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判断题
1、运营战略指企业设计的一套运用自己资源的和计划,用以支持企业的长期竞争战略。( ) 答:对。
2、生产管理指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与改进。( )答:对。
3、产品开发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需求的拉动,另一是技术的推动,两者之中,技术是第一位的。 答:错。
4、广义的生产过程 指产品加工制造过程,自原材料投入起到产品制造完毕止。( ) 答:错。
5、工作设计是关于为一个组织结构设计岗位、配备人员的一项管理职能。( )答:对。
6、投入进度控制指对产成品(或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在每道工序上的加工进度的控制。( ) 答:错。
7、降低成本是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 ) 答:对。
8、质量控制是从价值量上对其他各种控制活动的综合反映。( ) 答:错。
9、大规模定制模式是指对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个别的大规模生产( )答:对。
10、采购是企业向供应商获取商品式服务的一种商业行为。( ) 答:对。
11、科学管理原理起源于梅奥。( ) 答:错。
12、生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转换功能。( ) 答:对。
13、采购是企业向供应商获取商品式服务的一种商业行为。( ) 答:对。
14、测量比较是根据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用于印正偏差的控制措施。( 错。 )
15、生产系统的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子职能即计划、组织、控制。( ) 答:对。
16、质量控制是从价值量上对其他各种控制活动的综合反映。( ) 答:错。
17、企业管理三大基本职能是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 ) 答:对。
18、事中控制方式是指根据当前生产结果与计划目标的分析比较,提出控制措施,对生产活动实施控制的方式。( ) 答:错。
19、控制成本不是财务部门一家之事。( ) 答:对。
20、完整的进度控制内容包括投入进度控制、工序进度控制和出产进度控制。( )答:对。
一、填空题
21、在运营管理职能方面,决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战略决策 )、(战术决策 )、( 作业计划与控制决策)。
22.经营管理是生产管理的___先导_____,而生产管理是经营管理的__基础__
23、产系统的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子职能即计划、( 组织 )和( 控制 )。
24.在质量管理中,影响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有人、机器、___材料_____、____方法____、___环境_____.
24、产管理指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 运行)与(改进 )。
25、项目有四个管理要素即(时间要素 )、(成本要素 )、(资源要素)与质量要素。
27.设备的___正常_____磨损阶段是设备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
28、(工作设计)是关于为一个组织结构设计岗位,配备人员的一项管理职能。
29.在进行时间-成本优化时,首先要缩短___关键路线___上直接费用最__小(低)_____工序的作业时间。
30、影响厂址选择的因素有两类,一类属于自然资源条件;另一类属于(社会环境 )方面。
31、厂区平面布置应遵循的原则有:(工艺原则)(经济原则)(安全和环保原则)。
32完整的进度控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投入进度控制、(工序进度控制 )和出产进度控制。
33、(大规模定制模式 )是指对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个别的大规模生产。答:
34.“双堆法”实质上属定量订货方式。物资入库时分成两堆,第一堆是__订货点__量,平时发料动用__第二堆______;当开始动用____第一堆____时,则提出订货。
35、影响生产进度的原因中内部因素有:(设备故障)(停工待料)(质量问题)(员工缺勤)。
36.工业企业劳动定额有两种基本形式:即___工时定额___和__产量定额____,这两种定额在数值上成__倒数(反比)__关系。
37、产品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三要素。
38.如果前后车间生产批量相等,则: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___投入___提前期+____保险期____.
39、劳动组织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工作设计)(劳动定额)(编制定员)。
40.物资重点管理法的基本原理是把品种繁多的物资,按其重要程度、消耗数量、价值大小等情况,进行___分类排队_____,然后采取不同管理办法做到__抓住重点______,照顾一般。
41、运营战略有四个基本点:(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制造柔性)。
42.工艺分散与集中程度要取决于____批量____和____产量____的大小。
43、企业管理的三大基本职能是(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
44、控制生产进度的基本措施有以库存应方变、( 抢修设备 )、(加班 )和培养多能工。
三、单项选择题
45、人才是企业最宝贵资源,企业选址要吸引人才,这是运用了选址原则中的( C )项原则。
A、费用原则 B、接近用户原则
C、集聚人才原则 D、长远发展原则
46、以下( A )项不属于厂址选择因素中的自然资源条件。
A、劳动力资源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 D、气候条件
47、( C )以现有的劳动定额为基础,根据相似性原理推算出其他相似工作的定额。
A、经验估工法 B、统计分析法
C、比较类推法 D、工程技术计算法
48、( C )是根据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用于印正偏差的控制措施。
A、制定标准 B、测量比较
C、控制决策 D、实施执行
49.节拍作为期量标准,主要适用于( D )
A.单件生产 B.成批生产 C.连续生产 D.流水生产
50、产品开发的动力中,( B )是第一位的。
A、技术的推动 B、需求的拉动
C、知识的推动 D、设备的推动
51.已知批量为200件,平均日产量为25件,则生产间隔期等于( C )日。
A.6 B.10 C.8 D.25
52、( B )以现有的劳动定额为基础、根据相似性原理,推算出其他相似工作的定额。
A、经验估工法 B、比较类推法
C、统计分析法 D、工程技术计算法
53、以下( C )项不属于控制系统特征。
A、稳定性 B、灵敏度 C、分散性 D、反应性
54、成本控制内容不包括以下( A )项内容。
A、核算成本控制绩效 B、产品投前的控制
C、制运过程中的控制 D、制造过程中的控制
55、( A )是指根据当前生产结果与计划目标的分析比较,提出控制措施,对生产活动实施控制的方式。
A、事后控制方式 B、事中控制方式
C、事前控制方式 D、生产控制方式
56.采用物资重点管理法,B类物资的资金占用量约为( A )
A.25%左右 B.50%以下 C.50%~65% D.10%以下
57.组建流水线时,某工序的工作地计算值N计=2.25,实际采用工作地数N实=3,
则该工作地的负荷系数y为( B )
A.0.6 B.0.75 C.1.33 D.1.33以上
58、生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B )。
A、交换功能 B、转换功能
C、替换功能 D、运输功能
59.生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 B )的要求。
A.均衡生产 B.质量、成本、交货期
C.按质、按量、按期 D.连续生产
60、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有五种,( A )类型的最主要特征是双方之间的关系是交易关系即买卖关系。
A、短期目标型 B、长期目标型
C、渗透型 D、联盟型
61.按生产任务重复程度和工作地专业化程度划分企业生产类型,若工作地承担的工序数为1~2时,属于( B )
A.大批生产 B.大量生产 C.小批生产 D.单件生产
62、( B )是指某种库存项目的需求与其他库存项目之间有内在的相关性,根据这种相关特性企业便可对这类库存进行确定性的控制。
A、需求 B、从属需求 C、内部需求 D、外部需求
63、企业把工厂建到消费市场附近,以降低运费和损耗这是遵循选址原则中的( C )。
A、费用原则 B、集聚人才原则
C、接近用户原则 D、长远发展原则
.生产计划的产值指标主要有( B )、总产值和商品产值。
A.销售产值 B.净产值 C.销售总额 D.利润总额
65、科学管理原理起源于( A )。
A、泰罗 B、霍桑 C、福特 D、梅奥
66、以下几项,( D )项不属于项目的管理要素。
A、 时间要素 B、成本要素 C、资源要素 D、空间要素
67.设备的经济寿命是由( C )
A.有形磨损决定的设备使用寿命 B.无形磨损决定的设备使用寿命
C.使用费用决定的设备使用寿命 D.产品更新时间决定的设备使用寿命
68、( D )是指某种库存项目的需求与其他库存项目之间有内在的相关性、根据这种相关特性企业便可对这类库存进行确定性的控制。
A、需求 B、内部需求 C、外部需求 D、从属需求
69、以下( B )项不属于影响生产进度的原因。
A、设备故障 B、必要的职工大会 C、停工待料 D、质量问题
70.TQC的一个重要观点是( C )
A.产品质量的好坏是由检验决定的 B.产品质量是由加工制造决定的
C.产品质量是由设计、制造决定的 D.产品质量是由设计决定的
71、以下几项,( D )项不属于车间的成本控制职能。
A、材料等可变成本控制 B、人工成本控制
C、车间费用控制 D、销售成本控制
72、以下几项,( B )项不属于项目的管理要素。
A、时间要素 B、空间要素 C、成本要素 D、资源要素
73、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有五种,( D )项是把供应链上的成员整合起来
像一个企业一样,但各成员是完全的企业,决策权属于自己( )。
A、 短期目标型 B、长期目标型 C、联盟型 D、纵向集成型
74.根据右面的直方图,对该工序质量分布
状况作出统计判断( A )
A.是理想的分布
B.有超差的可能
C.工序能力不能满足技术要求
D.造成很多废品
四、多项选择题
75.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主要有( ABCDE )
A.连续性 B.平行性
C.比例性 D.均衡性 E.适应性
76.物资最高储备定额由( AD )组成。
A.经常储备 B.紧急储备 C.必要储备
D.保险储备 E.超额储备
77.流水线内部的在制品,按其程度和作用来划分有( BCDE )
A.储备在制品 B.工艺在制品 C.运输在制品
D.周转在制品 E.保险在制品
78.在工时消耗分类中,定额时间包括( ABCE )
A.作业时间 B.照管工作地时间 C.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D.停待时间 E.准备和结束时间
79.在看板管理中,看板常分成( AC )
A.传件看板 B.定量看板 C.生产看板
D.物流看板 E.批量看板
五、名词解释题
80、生产能力
答: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 ,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
81.在制品
答: 企业从原料、外购件等投入生产起,到经检验合格办完入库手续之前,存在于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零件、部件都称为在制品。
82、生产过程
答:指包括制造过程在内的,从制造产品所需的技术准备开始到成品生产完毕为止的过程。
83.工序
答: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上对同一个劳动对象进行连续加工的生产环节。
84.工艺性损耗
答: 指在加工过程或准备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技术上的原因而必然产生的原材料损耗。
85、大规模定制
答:指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单个客户或单件多品种市场,定制加工制造任意多数量的产品的生产经营模式。
86.产品生命周期
答: 指一切工业品从完成试制投放市场,到最后被淘汰退出市场的周期性规律,包括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87、运营战略
答:是企业设计的一套运用自己资源的和计划,用以支持企业的长期竞争战略。
88.工程项目
答: 是一种一次性的、为实现某种目的相互关联的各种活动的整体,这些活动在完成整项工程中必须按一定的程序执行。
、成本控制
答: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以预定的控制目标,对产品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并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偏差,使实际成本的各种费用支出在规定范围之内。
五、简答题
90、成本控制的程序有哪些?
答:(1)制定成本控制目标。
(2)核算成本控制绩效。
(3)偏差分析与控制决策。
(4)实施控制措施。
91、影响生产进度的原因有哪些?
答:(1)设备故障;(2)停工待料;(3)质量问题;(4)员工缺勤。
92、简述流水线生产的基本特征。
答:(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4)生产过程的柔性
93.简述生产(作业)过程分析的内容。
答: 生产(作业)过程分析是针对产品/服务的生产过程进行的系统分析;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五个,即加工、运输、储存、延误和检验;分析方法包括产品工序分析、零件加工分析、平面(空间)流程分析、作业过程分析、人机联合分析、双手操作分析等。
94、简述企业产品开发的意义。
答:(1)巩固与扩大市场占有率;
(2)开拓新的经营领域;
(3)调整结构适应需求。
95、生产能力计划的特性有什么?
答:(1)生产能力计划具有战略特性。
(2)生产能力计划具有风险性。
(3)生产能力的时效性。
(4)生产能力定量上的不确定性。
96、控制生产进度有哪些基本措施?
答:(1)以库存应万变。
(2)抢修设备。
(3)加班。
(4)培养多能工。
97、简述狭义的生产过程与广义的生产过程。
答:狭义的生产过程仅指产品加工制造过程,自原材料投入起到产品制造完毕止。广义的生产过程,饮食了生产技术准备,加工制造,辅助生产和后勤服务等企业范围内全部生产活动的总和。
98.简述新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 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第一次生产和销售的,在原理、用途、性能、结构、材料、技术指标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提高或独创的产品。
特点:
(1)具有新的原理、构思或设计。
(2)采用了新材料,使产品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产品结构有明显改进。
(4)扩大了产品使用范围。
99、简述闭环MRP的处理过程。
答:在初期MRP的基础上,引入资源计划与保证、安排生产、执行监控与反馈等功能,形成闭环MRP系统。在主生产计划及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以后,通过粗能力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等模块进行生产能力平衡。它还收集生产(采购)活动执行结果,以及外界环境变化的反馈信息,作为制订下一周期计划或调整计划的依据。
100.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4)生产过程的柔性。
101、新产品的开发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1)巩固与扩大市场占有率。
(2)开拓新的经营领域。
(3)调整结构适应需求。
102.简述传统设备管理的局限性及特点。
答: (1)传统设备管理是一种阶段性的管理。
(2)传统设备管理是一种片面的管理。
(3)传统设备管理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
(4)传统设备管理是一种局部式的管理。
103.简述闭环MRP的处理过程。
答: 在初期MRP的基础上,引入资源计划与保证、安排生产、执行监控与反馈等功能,形成闭环MRP系统。在主生产计划及物料需求计划计算以后,通过粗能力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等模块进行生产能力平衡。它还收集生产(采购)活动执行结果,以及外界环境变化的反馈信息,作为制订下一周期计划或调整计划的依据。
六、论述题
104、试论厂址选址的原则。
答:要点:(1)费用原则;(2)集聚人才原则;(3)接近用户原则;(4)长远发展原则。
105.试论述实施ISO 9000标准与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
答: 全面质量管理与ISO 9000系列标准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内容上是一致的,两者是互相补充、相互完善、相互促进的关系。标准从本质上看是协商一致的结果,具有系统性和一致性,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而TQC要始终不断地寻求改进的机会,是更高的要求。所以说两者是动态和静态,基础和发展的关系。实践中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全面质量管理为ISO 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系列标准又是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深化的基础。总之系列标准是基础,全面质量管理是目标。
106、试论述生产管理发展的规律。
答:一、企业内外部原因。
1、顾客需求偏好变化。
2、技术原因。
3、竞争对手原因。
4、政治和法律原因。
二、发展动力
1、市场需求的拉动力
2、技术的推动力
三、生产系统改进的目标与内容
107、试述控制系统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1)稳定性。即指一个控制系统能够使系统状态达到目标值并保持在目标值的一种性能指标。它与振荡度、稳定速度、稳定的准确度有关。
(2)灵敏度,即一个反映控制系统采取控制行为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3)反应性,即一个控制系统从检测到需要实施控制的偏差量后,到采取控制行为所延续的时间长度。
108、试论影响厂址选择的因素?
答:(一)自然资源条件。(1)土地资源;(2)气候条件;(3)水资源;(4)物产资源。
(二)社会环境条件。(1)劳动力资源;(2)基础设施条件;(3)工业综合化基础;(4)市场空间;(5)公众态度;(6)地方的法规;(7)生活条件。
109、试论企业分销管理面临的转变?
答:(1)从功能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
(2)从利润管理向赢利性管理转变。
(3)从产品管理向顾客管理转变。
(4)从交易管理向关系管理转变。
(5)从库存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