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7年级上册历史第2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9:06:27
文档

部编7年级上册历史第2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7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2.(2017·内蒙古赤峰)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正确与否。A.禅让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科举制3.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A.商汤灭夏
推荐度:
导读部编7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2.(2017·内蒙古赤峰)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正确与否。A.禅让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科举制3.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A.商汤灭夏
部编7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2.(2017·内蒙古赤峰)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正确与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

3.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

4.“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周文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  B.商纣—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C.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  D.夏桀—荒淫无度,亡夏

5.(2017·湖北黄石)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6.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

A.封建制的法规  B.禅让制的规则  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

7.(2017·山东德州)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8.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诸侯众多,趋势加剧  B.周王室势力日益强大

C.各国纷纷变法,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9.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     )

A.退避三舍  B.卧薪尝胆  C.围魏救赵  D.问鼎中原

10.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

①齐国 ②晋国 ③秦国 ④宋国 ⑤楚国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⑤

11.(2017·安徽)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12.“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奖赏

C.废除贵族的世袭  D.大力垦荒而得到的奖赏

13.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

A.春秋时期秦国  B.春秋时期楚国  C.战国时期秦国  D.战国时期楚国

14.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

15.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乙  B.甲、乙  C.丙  D.甲、丙

二、非选择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7分,19题14分,共55分)

16.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的农具由什么材质制成?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它反映了手工业中哪一技术的进步?(3分)

(2)材料二中的文物出土于山西的战国墓葬中,其中牛的形象说明了什么?(2分)

(3)以上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起了什么作用?(3分)

(4)今天我国的一些农村还在使用牛耕。对此,你有何感想?(2分)

1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材料三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的石像?他生活在我国的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4分)

(2)最能体现他的思想观点的寓言故事是(1分)(     )

A.守株待兔  B.塞翁失马  C.刻舟求剑  D.愚公移山

(3)他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用?请举出实例加以说明。(3分)

(4)据材料二和图二,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4分)

 (5)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2分)

18.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一片片甲骨文,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瑰宝闪烁其间。

【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的这片龟甲出自哪个朝代?在当时它主要用来做什么的?观察图二中的三个甲骨文,把它们与三个字(休、人、山)对应起来。(5分)

(2)你怎样理解“一片甲骨惊天下”?(2分)

【青铜文明震世界】

材料二  

      

(3)图三是商朝的哪一青铜器?它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从外观上看,它有什么特点?(4分)

(4)图四是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想象图)。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何感想。(2分)

【活学活用拓思维】

材料三 (西周)青铜酒器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

(5)据材料三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有何新的特点,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4分)

19.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

——岳麓版《选修一》

材料二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

——

材料三 事在四方,要在,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商鞅之法”开始于哪一年?请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写两点)。这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6分)

(3)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三,归纳韩非子的主张。(3分)

(4)“商鞅之法”的主要内容中,哪一点符合材料三中韩非子的主张?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D )

2.(2017·内蒙古赤峰)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C )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正确与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

3.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C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

4.“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D )

A.周文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  B.商纣—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C.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  D.夏桀—荒淫无度,亡夏

5.(2017·湖北黄石)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D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6.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D )

A.封建制的法规  B.禅让制的规则  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

7.(2017·山东德州)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B )

8.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D )

A.诸侯众多,趋势加剧  B.周王室势力日益强大

C.各国纷纷变法,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9.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 B )

A.退避三舍  B.卧薪尝胆  C.围魏救赵  D.问鼎中原

10.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B )

①齐国 ②晋国 ③秦国 ④宋国 ⑤楚国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⑤

11.(2017·安徽)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B )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12.“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C )

A.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奖赏

C.废除贵族的世袭  D.大力垦荒而得到的奖赏

13.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C )

A.春秋时期秦国  B.春秋时期楚国  C.战国时期秦国  D.战国时期楚国

14.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B )

15.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A.乙  B.甲、乙  C.丙  D.甲、丙

二、非选择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7分,19题14分,共55分)

16.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的农具由什么材质制成?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它反映了手工业中哪一技术的进步?(3分)

铁。春秋后期。冶铁业。

(2)材料二中的文物出土于山西的战国墓葬中,其中牛的形象说明了什么?(2分)

牛鼻穿有鼻环,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牵牛鼻子以役使耕作的方法(或人们已经掌握了牛的生理特征和习性,为利用畜力进行生产创造了条件)。

(3)以上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起了什么作用?(3分)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4)今天我国的一些农村还在使用牛耕。对此,你有何感想?(2分)

春秋时就已使用牛耕,说明我国古代生产力十分发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至今一些农村还使用牛耕,说明我国农村生产工具改进缓慢,农村发展不平衡。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科技,超越世界先进国家。(言之成理即可)  

1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材料三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的石像?他生活在我国的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4分)

老子,春秋时期。道家。《道德经》(或《老子》)。

(2)最能体现他的思想观点的寓言故事是(1分)( B )

A.守株待兔  B.塞翁失马  C.刻舟求剑  D.愚公移山

(3)他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用?请举出实例加以说明。(3分)

有用。使人认识到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等。例如战争的胜利等。(言之成理即可)

(4)据材料二和图二,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4分)

以德治国。“仁”的学说。

 (5)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2分)

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18.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一片片甲骨文,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瑰宝闪烁其间。

【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的这片龟甲出自哪个朝代?在当时它主要用来做什么的?观察图二中的三个甲骨文,把它们与三个字(休、人、山)对应起来。(5分)

商朝。占卜。A—山;B—人;C—休。

(2)你怎样理解“一片甲骨惊天下”?(2分)

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和它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青铜文明震世界】

材料二  

      

(3)图三是商朝的哪一青铜器?它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从外观上看,它有什么特点?(4分)

司母戊鼎(或“后母戊鼎”)。特点:它造型雄伟,纹饰古朴,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4)图四是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想象图)。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何感想。(2分)

青铜器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折射出商朝当时强盛的国力,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活学活用拓思维】

材料三 (西周)青铜酒器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

(5)据材料三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有何新的特点,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4分)

特点:酒器减少,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增多,实用性增强。原因:西周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手工业发展迅速,技艺高超等。 

19.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

——岳麓版《选修一》

材料二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

——

材料三 事在四方,要在,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2分)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2)材料二“商鞅之法”开始于哪一年?请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写两点)。这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6分)

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④废除贵族的世袭;⑤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答出两点即可)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三,归纳韩非子的主张。(3分)

法家。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集权统治。

(4)“商鞅之法”的主要内容中,哪一点符合材料三中韩非子的主张?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3分)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言之有理即可)

文档

部编7年级上册历史第2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7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2.(2017·内蒙古赤峰)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正确与否。A.禅让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科举制3.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商”或“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A.商汤灭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