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组成员:徐向红姬丽霞李晓鸽张灵坡
一谈到英语学习,学生觉得头疼,老师也觉得头疼。都觉得英语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能不能解决这一难题,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呢?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通过研究《高中英语教学内容》、《高中英语教学方法》、《高中英语学习及记忆方法》等子课题,从中获取高中英语教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为构建高中英语情景语境教学模式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依据。
2.实践意义:要学好英语必须学会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无论采用哪种英语教材、无论采取什么教学方法,英语词汇教学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抱怨最多的就是英语单词难读、难记、难写,记住了又容易忘记,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因此,加强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探索情景英语教学新方法,总结英语学习和记忆的方法,让老师在教学时能轻松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时也能快乐起来,这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高中英语情景教学,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及记忆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必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目前我们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基本的套路是:领读---讲解---学生背,这样单一的模式。从来没有一节课是专门进行英语学习策略指导的。这说明在英语教学实际中,教师只强调了基本内容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在学习策略上的引导。
问题二:现在的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学业负担繁重,无暇在学习法上进行尝试,结果导致可遵循规律太少,巩固率低。同时,许多学生觉得英语仅是一串无聊的符号,背了忘,忘了再背,学了新的,忘了旧的。久而久之,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失去了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兴趣。
三: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概况及趋势:
与本课题相关的语境英语教学研究在国内外的研究似乎比较广泛和深入,但主要都是停留在理论研究上,缺乏教学实践和效果的验证,而且大部分的研究是把教和学分开来进行研究的,这不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对实际教学缺乏实质性的指导作用。为此,我们对本课题进行立项研究。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
1.基本内容:
(1)高中语境英语教学内容:这是研究“教什么?”的问题——针对高考,高中英语教学主要讲授哪些内容?
(2)高中语境英语教学方法:这是研究“教师怎么教?”的问题——高中英语语境教学方法有哪些?哪些方法行之有效?
(3)高中语境英语学习及记忆方法:这是研究“学生怎么学?”的问题——高中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有哪些?怎样学英语效果比较好?
2.研究重点:
(1)如何有效进行语境教学;
(2)如何让师生之间有效互动学习;
(3)如何让“生生互动”相互帮助;
(4)如何激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预计突破的难点:
(1)如何找到最佳的语境英语教学模式;
(2)如何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五、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本课题研究明确定位于应用性研究,并遵循以下主要原则: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行动研究为主的应用性研究策略;以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为载体的研究进程。
六、具体实施初步骤:
1、起始阶段(2011年5月——2011年7月)
课题准备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
2、分析阶段(2011年7月——2011年9月)
本课题正式立项后,将根据教学实践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的研究,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内容、调整研究方案。
3、实践阶段(2011年9月——2012年3月)
依据初步提出的行动研究方案,开展教学实践。实践的策略是从学到教、从课堂教学到课外辅导、涉及语境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行动者;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调整,探究相对优化的策略,总结每一点行动研究的经验。
4、结题阶段(2012年4月——2012年5月)
课题组进一步理清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提升;同时,将研究成果再进行汇总、整理,最终达到整个课题的研究目标。
七、研究人员分工
张丽琴:主持全面工作,确定研究方案,负责指导课题组成员,协调各方面进度,督促完成各阶段任务,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撰写研究报告。
徐向红:负责查找资料,制定调查表,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课堂教学的实践;
姬丽霞:负责资料的整合分析,调查对象的选择,课堂教学的实践;
李晓鸽:负责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撰写相关论文。
张灵坡:负责课题情景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