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9:06:09
文档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1.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正确、写规范。qīnlüèhuīhuánglǎnduòdīngzh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下划线字读音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1)间(jiàn)隔      镜匣(jiá)      冠(guàn)军      石榴(liu)________(2)凛(lǐn)冽       龟(guī)裂       馈(kuì)赠       木框(kuàng)_______
推荐度:
导读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1.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正确、写规范。qīnlüèhuīhuánglǎnduòdīngzh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下划线字读音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1)间(jiàn)隔      镜匣(jiá)      冠(guàn)军      石榴(liu)________(2)凛(lǐn)冽       龟(guī)裂       馈(kuì)赠       木框(kuàng)_______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正确、写规范。

qīn lüèhuī huánglǎn duòdīng zh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下划线字读音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

(1)间(jiàn)隔       镜匣(jiá)       冠(guàn)军       石榴(liu)________

(2)凛(lǐn)冽        龟(guī)裂        馈(kuì)赠        木框(kuàng)________    

(3)窥(kuī)视        勤恳(kěn)        嫉(jì)妒        蓑(suō)毛________    

(4)抵(dǐ)御       珊瑚(hú)         平衡(héng)       任(rèn)丘________    

3.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找出来。

(1)忘却       爱慕       不记其数       千真万确________    

(2)吩咐       防碍       诗情画意       亭台楼阁________    

(3)隐蔽       酬谢       摄氏度         一只半解________    

(4)允诺       喉咙       应接不暇       夜幕降临________    

4.给“裁”选择正确的义项,在横线上填上序号。

①用刀、剪等把片状物分成若干部分;②从整体中去掉;

③拉制、抑止;④文章的,格式;⑤衡量,判断,

________       裁判员________       剪裁________       别出心裁________

二、语言积累

5.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1)红日初升,________。河出伏流,________。

(2)夫君子之行,________,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诸葛亮)

(3)随着课文我们知道了“四时景物皆有趣,动静结合互衬托”,如:“竹喧归浣女,________”“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    

(4)在清少纳言笔下,春天最美是________;夏天最美是________;秋天最美是________;冬天最美是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间故事是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

B.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女神》等。

C. 《示儿》和《长相思》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D. 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能提高阅读的速度。

7.下面下划线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祖国建国70周年,大家继往开来迎接明天,

B. 小马驹一会吃青草,一会去河边喝水,好悠然自得呀!

C. 敌人想方设法地破坏地道,真是神机妙算呀!

D. 故事“完璧归赵”展现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

三、阅读

8.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小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宋濂(lián)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不仅内容充实,还有很高的艺术功底,当时的学者曾称赞他“当今文章第一”。

    ②宋濂从幼年起,就十分热爱读书.当时家里穷,买不起书,他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然后把借来的书抄写后再按期归还给别人,由于他守信用,人家很愿意借书给他,使他能够博览群书。

    ③20多岁后,宋濂读书更加勤奋了。但由于没有名师指点,遇有问题常常得不到解决,于是他步行一百多里路,去向名师请教.他请教的这位老前辈是位大学者,对学生要求很严厉.宋濂在向他请教时,每次都十分恭恭敬敬地提出疑问,并躬着身子侧耳倾听。他虚心求教,跟着这位老师学到很多知识。

    ④有一天宋濂出门访师的时候,正是数九寒天。这时他就穿上草鞋,背上行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顶着寒风冒雪去访师。等他好不容易赶到客店里,四肢都冻僵了,但他一点儿也不怕苦,坚持向老师请教。

    ⑤宋濂由于家境贫苦_______少年求学很艰辛______粗茶淡饭是他的一日三餐________破旧棉衣是他的唯一御寒之物________沟边污水是他解渴良饮……这一切他都毫不在意,他的同学中有不少是富家子弟,穿着绫罗绸缎,满身珠光宝气,但他丝毫没有羡慕的意思,而是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求学读书上。就这样,经过长期刻苦努力,宋濂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

(1)在短文第⑤自然段横线上加上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2)这篇短文属于(    )的文章。

A.介绍景物

B.写人记事

C.说明道理

(3)短文主要讲了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

(5)关于短文的写作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事情发展顺序

B.地点转换顺序

C.空间顺序

(6)这篇短文的题目最合适一项是(    )。

A.严厉的老师

B.宋濂访师求学

C.贫苦的宋涨

(7)请结合短文和本学期的课文,给同学提2条与读书有关的建议。

9.阅读理解

中国刺绣

    ①刺绣,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②刺绣起源很早.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三国吴王孙权使赵夫人,绣山川地势军阵图,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卢眉娘绣法华经七卷,绣于尺绢之上,因刺绣闻名,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有名的刺绣家在美术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③刺绣在我国的历史已有二三千年了,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震绣”。至周代,有“绣绩共职”的记载。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它一直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也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

    ④刺绣按照材料又可分为丝绣、羽毛绣和发绣,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先后产生了苏绣、粤绣、陇绣、湘绣、蜀绣,号称“五大名绣”,此外还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

    ⑤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在原始社会,人们用纹身、纹面来进行装饰。自从有了麻布、毛纺织品、丝织品,有了衣服,开始在衣服、枕、童帽、裹肚、门帘、鞋垫、床围、针线包、荷包、动

物玩具等上刺绣图腾和各式纹样。

(1)短文从“什么是刺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刺绣。

(2)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虞舜之时,已有刺绣。

B. 刺绣只可以用于衣服装饰。

C. 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

D. 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

(4)请仿照第③段画线的句子,写出一种我国的其他民间传统技艺。

10.看懂公交线路图

材料一:

现在,我们提倡绿色出行。所以需要我们看懂公交线路图,才能正确的乘坐公交车出行,下面我教一教大家:

首先看箭头指示方向就是公交车前进的方向。若要反方向而行,则去马略对面公交站台;其次要看自己要去的地方要坐哪一路公交车,然后可以了解一下时间、车票、首末发车时间的信息;现在多数公交车是无人售票,最好是在乘车之前备好零钱或公交卡;还可以通过手机下载公交公司的APP或导航系统查询自己所乘车辆的到站时间。

材料二:

(1)观察以上三个公交站牌,你会发现这三个公交站名分别是土桥、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家住在十里铺要去外婆家,需乘车到武胜路,他应该乘坐________(数字)路公交车,经过________(数字)个站。

(3)从钟家村这个站点乘车,乘坐579路公交车能直接到桃花岛吗?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因为579路车站牌上有桃花岛这个站点。     B. 不能,因为乘车的方向相反了。

C. 不能,站牌上无桃花岛这个站点。                      D. 能,因为乘车的方向相反了。

(4)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交站牌上的箭头指示方向不是公交车前进的方向。

B. 现在多数公交车是要买票的,最好是在乘车之前备好零钱。

C. 现在乘公交车也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支付车费。

11.《孔子论学》

    “三人行①,必有我师焉②。”“温故③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④之,不亦说乎⑤。”

——(选自《论语》)

[注释]①行:行走。②焉:在其中。③故:旧的知识。④习:复习⑤说:同“悦”高兴、快乐。

(1)请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说________(shuō     yuè)        ②矣________(yǐ         ài)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时可这样停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 用以上句子选自《论语》。《论语》记录的全是孔子说的话。

C.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的是学过的内容经常练习是愉快的事。

D. 孔子通过以上句子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3)读了以上文段,你得到的启示是:学习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

12.两题任选一题。

(一)大胆想象二十年后我们家乡的环境,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变化,把想象到的场景或者事件写下来,注意重点部分写具体。

(二)选择一种你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围绕事物特点,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350字。(注意;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知识

1.【答案】侵略;辉煌;懒惰;叮嘱

【考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侵、煌、懒、惰、嘱”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侵略、辉煌、懒惰、叮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1)匣

(2)龟

(3)嫉

(4)任

【考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1)镜匣(jiá 改 xiá);

(2)龟(guī 改 jūn)裂;

(3)嫉(jì改 jí)妒;

(4)任(rèn 改 rén)丘

故答案为:(1)匣;(2)龟;(3)嫉;(4)任;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答案】(1)记

(2)防

(3)只

(4)无

【考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1)记——计;(2)防——妨;(3)只——知;(4)无

故答案为:(1)记;(2)防;(3)只;(4)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4.【答案】 ③;⑤;①;④   

【考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故答案为:③ ⑤ ① ④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入座。

二、语言积累

5.【答案】(1)其道大光;一泻汪洋

(2)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

(3)莲动下渔舟;江枫渔火对愁眠;西塞山前白鹭飞

(4)黎明;夜晚;黄昏;早晨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其道大光、一泻汪洋;

(2)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

(3)莲动下渔舟、江枫渔火对愁眠、西塞山前白鹭飞;

(4)黎明、夜晚、黄昏、早晨;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6.【答案】 C   

【考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B、D正确;C:《示儿》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长相思》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诗词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7.【答案】 C   

【考点】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B、D项与对应的语境相符。C项“神机妙算”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是褒义词。与对应的语境不符,改“诡计多端”。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三、阅读

8.【答案】(1)B

(2)B

(3)宋濂勤奋求学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爱读书、博览群书、虚心求教、刻苦努力

(4)动作;通过动作描写体现了宋濂不怕艰难,访师求学的坚定意志

(5)A

(6)B

(7)略

【考点】记叙文

【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

(2)、(5)、(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概括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4)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7)写建议一般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再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建议要合理,措辞要恰切,情感要真挚,同时要富于鼓动性。

故答案为:(1)B;

(2)B;

(3)1、宋濂勤奋求学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2、爱读书、博览群书、虚心求教、刻苦努力;

(4)动作、通过动作描写体现了宋濂不怕艰难,访师求学的坚定意志。

(5)A;

(6)B;

(7)略;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5)、(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4)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7)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写建议的能力。

9.【答案】(1)刺绣的起源;刺绣的历史;刺绣的分类或种类;刺绣的用途

(2)举例子;举出具体的例子使读者更加具体的明白刺绣的种类丰富。

(3)B

(4)略

【考点】说明文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刺绣的起源、刺绣的历史、刺绣的分类或种类、刺绣的用途;

(2)举例子、举出具体的例子使读者更加具体的明白刺绣的种类丰富。

(3)B;

(4)略;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10.【答案】(1)大村;邓家

(2)5;7

(3)A

(4)C   

【考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分析】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公交站牌上的线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故答案为:(1)大村、邓家;

(2)5、7 ;

(3)A;

(4)C;

【点评】此题考查阅读公交站牌获取信息的能力。

11.【答案】(1)yuè

;yǐ

(2)B

(3)温习旧知识(复习已学知识)

;虚心向别人请教(或谦虚好学)

;把学习当作乐趣(爱学习)或练习学过的知识

【考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yuè、yǐ ;

(2)B;

(3)1、温习旧知识(复习已学知识)2、虚心向别人请教(或谦虚好学)3、把学习当作乐趣(爱学习)或练习学过的知识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译文】 “许多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能当我老师的人。”“温习旧知识而能够获得新知识,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四、习作

12.【答案】略

【考点】状物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状物的作文,状物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它事物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状物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③状物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事物写生动,写形象;④状物要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做到写什么,像什么。

【点评】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

文档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1.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正确、写规范。qīnlüèhuīhuánglǎnduòdīngzh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下划线字读音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1)间(jiàn)隔      镜匣(jiá)      冠(guàn)军      石榴(liu)________(2)凛(lǐn)冽       龟(guī)裂       馈(kuì)赠       木框(kuàng)__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