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弹幕文化的发展现状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9:06:03
文档

弹幕文化的发展现状研究

第10卷第15期2019年08月Vol.10No.15August2019225弹幕,指的是在网络视频中弹出来的简短性评论字幕。随着弹幕的逐渐流行和病毒式扩散传播,用户群体不断扩大,弹幕文化诞生。弹幕文化一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虎嗅网上的一篇文章——《弹幕之路何去何从,谈谈弹幕网站与弹幕文化》,其属于一种网络亚文化,试图在虚拟的话语环境中引发受众狂欢。一、弹幕文化现状分析(一)受众分析亚文化是指和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的文化现象,在主流文化的背景下,某一集体或区域所持有的生活观念和思维方式。亚
推荐度:
导读第10卷第15期2019年08月Vol.10No.15August2019225弹幕,指的是在网络视频中弹出来的简短性评论字幕。随着弹幕的逐渐流行和病毒式扩散传播,用户群体不断扩大,弹幕文化诞生。弹幕文化一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虎嗅网上的一篇文章——《弹幕之路何去何从,谈谈弹幕网站与弹幕文化》,其属于一种网络亚文化,试图在虚拟的话语环境中引发受众狂欢。一、弹幕文化现状分析(一)受众分析亚文化是指和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的文化现象,在主流文化的背景下,某一集体或区域所持有的生活观念和思维方式。亚
第10卷第15期 2019年08月Vol.10 No.15 August 2019

225

弹幕,指的是在网络视频中弹出来的简短性评论字幕。随着弹幕的逐渐流行和病毒式扩散传播,用户群体不断扩大,弹幕文化诞生。弹幕文化一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虎嗅网上的一篇文章——《弹幕之路何去何从,谈谈弹幕网站与弹幕文化》,其属于一种网络亚文化,试图在虚拟的话语环境中引发受众狂欢。

一、弹幕文化现状分析

(一)受众分析

亚文化是指和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的文化现象,在主流文化的背景下,某一集体或区域所持有的生活观念和思维方式。亚文化的分类多种多样,其中根据年龄便可以分为青年亚文化和老年亚文化。[1]进入21世纪以后,网络的不断发展也为青年亚文化注入了活力,网络青年亚文化应运而生,弹幕文化便是网络青年亚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亚文化。[2]

弹幕文化所针对的主要受众便是青年。当代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取向和世俗化取向的特点,思想、观念独特却缺乏坚定的信仰,敢于创新却具有反叛意识,追求新鲜刺激的同时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3]

(二)传播形式

1.形式上迎合受众的阅读习惯。随着现代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进入了一个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一个快速填饱肚子,又快速消化的时代——“快餐时代”。在快餐时代,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化也意味着在浏览和阅读习惯上倾向于简短便捷,而弹幕的形式便很好地迎合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在发表弹幕的过程中,字数是有上限设置的,哔哩哔哩网站的单条字幕发送的汉字字数上限为30字,以7~25字为宜,斗鱼视频的弹幕字数控制在50个字以内。另外,弹幕的呈现方式是固定或滚动播放,一般在屏幕停留几秒钟,有利于用户迅速浏览并快速接收信息。[4]用户在观影过程中,如果看到影响自己观影体验的弹幕,可以选择屏蔽部分关键词来达到更好的观影效果。

2.弱联系的相互连接。弱联系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便是自己的家人、同学、同事和朋友,在接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但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即强联系;与之相对应,还存在一种范围广泛但肤浅的社会认知,把原本毫不相关的人联系在一起,比如偶尔在对话中提及的一个人,即弱联系。弱联系是在群体范围内产生的,对于探究一些网络现象也有着重要作用。“弱联系”的真正意义是把不同社交圈子连接起来,从圈外提供有用的信息。

在观看同一个视频发表的弹幕的过程中,使用弹幕的本来存在弱联系的各个用户,建立了弱联系的相

互连接。观看网络视频的成员由于具有相似的态度和高度的互动频率,产生即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一个虚拟的组织中建立强联系的网络。

3.与传统视频网站的融合。对于哔哩哔哩、AcFun (A站)等专业的视频弹幕网站而言,传统视频网站对于弹幕的使用则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方便用户体验,进而增强用户黏性。[5]另外,作为辅助工具的弹幕,并不具有持久性,传统视频网站会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是否关闭弹幕。

国内最早开始使用弹幕的传统视频网站是56网,但因为一些原因只维持了一段时间便取消了这一功能。[6]2012年8月,土豆网的旗下产品——“豆泡”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正式投入土豆全站使用。随着视频网站弹幕使用的成熟,腾讯、爱奇艺、芒果TV等也开始全面进军弹幕视频领域。

二、弹幕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无门槛言论语言质量低劣

弹幕是一种基于匿名状态的交流工具,同一视频中所发表的弹幕组成的集合行为必然存在越轨行为。网络视频一方面进入门槛低,另一方面作为深度的虚拟空间,用户具有极强的匿名性,没有明确的个人标志,进一步使得用户的群体遵从性降低,做出越轨行为。用户在发表言论时毫无顾忌,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必承担破坏规范的后果,进一步造成了弹幕语言的低俗化现象。[7]虽然视频网站一般会有举报和屏蔽低俗弹幕的选项,但因为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关联性弱,并不会给对方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所以用户一般对于低俗弹幕只是置之不理,并不会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弹幕语言低俗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方面,弹幕视频本身呈现低俗化,一些UP主(视频博主)通过剪辑手法把不同的视频衔接到一起并重新构造,达到对音画的重塑,但某些视频文本本身在剪辑的过程中就被赋予色情暴力的因素。[8]另一方面,视频中的弹幕语言存在低俗现象,一些用户在观看视频时,经常用“性”作为讨论话题去交流,达到娱乐狂欢的效果。

(二)弹幕形态影响观影体验

基于视频的互动形态,弹幕的传播主要是建立在视频内容上,其呈现形式会影响受众的视频观看效果。其中,弹幕的呈现包括固定和非固定在屏幕播放两种形态,发布者也可以自行选择字体、字号、颜色等相关选项。另外,在发布过程中,发布者往往比较随意,经常出现字体过大、字数过多以及颜色杂乱等现象。这样的呈现方式所造成的连续刷屏,几乎完全遮挡视频内容,严重破坏了视频的完整性,进一步影响了受众的观影体验。对比传统的字幕创作团队,其呈现方式严

弹幕文化的发展现状研究

赵珍萍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 要:弹幕依附于影视视频和短视频的传播逐渐火热,也因即时评论和互动交流体验特点在受众中广受欢迎。本文旨在分析弹幕文化的发展现状,为受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话语环境。

关键词:弹幕;弹幕文化;受众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9)15-0225-02

226

文化传播

格遵守了视听规律,在保证视频内容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受众的观看效果。

另外,弹幕的观看者需要同时关注两个对象,包括视频内容和弹幕,因此弹幕会分散受众的注意力,进而导致对视频本身内容的忽视,对其美感和意蕴的体会造成影响。

(三)网络监管与即时性的冲突网络平台上存在大量的低俗信息,直接影响到弹幕的内容质量,导致不少低俗语言在弹幕中呈现碎片化的病毒式传播。弹幕传播环境的恶化很大程度上与传播平台网络监管不到位密切相关。一些弹幕播放平台发表弹幕并不需要实名注册,这就导致用户在匿名使用过程中可以轻松发表弹幕,无需顾忌自身身份和法律的束缚。除此之外,在一些弹幕播放器中尝试输入低俗语言,但却并没有出现被屏蔽的现象,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网络平台对弹幕内容监管的疏忽。

弹幕以强烈的即时互动性吸引着受众群体,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热情和活跃度,但由于网络监管和即

时性的冲突,其仍处于一个监管空白的尴尬位置。[9]

因此,2019年1月9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了《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后称《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规范》中明确提出,网络短视频平台实行节目内容先审后播制度。平台上播出的所有短视频均应经内容审核后方可播出,包括节目的标题、简介、弹幕、评论等内容。

2月15日,针对将“弹幕”划入“先审后播”范围的这一举措,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评论称,弹幕文化方兴未艾,其蓬勃发展的步伐不会被审核规则阻拦,而是一种相互磨合和促进。

三、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弹幕文化在与主流文化的交互和融合中不断创造着新的价值。弹幕这一新型即时互动形式打破了传统视频评论“远距

离”的难以介入状态,实现了受众“近距离”的参与和

交流,但是其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矛盾。

[10]

本文从弹幕文化的发展现状出发,从弹幕文化的传播形式入手,进一步考量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用户的文化背景、弹幕形态及相关平台监管力度三方面进一步展开思考,以期为受众营造良好的网络话语环境。参考文献:

[1] 胡疆锋.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表征与透视[A].陶东

风,周宪.文化研究(第14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56-57.[2] 陈一,曹圣琪,王彤.透视弹幕网站与弹幕族:一个青年

亚文化的视角[J].青年探索,2013(6):19-24.[3] 马中红.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机器批评[J].数字

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02):34-36.[4] 王晓妍.弹幕:UGC 藏巨大价值[N].中国出版传媒

商报,2014-10-31(10).[5] 王颖.对弹幕视频网站受众的主动性分析——以Acfun

和Bilibili 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01):54-55.[6] 詹美雪.浅析弹幕视频网站在我国的发展[J].大众

科技,2014(10):232-233.[7] 魏武挥.弹幕背后的青年亚文化[N].文汇报,2014-10-30.[8] 熊霞余.关于弹幕视频的话语研究——以电视剧红高

粱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09):26.[9] 李蓝蓝.弹幕视频的传播学浅析[J].传播与版权,

2015(03):92-93.[10] 张楠.金狂欢理论视域下的弹幕文化[J].今传

媒,2015(10):121-122.作者简介:赵珍萍(1997—),女,山西晋中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播学。

(上接第177页)被新闻内容吸引,从而产生强大的

力量,推动新闻内容的进一步发展,使新闻编辑能够更

好地服务于广大受众。在《聚焦“万众瞩目”的范冰冰天价阴阳合同案》的新闻编辑过程中,编辑人员专门就这一事件进行了专业化视角的解读,从专业税务人员视角对整个案件情况进行分析,放弃了范冰冰这一热点人物,而选择了以专业人士角度进行整体的案件情况分析,为受众呈现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范冰冰天价阴阳合同案”。(三)实现内容创新

随着各种新媒体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日益多样化,只有积极进行内容创新,才能更好地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力。电视台新闻编辑想要实现创新,就需要顺应外界的变化,将大众意识融入新闻编辑思想,以广大受众的满意情况作为衡量电视台新闻质量的标准。掌握受众的思想和需求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做好早期的统筹策划工作,从而更好地创新新闻内容,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马云无人超市被中国大妈“蹭空调”占领了》新闻就很好地展现了这一点,通过一张张中国大妈坐在超市货架前的照片先吸引公众的视线,再抛出马云主张无人超市形式的观点,其中心目的是呈现马云开发无人超市的情况,另辟蹊径地运用中

国大妈“蹭空调”的行为引发了更多人的情感共鸣,这种

内容形式上的创新很好地激发了受众的新闻关注热情,使更多人开始了解无人超市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电视台新闻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编辑是新闻工作的灵魂组成,新闻编辑更是一门艺术,会对新闻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电视台在新闻编辑方面需要积极创新,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新闻的形式和内容,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实际需求,提高服务质量,谋求更大的发展。参考文献:

[1] 任云霞.从受众需求角度谈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创新

[J].传媒论坛,2019(15):70+72.[2] 于洪涛.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特

点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9(11):173-174.[3] 盖明月.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创新及问题对策研

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0):144-145.作者简介:张鑫(1985—),男,山东临沂人,本科,助理编辑,主要从事电视记者、编辑工作。

文档

弹幕文化的发展现状研究

第10卷第15期2019年08月Vol.10No.15August2019225弹幕,指的是在网络视频中弹出来的简短性评论字幕。随着弹幕的逐渐流行和病毒式扩散传播,用户群体不断扩大,弹幕文化诞生。弹幕文化一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虎嗅网上的一篇文章——《弹幕之路何去何从,谈谈弹幕网站与弹幕文化》,其属于一种网络亚文化,试图在虚拟的话语环境中引发受众狂欢。一、弹幕文化现状分析(一)受众分析亚文化是指和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的文化现象,在主流文化的背景下,某一集体或区域所持有的生活观念和思维方式。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