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学术科研简介
个 人 姓 名 : 田 泽
工 作 单 位 : 河海大学
从 事 专 业 : 工商管理
研 究 方 向: 经营与管理、战略管理
职 称 职 务: 副 教 授
隶 属 地 区 (部门): 河海大学商学院 (常州)
二○○六年
一、学术科研情况简表
| 姓名 | 田泽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年7月 | 民 族 | 汉 | |||||||||||||||
| 籍贯 | 甘肃 | 出生地 | 甘肃张掖 | 政治面貌 | 党政职务 | |||||||||||||||||
| 身份证号 | 工作年月 | 1987年8月 月 | 专业技术职务 | 副教授 | ||||||||||||||||||
| 原学专业 | 经济学 | 现从事专业 | 工商管理 | 其他职务 | MBA中心主任 | |||||||||||||||||
| 学历 | 研究生 | 学位 | 硕士 | 最终学历获得部门与时间 | 华中师范大学 1990.7 | |||||||||||||||||
| 电子邮箱 | ; | 家庭电话 | 5158366 | |||||||||||||||||||
| 工作单位 | 名 称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单位电话 | 5191800 | ||||||||||||||||||
| 隶属地区(部门) | 河海大学商学院 | 所在市 | 常州 | 手机 | ||||||||||||||||||
| 通信地址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邮政编码 | 213022 | |||||||||||||||||||
| 特贴年份 | 博导年份 | 博士后进站年份 | ||||||||||||||||||||
| 人事部突贡年份 | 省部突贡年份 | 回国年份、国家 | ||||||||||||||||||||
| “长江学者”受聘年份 | “六大人才高峰”行动计划受资助年份 | |||||||||||||||||||||
| 主要学术成绩(250字以内) | ||||||||||||||||||||||
| 本人现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和能源经济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曾在《经济改革》《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开发研究》《理论探讨》等经济管理类核心期刊发表40篇学术论文,其中CSSCI核心期刊8篇,被书报复刊资料及经济学文摘等权威刊物全文转载2篇。 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和参与省部以上科研项目2项,先后承担中国石化(SINOPEC)集团等大型企业、教育部以及河海大学等科技项目和科研课题,并获科技进步奖励11项,其中获省级科研奖2项。出版教材及著作3本。 | ||||||||||||||||||||||
简述学历、主要学术任职、主要学术与科研工作经历以及各类奖励情况
1.学历:田泽,副教授,硕士生导师,MBA中心主任。1987年7月毕业陕西师范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华中师范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现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和能源经济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曾在《经济改革》《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探讨》《开发研究》等经济管理类核心期刊发表40篇学术论文,其中CSSCI核心期刊8篇,被书报复刊资料及经济学文摘等权威刊物全文转载2篇。
2.科研项目: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和参与省部以上科研项目2项,先后承担中国石油(CNPC)、中国石化(SINOPEC)集团等大型企业科技进步项目和科研课题,并获科技进步奖励11项,其中获省级科研奖2项。
3.著作:著作1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中国科技出版社;主编高校教材3本,参编教材9本(包括《国际企业管理》-科学出版社,2006.7;《企业管理与创新》当代中国出版,《管理学原理》-中国科技出版社、《政治经济学》-中国科技,《市场营销学》-中国科技出版社,《反思失败》-中国社会文化出版社等)。
| 4.奖励:先后获得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10多项。被评为院“青年岗位能手”(2001),院科技先进工作者(2002),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工会积极分子(2004)等。 |
包括主持或参加的各类科研项目和已获得的各种基金等
1.项目来源:中国石化集团 编号:2002-3-73 名称:《21世纪初河海油田竞争力研究》起止年月:2002.1—20002.12
资助金额:6.0万元 本人作用:项目负责人;验收三等奖
2.项目来源:中国石化集团河南油田工程院 编号:2002-016 名称:《河海油田非上市公司“十五”经济预测与发展研究对策》起止年月:2002.1—200.12
项目金额:6.0万元 本人作用:项目负责人,鉴定验收结论:一等奖
3.项目来源:中国石化集团河南油田工程院 编号:2002-088 名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思考》起止年月:2002.1—200.12
项目金额:2.0万元 本人作用:项目负责人,鉴定验收结论:三等奖
4.项目来源:中国石化集团 编号:2002-3-73 名称:《石油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模式及应用研究》起止年月:2002.1—2003.12
项目金额:16.0万元, 本人作用:项目主要研究人,鉴定验收结论:三等奖
5.项目来源:中国石化集团 编号:2002-3-75 名称:《石油企业经营风险与预警研究》起止年月:2002.1—2003.12 项目金额: 6.0万元
本人作用:项目负责人,鉴定验收结论:叁等奖(2004.2)
6.项目来源:中国石化集团 编号:2002-3-76 名称:《建设项目竞争力评价研究》起止年月:2002.1—2003.12
项目金额: 6.0万元 本人作用:主要参加人,鉴定验收结论:一等奖(2004.2)
7.项目来源:教育部 编号:GFB010904 名称:《新世纪中国水利教育结构与人才培养途径、方法的研究》起止年月:2002.1—2004.12
项目金额:10.0万元 本人作用:主要参加人,鉴定验收结论:已经验收通过
8.项目来源: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引进人才基金项目 编号:04B001—04
名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FDI)安全性问题与预警研究》起止年月:2004.1—205.12
| 项目金额:2.0万元 本人作用:负责人,鉴定验收结论:已经验收 |
主要论著目录按以下方式排列:
(一)论文:作者(按序全部列出)、题目、期刊名称、年份、卷(期)。
二00六年度发表论文:
1.田泽:《我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实证分析》,《理论探讨》(CSSCI核心期刊),2006.1
2.田泽:《中国贫困问题的宏观因素分析》《皖西学院学报》,2006.1:23~28
3.田泽:《基于休伯特模型对未来石油资源的预测及思考》,《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6.2
4.田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阶段及国际比较研究》,《开发研究》(CSSCI核心期刊),2006.6
5.田泽:《德鲁克论管理的原则与管理理念》,《质量春秋》,2006.8
6.田泽:《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创新》,《商场现代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9
7.田泽:《在华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现状、动因及理论探析,《现代经济探讨》(全国中文核心),2006.9
8.田泽:《我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实证分析》,F52《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6.5:47~52(中国人民大学复刊中心全文转载,原载《理论探讨》2006.1),
9.田泽:《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局限性分析》,《商场现代化》(中文核心)2006.10
10.田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员教育和培训探讨》,《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中国社科院)2006.7
11.田泽:《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研究》,《社会科学》(CSSCI核心期刊),2006.5
12.田泽:《国际投资发展模型与中国的经验实证分析》,《理论探讨》(CSSCI核心期刊),2006.6
二00五年发表论文
1.田泽:《基于战略的企业经营者激励薪酬的设计》,《中国人力资源开发》(CSSCI)2005.8
2.刘清源,田泽:《关于加强和培育企业的执行力文化的探讨》,《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5.4
3.陈一飞,田泽:《基于神经网络系统的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探讨》,《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5.6
4.田泽:《21世纪中国反贫困问题的对策探讨》《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10月
二00四年论文(略)
(二)著作:著者(按序全部列出)、书名、出版社、年份
1.田泽,副主编:《国际企业管理》,科学出版社,2006.7
2.田泽,副主编:《企业管理与创新》,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10
| 3.田泽,常务副主编:《反思失败》,中国社会文化出版社,2001.1 |
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应有创新性构思,包括研究方向
今后拟计划在应用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等研究领域积极开拓,追踪国际直接投资(FDI)研究的国际国内学术前沿,争取国家基金项目以及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余篇(CSSCI重点期刊),并有多篇被知名权威期刊转载。
研究方向:公司研究、企业国际化管理以及管理科学领域的研究
目前研究重点:围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基础与创新》研究主题,进行学术研究和创新:
1.基于本人近年来在国际贸易和经营领域的学术积累,继续探讨国际贸易的规律,研究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运用相关模型对我国国际贸易进行对比分析,并就发展我国贸易发展及其调整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2.继续开展国际直接投资的对比分析研究。探讨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规律,针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经验进行实证分析,以探求中国FDI内在发展规律。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计划参加相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以取得理论的创新和重大突破。
3.紧紧围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基础与创新》研究课题,计划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充分借鉴和应用国际先进方法和模型进行理论创新和学术研究。为中国的国际FDI研究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实施经营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4.继续关注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探讨我国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围绕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这一难题开展学术攻关,争取获得有关部门科技立项,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系列成果,发表高水平系列学术论文。
| 拟开展的研究工作目标是:发表CSSCI期刊论文8余篇,并有2篇以上被资料中心等知名权威期刊转载。 |
