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岐山隧道进口侵限
处理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四局贵广铁路GGTJ-9标工程指挥部
2010年10月
大岐山隧道进口侵限处理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大岐山隧道起点里程为DK599+818,终点里程为DK609+325,正洞长9507m,隧道最大埋深约528.5m。大岐山隧道为Ⅰ级双线铁路隧道,线间距4.8m,设计行车速度为250km/h,并预留提速条件。
大岐山隧道进口位于步头镇大湾村,隧道DK599+862~DK599+902按照Vc衬砌断面进行支护,初期支护采用I22a钢架进行加强,钢架间距0.6m;隧道DK599+902~DK600+000按照Vb衬砌断面进行支护,初期支护采用I20a钢架进行加强,钢架间距0.6m。大岐山隧道进口段处于软弱围岩浅埋偏压地段,从前期开挖揭示的地质条件看,隧道进洞后为全风化的泥岩,裂隙水较发育。隧道开挖支护后,围岩变形超限导致DK599+865~DK599+935段隧道初期支护侵入衬砌限界。为保证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厚度,需对侵限段落共计118榀拱架(换拱段拱架架设位置及侵限拱架部位见附表)进行置换处理。通过测量断面分析,侵限部位主要集中在拱部A单元或A单元及部分B单元范围内,侵限最大达38cm(详见附图:大岐山隧道进口DK599+865~DK599+935初支断面图)。
2 施工准备
换拱前,做好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准备好换拱所需的钢架,加工好换拱台车、马凳和临时支撑,并为换拱后及时衬砌做好相应准备。
3 侵限处理施工方案
侵限处理利用换拱台车、马凳为作业平台,采用临时支撑对初支钢架进行支撑,对拱部侵限部位的初期支护进行处理,并充分利用侵限的初支钢架,对侵限钢架进行接长抬高,以达到满足设计净空的要求。为了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侵限处理时每次置换1榀拱架,置换完毕后及时进行喷锚支护,然后再进行下一榀拱架的置换。
由于换拱段围岩破碎,自稳能力差,换拱后要立即进行衬砌施工。换拱时按照衬砌台车的长度对需换拱的区域划分为6个段落,每段12m,由小里程向大里程逐段进行。每个段落完成后,立即组织该段衬砌施工,以确保安全。
图3-1 仰拱及衬砌段落划分示意图
换拱的施工工艺流程为:
拱部径向注浆→设置临时支撑→初期支护破除→侵限钢架处理→超前小导管施工→锚网喷支护。
换拱时需破除原有的初期支护,原有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换拱时通过拱部径向注浆、增设临时支撑等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3.1 拱部径向注浆
侵限区域内采用径向注浆加固围岩,注浆孔按梅花形布置 ,孔口环向间距为1.5m,孔底环向间距约2.2m,纵向间距1.5m(径向注浆注浆孔布置见图3-2)。注浆管采用钢花管,钢花管制作采用φ42mm,壁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长3.0m,注浆管应埋设牢固,并有良好的止浆措施。
注浆采用水泥浆,注浆压力1.0~2.0MPa,浆液水灰比1:1(重量比)。
3.2 临时支撑设置
图3-3 I20钢临时支撑示意图
初期支护侵限处理需要破除原有的喷射混凝土,打开拱架法兰盘,此时隧道原有的平衡状态将会遭到破坏,拱架会在自重及偏压作用下发生坍塌。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在拆除初期支护前,必须对两侧原有的支护系统设立临时支撑,使隧道两侧拱架单元与临时支撑形成稳定的支撑体系。
临时支撑采用5根I20a型钢加工制作成支撑排架,其顶端与初支钢架B单元顶端周边焊接牢固,底角埋入底座混凝土中。底座采用宽60cm,厚30cm的混凝土现场浇筑于仰拱填充面上。临时支撑样式见图3-3。
3.3 初期支护侵限处理
通过断面测量得知,隧道初期支护侵限部位集中为拱架A单元或A单元及部分B单元。在拱架侵限处理时根据侵限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施工方案。(各里程段拱架处理适用方案见附表)
3.3.1 当隧道初期支护侵限部位为拱架A单元时,仅需处理A单元即可。
3.3.1.1 初期支护拆除
原有初期支护破除采用弱爆破及人工手持风镐进行破除。弱爆破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及已有钢架的破坏。弱爆破后采用风镐凿除A单元范围内原有的喷射混凝土,拆除钢架连接钢筋及钢筋网。
3.3.1.2 侵限段初期支护处理
A单元范围内断面凿除至设计开挖轮廓线后,先初喷一层混凝土封闭开挖面防止拱部掉块。然后打开接头③处法兰盘,松开接头②、⑤处连接螺栓,将A单元抬高并加宽至设计位置。现场加工与A单元等弧度的钢拱架,把加工好的钢拱架安装至打开的接头③位置,然后旋紧接头②、⑤处连接螺栓。相邻两榀钢架间采用Ф22连接钢筋连接,按原设计打设系统锚杆及锁脚钢管,挂设钢筋网,按原设计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
3.3.1.3 超前小导管施工
拱部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小导管采用Ф42m,壁厚3.5mm热轧无缝钢管,钢管长4.5m,环向间距0.4m,纵向3.0m一环。
小导管注浆采用水灰比0.5~1.0(重量比)的水泥砂浆,注浆压力0.5~1.0MPa。
3.3.2 当隧道初期支护侵限部位为拱架A单元及部分B单元时,需先处理完A单元部分后再处理B单元部分。
3.3.2.1 A单元范围内初期支护拆除
A单元范围内断面凿除至设计开挖轮廓线后,先初喷一层混凝土封闭开挖面防止拱部掉块。然后打开接头③处法兰盘,同时打开接头②、⑤处法兰盘,将A单元抬高并加宽至设计位置。现场加工与A单元等弧度的钢拱架,把加工好的钢拱架安装至打开的接头③位置。此时A、B单元间的连接法兰盘将会错位,因此要在②、⑤接头处打设锁脚锚管固定拱架。然后按照设计施作锚网喷支护,打设超前小导管。
3.3.2.2 B单元范围内初期支护处理
拱部A单元侵限段处理完毕后,便可进行B单元段侵限处理。处理B单元时左右两侧错开3~5m进行,当选择从右侧开始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右侧临时支撑及B单元初期支护拆除
右侧B单元初期支护拆除前,需先对右侧临时支撑进行拆除。临时支撑拆除采用风镐凿除混凝土,割断临时支撑与钢拱架间的连接。
人工手持风镐对右侧B单元部分进行凿出至设计断面。
(2)右侧初期支护侵限处理
右侧侵限部位开挖至设计轮廓后,松开处法兰盘连接螺栓,然后调整B单元钢拱架至设计位置,连接好②处的连接螺栓,重新拧紧①处连接螺栓,挂设钢筋网,按设计要求打设系统锚杆及锁脚锚管,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左侧初期支护侵限处理
左侧初期支护侵限处理滞后右侧3~5m进行,施工方法参照右侧初期支护侵限处理步骤进行。
新处理的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后,及时进行二次衬砌施工,确保结构的稳定。
3.4 加强监控量测工作
(1)监控量测不仅对原初期支护钢架变形进行观测,对置换后的拱架同样要加强观测,量测人员应及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2)开挖过程中注意观察初期支护状态包括喷砼层是否产生裂缝、剥离和剪切破坏、支撑是否压屈变形进行观察分析。对以上情况进行详细描述、记录,并予以评估,作为及时采取支护参数选择的参考及量测等级选择的依据。
(3)量测方法及频率
现场量测时根据开挖、换拱各工序作业持续时间加大测量频率。
4 施工注意事项
(1)破除初期支护要采用弱爆破方式,避免震动过大造成围岩失稳、已施工的钢架扭曲变形。
(2)处理A单元侵限时,新加工的加长拱架要在、接头处间隔安装,杜绝新加长的拱架在同一轴线上,影响钢架的整体承力效果。
(3)对A单元换拱时,采用临时支撑对初支钢架进行支撑,支撑安装要牢固可靠,避免钢架在自重及围岩应力作用下失稳坍塌,临时支撑排架长度为4m,每次完成4m(6~7榀拱架)换拱后,移动排架至下一段落,完成12m换拱后,立即组织衬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5 质量保证措施
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按六不”原则:按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施工,按工艺操作,按“验标”检验;原材料未经检验合格,不准进入施工现场,没有开工令,不准开工,未进行技术交底,不准动工,隐蔽工程未经检验签字,不准覆盖,上道工序未经检验,不准进入下道工序,工程未经检验合格,不准计价。
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及规定的质量检查程序,做到报检及时、程序规范。严格以图纸、规范、质量验评标准、操作规程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按照监督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的要求,实施工序跟踪检查,切实做到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6 安全保证措施
(1)安排专职人员对隧道状况进行巡视,着重观察拱部喷射混凝土状态,具体包括洞身裂缝、掉块、异常情况,另外对山体变化状况进行观测。发现异常状况的部位、形状、数量作好施工记录,并及时向项目部汇报。
(2)风镐凿除混凝土时,下方严禁站人,割除连接筋、钢筋网以及清理欠挖时,作业台车下严禁过往人员。
(3)洞内施工坍塌以预防为主
①加强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每次量测后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并绘制量测数据时态曲线和开挖面关系图,对初期的时态曲线应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和变化值,动态评估隧道的施工安全。
②严格按《安规》、《技规》实施操作。
③做到文明施工,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及违反劳动纪律。
④该段地质情况较复杂及围岩较差,施工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挠动。
⑤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有关隧道施工方面的安全、技术知识,增强预防事故发生和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
⑥洞内出现险情时应及时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必须设专人进行安全防护,直至险情得到排除。
7 环保、水保保证措施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保、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做好施工期间的环保、水保保护工作,环境保护部为日常的管理机构。
建立健全环保、水保体系,制定全面而系统的环境与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符合国家、铁道部及地方有关环保、水保的标准,坚持施工过程中对环保工作的持续监督检查。建立“三级”检查落实制度,即领导层抓全面,管理层抓重点,实施层抓具体落实。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保水保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按有关规定,做好施工期间有环保水保工作。从组织管理上多方面加以控制,施工、生活废料、垃圾等要进行集中处理,严禁丢弃附近农田、水沟中。规范材料堆放,各种材料必须下垫上盖。施工结束后,材料统一回收处理,施工废水经过滤沉淀后排放,防止污染水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