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华能集团2011年工作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9:04:46
文档

华能集团2011年工作报告

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数字解读中国华能集团公司2011年工作报告时间:2011年01月23日   来源:华能集团截至2010年年底,华能装机容量达到11343万千瓦,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3%。公司总资产超过6500亿元,是2005年的2.9倍,年均增长23.6%;在世界企业500强排名中上升至第313位。完成了国资委年度和任期业绩考核指标,荣获第一任期、第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A级,荣获第一任期、第二任期“业绩优秀企业”称号,以及第二任期“科技创新特别奖”和“节能减排特别奖”
推荐度:
导读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数字解读中国华能集团公司2011年工作报告时间:2011年01月23日   来源:华能集团截至2010年年底,华能装机容量达到11343万千瓦,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3%。公司总资产超过6500亿元,是2005年的2.9倍,年均增长23.6%;在世界企业500强排名中上升至第313位。完成了国资委年度和任期业绩考核指标,荣获第一任期、第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A级,荣获第一任期、第二任期“业绩优秀企业”称号,以及第二任期“科技创新特别奖”和“节能减排特别奖”

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数字解读中国华能集团公司2011年工作报告

时间:2011年01月23日   来源: 华能集团

   截至2010年年底,华能装机容量达到11343万千瓦,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3%。公司总资产超过6500亿元,是2005年的2.9倍,年均增长23.6%;在世界企业500强排名中上升至第313位。完成了国资委年度和任期业绩考核指标,荣获第一任期、第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A级,荣获第一任期、第二任期“业绩优秀企业”称号,以及第二任期“科技创新特别奖”和“节能减排特别奖”。这是华能为“十一五”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这份答卷字字珠玑,句句精彩,为华能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构调整积极推进

  42%,这是华能2010年投产新机组(1020万千瓦)中低碳清洁能源装机所占的比重。到2010年年底,华能低碳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2000万千瓦,在公司总装机中的比重达到17.7%,比2005年提高了10.5个百分点。根据华能“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华能可控发电装机容量可突破1.5亿千瓦,届时低碳清洁能源比重将超过25%。从7.2%到17.7%,再到25%,比重的变化彰显了华能结构调整的步伐愈走愈快,足音愈走愈强。

  2010年年初,华能启动了以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为重点的《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这一年,华能集团低碳清洁能源开发处处开花:澜沧江、大渡河等流域大中型水电开发取得新进展,小湾水电站提前一年建成投产;藏木水电项目获得核准并开工建设;新能源公司风电核准规模突破300万千瓦;石林大型并网光伏试验示范电站一期工程竣工投产。至2010年年底,华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接近500万千瓦。结构调整并不只是低碳清洁能源的专利。在过去的五年里,华能优化火电结构,加强传统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目前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已占公司火电装机的43.8%,比2005年提高了28.3个百分点;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占全国的25%;火电机组的平均单机容量比2005年增加了13.7万千瓦。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华能将继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大容量高参数在火电机组中的装机比重。华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煤炭、交通、金融、科技产业与电力核心产业的协同效应日益显现。2010年年底,华能集团煤炭生产能力是2005年的10.7倍,原煤产量是2005年的6.4倍,目前煤炭协同率已达54%,电煤自供率达到9.4%。按照公司“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华能可控煤炭产能将突破1亿吨/年,电煤自供率提高到25%以上。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322.72克/千瓦时,这是华能2010年完成的供电煤耗数,相比于“十一五”初的2005年,华能供电煤耗下降了23.03克/千瓦时;2010年完成厂用电率5.22%,比2005年降低0.57个百分点。华能以优异的能耗指标数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气候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话题之一,作为装机规模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能源集团,华能深知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到2010年底,华能超额完成了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责任书目标,列入“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19家发电企业,完成“十一五”节能量目标的353%;国家规定应安装脱硫设施的机组全部实现脱硫,完成“十一五”环保责任书目标的169%;“十一五”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671万千瓦,完成国家规定任务的267%。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就要以一流的标准全面履行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华能庄严承诺,到2015年,公司供电煤耗将降至317克/千瓦时,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降至600克/千瓦时。而在2011年,华能已经开始在新的起点上起步,通过结构调整实现增量的节能减排,通过节能降耗精细化管理实现存量的节能减排。在加大脱硫改造力度和碳捕集、碳控制技术研发的同时,华能开始了脱硝、脱汞的技术改造行动。

  技术创新扎实开展

  47项,这是华能西安热工院获得国家授权专利的项目数,其中发明专利就有15项。一个研究院就有如此多的专利项目,而这仅是华能技术创新成果的冰山一角。在技术创新上,华能总是开风气之先,以诸多个技术“第一”,持续引领我国发电行业技术进步———开发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炉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源核心技术;在小湾水电站建成了世界首座300米级双曲拱坝;在玉环电厂投产了国产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在北京热电厂投运了我国第一个二氧化碳捕集能力为3000吨/年的试验示范装置;在上海石洞口二厂投运了全球最大的捕集能力为12万吨/年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在天津开工建设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煤电工程IGCC电站示范项目;在石岛湾开展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依托项目、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项目的前期工作……

  创新,是华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带动华能科技产业起飞不可或缺的翅膀。在华能“十二五”的规划中,已对科技产业的发展排兵布阵,无论是科技创新的投入、研发、转化、应用等机制因素,还是资金、人才、实验室等配套环节,华能都已形成清晰的路线图,而最终的目标就是促进技术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科技产业对生产经营的服务能力、对前沿技术的研发能力、对做强做优做大的贡献能力”。

  党建工作稳步前行

  97.3%,这是在2010年中组部、国资委选人用人工作检查中,华能的选人用人工作满意度指标,这一指标在发电企业中名列前茅。在“十一五”期间,华能领导班子和干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未发生企业领导人员违法、违纪案件,职工队伍保持稳定。

  回顾过去的五年,深入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一个个主题教育活动,使领导干部党性显著增强,极大激发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正在成为华能发展的巨大动力。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是凝聚发展力量、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华能将领导班子和干伍建设与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相结合,将政治优势融入中心、进入管理、服务大局,强化了领导干部的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到了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使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一个个数字显示着过去五年华能的辉煌历程,也串联出今后五年华能更大发展的轨迹。

“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

时间:2011年01月21日   来源: 华能集团

  “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目标是:初步建立以电力为核心,煤炭、交通、金融、科技协同高效的产业体系,力争领先进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行列。到2015年,公司合并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可控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5亿千瓦,低碳清洁能源比重超过25%;可控煤炭产能突破1亿吨/年,电煤自供率提高到25%以上;境外控股装机容量比重达到5%以上;供电煤耗降至317克/千瓦时;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降至600克/千瓦时。

华能 “十二五”: 产业发展重点和布局

时间:2011年01月21日   来源: 华能集团

  未来五年,将是公司实现建设综合实力行业领先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战略目标最为关键而又复杂的时期,科学制定公司中长期产业发展战略及“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华能“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基本思路:着力调整结构和优化布局;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着力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着力促进做强做优做大。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国家能源战略为指导,秉承“三色”公司的企业使命,坚持 “电为核心、煤为基础、金融支持、科技引领、产业协同,把华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定位,转方式、调结构、提效益、促发展、强素质、创一流,推进公司做强做优做大,领先进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产业发展重点和布局

  电力产业发展重点和布局

       电力产业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公司其他延伸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电力产业为核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持续提高低碳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持续提高传统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发电能力,进一步完善区域布局,巩固国内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低碳清洁能源市场份额,稳步扩大境外装机规模;不断提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水平,持续增强电力产业核心竞争力,确立并保持在国内进而在世界范围内的行业领先地位。

       当前,电力产业的发展方针是:大力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及其他新能源发电,努力发展核电,努力发展天然气发电,稳步发展境外电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适时发展电力延伸服务业务。

  煤炭产业发展重点和布局

       围绕电力核心产业,积极争取优质煤炭资源和后续资源,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着重开展现有煤矿的扩能改造,着重开发一批产业协同能力强、功能效益支撑明显的煤矿项目,全面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和煤电基地的建设步伐。不断提升煤炭协同率,努力提高电煤自供率,增强市场议价能力,逐步稳定和降低电煤价格,构建稳定、可靠、经济的内部煤炭供应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公司煤炭产业基础地位。

       当前,煤炭产业的发展方针是:加快开发“三西”煤炭基地,大力开发陇东煤炭基地,统筹开发蒙东煤炭基地,积极开发煤炭基地,稳步开发滇东煤炭基地,确保权益煤和长协煤供应,努力开发境外煤炭项目,审慎发展煤制燃料产业。

  交通运输产业发展重点和布局

       围绕公司煤炭外运和电煤运输关键环节,充分挖掘现有煤炭交通运输资产的潜力,统筹发展港口、航运和专用铁路等煤炭交通运输为核心的物流服务业务,构建稳定、可靠、高效的煤炭运输保障体系。以煤炭运输为核心,优先服务内部市场,逐步形成服务主业、兼顾社会的物流服务产业。探索建立统一的物资采购供应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逐步形成高效、经济、规范、可靠的通用物资采购供应系统。

       当前,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方针是:优化提升港口业务,稳步壮大航运能力,着力保障铁路运力,配套建设煤炭集运站,积极开展物流延伸服务业务,逐步建设物资采购供应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金融服务产业发展重点和布局

       发挥功能和业绩支持作用,坚持稳健经营,注重产融结合,建立规范、有效的金融控股运作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不断增强和发挥各种金融平台的作用,提升经营业绩,拓展业务领域,创新产品和服务,确立华能金融产业行业领先的市场品牌,实现实体产业与金融产业的协同高效发展,成为服务公司主业、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持力量。

       当前,金融产业的发展方针是:努力健全金融控股体系,充分利用资金管理平台,积极打造证券服务业务,逐步做强财产保险业务,大力发展信托业务,积极开展碳资产管理。

  能源科技产业发展重点和布局

       以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为目标,加快构建能源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体系。着力解决生产经营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注重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装备,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服务。积极研发和示范前沿发电技术和相关核心技术,努力突破制约我国发电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国争光,为公司保持行业技术领先和可持续发展助力。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关键领域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主导作用的能源科技关键产品、工程技术及技术服务能力,做实做强科技产业,提高科技产业对公司做强做优做大的贡献度。

       当前,能源科技产业的发展方针是: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和能力建设,积极开展面向生产的技术研发与应用,继续推进煤基高效清洁发电与转化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示范,稳步示范发展非化石清洁能源发电技术,逐步做实做强能源科技服务产业。

  发展规划目标

       到2015 年,以电力为核心的煤炭、交通、金融、科技协同高效的产业体系初步确立,公司发展成为国内综合实力行业领先的能源企业,为领先进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在发电集团中持续保持领先,盈利能力显著提高,财务状况持续改善。电力核心产业规模和产量持续保持国内行业领先,可控发电装机容量跃居世界同行业第一位,国内发电市场份额持续巩固。低碳清洁能源比重在发电集团中达到先进水平,发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持续保持领先。煤炭产业基础保障地位基本确立,电煤自供能力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产业协同地位初步形成,金融产业功能和业绩支持作用突出显现,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热力等能源产品配售业务取得新进展。“走出去”取得新进展。

2011年的主要任务

时间:2011年01月21日   来源: 华能集团

  全面完成年度绩效目标并获得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

  2011年的主要绩效目标是:

  1.安全绩效目标

  ──确保不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确保不发生对企业形象造成不利影响的事件。

  2.经营绩效目标

  ──完成发电量6000亿千瓦时;完成煤炭产量6000万吨;

  ──完成营业收入2600亿元;

  ──完成利润80亿元;ΔEVA为正值;

  ──完成供电煤耗321克/千瓦时。

  3.发展绩效目标

  ──核准电源项目1200万千瓦,核准煤矿项目800万吨/年;

  ──投产装机容量980万千瓦,新增煤矿产能1970万吨/年。

  4.党建绩效目标

  ──确保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在公司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促进公司党建工作再上新水平;确保不发生企业领导和经营管理人员违法、违纪案件;确保职工队伍稳定。

文档

华能集团2011年工作报告

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数字解读中国华能集团公司2011年工作报告时间:2011年01月23日   来源:华能集团截至2010年年底,华能装机容量达到11343万千瓦,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3%。公司总资产超过6500亿元,是2005年的2.9倍,年均增长23.6%;在世界企业500强排名中上升至第313位。完成了国资委年度和任期业绩考核指标,荣获第一任期、第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A级,荣获第一任期、第二任期“业绩优秀企业”称号,以及第二任期“科技创新特别奖”和“节能减排特别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