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颜色:无色
状态:气体
气味:有刺激性
毒性:有毒
沸点:低,易液化
密度:比空气大
水溶性:易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与水反应 SO2 + H2O H2SO3 (可逆反应:同时、同条件)
(2)与碱反应 SO2(少量) + 2NaOH === Na2SO3 + H2O
△
SO2(过量) + NaOH === NaHSO3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 + CaO === CaSO3 (钙基固硫)
(4)与某些盐反应 SO2(少量) + 2Na2CO3 + H2O === Na2SO3 + 2NaHSO3
2SO2(过量)+ Na2CO3 + H2O === 2NaHSO3 + CO2
催化剂
2、还原性
△
(1)与氧气反应 2SO2 + O2 2SO3 (可逆反应)
(2)与氯水、溴水、高锰酸钾反应
3、弱氧化性
SO2 + 2H2S === 2H2O + 3S↓
4、漂白性
△
SO2 + 有色物质 无色物质
特点:暂时性
三、用途
1、漂白剂
2、灭菌剂、防腐剂
| 3、制硫酸等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这是一张空气质量日报,在空气的各项指标中,有SO2的指数,那么它是从哪来的,有什么样的性质,又会对人类产生怎么样的危害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二氧化硫的性质。 | ||
| 一、物理性质【板书】 研究某物质的物理性质要从颜色、状态、气味、毒性、沸点、密度和水溶性几方面入手。【板书】 放在大家面前带活塞的试管里冲有二氧化硫,通过观察它的颜色、状态。可知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 然后问一问它的气味。注意闻气味的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 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其具有刺激性气味,除此之外呢,它还是一种有毒、易液化、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的气体,它可以与水按1∶40的比例混合。 | 无色气体 刺激性气味 | |
| 二、化学性质【板书】 我们知道,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是姐妹气体,那么他是否具有同二氧化碳一样的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呢?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 把盖有胶塞、盛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下打开胶塞,观察试管内水面的上升。待水面高度不再变化时,在水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在试管里保留1/3的溶液,滴入1~2滴品红溶液,振荡,观察颜色变化。加热试管,再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你是否闻到什么气味? | 试管内水位上升,PH显酸性。 溶液先变红,振荡后退色,再加热后,溶液又显红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 说明: SO2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了显酸性的物质。 SO2具有漂白性但生成的化合物不稳定。 |
|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板书】 (1)与水反应 SO2 + H2O H2SO3 (可逆反应:同时、同条件)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表示。SO2是H2SO3的酸酐 SO2 + H2O 作用生成亚硫酸,同时生成的亚硫酸不稳定,易分解为SO2 + H2O,这个反应是工业制硫酸的第二步,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个反应中接触到一个新概念---可逆反应,即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其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同时、同条件。 | ||
| (2)与碱反应【板书】 SO2(少量) + 2NaOH === Na2SO3 + H2O SO2(过量) + NaOH === NaHSO3 同CO2与NaOH反应道理相同。 | ||
| △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板书】 SO2 + CaO === CaSO3 (钙基固硫) | ||
| (4)与某些盐反应【板书】 SO2(少量) + 2Na2CO3 + H2O === Na2SO3 + 2NaHCO3 2SO2(过量)+ Na2CO3 + H2O === 2NaHSO3 + CO2 | ||
| 硫除了有+4价外,还有0价、-2价、和+6价,说明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催化剂 2、还原性 △ (1)与氧气反应 2SO2 + O2 2SO3 (可逆反应)SO2和氧气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SO3,同时生成的SO3 会分解为SO2和氧气。这也是一个可逆反应。 (2)与氯水、溴水、高锰酸钾反应 SO2作为一种还原剂还能与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水、溴水反应使其褪色。 | ||
| 3、弱氧化性 SO2 + 2H2S === 2H2O + 3S↓ SO2的氧化性,以SO2与硫化氢反应为例,生成了硫单质和水。 | ||
| 4、漂白性 △ SO2 + 有色物质 无色物质 特点:暂时性 其反应机理是SO2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经过加热分解为有色物质而恢复其颜色,所以SO2漂白性的特点就是 暂时性。工业上用于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 | ||
接下来比较一下学过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 ||
| 三、用途 1、漂白剂 2、灭菌剂、防腐剂 3、制硫酸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