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阅读 (10)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7:07:52
文档

阅读 (10)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第三辑目录21.苍蝇的贡献-1-22.节约是自然界的神圣法则-3-23.微波武器-5-24.神奇的极光-6-25.“人造零件”治大病?-8-26.秋末晚菘-9-27.海底飞船-11-28.地球公民当警醒-13-29水葫芦之灾-15-30.电子纸开启阅读新时代-17-21.苍蝇的贡献人人喊打的苍蝇却为人类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苍蝇无鼻子,然而它的嗅觉却十分灵敏。原来,在苍蝇头部有一对触角就是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
推荐度:
导读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第三辑目录21.苍蝇的贡献-1-22.节约是自然界的神圣法则-3-23.微波武器-5-24.神奇的极光-6-25.“人造零件”治大病?-8-26.秋末晚菘-9-27.海底飞船-11-28.地球公民当警醒-13-29水葫芦之灾-15-30.电子纸开启阅读新时代-17-21.苍蝇的贡献人人喊打的苍蝇却为人类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苍蝇无鼻子,然而它的嗅觉却十分灵敏。原来,在苍蝇头部有一对触角就是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

第三辑

目录

21. 苍蝇的贡献    - 1 -

22. 节约是自然界的神圣法则    - 3 -

23. 微波武器    - 5 -

24. 神奇的极光    - 6 -

25. “人造零件”治大病?    - 8 -

26.秋末晚菘    - 9 -

27. 海底飞船    - 11 -

28. 地球公民当警醒    - 13 -

29水葫芦之灾    - 15 -

30. 电子纸开启阅读新时代    - 17 -

21. 苍蝇的贡献

  人人喊打的苍蝇却为人类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苍蝇无鼻子,然而它的嗅觉却十分灵敏。原来,在苍蝇头部有一对触角就是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连,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传给大脑,大脑则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科学家们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特点和结构,把十分纤细的微电极接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仿制出了一种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中,用来分析其中的气体成分,也用于测量潜水艇与矿井里的有毒气体,还用于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气体色象分析仪等。 

  ①苍蝇的后面有一对楫翅,是天然导航仪。②苍蝇飞行时,楫翅以每秒330次的频率不停地振动,使苍蝇保持航向。③一旦苍蝇的虫体倾斜、俯仰或偏离航向,楫翅振动平面的变化便被它基部的感受器所感觉,并向脑子报告。④经过分析后,脑就命令有关的肌肉把偏离的航向纠正过来。⑤根据苍蝇楫翅的导航原理,科学家们仿制成功了一种振动陀螺仪。⑥它的主要部件像只音叉,是通过一个中柱固定在基座上的,装在音叉四周的电磁铁,使音叉产生固定振幅和频率的振动。⑦当飞机、舰船与火箭偏离正确航向时,音叉基座和中柱就会发生旋转,中柱上的弹性杆就会将这一振动转变成一定电信号,传给转向舵,于是航向便被纠正过来了。 

  苍蝇还生长着一对结构奇特的比脑袋还大的蜂窝状的眼睛——复眼。科学家们根据复眼的结构已研制出一种“蝇眼相机”,它的镜头是由1329块小透镜粘合而成的,一次可拍摄1329张相同的照片,其分辨率高达每厘米4000线。仿复眼的结构还研制出光学测速仪,可以测量转体的速度。 

  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探索,就连“四害之一”的苍蝇也可成为人类宝贵的资源。(选自《金属世界》2001年第3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材料一:美国研究人员研究苍蝇的翅膀上分布的20块不同肌肉的功能,造出了能绑附在一根细线上的半自主飞行的机器蝇。机器蝇重量只有100毫克,身高不到3厘米,能在100米上空飞行,人们用肉眼几乎发现不了,它可以拍出极为清晰的照片传回,是名副其实的“超级间谍”。 

  材料二:苍蝇分泌物中含有一种特殊防御机能物质——抗菌活性蛋白,只要万分之一浓度即可迅速杀死各种病原菌。科学家从蝇蛆中分离出了具有强杀菌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毒性的物质——抗菌肽和能有效地干扰哺乳动物体内的肿瘤,使肿瘤细胞先萎缩,随后慢慢地消失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外源性凝集素。 

  材料三:蝇蛆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蝇蛆提取的蛋白质,用于食品工业、发酵工业、橡胶工业等;提取的氨基酸可用来作药品,治疗一些由于氨基酸缺乏而引起的疾病,也可以加工成保健食品,或作食品强化剂,还可用于制造化妆品;蝇蛆直接加工成蛋白活性粉,具有抗疲劳、抗辐射、延缓衰老、护肝、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蝇蛆表皮和蛹壳可提取几丁质,几丁质为含氨多糖类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食品、日用化工、国防、环保、农业等诸多高新科技领域。 

1.正文第三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二层从______句起到段末,简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正文和“相关链接”,列出苍蝇对科学的主要贡献。(至少写出3点) 

3.“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探索,就连‘四害之一’的苍蝇也可成为人类宝贵的资源”给你的启示是:

参:

1.⑤ 仿苍蝇楫翅制造的振动陀螺仪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作用。

2.①人们根据苍蝇触角的工作原理,研制出气体分析仪,用于分析飞船的气体成分,测量潜水艇与矿井里的有毒气体,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气体色象分析仪;②根据它的翅膀构造和原理,研制出振动陀螺仪、机器蝇,用于纠正飞机、舰船与火箭航向(导航)和间谍侦察。③根据它的复眼原理,研制出蝇眼相机、测速仪,用于拍照和测量转体的速度;④从蝇蛆中分离出了抗菌肽和外源性凝集素,将蝇蛆直接加工成蛋白活性粉,用于医学、工业和日用化工等。(能提取主要信息,并表达顺畅即可)

3.用科学的眼光观察、探索客观事物,苍蝇也能在仿生、医学、营养等方面为人类提供有利而宝贵的资源。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绝对正确的,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好”,“坏”来评价事物,应用科学的眼光,去发现事物的优点、缺点,让我们的思想理论,对的更多些,错的更少些,这样人类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

22. 节约是自然界的神圣法则

  科学证明,节约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神圣法则。

  稻秆和麦秆等植物都是空心的,其奥妙就在于用最少的材料取得了最稳固的结构。草本植物在风力和果实重力的作用下,秆子会发生压缩、扭转和弯曲,从材料力学的角度分析,实心圆截面秆子和空心圆截面处子在外径相同的条件下,两者具有相同的抗扭和抗弯能力。显然,植物长成空心秆有利于将攫取的营养集中到果实上来,同时也缩短了生长期,这不是绝妙的生长方法吗?另外,我们常见的葡萄、杨梅等都是圆球状的,这是因为建造圆球形物体所耗费的材料最少,而容积却最大。

  植物如此,动物在发展过程中也极其惊人地贯彻了节约的法则。例如,恒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这就是共同的节约法则起到的微妙作用。众所周知,水是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比熟是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据测定,在35℃时,水的比热最小,这意味着,动物体温为35℃时,为保持体温恒定所需要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最少。又比如,蜻蜓的翅膀长只有5厘米,面积4.6平方厘米,重量仅0.005克,然而,它却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每秒钟能扑动20至40次,飞行速度达到每秒15米,这种翅膀的构造真可谓是节约的典型了。

  自然界在进化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节约法则,极大地启发了人类的智慧。例如,人们发现某些植物的叶子是按照螺旋状排列的,夹角是137°30’,这样的叶序排列使植物的采光面最大,于是,建筑设计师就借鉴这个采光原理,设计建造了一座13层高、按螺旋状排列的大楼,结果表明,每个房间都充满了阳光。人们还从下雨的时候雨滴成为前圆后尖的形状得到了启发,设计制造了阻力很小的雨滴状小汽车,空气从车前轻拂而过,在车后也不会形成空气漩涡,行驶速度每小时可达300千米。(韩玉荣 有改动)

1.理清层次,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2.加点的词去掉后对原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    )

  A、恒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

  B、结果表明,每个房间都充满了阳光

  C、人们发现某些植物的叶子是按照螺旋状排列的

  D、这样的叶序排列使植物的采光面最大。

3.文中划线的句子主要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本文说明原理,联系生活实际,完成下面表格(空②不能重复文中的例子)

生活实例节约原理稻秆、麦秆等
球状物体所耗费的材料最少,而容积最大
参:

 1.以植物为例说明节约的法则,以动物为例说明节约的法则

 2.B

 3.举例子,列数字举蜻蜓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在动物界贯彻节约法则这一原理。

 列数字,更具体,更准确,科学地说明了这种翅膀的构造是“是节约的典型”。

 4.(1)“用最少的材料取得最稳固的结构”或“实心圆截面秆子和空心圆截面处子在外径相同的条件下,两者具有相同的抗扭和抗弯能力。” (2)西瓜、椰子、储气罐、油罐等球状或圆形物体。

23. 微波武器

冯永平

  微波是一种高功率电磁波,可以用特殊的天线汇聚成方向性极强、能量极高的波束,在空中以光速沿直线传播。

  所谓微波武器,指的是利用微波束的能量直接杀伤目标或使目标丧失作战效能的武器。微波武器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

  微波武器可用于杀伤人员。其杀伤机理可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两种。“非热效应”是由弱微波辐射引起的,它会使人烦躁、头痛、神经紊乱、记忆力减退。而“热效应”则是利用强微波辐射照射人体,通过短时间内产生的高温高热,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微波武器还有一大绝招,即它能穿过大于其波长的所有缝隙以及玻璃等绝缘体,进入目标内部,杀伤里面的人员,甚至连封闭工事及装甲车辆内的战斗人员也难逃脱它的“魔爪”。

微波武器好可以干扰和烧毁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当其发射的微波束在目标区

  的能量密度达到0.01微瓦/厘米2,—1微瓦/厘米2时,可使相应波段的雷达和电子系统无法工作;当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增加到10瓦/厘米2—100瓦/厘米2时,则可烧毁任何工作波段的电子元器件。微波武器可以攻击的目标非常多,从洲际导弹、巡航导弹、飞机、坦克、军舰,到雷达、计算机、通讯器材,只要是处于强微波的覆盖区内,就可能受到攻击而丧失作战效能。

  微波武器还是武器的克星。武器能够的关键是广泛采用了能吸收雷达波的材料和涂料。微波武器发射出的高能量微波束能使武器因升温而受到破坏,轻则瞬间被加热,导致机毁人亡;重则即刻融化,变成轻烟一缕。

1.这篇文章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答:                                                                        

2.简述微波武器的构成及杀伤对象。

  构成:                                                                       

  杀伤对象:                                                                  

3.在文中找出两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简要分析其作用。

  ①说明方法:                                                                   

  ②举例分析:                                                                 

                                                                                 

4.第四段画线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参:

1.说明了微波武器的杀伤力(答“作用“或”攻击作用“也给分)

2.构成: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杀伤对象:①杀伤人员②干扰和烧毁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③还是武器的克星

3.①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②示例:第四段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微波武器的攻击目标非常多。

4.不能删去。加上“可能“说明目标在强微波覆盖区受到的攻击的机率就高;去掉”可能“说明目标只要在强微波覆盖区内就必然受到攻击,语言表述不准确。

24. 神奇的极光

①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极光,是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带(主要在南极区和北极区),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

    ②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极光的形成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它们是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具备这些条件的太阳系其他行星,如木星和水星,它们的周围,也会出现极光。

    ③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四周,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选自《极光的故事》,有删节)

1.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极光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中,作者将地球磁层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作显象管的荧光屏,将极光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深奥的科学道理变得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动。                                          

3.从段③可以知道,极光形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造例句,从下面的三个“假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②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③假如你想学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例:假如我是一位浪漫的诗人,我会关注那些美妙的传说、极光的多姿多彩以及形成的原理,因为人类童年期的幻想和想象、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会激发我创作的奇思妙想。

答:假如我是一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大气、地磁场、太阳风。 

2.巨大无比的电视显象管, 极区大气,;   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

3.极光是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聚集在地磁的极区上空造成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或“极光是磁层(地磁场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的)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激发大气的分子原子发光的现象。”

4.开放性试题,合符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例:假如我是旅行家,我会关注极光的特征、活动区域,因为旅行家是大自然的热爱者甚至崇拜者,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吸引着我去一饱眼福。   

  假如我是科研人员,我会理性的关注与极光有关的资料、数据及研究成果,因为科学家的职业习惯,使我对探索自然界的本质感兴趣。

如果从学写说明文出发,文章的写法是我关注的要点。例如:用电视屏幕图像的显示做比方,解释极光的发光原理,使科学的道理深入浅出,还有文章语言的准确,脉络的清晰等,因为这些都是提高我说明文写作能力的很好的借鉴。

25. “人造零件”治大病?

董静

①生物化学家告诉我们,人的身体就像是一座奇妙的化学工厂;心脏好比是循环泵,遍布全身的血管犹如进行化学反映的管道,肾脏好比是过滤装置。工厂的机器坏了,换上零件就可以照常使用。那么,“人体工厂”的零件如果损坏,能否用新的来更换呢?应该说,人类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

②其实,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有了这种想法。传说2500年前我国名医扁鹊就曾经作过剖腹换心的手术。西方也有类似的传说,有一则古代故事《冷酷的心》,说得是一个青年换上一颗石头心脏就变得冷酷无情。当然这些传说只是寄托了人们的一种愿望,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这类手术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③如今人体器官的更换已成为现实。人体器官的更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人体器官替换,叫器官移植;一种采用人造器官替换,这种器官叫做人工器官。在进行人体器官移植试验的同时,医学界也对人工器官替换进行研究。200多年以前,一位波兰医生曾建议在白内障手术后,把人造水晶体植入眼睛,使盲眼复明。可惜的是,这一设想并不为当时的人们所认同。 

④一百多年以后,英国医生理德利将这个设想变为现实。理德利在一次例行的常规检查时发现,手术中留在一位患者眼中的有机玻璃碎片一直没有引起眼睛发炎。于是,他在做眼科手术时,破天荒地使用有机玻璃制成的晶状体替换了病人严重浑浊的晶状体,记过,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⑤自此以后。人工器官发展很快,先后研究制造出了人工关节、人造肾等。认真能够我们来看看第一颗人造心脏是如何诞生的:1971年,美国科学家开始构想和设计人造心脏。6年后,世界上第一颗人工心脏问世。1982年12月2日,一颗名为“贾维克——7”的人工心脏被植入61岁老人体内,替换了他患病的心脏。人造心脏是用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造的。手术后,这位病人的第一句话就是:“天哪!想不到这是真的,我还活着。”这颗人造心脏在他的胸腔里跳动了11天7小时53分钟,总计1000多万次。虽然病人最终因人造心脏阀门焊缝裂开而不幸死亡,但作为世界上第一位拥有人造心脏的病人,他在人造心脏移植史上留下了值得记录的一笔。

⑥现在,人造器官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希望借助于人造器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摘自《小百科》2006年第12月A)

1.本文“人造零件”指的是什么?

2.第②段中“传说2500年前我国名医扁鹊就曾经作过剖腹换心的手术”,为什么不能把“传说”这个词去掉?

3.第④段所列举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参:

1.“人造零件”指的是人造的人身体上的肾、关节、心脏等各种器官。

2.由于时代久远且没有确凿根据,用“传说”这词,可以避免绝对化,这里运用“传说”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说明人工器官能替换已成为现实,而且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26.秋末晚菘

傅丽清

①古人称蔬菜好吃,常夸“初春早韭,秋末晚菘”。《本草纲目》解释道:“菘性凌冬晚凋,有松之操,故曰菘,俗谓白菜。”霜降以后,白菜味道最鲜,故赞美“秋末晚菘”。

②野生白菜属十字花科,原是远古人类的采集植物之一;世界上栽种白菜最早的是中国,在距今约七千年的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就出土了瓮藏的白菜种子。大白菜,则是我国祖先培育出来的北方优良的“结球白菜”变种。

③鲁迅先生早期作品里,曾描写过挂在杭州水果店里的“胶菜”,那就是大白菜;因以胶东所产品质最好,故称“胶菜”。鲁人夸说的“泰山三宝”,其中第一宝即为白菜。鲁迅迁居北京后,在他小说里出现的大白菜,就堆成一座小金字塔,点缀了这座古城普通人家的冬日风景。

④真是“百菜不如白菜”。大白菜营养丰富,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外,还含有微量的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和抗坏血酸等成分;并且产量高,每亩万斤以上,还耐贮存,价廉物美,是冬令蔬菜中老百姓餐桌上的佼佼者。北京人包饺子,涮锅子,做芥末墩儿,都少不了它。白石老人生前爱吃大白菜,也爱画大白菜,并题道:“牡丹为花之魁,荔枝为果之龙,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南方人到了北方,常起“莼鲈之思”;北方人到了外地,也会生“菘鲷①之想”吧!那年,我们几个北京人在斯德哥尔摩,突然对祖国的白菜害起相思来了,到中国餐馆定了一份烧白菜。第二天一上桌,如风卷残云,首先把一盘白菜,吃了个底儿朝天。可是价钱令人咋舌,超过了一盘烹大虾;而且还是好客的女店主,亲自上市场去采购来的哩!

注:①鲷,即山东所产肉味鲜美的 “加吉鱼”

1.请各用—句话,概括每段大意。

   ①

   ②

   ③

   ④

2.第④段写了白菜的哪些优点?请分条说明。

3.请写出第④段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

参:

1.①秋末的白菜因好吃而得到赞美;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种和培育白菜的国家;③白菜以山东所产最好;④百菜不如白菜。

2.①营养丰富;②产量高;③耐贮存;④价廉物美

3.举例子 作比较(列数字)

27. 海底飞船

 (1)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姊妹篇的“海底飞船”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水试验。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可以到达全世界99.8%的洋底。

 (2)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一种是无人驾驶的自由行动的潜水器,也叫水下自动机器人。船开到某一海域,把它放下去,它可以自动地在深海探测。另一种是缆控潜水器,拖着一根长缆,放下水去,然后由甲板控制人员通过遥控机械手和电视进行取样、拍照、探测。再一种就是载人潜水器,可以携带海洋科学家进入海洋深处,在海底现场直接进行观察、分析、评估,操作机械手实现高效作业。

 (3)我国这一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长8米,宽3米,高3.4米,是用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成的。从外观上看,“海底飞船”呈一椭圆形球体,酷似一头小鲸鱼,能容纳3个人:一名操作员,两名科学家。在潜水器的前端,安装有一个密封的玻璃舷窗,透过它潜水科学家可以看见外面的神秘世界。它有两个配重块和一个压水舱。当需要下潜时,压水舱注水,开始下潜。当需要在水中悬停时,它抛出一个配重块,如果此时启动动力装置,就可以工作了;它的两只机械手,可以抓取75公斤的矿物。当需要上浮时,它抛出第2个配重块,同时向压水舱加入空气,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这种设计是为了尽量节省蓄电池的能量,使它在水下连续工作时间达到7个小时。

 (4)载人潜水器主要用于深海资源勘探、海底测绘和采样、热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采样、深海地质调查等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1991年俄、美科学家两次乘坐和平号,在大西洋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热液矿体。1994年科学家在大西洋水域热液场探测时,发现了多种热液生物,具有代表性的有虾类、贻贝类、鳗类等生物群。在深海地质研究方面,日本科学家在日本海沟6200米深的斜坡上发现了裂缝,同时还发现了一条地震断层悬崖。

 (5)在军事上,载人潜水器可以直接为建设海底军事基地服务,还可以直接参与现代水雷战,完成潜艇救生和水下捞救等任务。

 (6)在21世纪,加快发展深海载人潜水器,把我国建设成为新时代的海洋强国是

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1.文中“海底飞船”具体指的是:                                   (1分) 

2.选文条理清晰,第(3)段说明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4.请分析“潜水器大体上可分三种”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5.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选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链接材料一:中国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院士指出:深海基础研究是21世纪国际海洋竞争的重要部分。深海研究不只是人类了解地球亟待填补的空白,也是国家资源和安全保障之所系。

  链接材料二:海洋地质专家估计,海底储存着约1350亿吨石油,近14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海底还沉积着极为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其中铀的储藏量高达40亿吨,是陆地上的2000倍。

  链接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影响最大、范围最广又难以解决的热点多发生在海洋上或沿海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争议的岛礁近1000个。21世纪,中国海洋安全环境不容乐观。国外一些有识之士曾多次提醒我们:“在中国海区,有70%以上的地区存在着危机!”

                                                                          

                                                                                                                                                   

1.(我国新开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

2.“海底飞船”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3.举例子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载人潜水器已经取得了众多的科研成果。

4.“大体上”是性的词语,表示这是大致的分类,还有其他的类型;随着技术的不

 断进步,可能还会产生新的类型。这个词语的运用增强了说明文语文的准确性。

5.示例:加快深海载人潜水器的研究对我国发展至关重要。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国海洋安全存在着危机;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加快深海科技研究,为中华民族的腾飞、祖国的富强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和安全保障。

28. 地球公民当警醒

                                   顾玉清

  

  ①地球,人类生命的摇篮。在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只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00多公里的小小星球,却为孕育和维持一个奇妙的生命系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宇航员们乘坐航天器遥望地球时,都为我们大家能共同拥有这么一个美好的家园而赞叹!

    ②前不久,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地球公民”环境大会上,与会者一致指出,人类正在以可怕的速度破坏生态环境,地球因此变得暴躁不安、喜怒无常,危险与风险每天都在发生、发展,各种灾难一次次向人们敲响警钟。

    ③在所谓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已经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已存在了约50亿年,人类的出现才几百万年,据说自有人类存在的最冷的冰川期以来,地球上的气温已上升了5摄氏度左右。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至4摄氏度。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④水是生命之源。地球有“水球”之称,水所覆盖的面积为3.8亿平方公里,约占地表面积的70%。然而,其中不能直接使用的97.5%是海水,淡水储量仅占2.5%,而人类实际能开发利用的淡水又只占淡水总量的0.3%。与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相比,少得这么可怜的淡水也被人类无情地污染了。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污水排入江河湖海,使5.5万亿立方米淡水受到污染,这相当于全球淡水径流总量的14%。水体污染造成人类和万物生灵的“血脉”硬化,水危机当然也就不请自来。

    ⑤荒漠化正在向人类一步步逼来,这已不是一句骇人听闻的话。乱砍滥伐、毁林造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使荒漠化情势加剧。现在,地球上每分钟就有10多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也就是说沙漠正以每年700万公顷的速度扩展。日趋严重的荒漠化正威胁着10多亿人的生存。

    ⑥英国一项科学研究表明,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无处不在,地球上物种消失的速度在加快,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主要生态系统几乎都存在物种数量下降的问题。科学家们估计,每天都有若干个物种消失,再由于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个物种,往往会引起与之相关的更多物种的消亡。人类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加以遏制,地球上近1∕4的物种在未来50年内将可能遭受灭绝之灾。生物多样性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大生物圈系统,倘若它的平衡被严重打破,人类恐怕就难逃与恐龙一样的厄运了。

    ⑦地球不堪重负!地球生病了!地球在呻吟!世人该警醒了!地球与人类不是相互博弈的关系,人类不可以没有地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为了全人类的未来,我们每个地球人都应真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悉心呵护好地球,尽力抚平她的创伤,参与到拯救地球的行动中来。

                                       (选自2007年3月21日《人民日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答:                                                                       

2.第②段说“由于人类正在以可怕的速度破坏生态环境,地球因此变得暴躁不安、喜怒无常”。地球的“暴躁不安”“喜怒无常”指的是哪些现象?(列举三种)

    答:                                                                       

3.文中③④⑤⑥段从整体上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答:                                  

4.第⑦段中地球“不堪重负”“生病了”“在呻吟”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答:                                                                       

                                                                   

5.认真观察漫画“我们最后扔掉的将是地球”, 

  谈谈你对保护地球的认识。

     答:                

                       

                       

  1.对象:地球的生态环境。

2.海啸 地震 火山爆发 泥石流等。

3.分类别 列数字    说明:写对一种给1分。

  4.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或气候变暧;水体被污染;土地荒漠化加剧;物种消失速度加快。

5.参考:漫画:如果地球真的成为垃圾,人类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认识:保护地球不能光喊口号,重要的是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少用空调,保护森林、植被,不吃野生动物,不用一次性筷子、塑料用品等。说明:漫画1分,认识2分。

29水葫芦之灾

(1)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2)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天翻一番,9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但养分低。猪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

(3)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到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 “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作“日本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4)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泰国湄南河一发洪汛,一座座盘根错节的水葫芦“岛屿”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20世纪80年代水葫芦泛滥成灾,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瘫痪。未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湖水发臭。当地水产锐减,渔民失业。人们生活用水也发生困难,用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瘙痒。

(5)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用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喷杀、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欣欣向荣。维多利亚湖畔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但以繁衍100亿只象鼻虫计算,起码也要日夜不停吃上20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6)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作度荒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甚。福建的水葫芦覆盖面积达300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库沟水域。目前,福建已打响了专项整治水葫芦的战役。

(7)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啊!

1.第(3)段画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_

2.本文重点说明了水葫芦的哪一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段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求,品味语言。

(1)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

(“疯狂”一词如果换成“迅速”,表达的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啊!

(“竟然”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爱科学》2003年第9期上有一篇题为《水葫芦喊冤》的文章,它的结尾一段在写了自己给人类造成的灾害和人类对它的斩杀后写道:

“但这能怪我们吗?我的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又不是到中国以后才形成的。是你们请我来之前,自己没有对我进行充分的了解,没有做好调查研究。现在出了问题就全推到我的头上。我不服!我冤!请读者朋友们给我评评理吧!”

请你站在公正的角度上,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作出自己的评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 “籍”改为“藉” “脑”改为“恼”

2.生命力旺盛(答“繁殖快”和“疯长”都可)

3.总分结构(先概括说明,后具体说明)

4.逻辑顺序

5.(1)“疯狂”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水葫芦繁殖的没有节制,带有感情色彩。“迅速”只是表示快,缺乏这种形象的表达效果,没有如此强烈的感情色彩。(2)“竟然”一词,写出了事情结果的出乎意料。

6.从人类自身失误(始料不及)的角度来谈,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

30. 电子纸开启阅读新时代

  ①自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直到今天,纸一直是最主要的阅读载体。纸质媒体有很多优点:一是反射式,视觉感舒适;二是亮度高;三是反差大,分辨率高,看每一个字都特别清楚;四是视角广。另外,图文印刷后有永久性,印刷上去之后不再耗电和油墨。最后一点是纸质媒体轻便,可卷曲。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达,使纸质媒体暴露出信息量有限,不能动态查询的缺点。但人们仍然习惯于纸质阅读,主要是人类遗留下来的习惯。

  ②目前,已有许多人通过液晶显示屏等阅读器进行阅读,但是,从阅读是否舒适的角度看,液晶显示屏和纸张相比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液晶显示屏必须得有背景灯,长时间阅读会导致眼睛疲劳;而电子书阅读器通常采用反射式液晶屏,反差程度较低,亮度也不是很好。

  ③电子纸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选择,电子纸利用电泳显示技术原理发明而成。在电场的作用下,黑白两种不同的颗粒不停运动,当白色的颗粒上升到上表面时,所有的环境光照射到上表面被完全反射,这样就形成了白色的状态,也就是纸的状态;当交换电极后,两种颜色的颗粒会交换位置,这样白色的颗粒就可以到下面去了,黑色的颗粒就到上面,光被黑色的颗粒全部吸收,结果就导致黑色,也就形成了黑白显示。另外,在上表面也可以有混合的状态,两种不同的颗粒成比例的混合,这样可以形成黑白及有灰度层次的不同颜色。

  ④目前的电子纸已经能够做出与传统纸张相近的薄厚及外观,有着与印刷品一样的质感,并且初具传统纸张的一些特性:亮度和分辨率较高,可在自然光下阅读,室内外均有较好的易读性;视角广,可从各个角度阅读;重量小,便携。适合移动阅读等。

  ⑤电子纸还有传统纸张不具备的优点:其呈现的内容不固定,它能随意存取、多次使用大量阅读材料,且便于检索。在电子纸上多次写入内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手直接写入,另一种是用复制的方法(包括网络下载)来刷新内容。只要你随身携带电子纸,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询、下载各种信息。此外,电子纸可调节字体大小,保护视力,图文刷新后不耗电,节能。

  ⑥虽然有上述很多优点,但目前电子纸还不完善:一是电子纸不能显示彩色内容;二是不能弯曲、折叠;三是其内容资源比较贫乏,需要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出版等行业都在电子纸平台上出售内容产品,并实现版权保护,共同来丰富电子纸的内容资源。

  ⑦电子纸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例如,用电子纸阅读报刊,可以更及时,阅读的种类可以更多,就像许多报刊都随时带在身边一样。而阅读传统报刊在时间上不够及时,我们必须等报刊邮递到手上,或是摆上报摊才能读到,对那些身边没有的报刊,我们就无法阅读。用电子纸阅读不用带沉重的书包,下载非常便捷,电子纸天生的放大功能也会使它受老年人和有视觉障碍的人的青睐……这种新技术也会带来很多有益的社会影响。例如,大大降低传统纸张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树木的砍伐,大大减少发行和运输的费用等。可以想见,电子纸会翻开数字化生活的崭新一页。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作者李莉莉)

1.选文第③段加点的“上述问题”指的是哪些问题?请分别概括回答。

  

  

2.选文第④⑤两段的说明内容联系紧密,但又各有侧重,请概括回答两段各侧重说明 什么。

3.选文第⑥段中加点词“目前”不能删去,请你说明理由。

  

  

4.选文第⑦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文运用的是哪种说明顺序?

  

参:

1.①纸质媒体信息量有限,不能动态查询;②使用液晶显示屏等阅读器阅读时不舒适。

2.第④段侧重说明电子纸所具有的与传统纸张相近相同的一些特征;第⑤段侧重说明与传统纸张相比电子纸所具有的优点。

3.“目前”是指当前、现在,在语句中起作用,表明“电子纸还不完善”的结论反映的是作者写本文时的事实,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举例子 作比较。具体说明电子纸会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具体说明电子纸可以带来许多有益的社会影响。

5.逻辑顺序

文档

阅读 (10)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300篇说明文部分第三辑目录21.苍蝇的贡献-1-22.节约是自然界的神圣法则-3-23.微波武器-5-24.神奇的极光-6-25.“人造零件”治大病?-8-26.秋末晚菘-9-27.海底飞船-11-28.地球公民当警醒-13-29水葫芦之灾-15-30.电子纸开启阅读新时代-17-21.苍蝇的贡献人人喊打的苍蝇却为人类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苍蝇无鼻子,然而它的嗅觉却十分灵敏。原来,在苍蝇头部有一对触角就是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