用相对较短的时间,在施工过程中对较次要部位、较次要工序施工情况进行的巡视检查。施工现场的巡视检查也是驻地监理组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