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2018年度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9:04:37
文档

2017-2018年度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2017-2018年度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2017·怀化)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大汶口人2.俗话说“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③磨制工具④聚落⑤城市的出现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3.假如你是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
推荐度:
导读2017-2018年度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2017·怀化)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大汶口人2.俗话说“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③磨制工具④聚落⑤城市的出现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3.假如你是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
2017-2018年度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2017·怀化)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大汶口人

2.俗话说“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磨制工具 ④聚落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3.假如你是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B、C、D、

4.(2017·桂林)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等诸子百家对急剧的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的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5.(2017·大庆)下列与如图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B、种姓制度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6.(2017•青岛)国家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7.(2017•青岛)《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8.(2017·黄石)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9.(2017·黄石)在黄石大冶章山发现距今三、四十万年的石龙头文化遗址属于(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金石并用时代      D.青铜时代

10.(2017·义乌)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述诸子百家时,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想社会:平等、互利、兼爱”。这一学派最有可能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1.(2017·怀化)春秋时期的政治局面是“永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有关(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2.(2017·西宁)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  )        

A、奴隶制开始形成B、封建制开始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13.(2017·赤峰)如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生活习惯     C、生产工具     D、劳动技术

14.(2017·宿迁)改变常常便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

①勤于耕织的人②经商的人③战场立功的人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17·无锡)在2016年的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夏朝 、商朝 、周朝 、秦朝

16.(2017·无锡)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黄帝    B、舜     C、禹     D、启

17.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    D.过着群居生活

18.请先在各图标号下面的括号内填上图名,然后填出目前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懂人工取火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现代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19.半坡和河姆渡聚落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火的使用 、农业生产的发展 、能建造房屋 、使用陶瓷

20.如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下图-1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1.国家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22.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为审议项目的河南殷墟遗址获得通过。你认为殷墟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40分)

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1)材料一中的“卫鞅”“孝公”分别指谁?材料中的“卫鞅”发动了一场变法运动,这场运动代表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利益?    

(2)根据材料二,假如你是生活在那一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卫鞅”的变法?为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上述变法有何影响?    

(4)后来“卫鞅”被这些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有人说他主持的这次变法失败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2.(14分)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朝更替我知道】

材料一: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商、周政权的更迭如同夏、商政权的更迭一样,也是通过大规模战争实现的。

【制度变革我分析】

材料二: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夏商周更迭的表格。

国家建立时间建立者建国时都城暴君(昏君)灭亡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一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文明?哪一次战争导致了“商、周政权的更迭”?    

(3)根据图一,说出分封制的内容。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4)观察图二,说出位于第一层和最底层的分别是什么人。根据上述图片,指出分封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它的特点是什么?    

(5)【治乱兴衰我感悟】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23.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3分)

(2)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 (3分)

(3)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例说明。 (1分)

文档

2017-2018年度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2017-2018年度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2017·怀化)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大汶口人2.俗话说“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③磨制工具④聚落⑤城市的出现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3.假如你是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