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基础知识填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9:06:43
文档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基础知识填空

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过关)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知识点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遗迹最多的国家的之一。2.元谋人(1)生活年代:距今约。(2)生活地点:。(3)生活状况1依据: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些粗糙的,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2结论:证明元谋人已经能够,。(4)历史地位:。知识点二北京人的发现1.地点:北京人遗址位于西南。2.命名:“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3.发现:经过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
推荐度:
导读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过关)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知识点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遗迹最多的国家的之一。2.元谋人(1)生活年代:距今约。(2)生活地点:。(3)生活状况1依据: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些粗糙的,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2结论:证明元谋人已经能够,。(4)历史地位:。知识点二北京人的发现1.地点:北京人遗址位于西南。2.命名:“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3.发现:经过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
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过关)

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知识点一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          遗迹最多的国家的之一。

2.元谋人

(1)生活年代:距今约          。

(2)生活地点:               。

(3)生活状况

1 依据:我国科学家发现了           一些粗糙的        ,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

2 结论:证明元谋人已经能够              ,               。

(4)历史地位:                                。

知识点二 北京人的发现

1.地点:北京人遗址位于            西南           。

2.命名:“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          ”

3.发现:经过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    

化石。

4.生活年代:距今约        至        年

知识点三 北京人特征

(1)北京人,用火      ,      ,      ,        ,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

(2)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知识拓展 山顶洞人

        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         和          。

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距今约             前。 

由上可知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                          。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知识点一  半坡居民的生活

1.距今时间时间:约        年。

2.生活地点:           陕西东部         一带。

3.生产生活:住         圆形房屋,种植          。

知识点二 河姆渡人的生活

1.距今时间:          。

2.生活地点:             的           。(        )

3.生产生活:住         圆形房屋,种植          。

知识点三 原始农业的发展

1.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最早栽培粟:           ,公元前900至公元前7000年。

3.原始农业

1 时间:距今9000-7000年。

2 范围: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3 耕作方式:由“         ”发展到 用           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4 标志:         ,          的出现以及      ,          的发展。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知识点一 炎黄联盟

1.早期社会传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2.时间:距今约           ,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3.概况:

(1)黄河流域      联合一些部落,在   与   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战败,

归顺黄帝,结成联盟。

(2)炎黄部落在       打败蚩尤部落。

4.影响:

(1)黄帝被推举为         首领。

(2)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        ,因此后人尊崇     和      为中华民族的       ,

海内外也以“          ”自称。

知识点二 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含义:将部落            位子传给           。

2.首领先后顺序:尧-舜-禹

1 尧:鼓励人们       ,适时耕种。

2 舜:           ,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止水,解除水患。

3 禹:禹的父亲鲧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失败,禹总结经验教训,不辞辛苦,治水有功被尊称为“        ”,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第四课 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建立:约        年,    建立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 着                    。

2.措施:      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之乱,在        修建城池,制定了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

3.政治制度:     死后,      继承父位。从此,         代替了        。

4.国家机构:

(1)夏朝建立了     。

(2)制定了        ,

(3)设置了        ,

(4)还制定了          ,称为“        ”。

5.统治中心: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考古学家发现         。

6.亡国之君:夏朝经历       年,到夏王       ,在位期间,国力衰微。他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

知识点二 商汤灭夏

1.建立:            年,       灭夏,建立      ,都城建在      。 

2.迁都:由于          和            等因素,       迁都到了       。

3.发展:商朝长期对外征战,控制范围不断拓展,为了巩固统治,设置     ,制定     ,加强        

和          的控制。

4.亡国之君:            对外征讨,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 

残害人民。

知识点三 武王伐纣

1.灭商:              ,在        决战中商朝被周武王组织的政治联盟所灭。

2.建周:公元前1046年得到吕尚,周公等人辅助的         建立     ,定都      ,史称       。

知识点四 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                     ,巩固          .

2.依据:           远近和         大小。

3.内容:

(1)将        和       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          ,建立        。

(2)诸侯具有较大的性,但需要              ,服从         。

(3)受封者可以接着在自己的封地再分封。

4.西周的社会等级:                          。

5.灭亡:            年,       与民争利,引起“        ”。 到            时,朝政,社会矛 

盾激化。          ,          被犬戎所灭。          东迁       ,史称       。

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知识点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发现地点:在         后期,我国的甘肃,青海等地出现了铜器,在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

出土了铜镜。

2.工艺:商周时期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    ,     ,     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在铸造技

术上,采用“                ”。

3.代表: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的青铜器。

知识点二 甲骨文记事

1.含义:         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       和牛羊等         的文字。

2.发现:       年,清朝人             首次发现甲骨文。

3.地位:         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

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知识点一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知识点二 王室衰微

分封制的瓦解:          ,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

大夫,而是设置     ,     ,委派管理,职位也不再       ,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             逐渐瓦解。

知识点三 诸侯争霸

1.原因:由于     ,       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          ,互相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2.状况:

(1)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           ”的名义进项征战,

争夺霸主地位。

(2)         ,         ,         ,     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

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3.结果:在春秋争霸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       ”

“        ”在同周边的戎,狄,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4.影响:(1)消极影响:                                      ;

(2)积极影响:                                    。

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知识点一 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战国初年,      被      ,    ,     ,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诸侯国中, 

     ,     ,     ,     ,      ,      ,      。

2.兼并战争: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已不再打着“          ”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力图扩

展疆域。当时战争规模很大,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役,如           ,          ,           等都是发上在这一时期。

知识点二 商鞅变法

1.背景:      时期,        和    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的

势力增强。 

2.目的:          ,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具体内容:         年,          任用        主持变法。

商鞅变法的意义(影响):                                                       。

知识点三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 时间:             年    修建者:秦国蜀郡太守:           

2 地点:成都附近的         上修建了        。

3 组成:都江堰        和          ,渠首由:        ,         和       。

1.影响:(1)建成之后,           称为沃野,被称为“           ”。

(3)两千多年来,         一直发挥着          ,在            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第八课 百家争鸣

知识点一 老子

2.学派:        是春秋后期楚国人,           学派的创始人。

3.思想: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         ,世间万物都           ,对立的双方是

可以            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         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4.学说:            ,道家经典。

知识点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

1.       是春秋晚期       人,孔子在政治上           ,主张            。

2.政治思想:核心思想是“     ”,他提出“             ”,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       ,   

使人民                ,                 。

3.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             ,

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在教学中注意        和         ,突出了一些列的           和      。

4.        是        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          一书。

5.作用:                                            。

知识点三 百家争鸣

1.           ,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在学术思想领域非诚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          ”,其中,         ,        ,         ,          等。

思想家地位思想主张
墨子     创始人

主张“     ”“      ”,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互相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提出要选      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     

孟子儒家代表人创始人孔子

主张实行“       ”,提出“       ”“       ”“       ”的思想,并反对          的战争。

荀子儒家代表人主张实行“        ”,明确          。

庄子道家代表(创始人是老子)

强调治国要          和          ,认为人生应追求            ,要保持的人格。

韩非子法家代表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反对空谈仁义,强调          ,梳理君主的      ,建立          统治

2.             ,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诚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              ”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知识点一、秦灭六国

1、秦国完成统一的背景(条件):

1连年战争影响        和          ,人民希望安定统一;

②           使秦国实力大增,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③秦王         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重用人才、远交近攻)。

2、统一过程 :   时间:           —            ;顺序:            

秦朝建立的时间:            ; 建立者:       ;都城:       ;

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          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

知识点二、确立集权制度

(一)

1、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拥有         的权威,总揽全国             。嬴政自称 “       ”,史称“         ”。

2、政权机构:      —行政;太尉—       ;御史大夫 —      。最后的        由皇帝掌控。

(二)地方:由直接管辖的             (取代           )

1、内容:全国分为36郡,郡的长官为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为县令或;郡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2、作用 :①有利于加强对                  ,巩固           ;

②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              的        。

知识点三、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       (     ):命         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       ,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意义: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              顺利推行,也使       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                   。

2、统一       (         ):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意义:改变了以往          的状况,有利于              ,促进                           。

3、统一度量衡:以        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       由               。

意义:度量衡的统一,                 。

4、统一        和         ,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5、开凿        :沟通        和        ,意义:便利            ;

6、派             ,并修筑      ( 西起       ,东到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

◆秦朝疆域四至:东至       ,西到      ,北至          ,南达         。

第十课  秦末农民

知识点一:秦的表现:

(1)繁重的         (2)沉重的      (3)严酷的       (4)      的残暴统治(赵高“指鹿为马”)

知识点二:           (又称“           ”)

1、时间:           ,地点:          ,领导人:             ;

2、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

3、经过:大泽乡→攻县城→占领陈,建“ 张楚 ”政权→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4、结果:军被           ,陈胜、吴广被杀害。

5、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        次大规模的农民。

6、影响:陈胜、吴广失败后,        和         继续领导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在            中        ,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    ,            秦朝灭亡。

知识点三:楚汉之争

1、巨鹿之战:         年,       大败        。

2、秦朝灭亡的标志:         年,       攻入      ,秦朝灭亡。(约法三章)

3、楚汉之争:          ---            年,      和      为争夺帝位进行了        的战争。

4、西汉建立:          年,       建立      朝,定都      。        是汉高祖。

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识点一: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         ,刘邦建立       ,称为      ,定都       。刘邦是         。

2、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1)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                ,社会              ,            。

原因是:                  和               (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面临的问题:如何                             ,巩固              ,成为首要问题。

知识点二:            :

1、原因:为了          和            ,汉高祖                        ,采取了          的。

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

下令“             ”,让士兵还家务农; 

将                ,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           的,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           。

十五税一: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

                     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亡

知识点一:刘秀称帝

1、西汉的灭亡:         ,           ,建立         ,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         ,           称帝,定都       ,史称      。

知识点二:光武中兴

1、目的:               ,             。

2、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中兴措施):

①            ,减轻            ,减轻         ;

②          ,           ,加强对               ,惩处          ;

③允许                  ,缓和                。

3、影响(作用):社会           ,经济               ,史称“         ”。

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知识点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指甘肃             和             ,今            和           称为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               年 

(2)目的:             ,               。

(3) 意义:                 的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间:             年

(2)目的:为了                      

(3)意义:促进了                的                     。

知识点二、丝绸之路

(1)路线:        ——           ——          ——       ——        ——           。

(2)历史作用:丝绸之路是                                                 。        

知识点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置:         

 (1)时间:                (汉宣帝时)    

设立的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                  。

东汉:        派      出使西域,      派      出使大秦。

                      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知识点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           懂得造纸         ——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2、           改进造纸术 

(1)造纸原料:     、       、       、         。 

(2)蔡侯纸的特点:        ,        ,         ,         大大提高。 

知识点二:史学:历史巨著《     》

1、作者:       

2、主要内容:《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到         时          年的       。

知识点三:宗教:        和         

1、道教:       产生于         。主要教派有        创立的        和        创立的           。

2、佛教:              传入;                       。

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知识点一、官渡之战

1、背景:          年,                  ,社会生产               。

2、概况:(1)时间:          年                 (2)作战双方:      与         

(3)结果:              ,        。   (4)影响:为                        。

知识点二、赤壁之战

1、背景:       基本上统一了          ,想        。

2、概况:(1)时间:         年                     (2)作战双方:        与          

(3)结果:       以少胜多,大败     。  (4)影响:为                          。

知识点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国鼎立的形成:(1)        年,       称帝,定城       ,     国建立;

(2)       年,        称帝,定城       ,     国建立;

(3)       年,        称王,        年,定城        ,     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知识点一、西晋的兴亡(三国灭亡顺序:    、     、     )

1、建立:     年,      建立     ,定都     。

2、统一:     年,     灭    ,实现了统一。

3、政权特点:统治阶级在政治上         ,生活上       、       。

4、衰落(转折点):        时发生         ,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5、灭亡:公元        年,           灭掉      。

知识点二、八王之乱

1、原因:(1)分封        ,          ,(2)           ,                        ;

(3)                   。

2、爆发:          在位时,手握重兵的          为了            ,先后起兵,相互混战。

3、影响:(1)给社会造成            ,西晋            。

(2)形成我国          上              的                。

知识点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     、     、     、      、     )

十六国:(1)      到        期,          先后建立   个政权,连同            ,称为       。

(2)           期,                建立的        统一了               。

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1、西晋的灭亡:      年,内迁的        灭掉西晋。

2、东晋的建立:      年,       建立     ,定都      。

3、政权特点:       ,         。

4、兴盛:          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      出现“         ,         ”的景象。

5、衰落:        ,政权落入          。

6、灭亡:       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1、   ——   年,出现   、   、   、    四个王朝,定都   。   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                ,带来了        、先进的           和        ,

②江南地区           ,社会          。

③江南地区            优越。 

                     

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淝水之战

1、背景:①南方:           重建晋朝,都城在      ,史称“      ”。

②北方:           建立的          ,统一了            。

2、概况:    

① 时间:公元       ②作战双方:     与       ③结 果:            ,大败          。

3、淝水之战的影响:

(1)淝水之战以后             ,北方           。

(2)           暂时稳定,为        提供了有利条件。

4、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

(1) 从前秦方面看:苻坚            ;前秦                ,              ,

               ,            。

 (2)从东晋方面看:东晋          ,          ,           ,           。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1)建立:         ,       建立; (2)统一北方:     年统一北方。

2、改革的原因(目的):                    ,加强对              (             。)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迁都     (     年) (2) 改说     ;      (3)改穿     ;

(4)改用        ;       (5)鼓励          ; (6)用      ,学      。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促进了           ,也增强了        。

5、学习孝文帝顺应        、坚持     、        、        、        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6、评价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       的         。他顺应        ,不顾       的反对,坚持      ,促进         ,促进了          。北魏孝文帝是                        ,是                        。

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

一、农学:

1、作者:          

2、地位:          的一部           。

3、内容:总结了     、      、    、     、     等方面的     。

4、影响:这部农书对        有深远的影响,           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数学:

1、时期:                         

2、成就:                 到小数点以后的           ;制定         ;制造        、

              、       。

三、书法:

1、      和      是      时的书法名家。    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        。

2、时期:       

3、代表作品:               ,被称为“            ”。

4、特点:“              ,             ”

四、绘画:        

1、时期:         

2、地位:       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3、特点:他擅长的      画,            ,         ,        。

4、代表作品:            和             ;           开始形成。  

五、雕塑:

代表:                和                

文档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基础知识填空

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过关)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知识点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遗迹最多的国家的之一。2.元谋人(1)生活年代:距今约。(2)生活地点:。(3)生活状况1依据: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些粗糙的,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2结论:证明元谋人已经能够,。(4)历史地位:。知识点二北京人的发现1.地点:北京人遗址位于西南。2.命名:“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3.发现:经过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